2024届高三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练习——化学用语(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三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练习——化学用语(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2 16:5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练习——化学用语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氯气的电子式:Cl:Cl B.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
C.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2.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烷的结构式: CH3CH3 B.一氯甲烷的分子式: CH3C1
C.氯化钠的分子式: NaCl D.氯化氢的电子式:
3.下列有关表达正确的是
A.硫离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
B.H2O的电子式:
C.N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D.的名称:2-乙基丙烷
4.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 B.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C.CCl4的电子式: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5.有关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也可以表示
B.轨道表示式 既可表示碳原子也可表示氧原子最外层电子
C.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
D.分子式可以表示乙酸,也可以表示乙二醇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
C.K2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O32-+2H2OH2CO3+2OH-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甲醛的电子式:
B.TNT 结构简式:
C.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O
D.1,3﹣二甲基丁烷:
8.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胆矾的化学式:CuSO4 B.氯乙烯的结构简式:H2C =CHCl
C.水分子的比例模型: D.羟基的电子式: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D.HBr的形成过程: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B.溴化铵的电子式:
C.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锂:4Li+O22Li2O D.Ho中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99
11.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S: B.氮气的电子式:
C.甲烷的比例模型: D.H2S的电子式:
1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CH4Si的结构式:
C.HCN分子的结构式:H-C≡N D.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1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B.乙烯的分子式:CH2=CH2
C.羰基硫(OCS)的比例模型:
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14.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实验式:C2H4 B.乙酸的的结构式:CH3COOH
C.醛基的电子式: D.丙烷的球棍模型:
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B.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均可以表示为:
C.的电子式: D.的结构式:
16.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CO2的结构相似,但能在O2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化羰的电子式为
B.硫化羰分子中三个原子位于同一直线上
C.硫化羰的沸点比二氧化碳的低
D.硫化羰在O2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和SO2
二、非选择题
17.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化学物质。请回答:
(1)甲烷的电子式为 ,空间构型为 。
(2)下列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为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CH4与Cl2光照生成CH3Cl ,反应类型 。
18.I.按要求填空:
(1)羟基的电子式是 ;
(2)羧基的结构式是 ;
(3)(CH3)2C=CHCH2CH3的名称为 ;
II.今有化合物:
(1)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2)请判别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
(3)请按酸性由强至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 。
1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⑨
(1)写出③和⑥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③ ⑥ ;
(2)②和④两种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3)元素②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 ,元素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为 ;
(4)④、⑤、⑧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5) ②、⑦、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6) ②、③、⑦的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填化学式);
(7)用电子式表示H2O的形成过程 。
20.钴酸锂一般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需求量大,而我国极度缺乏钴资源,主要依赖进口,因而从废旧电池中进行回收具有重要意义。以废旧钴酸锂电池材料(主要成分为LiCoO2,含单质Cu及为改善电池性能添加的单质Al等)回收钴酸锂的--种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废旧钴酸锂电池需经放电、拆解、粉碎预处理,粉碎的目的是 。
(2)“碱浸”所得滤液中主要溶质的化学式为 、NaOH。
(3)H2O2的电子式为 。“酸浸”时H2O2作还原剂,还原产物为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上述反应的氧化产物又将铜氧化而溶解浸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萃取铜”中的有机萃取剂用HR表示,发生萃取的反应可表示为Cu2+ +2HRCuR2++.2H+。若酸浸后的浸取液pH=1.000,c(Cu2+ ) =0.01001mol·L-1,多次萃取后水相中c(H+)为0.1200mol·L-1,则铜的萃取率为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为回收铜,可用一定浓度的H2SO4将有机相中的铜反萃取到水相,其原理是
(5)“碱浸”时少量未浸出的残余铝可在“酸浸”时浸出,萃取铜后的溶液需调pH至5.0以上将铝离子沉淀除去。若c(Co2+ ) =0.16mol·L-1,为避免析出Co(OH)2沉淀,则调pH不能超过 。(已知K[Co(OH)2]=1.6×10-15)
(6)“钴、锂共沉淀”时析出CoCO3和li2CO3,经过滤、无水乙醇洗涤、80°C干燥后在750°C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含钨的钢材有高速钢、钨钢以及钨钴磁钢等,它们主要用来制造各种工具,如钻头、铣刀等,以黑钨精矿制备单质钨(W)的流程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已知:黑钨精矿的化学式为FexMn1-xWO4。
(1)黑钨精矿粉碎的目的是 ,黑钨精矿中W的化合价为 。
(2)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我国钨化学研究的奠基人顾翼东先生采用另外的反应制得了一种蓝色的、非整比的钨的氧化物WO(3-x),这种蓝色氧化钨具有比表面大、易还原的优点.一般认为,蓝色氧化钨的颜色和非整比暗示了在化合物中存在正五价和正六价两种价态的钨,已知x的值为0.1,则蓝色氧化钨中正五价和正六价这两种价态的钨原子数之比为 。
(4)电解制备WO3同时回收过量NaOH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离子交换膜为 离子交换膜(“阳”、“阴”),c的分子式为 。
②石墨2的电极反应式为 。右池生成WO3 2H2O的离子方程式为 。
22.亚硝酰氯(NOCl)是一种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其熔点 64.5℃,沸点 5.5℃,遇水易水解。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l2在常温常压下合成。
(1)实验室制备原料气NO和Cl2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室制Cl2时,装置A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 ;
(2)将上述收集到的Cl2充入D的集气瓶中,按图示装置制备亚硝酰氯。

①NOCl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NOCl的电子式为 。
②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
③如果不用装置E会引起什么后果
④某同学认为装置F不能有效吸收尾气中的某种气体,该气体为 ,为了充分吸收尾气,可将尾气与 同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3)工业上可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NO,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NO+S2O42 +H2O→N2+HSO3

①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②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试卷第6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氯气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故B正确;
C.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D错误;
答案为B。
2.B
【详解】CH3CH3是乙烷的结构简式,不是结构式(需要表示出所有共价键),选项A错误。一氯甲烷的分子式就是CH3C1(一个氯原子取代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选项B正确。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式,应该说是化学式,选项C错误。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中一定没有括号和电荷,选项D错误。
3.B
【详解】A. 硫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A错误;
B. H2O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B正确;
C. N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C错误;
D. 的名称:2-甲基丁烷,D错误;故答案为:B。
4.A
【详解】A、氟离子的核电荷数为9,核外有10个电子,所以正确,选A;B、这个是甲烷的球棍模型,不是比例模型,不选B;C、氯原子周围也要满足8电子,所以错误,不选C;D、乙烯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错误,不选D。
考点:基本化学用语。
5.A
【详解】A. 原子序数为6,应为碳元素的粒子,可以表示,也可以表示,故A正确;
B. 由轨道表示式 可知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可以表示碳原子,不能表示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故B错误;
C.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水分子,但不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因为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形分子,故C错误;
D. 分子式为,也可以表示甲酸甲酯HCOOCH3,而乙二醇的分子式为,故D正错误;
故选A。
6.B
【详解】过氧化氢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错误;铝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生成铝离子,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B正确;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故C错误;碳酸根水解分步进行,CO32-+H2OHCO3-+OH-,故D错误。
7.C
【详解】A.甲醛中存在碳氧双键,其正确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TNT是2,4,6﹣三硝基甲苯,其结构简式为,故B错误;
C.乙醛分子中含有1个甲基、1个醛基,其结构简式为:CH3CHO,故C正确;
D.烷烃命名时,要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故名称为:2﹣甲基戊烷,故D错误.
8.A
【详解】A. 胆矾的化学式:CuSO4·5H2O,A错误;B. 氯乙烯的结构简式:H2C =CHCl,B正确;C. 水是V型结构,水分子的比例模型:,C正确;D. 羟基的电子式:,D正确,答案选A。
9.C
【详解】试题分析:A.S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画的是S2-的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B.Cl-的电子式也要划上,NH4Cl的电子式应该为:,故B错误;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故C正确;D.HBr为共价化合物,没有电子的转移,而是采用共用电子对的方式形成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知识。
10.B
【详解】A.HCl是共价化合物,H原子和Cl原子通过电子对的共用形成共价键,故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故A正确;B.溴化铵中含有铵根离子和溴离子,电子式中阴阳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及最外层电子,其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Li的金属性较弱,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锂,反应为4Li+O22Li2O,故C正确;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7,质量数为166,则中子数为166-67=99,故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涉及化合物的形成、原子构成、物质的性质及化学键等化学用语的考查。本题的易错点为C,锂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氧化锂,要注意与钠在空气中加热的区别。
11.C
【详解】A.从符号的意义可知A表示质量数,由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得:A=16+18=34,故中子数为18的S原子符号为,选项A错误;
B.氮气分子内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氮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形成氮氮三键,氮分子的电子式为,选项B错误;
C.甲烷中含有1个C、4个H原子,C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为正四面体结构,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选项C正确;
D.硫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2.C
【详解】A 错误,氧原子和氯原子颠倒一下
B 错误,碳原子和硅原子应该以双键相连
C 正确
D 错误,这是球棍模型,不是比例模型
13.C
【详解】试题分析:A.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为,故A错误;B.CH2=CH2是乙烯的结构简式,故B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S>C>O,羰基硫(OCS)的结构类似与二氧化碳,为直线型,比例模型为,故C正确;D.氯是17号元素,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
14.D
【分析】A、乙烯的实验式:CH2;
B、乙酸的的结构式要将所有的化学键都表示出来;
C、醛基电子式中氧原子的电子未标全;
D、丙烷的球棍模型正确。
【详解】A、乙烯的实验式:CH2,故A错误;
B、乙酸的的结构式要将所有的化学键都表示出来,应为 ,故B错误;
C、醛基电子式中氧原子的电子未标全,正确的为 ,故C错误;
D、丙烷的球棍模型 ,故D正确。
故选D。
15.A
【详解】A.表示原子时,将质量数标示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质子数表示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故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故A正确;
B.35Cl和37Cl的核内均有17个质子,核外均有17个电子,故均可以表示为 ,故B错误;
C.电子式中相同离子不能合并,故氯化钙的电子式为 ,故C错误;
D.HClO中是O原子分别与H原子和Cl原子形成共价键,故其结构式为H-O-Cl,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化学式的书写形式不表示分子中原子的连接顺序,仅表示分子的元素组成。
16.B
【详解】碳原子与氧氧原子、硫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COS分子电子式为,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是直线形分子,硫化羰与的结构相似,所以硫化羰分子中三个原子位于同一直线上,故B正确;
C.硫化羰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大,所以硫化羰的沸点比二氧化碳的高,故C错误;
D.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含硫元素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所以硫化羰完全燃烧的产生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B。
17.(1) 正四面体
(2)BD
(3) CH4+Cl2CH3Cl+HCl 取代反应
【详解】(1)甲烷的分子式为CH4,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要共用4对电子,氢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要共用1对电子,则甲烷的电子式为:,其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无孤对电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2)A.稀硫酸与甲烷和乙烯均不反应,不能用稀硫酸鉴别甲烷和乙烯,A错误;
B.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甲烷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故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B正确;
C.甲烷和乙烯均难溶于水,常温下与水均不反应,不能用水鉴别甲烷和乙烯,C错误;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乙烯而褪色,而甲烷不可以,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D正确;
答案选BD。
(3)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同时还有氯化氢生成,化学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
18. 2-甲基-2-戊烯 醛基、羟基 甲、乙、丙 乙>甲>丙
【分析】I.(1)O原子与H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OH;
(2)C与O原子形成共价双键,该C原子再与羟基O原子形成共价单键;
(3)根据烯烃的命名方法进行命名;
II.(1)根据丙的结构简式可确定其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2)根据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判断;
(3)物质的酸性:羧酸>苯酚>醇。
【详解】I.(1) O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H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O原子与H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羟基-OH,电子式为;
(2)C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其中的两个价电子与O原子形成共价双键,该C原子的一个价电子与羟基-OH的O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从而结合形成羧基,结构式为;
(3)从左端开始给包含碳碳双键在内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给主链上的C原子编号,以确定支链和碳碳双键的位置,给该物质命名,名称为2-甲基-2-戊烯;
II.(1)丙结构简式为,含氧官能团为醛基、羟基;
(2)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子式都是C8H8O2,结构不同,因此三种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3)由于物质的酸性:羧酸>苯酚>醇,所以甲、乙、丙三种物质按酸性有强到弱的顺序为乙>甲>丙。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子式、结构式的书写、物质的命名、官能团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物质酸性强弱比较的知识。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及官能团的结构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决定作用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19. N Al CH4 HClO4 Na>S>O H2SO4 >H2CO3>H2SiO3 SiH4;
【详解】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S,⑨为Cl;
(1)据分析可知③为N元素,⑥为Al元素;
(2)CO2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是;
(3)元素C的气态氢化物甲烷的分子式为CH4,元素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ClO4;
(4)Na和S为同周期主族元素,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小,而O与S是同族元素,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大,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S>O;
(5)②⑦是C、Si,是同主族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H2CO3>H2SiO3,⑧为S,非金属S>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2SO4>H2CO3,故答案为H2SO4>H2CO3>H2SiO3;
(6)C、N、Si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N>C>Si,则它们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SiH4;
(7)H2O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形成过程为。
点睛: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常用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微粒: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或最低价阴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Na>Mg>Al>Si,Na+>Mg2+>Al3+,S2->Cl-。(2)同主族元素的微粒: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增大,如Li<Na<K,Li+<Na+<K+。(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O2->F->Na+>Mg2+>Al3+。(4)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Fe3+<Fe2+<Fe,H+<H<H-。(5)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A13+与S2-的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13+电子数相同的O2-进行比较,A13+<O2-,且O2-<S2-,故A13+<S2-。
20.(1)提高浸取反应速率和浸取率
(2)NaAlO2
(3) 2LiCoO2+H2O2+6H+=2Li+ +2Co2++O2↑+4H2O 2Cu +O2+2H2SO4=2CuSO4+2H2O
(4) 99.90% H2SO4使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萃取反应平衡逆向移动
(5)7
(6)4CoCO3+2Li2CO3+O24LiCoO2+6CO2
【分析】废旧钴酸锂电池材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过滤分离出溶液,滤渣含有钴酸锂和铜,加入硫酸,钴酸锂在酸性条件下被过氧化氢还原,铜被氧化产物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铜。加入有机萃取剂萃取出铜,然后在加入碳酸氢铵调节pH分离出氢氧化铝沉淀,加入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钴和碳酸锂,最后过滤分离出沉淀煅烧生成钴酸锂;
【详解】(1)粉碎的目的是可以提高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浸取反应速率和浸取率。
(2)“碱浸”过程中铝能和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所以所得滤液中主要溶质的化学式为NaAlO2、NaOH。
(3)过氧化氢为共价化合物,H2O2的电子式为。“酸浸”时H2O2作还原剂,本身被氧化生成氧气,还原产物为Co2+,根据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LiCoO2+H2O2+6H+=2Li+ +2Co2++O2↑+4H2O;上述反应的氧化产物是氧气,将铜氧化后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而溶解浸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 +O2+2H2SO4=2CuSO4+2H2O 。
(4)“萃取铜”中的有机萃取剂用HR表示,发生萃取的反应可表示为Cu2++2HR=CuR2++2H+。若酸浸后的浸取液pH=1.000,氢离子浓度为0.1mol/L,c(Cu2+)=0.01001 mol·L-1,多次萃取后水相中c(H+)为0.1200 mol·L-1,则反应生成的氢离子浓度为0.1200 mol·L-1-0.1mol/L =0.02mol·L-1,根据化学方程式体现的关系可知,有0.01 mol·L-1铜离子发生萃取,则萃取率为=99.90%;为回收铜,可用一定浓度的H2SO4使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萃取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有机相中的铜被反萃取到水相。
(5)若c(Co2+)=0.16mol·L-1,则, mol·L-1,此时pOH=7,pH=7,故调pH不能超过7.0。
(6)CoCO3和Li2CO3在750℃煅烧生成LiCoO2,根据质量守恒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CO3+2Li2CO3+O24LiCoO2+6CO2。
21.(1) 增大表面积,加快碱浸反应速率,提高提取率 +6
(2)FexMn1-xWO4+2NaOH=xFe(OH)2+(1-x)Mn(OH)2+Na2WO4
(3)1∶4
(4) 阳 H2 2H2O-4e-=O2↑+4H+ +H2O+2H+=WO3 2H2O↓
【分析】黑钨精矿粉碎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锰、氢氧化亚铁沉淀和钨酸钠,过滤出沉淀,电解钨酸钠溶液制备WO3·2H2O以及氢氧化钠溶液,WO3·2H2O脱水生成WO3,用氢气还原WO3冶炼金属钨。
【详解】(1)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黑钨精矿粉碎,可以增大表面积,加快碱浸反应速率,提高提取率;根据黑钨精矿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钨酸钠,可知黑钨精矿中W的化合价为+6价;
(2)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是FexMn1-x WO4和NaOH反应生成Fe(OH)2、Mn(OH)2、Na2WO4,化学方程式为:FexMn1-xWO4+2NaOH=xFe(OH)2+(1-x)Mn(OH)2+Na2WO4;
(3)钨的氧化物WO(3-x)中x=0.1,则钨的氧化物为WO2.9,假设+5价的钨为a,+6价W为b,则,解得,即蓝色氧化钨中正五价和正六价这两种价态的钨原子数之比为1∶4;
(4)①根据图示,石墨l电极通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流出浓氢氧化钠溶液,则石墨l上是H2O电离产生的H+得到电子被还原为H2,石墨1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c处逸出的气体是氢气,其分子式为H2;
钨酸钠溶液中钠离子由右向左移动,所以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②石墨1上H2O电离产生的H+得到电子被还原为H2,所以电极1为阴极;石墨2为阳极,H2O电离产生的OH-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石墨2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右池生成WO3·2H2O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H+=WO3 2H2O↓。
22. MnO2 + 4HCl(浓)MnCl2+Cl2↑+2H2O 饱和食盐水 2NO +Cl2 =2NOCl F中的水蒸气进入 D 装置中,会导致产品水解 NO O2 1:1 2HSO3 +2H++2e =S2O42 +2H2O
【详解】(1)实验室制取氯气是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H2O;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在装置B中盛放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除去Cl2中HCl气体;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H2O;饱和食盐水。
(2)①NOCl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N、O、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5、6、7,各需要形成的电子对为3、2、1,则NOCl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
②装置D中是先通入的干燥氯气与干燥的NO反应制取NOCl,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NO +Cl2 =2NOCl;故答案为2NO +Cl2 =2NOCl。
③亚硝酰氯(NOCl)遇水易水解,如果不用装置E则F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中,会导致产品水解;故答案为F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中,会导致产品水解。
④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NO与NaOH溶液不反应,也不溶于水,则装置F不能有效吸收尾气中的NO气体;由于NaOH溶液能吸收NO2,为了充分吸收尾气,可将尾气与氧气同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故答案为NO;O2。
(3)①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S2O42 +2H2O=N2+4HSO3 ,其中氧化剂是NO,还原剂是S2O42 ,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答案为1:1。
②阴极HSO3 得到电子生成S2O42 ,其电极反应式为:2HSO3 +2H++2e =S2O42 +2H2O;故答案为2HSO3 +2H++2e =S2O42 +2H2O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