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马陵中学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化学试卷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 30分)
1.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H2SO4反应 B.NaOH溶于水
C.CaCO3受热分解 D.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
2. 下列过程需要通电才能进行的是( )
①电离 ②电解 ③电镀 ④电化学腐蚀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全部
3.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
①Fe2+转化为Fe3+ ②O2被还原 ③产生H2
④Fe(OH)3失水形成Fe2O3·nH2O ⑤杂质碳被氧化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ΔH不同
5.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
②C(s)+O2(g)===CO2(g) ΔH2=-393.5 kJ/mol
③H2(g)+O2(g)===H2O(l) ΔH3=-285.8 kJ/mol
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
A.-870.3 kJ/mol B.-571.6 kJ/mol
C.+787.0 kJ/mol D.-488.3 kJ/mol
6.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
B.该反应热ΔH=+(a-b)kJ·mol-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7.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硫酸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
C.电解质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 L Cl2(标准状况)时,有0.2 mol电子转移
8.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436 kJ C.557 kJ D.188 kJ
9.如图是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10.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
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Zn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K2FeO4附近溶液pH减小
C.充电时,锌极附近溶液pH减小
D.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42-+4H2O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
B.测定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终止温度
C.在101 kPa时,1 mol C与适量O2反应生成1 mol CO时,放出110.5 kJ热量,则C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12.电解CuSO4溶液时,要求达到三点:(1)阳极质量减少;(2)阴极质量增加;(3)电解质溶液中c(Cu2+)不变,则可选用的电极是( )
A.纯铜作阳极,含Zn和Ag的铜合金作阴极
B.含Zn和Ag的铜合金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C.用纯铁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D.用石墨作阴极,纯铜作阳极
13.用银为电极电解盐酸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pH升高 B.同温、同压下两极上析出等体积的气体
C.阴极质量增加 D.溶液中c(Cl-)几乎不变
14.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15.上海人张霞昌在芬兰发明了“纸电池”,这种一面镀锌、一面镀二氧化锰的超薄电池在使用印刷与压层技术后,变成一张可任意裁剪大小的“电纸”,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锌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发生了氧化反应
C.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MnO2+H2O+e-===MnOOH+OH-
D.当有0.1 mol锌溶解时,流经电解质溶液的电子数为1.204×1023
(第二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6题,共70分)
16.(8分) (1)在25 ℃、101 kPa时,1g C6H6(l)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40kJ的热量,C6H6的标准燃烧热为____________ kJ·mol-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是以两根金属铂片插入KOH溶液中作电极,又在两极上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请写出:
电池总反应: 。
负极电极反应: 。
17.(10分)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
(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
数值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跟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8.(8分)钢铁易生锈而被腐蚀,每年因腐蚀而损失的钢铁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钢铁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该腐蚀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 。
正极: 。
(2)为了降低某水库的铁闸门被腐蚀的速率,可以采用图①所示的方案,其中焊接在铁闸门上的固体材料R可以采用________。
A.铜 B.钠 C.锌 D.石墨
(3)图②所示的方案也可以降低铁闸门的腐蚀速率,其中铁闸门应该连接在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极。
19.(12分)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
20.(16分)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________,B池为________。
(2)锌极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 ;铜极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 ;石墨棒C1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 ;石墨棒C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 。
(3)当C2极析出224 mL气体(标准状况下)时,锌的质量变化为:________,CuSO4溶液的质量变化为:________。
21.(16分)如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 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 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d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1)电源的N端为________极;
(2)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列式计算电极a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_L
(4)电极d的质量变化是________g;
(5)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变化情况
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马陵中学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选修)
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C
D
B
A
B
D
D
不定项选择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D
A
D
AC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6题,共70分)
16.(1) 3120 , C6H6(l)+O2(g)===6CO2(g)+3H2O(l) ΔH=-3120 kJ·mol-1
(2)电池总反应: CH4+ 2O2 + 2OH - = CO32- + 3 H2O
负极电极反应:CH4+ 10OH --8e-= CO32- + 7H2O
17.(14分)(1) 环形玻璃搅拌棒(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 偏小 (4) 不相等 (5) 偏小
18.(10分)(1)负极: 2Fe-4e-===2Fe2+
正极: O2+2H2O+4e-===4OH-
(2) C (3) 负
19.(10分)(1) 铜(或Cu) AgNO3(溶液)
(2)正 Ag++e-===Ag Cu-2e-===Cu2+
(3)负(Cu) 正(Ag)
20.(16分)(1)原电池 电解池
(2)负 Zn-2e-===Zn2+ 正 Cu2++2e-===Cu
阳 2Cl--2e-===Cl2↑ 有气泡产生,附近溶液变为红色
(3)减少了0.65 g 增加了0.01 g
21.(16分) (1) 负 (2) 4OH--4e-===2H2O+O2↑
(3) 2.8 (4) 16
(5)甲溶液 碱性增大
乙溶液 酸性增大
丙溶液 酸碱性大小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