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2023-2024年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扫盲清障复习卷——第十二章综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2023-2024年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扫盲清障复习卷——第十二章综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12 16:33:0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2023-2024年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扫盲清障复习卷——第十二章综合测试
数学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2023八上·兴县期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两边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真命题与假命题
【解析】【解答】解: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故A项错误;
B.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 故B项正确;
C.周长相等的两 个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故C项错误;
D.两边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故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解答.
2.(2023八上·顺平期中)如图,垂直的平分线于点,为中点,连接,若的面积为4,则的面积为(  )
A.1 B.2 C.2.5 D.3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延长交于点,
∵平分,
∴,
又∵,,
∴,
∴,
∴点为中点,
又∵为中点,
∴,,,
∴,即,
∴.
故答案为:D.
【分析】延长交于点,证明,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可得,,,进而即可求解.
3.(2023八上·莎车期中)已知,如图所示,AD=AC,BD=BC,O为AB上一点,那么,图中共有(  )对全等三角形
A.1 B.2 C.3 D.4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在△ABC和△ABD中,

∴△ABC≌△ABD(SSS),
∴∠CAO=∠DAO,∠CBO=∠DBO,
在△ACO和△ADO中,

∴△ACO≌△ADO(SAS),
在△CBO和△DBO中,

∴△CBO≌△DBO(SAS),
综上,共有3对全等的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逐个分析判断即可.
4.(2023八上·英吉沙期中) 如图是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角∠AOB平分线OP的示意图,仔细观察,根据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说明画出OP的依据是(  )
A.边角边,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B.角边角,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C.边边边,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D.斜边直角边,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由作图过程知:和中,OD=OC,DP=CP,OP=OP,所以根据SSS可得和全等。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尺规作图过程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即可得出答案。
5.(2023八上·北京市月考)如图,在Rt△ABC中,AC=6,BC=8,AB=10.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A-C-B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B-C-A向终点A运动,点P,Q都运动到各自的终点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直线l经过点C,且l∥AB,过点P,Q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段,垂足为E,F.当△CPE与△CQF全等时,t的值不可能是(  )
A.2 B.2.8 C.3 D.6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动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当P在AC上,Q在BC上时,如图,过点P,Q,C分别作PE⊥直线l于点E,QF⊥直线l于点F,CD⊥AB于点D,
∵∠ACB=90,
∴∠PCE+∠QCF=90°,
∵PE⊥l于E,QF⊥l于F.
∴∠EPC+∠PCE=90°,∠PEC=∠CFQ=90°,
∴∠EPC=∠QCF,
∵△PCE≌△CQF,
∴PC=CQ,
∴6-2t=8-3t,解得t=2;
当P在AC上,Q在AC上时,即P、Q重合时,则CQ=PC,
由题意得,6-2t=3t-8,
解得t=2.8;
当P在BC上,Q在AC上时,即A、Q重合时,则CQ=AC=6,
由题意得,2t-6=6,
解得t=6.
综上,当△CPE与△CQF全等时,t的值为2或2.8或6.
∴t的值不可能是3.
故选:C.
【分析】分类讨论:①当P在AC上,Q在BC上时,②当P在AC上,Q在AC上时,③当P在BC上,Q在AC上时,再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6.(2023八上·红桥期中)如图,,,,垂足分别是点D,E,若,,则的长是(  )
A.2 B. C.3 D.4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




∵AC=CB

∴CD=BE=1
∴DE=CE-CD=2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由,则,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则CD=BE=1,则DE=CE-CD=2,即可求出答案.
7.(2023八上·海淀月考)如图,在△ABC中,BE平分∠ABC,DE垂直平分AB,下列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 (  )
A.AE=BE B.∠AED+∠EBC=90°
C.∠DAE=∠EBC D.∠BAE=∠CAE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
A:AE=BE,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AED+∠EBC=90°,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DAE=∠E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BAE=∠CAE,说法不一定正确,符合题意,只有AE平分 ∠BAC时,本说法才成立。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推导各结论的真伪,发现只有D不一定正确。
8.(2023八上·南关期中)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EF⊥AC交CD于点E,连接AE,若ED=EF,∠ECF=58°,则∠DAE=(  )
A.32° B.18° C.16° D.29°
【答案】C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CD⊥AB于点D,∠ECF=58°,
∴∠DAC=90°-∠ECF=90°-58°=32°,
∵CD⊥AB,EF⊥AC,ED=EF,
∴AE平分∠BAC,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DAC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证AE平分∠BAC,最后用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
9.(2023八上·兴县期中)如图,点在同一直线上,于点于点,连结,交于点,且为的中点.若,则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BFAC,DEAC,
∴∠BFO=∠DEO=90°,
∵为的中点,
∴OE=OF,
在△EOD和△FOB中,
∴△EOD△FOB(ASA),故①正确;
∴DE=BF,
∵AE=CF,OE=OF'
∴AE+OE=CF+OF,即AO=OC,故②正确;
∴AF=EC,
在△AFB和△CED中,
∴△AFB△CED(SAS),
∴AB=CD,∠A=∠C,故③正确,
∴ABCD,故④正确,
综上①②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别证明△EOD△FOB(ASA),△AFB△CED(SAS),即可解答。
10.(2023八上·海淀开学考)如图,平分,,分别是,上的点,,则与的数量关系一定满足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分别作EM⊥AB,EN⊥BC于点M,N
∵平分
∴EM=EN
∵EF=EG
∴△EMF≌△BGE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别作EM⊥AB,EN⊥BC于点M,N,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EMF≌△BGE,则,即可求出答案.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11.(2023八上·榆树期中)如图,∠ACD=∠BCE,BC=EC,要使△ABC≌△DEC,则可以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
【答案】AC=DC(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添加条件:AC=CD,
∵∠BCE=∠ACD
∴∠ACB=∠DCE,
在△ABC和△DEC中
∵BC=EC,∠ACB=∠DCE,AC=CD,
△ABC≌△DEC (SAS),
故答案为: AC=DC(答案不唯一) .
【分析】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AS、ASA、AAS、SSS、HL.结合已知条件,再找出缺少的条件即可。
12.(2023八上·石家庄期中)如图,AE与BD相交于点C,,,,点P从点A出发,沿A→B→A方向以3cm/s的速度运动,点Q从点D出发,沿D→E方向以1 cm/s的速度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P到达点A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连接PQ,当线段PQ经过点C时,t的值为   s.
【答案】2或4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三角形-动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在△ACB和△ECD中,
∵AC=EC,∠ACB=∠ECD,BC=DC,
∴(SAS),
∴∠A=∠E,ED=AB=8cm,
当线段PQ经过点C时,如下图所示:
在△ACP和△ECQ中,
∵∠A=∠E,AC=EC,∠ACP=∠ECQ,
∴(ASA),
∴AP=EQ,
当点P沿 A→B 方向运动时,AP=3t,DQ=t,
EQ=ED-DQ=8-t,
∴3t=8-t,
解得:t=2,
当点P沿 B→A 方向运动时,AP=2AB-3t=16-3t,DQ=t,
EQ=ED-DQ=8-t,
∴16-3t=8-t,
解得:t=4,
综合可得,t的值为2或4.
故答案为:2或4。
【分析】根据SAS证明,ASA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动点运动的路线,分两种情况建立方程求解。
13.(2023八上·吉林期中)如图,点E、A、C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AB=CE,AC=CD,若∠D=40°,∠ECD=115°,则∠B=   度.
【答案】25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AB∥CD
∴∠BAC=∠ECD=115°
在△ABC和△CED中
∴△ABC≌△CED(SAS)

故答案为:25
【分析】根据直线平行性质可得∠BAC=∠ECD=115°,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BC≌△CED,则,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14.(2023八上·吉林期中)如图,D为△ABC内一点,CD平分∠ACB,BE⊥CD,垂足为D,交AC于点E,若∠A =∠ABE,AC = 10,BC = 6,则BD的长为   
【答案】2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CD平分∠ACB,BE⊥CD
∴CE=CB=6
∴AE=AC-CE=4
∵∠A =∠ABE
∴BE=AE=4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BE⊥CD可得CE=CB,,再根据等角对等边性质可得BE=AE=4,即可求出答案.
15.(2023八上·淮南期中) 如图,中,、的角平分线、交于点,延长、,于,于,则下列结论:①平分;②;③;④.其中正确结论序号是    .
【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角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过点P作PD⊥AC于点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PM=PN,PN=PD,
∴PM=PN=PD,
又∵于,于,
∴平分, ① 正确;
∵于,,
∴∴∠ABC+90°+∠MPN+90°=360°,
∴∠ABC+∠MPN=180°,
在Rt△APM和Rt△PAD中,
∵PM=PD,PA=PA,
∴(HL),
∴∠APM=∠APD,
同理可得:,
∴∠CPD=∠CPN,
∴∠MPN=2(∠APD+∠CPD)=2∠APC,
∴∠ABC+2∠APC=180°,故②正确;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ACF=∠ABC+∠BAC=2∠PCN,,
∴,
∴∠BPC=2∠BPC,故③正确;
由②可知:,,
∴S△APD=S△APM,S△CPD=S△CPM,
∴S△PAC=S△MAP+S△NCP,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分析】过点P作PD⊥AC于点D,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可判断①,通过证明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②,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判断③,通过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判断④.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三、解答题
得分
16.(2023八上·吉林月考)如图,在等边△ABC中,D,E分别是BC,AC上的点,且AE=CD.AD与BE交于点N,BM⊥AD于点M.
求证:
(1)△ABE≌△CAD;
(2)MN= BN.
【答案】(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BAC=∠ACB= 60°,
在△ABE和△CAD中,
∴△ABE≌△CAD (SAS)
(2)证明:∵△ABE≌△CAD,
∴∠ABE=∠CAD,
∴∠BNM=∠BAN+∠ABN=∠BAN+∠CAD=60°,
∵BM⊥AD,
∴∠AMB=90°,
∴∠NBM=30°,
∴MN= BN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可得AB=BC=AC,∠BAC=∠ACB= 60°,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可得∠ABE=∠CAD,则∠BNM=∠BAN+∠ABN=∠BAN+∠CAD=6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NBM=30°,再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17.(2023八上·江源月考)如图,P为等边△ABC内一点,连接BP、PC,延长PC到点D,使CD= PC;延长BC到点E,使CE=BC,连接AE、DE.
(1)求证:BP∥DE;
(2)求∠BAE的度数;
(3)若BP⊥AC,则∠AED=   度.
【答案】(1)证明:在△PCB与△DCE中,∵PC = DC,∠PCB =∠DCE,BC = EC,
∴PCB≌△DCE(SAS),∴∠PBC =∠DEC,∴BP∥DE
(2)解:∵△ABC是等边三角形,∴∠BAC=∠ACB = 60° ,AC = BC,∴∠ACE= 120°,∵BC = CE,∴AC = CE,∴∠CAE =∠AEC = (180°- 120°) = 30°
∴∠BAE =∠BAC+∠CAE = 60°+ 30°= 90°.
(3)60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3)分别延长AC,ED交于点F
∵BP∥DE,且BP⊥AC
∴ED⊥AC
∴∠F=90°
∵∠FAE=30°
∴∠AED=60°
故答案为:60
【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 △PCB≌△DCE ,则∠PBC =∠DEC,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ACE= 120°,AC = CE,再根据等边对等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CAE =∠AEC ,再根据∠BAE =∠BAC+∠CAE 即可求出答案;
(3)分别延长AC,ED交于点F,根据直线平行性质可得∠F=9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18.(2023八上·西和期中) 如图,△ABC中,D为BC上一点,∠ADC=60°,AE⊥BC于点E,CF⊥AD于点F,AE、CF相交于点G,∠CAE=15°.
(1)求∠ACF的度数;
(2)求证:.
【答案】(1)解:∵∠ABC=45°,∠ADC=60°,
∴∠BAD=∠ADC-∠ABC=60°-45°=15°,
∵AE⊥BC,
∴∠AEB=90°,
∴△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E=45°,
∴∠DAE=∠BAE-∠BAD=45°-15°=30°,
∴∠CAF=∠DAE+∠CAE=30°+15°=45°,
∵CF⊥AD,
∴∠AFC=90°,
∴∠ACF=90°-∠CAF=45°;
(2)解:证明:由(1)可知,∠DAC=45°,∠AFG=∠CFD=90°,∠ACF=∠CAF=45°,
∴AF=CF,
∵AE⊥CB,
∴∠CEG=∠AFG=90°,
∵∠CGE=∠AGF,
∴∠FAG=∠FCD,
在△AFG和△CFD中,

∴△AFG≌△CFD(ASA),
∴GF=DF,
由(1)可知,∠FAG=30°,
∵∠AFG=90°,
∴FG=AG,
∴DF=AG.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分析】(1)先证出△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BAE=45°,再利用角的运算求出∠CAF=∠DAE+∠CAE=30°+15°=45°,再求出∠ACF=90°-∠CAF=45°即可;
(2)先利用“ASA”证出△AFG≌△CFD,可得GF=DF,再结合∠FAG=30°,∠AFG=90°,可得FG=AG,再利用等量代换可得DF=AG.
19.(2023八上·吉林期中)如图①,在△ABC中,∠ACB=90°,AC=BC,点P是线段AB上的一点,过点A作AE⊥CP,交CP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B作BF⊥CP于点F.
(1)若BF=8,AE=3,则EF=   
(2)在图①中,线段AE、BF、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②,在△ABC中,∠ACB=90°,AC=BC,点P是△ABC内部的一点,且BP⊥CP,连接AP,若CP=5,求△ACP的面积.
【答案】(1)5
(2)解:BF=EF+AE.
理由如下:∵∠CAE+∠ACE=90°,∠BCF+∠ACE =90°,
∴∠CAE=∠BCF,∵∠E=∠BFC,AC=BC,∴△ACE≌△CBF(AAS) ,
∴AE=CF,CE=BF.
∴CE=EF+CF=EF+AD=BF,即BF=EF+ AE.
(3)解:过点A作AD⊥CP,交CP的延长线于点D,∴∠BPC=∠ADC=∠ACB=90°,
∴∠ACD+BCP=90°=∠ACD+∠CAD.
∴∠CAD=∠BCP.
∵AC=BC,
∴△ACD≌△CBP(AAS).
∴AD=CP=5.
∴S△ACP=×CP×AD =×5×5=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1)∵AC=BC,∠ACB=90°
∴∠ACE+∠BCF=90°
∵AE⊥CE,BF⊥CE
∴∠E=∠BFC=90°
∴∠ACE+∠CAE=90°
∴∠CAE=∠BCF
∴△ACE≌△CBF(AAS)
∴AE=CE=3,CE=BF=8
∴EF=CE-CF=5
故答案为:5
【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CE≌△CBF,则AE=CE=3,CE=BF=8,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CE≌△CBF,则AE=CF,CE=BF,所有CE=EF+CF=EF+AD=BF,即可求出答案.
(3)过点A作AD上CP,交CP的延长线于点D,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CD≌△CBP,则AD=CP=5,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20.(2024八上·增城期中)如图,△ABC中,∠ACB=90°,DC=AE,AE是BC边上的中线,过点C作CF⊥AE,垂足为点F,过点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点D.
(1)求证:AC=CB.
(2)若AC=12cm,求BD的长.
【答案】(1)证明:∵AF⊥DC,
∴∠ACF+∠FAC=90°,
∵∠ACF+∠FCB= =90°,
∴∠EAC= ∠FCB
∵BD⊥BC,∠ACB=90°
∴∠CBD=∠ACB=90°
在△DBC和△ECA中
∴△DBC≌△ECA(AAS)
∴AC=BC
(2)解:∵△DBC≌△ECA,AC=12cm
∴BD= CE,AC=BC= 12cm
∵E是BC的中点,
∴EC=BC=×12 =6cm
∴BD=CE= 6cm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EAC= ∠FCB,利用AAS证明△DBC≌△ECA从而得到 AC=CB ;
(2)根据△DBC≌△ECA得BC=AC,再根据中线得CE=BC,再根据△DBC≌△ECA得BD=CE.
21.(2023八上·海淀开学考)如图,在中,,,为的两条高.
(1)求证:;
(2)若过点作,交于点,求证:.
【答案】(1)证明:、是高,

,,,

,,


在和中
≌,

(2),



≌,

在和中
≌,


即.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再根据其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直线平行性质可得,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则,再进行边之间的转换即可求出答案.
22.(2023八上·苍溪期中)如图,在中,AD BC于点D,点E在AD上,,,点F为BC的中点,连接EF并延长至点M,使,连接CM.求证:
(1);
(2).
【答案】(1)证明:∵,∴.
又∵,,

(2)证明:∵F为BC中点,∴,
∵,.∴,∴.
由(1)得,∴.
∵,∴,∴.
【知识点】垂线的概念;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结合”HL“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先证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进行证明 即可。
23.(2023九上·南昌期中)将两个全等的和按图1方式摆放,其中,点E落在上,所在直线交直线于点F.
(1)求证:;
(2)若将图1中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图2位置,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请写出此时、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答案】(1)证明:如图1,连接.


(2)解:,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
由(1)知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旋转的性质
【解析】【分析】(1)从问题入手,证明线段相等通常考虑证明线段所在三角形全等,故尝试连接BF制造出这样的三角形,已知全等的2个三角形对应边角相等,由此可判断 ,进而CF=EF;
(2)此时条件下(1)的结论仍然成立,根据旋转的性质,仍然可得到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等量代换可得AF=DE+EF的结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2023-2024年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扫盲清障复习卷——第十二章综合测试
数学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2023八上·兴县期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两边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2023八上·顺平期中)如图,垂直的平分线于点,为中点,连接,若的面积为4,则的面积为(  )
A.1 B.2 C.2.5 D.3
3.(2023八上·莎车期中)已知,如图所示,AD=AC,BD=BC,O为AB上一点,那么,图中共有(  )对全等三角形
A.1 B.2 C.3 D.4
4.(2023八上·英吉沙期中) 如图是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角∠AOB平分线OP的示意图,仔细观察,根据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说明画出OP的依据是(  )
A.边角边,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B.角边角,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C.边边边,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D.斜边直角边,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5.(2023八上·北京市月考)如图,在Rt△ABC中,AC=6,BC=8,AB=10.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A-C-B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B-C-A向终点A运动,点P,Q都运动到各自的终点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直线l经过点C,且l∥AB,过点P,Q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段,垂足为E,F.当△CPE与△CQF全等时,t的值不可能是(  )
A.2 B.2.8 C.3 D.6
6.(2023八上·红桥期中)如图,,,,垂足分别是点D,E,若,,则的长是(  )
A.2 B. C.3 D.4
7.(2023八上·海淀月考)如图,在△ABC中,BE平分∠ABC,DE垂直平分AB,下列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 (  )
A.AE=BE B.∠AED+∠EBC=90°
C.∠DAE=∠EBC D.∠BAE=∠CAE
8.(2023八上·南关期中)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EF⊥AC交CD于点E,连接AE,若ED=EF,∠ECF=58°,则∠DAE=(  )
A.32° B.18° C.16° D.29°
9.(2023八上·兴县期中)如图,点在同一直线上,于点于点,连结,交于点,且为的中点.若,则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2023八上·海淀开学考)如图,平分,,分别是,上的点,,则与的数量关系一定满足的是(  )
A. B.
C. D.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11.(2023八上·榆树期中)如图,∠ACD=∠BCE,BC=EC,要使△ABC≌△DEC,则可以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
12.(2023八上·石家庄期中)如图,AE与BD相交于点C,,,,点P从点A出发,沿A→B→A方向以3cm/s的速度运动,点Q从点D出发,沿D→E方向以1 cm/s的速度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P到达点A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连接PQ,当线段PQ经过点C时,t的值为   s.
13.(2023八上·吉林期中)如图,点E、A、C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AB=CE,AC=CD,若∠D=40°,∠ECD=115°,则∠B=   度.
14.(2023八上·吉林期中)如图,D为△ABC内一点,CD平分∠ACB,BE⊥CD,垂足为D,交AC于点E,若∠A =∠ABE,AC = 10,BC = 6,则BD的长为   
15.(2023八上·淮南期中) 如图,中,、的角平分线、交于点,延长、,于,于,则下列结论:①平分;②;③;④.其中正确结论序号是    .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三、解答题
得分
16.(2023八上·吉林月考)如图,在等边△ABC中,D,E分别是BC,AC上的点,且AE=CD.AD与BE交于点N,BM⊥AD于点M.
求证:
(1)△ABE≌△CAD;
(2)MN= BN.
17.(2023八上·江源月考)如图,P为等边△ABC内一点,连接BP、PC,延长PC到点D,使CD= PC;延长BC到点E,使CE=BC,连接AE、DE.
(1)求证:BP∥DE;
(2)求∠BAE的度数;
(3)若BP⊥AC,则∠AED=   度.
18.(2023八上·西和期中) 如图,△ABC中,D为BC上一点,∠ADC=60°,AE⊥BC于点E,CF⊥AD于点F,AE、CF相交于点G,∠CAE=15°.
(1)求∠ACF的度数;
(2)求证:.
19.(2023八上·吉林期中)如图①,在△ABC中,∠ACB=90°,AC=BC,点P是线段AB上的一点,过点A作AE⊥CP,交CP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B作BF⊥CP于点F.
(1)若BF=8,AE=3,则EF=   
(2)在图①中,线段AE、BF、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②,在△ABC中,∠ACB=90°,AC=BC,点P是△ABC内部的一点,且BP⊥CP,连接AP,若CP=5,求△ACP的面积.
20.(2024八上·增城期中)如图,△ABC中,∠ACB=90°,DC=AE,AE是BC边上的中线,过点C作CF⊥AE,垂足为点F,过点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点D.
(1)求证:AC=CB.
(2)若AC=12cm,求BD的长.
21.(2023八上·海淀开学考)如图,在中,,,为的两条高.
(1)求证:;
(2)若过点作,交于点,求证:.
22.(2023八上·苍溪期中)如图,在中,AD BC于点D,点E在AD上,,,点F为BC的中点,连接EF并延长至点M,使,连接CM.求证:
(1);
(2).
23.(2023九上·南昌期中)将两个全等的和按图1方式摆放,其中,点E落在上,所在直线交直线于点F.
(1)求证:;
(2)若将图1中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图2位置,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请写出此时、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真命题与假命题
【解析】【解答】解: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故A项错误;
B.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 故B项正确;
C.周长相等的两 个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故C项错误;
D.两边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故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解答.
2.【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延长交于点,
∵平分,
∴,
又∵,,
∴,
∴,
∴点为中点,
又∵为中点,
∴,,,
∴,即,
∴.
故答案为:D.
【分析】延长交于点,证明,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可得,,,进而即可求解.
3.【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在△ABC和△ABD中,

∴△ABC≌△ABD(SSS),
∴∠CAO=∠DAO,∠CBO=∠DBO,
在△ACO和△ADO中,

∴△ACO≌△ADO(SAS),
在△CBO和△DBO中,

∴△CBO≌△DBO(SAS),
综上,共有3对全等的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逐个分析判断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由作图过程知:和中,OD=OC,DP=CP,OP=OP,所以根据SSS可得和全等。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尺规作图过程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动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当P在AC上,Q在BC上时,如图,过点P,Q,C分别作PE⊥直线l于点E,QF⊥直线l于点F,CD⊥AB于点D,
∵∠ACB=90,
∴∠PCE+∠QCF=90°,
∵PE⊥l于E,QF⊥l于F.
∴∠EPC+∠PCE=90°,∠PEC=∠CFQ=90°,
∴∠EPC=∠QCF,
∵△PCE≌△CQF,
∴PC=CQ,
∴6-2t=8-3t,解得t=2;
当P在AC上,Q在AC上时,即P、Q重合时,则CQ=PC,
由题意得,6-2t=3t-8,
解得t=2.8;
当P在BC上,Q在AC上时,即A、Q重合时,则CQ=AC=6,
由题意得,2t-6=6,
解得t=6.
综上,当△CPE与△CQF全等时,t的值为2或2.8或6.
∴t的值不可能是3.
故选:C.
【分析】分类讨论:①当P在AC上,Q在BC上时,②当P在AC上,Q在AC上时,③当P在BC上,Q在AC上时,再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6.【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




∵AC=CB

∴CD=BE=1
∴DE=CE-CD=2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由,则,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则CD=BE=1,则DE=CE-CD=2,即可求出答案.
7.【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
A:AE=BE,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AED+∠EBC=90°,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DAE=∠E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BAE=∠CAE,说法不一定正确,符合题意,只有AE平分 ∠BAC时,本说法才成立。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推导各结论的真伪,发现只有D不一定正确。
8.【答案】C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CD⊥AB于点D,∠ECF=58°,
∴∠DAC=90°-∠ECF=90°-58°=32°,
∵CD⊥AB,EF⊥AC,ED=EF,
∴AE平分∠BAC,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DAC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证AE平分∠BAC,最后用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
9.【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BFAC,DEAC,
∴∠BFO=∠DEO=90°,
∵为的中点,
∴OE=OF,
在△EOD和△FOB中,
∴△EOD△FOB(ASA),故①正确;
∴DE=BF,
∵AE=CF,OE=OF'
∴AE+OE=CF+OF,即AO=OC,故②正确;
∴AF=EC,
在△AFB和△CED中,
∴△AFB△CED(SAS),
∴AB=CD,∠A=∠C,故③正确,
∴ABCD,故④正确,
综上①②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别证明△EOD△FOB(ASA),△AFB△CED(SAS),即可解答。
10.【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分别作EM⊥AB,EN⊥BC于点M,N
∵平分
∴EM=EN
∵EF=EG
∴△EMF≌△BGE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别作EM⊥AB,EN⊥BC于点M,N,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EMF≌△BGE,则,即可求出答案.
11.【答案】AC=DC(答案不唯一)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添加条件:AC=CD,
∵∠BCE=∠ACD
∴∠ACB=∠DCE,
在△ABC和△DEC中
∵BC=EC,∠ACB=∠DCE,AC=CD,
△ABC≌△DEC (SAS),
故答案为: AC=DC(答案不唯一) .
【分析】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AS、ASA、AAS、SSS、HL.结合已知条件,再找出缺少的条件即可。
12.【答案】2或4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三角形-动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在△ACB和△ECD中,
∵AC=EC,∠ACB=∠ECD,BC=DC,
∴(SAS),
∴∠A=∠E,ED=AB=8cm,
当线段PQ经过点C时,如下图所示:
在△ACP和△ECQ中,
∵∠A=∠E,AC=EC,∠ACP=∠ECQ,
∴(ASA),
∴AP=EQ,
当点P沿 A→B 方向运动时,AP=3t,DQ=t,
EQ=ED-DQ=8-t,
∴3t=8-t,
解得:t=2,
当点P沿 B→A 方向运动时,AP=2AB-3t=16-3t,DQ=t,
EQ=ED-DQ=8-t,
∴16-3t=8-t,
解得:t=4,
综合可得,t的值为2或4.
故答案为:2或4。
【分析】根据SAS证明,ASA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动点运动的路线,分两种情况建立方程求解。
13.【答案】25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AB∥CD
∴∠BAC=∠ECD=115°
在△ABC和△CED中
∴△ABC≌△CED(SAS)

故答案为:25
【分析】根据直线平行性质可得∠BAC=∠ECD=115°,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BC≌△CED,则,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14.【答案】2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CD平分∠ACB,BE⊥CD
∴CE=CB=6
∴AE=AC-CE=4
∵∠A =∠ABE
∴BE=AE=4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性质,BE⊥CD可得CE=CB,,再根据等角对等边性质可得BE=AE=4,即可求出答案.
15.【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角平分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过点P作PD⊥AC于点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PM=PN,PN=PD,
∴PM=PN=PD,
又∵于,于,
∴平分, ① 正确;
∵于,,
∴∴∠ABC+90°+∠MPN+90°=360°,
∴∠ABC+∠MPN=180°,
在Rt△APM和Rt△PAD中,
∵PM=PD,PA=PA,
∴(HL),
∴∠APM=∠APD,
同理可得:,
∴∠CPD=∠CPN,
∴∠MPN=2(∠APD+∠CPD)=2∠APC,
∴∠ABC+2∠APC=180°,故②正确;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ACF=∠ABC+∠BAC=2∠PCN,,
∴,
∴∠BPC=2∠BPC,故③正确;
由②可知:,,
∴S△APD=S△APM,S△CPD=S△CPM,
∴S△PAC=S△MAP+S△NCP,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分析】过点P作PD⊥AC于点D,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可判断①,通过证明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②,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判断③,通过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判断④.
16.【答案】(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BAC=∠ACB= 60°,
在△ABE和△CAD中,
∴△ABE≌△CAD (SAS)
(2)证明:∵△ABE≌△CAD,
∴∠ABE=∠CAD,
∴∠BNM=∠BAN+∠ABN=∠BAN+∠CAD=60°,
∵BM⊥AD,
∴∠AMB=90°,
∴∠NBM=30°,
∴MN= BN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可得AB=BC=AC,∠BAC=∠ACB= 60°,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可得∠ABE=∠CAD,则∠BNM=∠BAN+∠ABN=∠BAN+∠CAD=6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NBM=30°,再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17.【答案】(1)证明:在△PCB与△DCE中,∵PC = DC,∠PCB =∠DCE,BC = EC,
∴PCB≌△DCE(SAS),∴∠PBC =∠DEC,∴BP∥DE
(2)解:∵△ABC是等边三角形,∴∠BAC=∠ACB = 60° ,AC = BC,∴∠ACE= 120°,∵BC = CE,∴AC = CE,∴∠CAE =∠AEC = (180°- 120°) = 30°
∴∠BAE =∠BAC+∠CAE = 60°+ 30°= 90°.
(3)60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3)分别延长AC,ED交于点F
∵BP∥DE,且BP⊥AC
∴ED⊥AC
∴∠F=90°
∵∠FAE=30°
∴∠AED=60°
故答案为:60
【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 △PCB≌△DCE ,则∠PBC =∠DEC,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ACE= 120°,AC = CE,再根据等边对等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CAE =∠AEC ,再根据∠BAE =∠BAC+∠CAE 即可求出答案;
(3)分别延长AC,ED交于点F,根据直线平行性质可得∠F=9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18.【答案】(1)解:∵∠ABC=45°,∠ADC=60°,
∴∠BAD=∠ADC-∠ABC=60°-45°=15°,
∵AE⊥BC,
∴∠AEB=90°,
∴△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E=45°,
∴∠DAE=∠BAE-∠BAD=45°-15°=30°,
∴∠CAF=∠DAE+∠CAE=30°+15°=45°,
∵CF⊥AD,
∴∠AFC=90°,
∴∠ACF=90°-∠CAF=45°;
(2)解:证明:由(1)可知,∠DAC=45°,∠AFG=∠CFD=90°,∠ACF=∠CAF=45°,
∴AF=CF,
∵AE⊥CB,
∴∠CEG=∠AFG=90°,
∵∠CGE=∠AGF,
∴∠FAG=∠FCD,
在△AFG和△CFD中,

∴△AFG≌△CFD(ASA),
∴GF=DF,
由(1)可知,∠FAG=30°,
∵∠AFG=90°,
∴FG=AG,
∴DF=AG.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分析】(1)先证出△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BAE=45°,再利用角的运算求出∠CAF=∠DAE+∠CAE=30°+15°=45°,再求出∠ACF=90°-∠CAF=45°即可;
(2)先利用“ASA”证出△AFG≌△CFD,可得GF=DF,再结合∠FAG=30°,∠AFG=90°,可得FG=AG,再利用等量代换可得DF=AG.
19.【答案】(1)5
(2)解:BF=EF+AE.
理由如下:∵∠CAE+∠ACE=90°,∠BCF+∠ACE =90°,
∴∠CAE=∠BCF,∵∠E=∠BFC,AC=BC,∴△ACE≌△CBF(AAS) ,
∴AE=CF,CE=BF.
∴CE=EF+CF=EF+AD=BF,即BF=EF+ AE.
(3)解:过点A作AD⊥CP,交CP的延长线于点D,∴∠BPC=∠ADC=∠ACB=90°,
∴∠ACD+BCP=90°=∠ACD+∠CAD.
∴∠CAD=∠BCP.
∵AC=BC,
∴△ACD≌△CBP(AAS).
∴AD=CP=5.
∴S△ACP=×CP×AD =×5×5=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1)∵AC=BC,∠ACB=90°
∴∠ACE+∠BCF=90°
∵AE⊥CE,BF⊥CE
∴∠E=∠BFC=90°
∴∠ACE+∠CAE=90°
∴∠CAE=∠BCF
∴△ACE≌△CBF(AAS)
∴AE=CE=3,CE=BF=8
∴EF=CE-CF=5
故答案为:5
【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CE≌△CBF,则AE=CE=3,CE=BF=8,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CE≌△CBF,则AE=CF,CE=BF,所有CE=EF+CF=EF+AD=BF,即可求出答案.
(3)过点A作AD上CP,交CP的延长线于点D,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ACD≌△CBP,则AD=CP=5,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20.【答案】(1)证明:∵AF⊥DC,
∴∠ACF+∠FAC=90°,
∵∠ACF+∠FCB= =90°,
∴∠EAC= ∠FCB
∵BD⊥BC,∠ACB=90°
∴∠CBD=∠ACB=90°
在△DBC和△ECA中
∴△DBC≌△ECA(AAS)
∴AC=BC
(2)解:∵△DBC≌△ECA,AC=12cm
∴BD= CE,AC=BC= 12cm
∵E是BC的中点,
∴EC=BC=×12 =6cm
∴BD=CE= 6cm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1)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EAC= ∠FCB,利用AAS证明△DBC≌△ECA从而得到 AC=CB ;
(2)根据△DBC≌△ECA得BC=AC,再根据中线得CE=BC,再根据△DBC≌△ECA得BD=CE.
21.【答案】(1)证明:、是高,

,,,

,,


在和中
≌,

(2),



≌,

在和中
≌,


即.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再根据其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直线平行性质可得,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则,再进行边之间的转换即可求出答案.
22.【答案】(1)证明:∵,∴.
又∵,,

(2)证明:∵F为BC中点,∴,
∵,.∴,∴.
由(1)得,∴.
∵,∴,∴.
【知识点】垂线的概念;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结合”HL“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先证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进行证明 即可。
23.【答案】(1)证明:如图1,连接.


(2)解:,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
由(1)知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旋转的性质
【解析】【分析】(1)从问题入手,证明线段相等通常考虑证明线段所在三角形全等,故尝试连接BF制造出这样的三角形,已知全等的2个三角形对应边角相等,由此可判断 ,进而CF=EF;
(2)此时条件下(1)的结论仍然成立,根据旋转的性质,仍然可得到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等量代换可得AF=DE+EF的结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