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优等生高考生物30天冲刺大闯关: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优等生高考生物30天冲刺大闯关: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5-07 09:05:07

文档简介

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
【明确考纲·把握考情】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考纲要求
两年高考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
2014四川7、2014浙江5、2013浙江1、四川,1
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2014海南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29、2014江苏12、2014天津1、2013全国Ⅰ,2、江苏,3;2012山东,4、江苏,15
4.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2014安徽4、2014北京30、2013全国Ⅰ,2、江苏,8;2012江苏,14、海南,22
5.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2013天津,2、山东,27;2012江苏,8
6.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2013安徽,4、天津,2;
7.细胞的分化Ⅱ
2014广东24、2014新课标全国Ⅱ2、2013山东,2、海南,6 2012四川,1
8.细胞的全能性Ⅱ
2013四川,5
9.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Ⅱ
2013山东,2、江苏,7、四川,7、天津,3; 2012山东,3、安徽,3 
10.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Ⅱ
2013山东,2、安徽,29 2012江苏,20 、新课标全国,2
【名师综述·把握规律】
本专题沿着细胞的生命历程这条主线进行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正常的生理过程,也介绍了给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细胞癌变。许多内容与科学、技术、社会(STS)联系密切,特别是相关的生物学热点问题需要我们更加关注,这也是高考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复习时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疑点,关注热点:把握知识重点:细胞周期的界定及各时期特点的分析,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各时期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着丝点与细胞两极距离的变化及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及其意义的理解;细胞全能性的原理及应用实例分析;减数分裂概念内涵、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有关细胞器的变化;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衰老与凋亡对生物体正常发育的意义;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原因及防治探究等是复习的重点,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善于将类似的、易混淆的知识点或联系紧密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如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与变异之间的联系、与遗传基本规律之间联系、衰老细胞与癌细胞特征的比较等。重视实验与探究: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的经典实验之一,对实验的原理、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务必认真掌握。另外,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以及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社会老龄化问题、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等也要引起重视。构建知识体系:本单元是必修1模块的最后一个内容,复习时要以细胞分裂、生长、成熟、繁殖、衰老直至最后死亡的生命历程为主线,将前面复习的内容概括为一个知识网络,全面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具体问题的解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题策略: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常结合分裂图像及染色体与DNA的数量变化曲线来考查;配子的形成常结合DNA复制与变异等知识进行考查。柱(条)形坐标图是在坐标轴的平面上画出长方形(即柱形)图像,内部可以填涂细点或条纹等,其最大特点是反映某个“点”上的量变多少。故在构建“柱(条)形坐标图”时,一是要抓住“点”,使“点”定位准确,二是要抓住“形”,使“形”符合“柱(条)形坐标图”的画
法要求。实例分析法加深理解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并列表比较理解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柱形图、坐标图看清楚纵、横坐标轴的含义以及坐标系中直方图所代表的意义。即分析直方图所蕴含着的生物学信息;认真分析、对比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瞻前顾后 生物学知识作进一步的推理分析,并进行“图—文、直方图—坐标图”等的转化,由此对照各选项作出合理判断;运用形象直观的图像、掌握细胞增殖中的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运用图表、曲线将细胞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对应可能出现的变异、与遗传规律的联系,和细胞分裂各时期进行归纳推理,并注意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联系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以不变应万变。联想对比法理解细胞分化、衰老、调亡与癌变等概念与特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细胞分化及细胞全能性的原理和应用;关注人类健康,运用细胞衰老、凋民癌变的知识来分析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科技热点。
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对“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过程,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特点,图像识别判断,细胞分化实质,细胞衰老、凋亡特征和意义”等知识点进行考查。有丝分裂实验观察也是命题热点之一。
2.从考查角度上看,借助分裂图像综合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其与基因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分析判断纠错形式考查对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实验分析形式考查实验原理、操作等。重点考查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常常结合白血病、癌症等实例考查对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癌变等知识的迁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从命题趋势上看,预计2014年高考命题仍然对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规律变化联系遗传、变异知识进行综合命题考查,仍以判断纠错形式通过实例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癌变、凋亡等概念的理解。观察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实验也是命题热点之一,应予以重视。
【基础知识考查点】
1.细胞为什么要分裂的原因。
2.细胞周期的概念、表示方法、如何计算。
3.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丝分裂的意义。
4.有线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变化、坐标曲线、图像的识别;动植物有丝分裂的比较。
5.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
6.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体现、动物细胞核移植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问题。
7.细胞衰老、凋亡的特点;细胞癌变的原因、影响因素。
8.减数分裂概念、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细胞名称的变化,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不同。
9.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前、中、后期图像的识别,DNA含量、染色体数目、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坐标曲线的识别。
10.细胞分裂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联系。
11.细胞分裂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与变异的联系。
【析考题·明考向】
1.(2014·海南高考·T1)下列植物细胞中,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
A.蚕豆叶肉细胞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
2.(2014·浙江高考·T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  )[来源:]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3. (2014·江苏高考·T12)下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4.(2014·天津高考·T1)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5.(2014·安徽高考·T4)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21世纪教育网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6.(2013·浙江高考·T1)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7.(2013?四川高考?T7)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造血干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凋亡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8.(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T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9.(2013·江苏高考·T7)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10.(2013·山东高考·T2)将小鼠myoD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未分化肌肉前体细胞,细胞分化及肌纤维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携带myoD基因的载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肌肉前体细胞
B.检测图中细胞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可确定细胞分化与否
C.完成分化的肌肉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形成肌纤维
D.肌肉前体细胞比肌肉细胞在受到电离辐射时更容易发生癌变
11.(2013·江苏高考·T8)如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
C.染色体1与2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D.染色体1与3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12.(2012·山东高考·T4)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13.(2012·全国新课标·T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14.(2012·江苏高考·T20)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细胞相近的细胞类型
B.癌细胞的分裂能力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
C.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
D.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
15.(2012·山东高考·T3)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1·cn·jy·com
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
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
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16.(2012·天津高考·T1)下列有关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体干细胞移植通常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B.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增殖但不能被诱导分化
C.组织细胞的更新包括细胞凋亡和干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
D.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血细胞的能力,可用于治疗白血病
17.(2012·江苏高考·T8)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18.(2014·北京高考·T30)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和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2中获得所需植株丙(aabb)。www.21-cn-jy.com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    经      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四个花粉粒中。  21*cnjy*com
(2)a基因是通过T-DNA插入到A基因中获得的,用PCR法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应从图1中选择的引物组合是      。21*cnjy*com
(3)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F1中有    种基因型的植株。F2中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       。
(4)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两代后,丙获得C、R基因(图2)。带有C、R基因的花粉粒能分别呈现蓝色、红色荧光。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丙获得C、R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②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四个花粉粒呈现出的颜色分别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③本实验选用b基因纯合突变体是因为: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判断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      ,进而计算出交换频率。通过比较丙和[来源:]
      的交换频率,可确定A基因的功能。
19.(2013?安徽高考?T29)(14分)近年来,有关肿瘤细胞特定分子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迅速。研究发现,蛋白X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由原癌基因X编码,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启动细胞DNA的复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肿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因是         。
(2)通过检测原癌基因X的   和      可判断其是否转录和翻译。检测成人多种正常组织后,发现原癌基因X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这说明  。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测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    。
(4)制备该单克隆抗体时,免疫动物的抗原可以是      。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之后在适当的信号作用下增殖分化为      和      。
(5)用该单克隆抗体处理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某肿瘤细胞株,发现其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 。
20.(2013?北京高考?T30)(18分)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在上述转基因实验中,将G基因与质粒重组,需要的两类酶是   和  。将重组质粒显微注射到斑马鱼   中,整合到染色体上的G基因  后,使胚胎发出绿色荧光。
(2)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
①亲代M的基因型是    (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DDgg    b.Ddgg
②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    (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DDGG  b.DDGg  c.DdGG  d.DdGg
(3)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   (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   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通过记录子代中红?绿荧光胚胎数量与胚胎总数,可计算得到该亲本产生的重组配子占其全部配子的比例,算式为     。
【名题集训·决胜高考】
1. (2015届江苏省淮海中学高三上学期二统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很多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癌细胞的出现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B.在10h时,对照组中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均为体细胞的2倍
C.在10~11 h时,实验组细胞对培养液中含氮物质、含磷物质的吸收速率最快
D.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显
2.(2015届浙江省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生物试卷)培养能连续分裂的动物细胞,测量其G1期为10h、S期8h、G2期4h,M期2h。一个细胞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数关系如下图所示。若在培养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培养30h,再更换到不含DNA聚合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4h结果一个细胞的DNA相对量和细胞数的关系最符合的是
3.(2015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11月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某DNA被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两个精原细胞,其中一个接着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其四分体时期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组成示意图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4.(2015届安徽省庐江县部分市示范高中高三第四次联考生物试卷)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5.(2015届河南省名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CD段细胞和FG段细胞中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B.从曲线的D点开始,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C.该曲线中EF段的形成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导致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能发生在BD段
6.(2015届安徽省安庆五校联盟高三3月联考生物试卷)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核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 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B.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C.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l:2
D.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l/2
7.(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对图甲、乙、丙进行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的原因均是DNA分子复制的结果
B.处于bc段的细胞中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C.cd段下降原因不一定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
D.处于de段的细胞中可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8.(2015届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教学质检生物卷)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某植株体细胞分裂,下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DNA数目加倍
B.图②表示某动物睾丸内的减数分裂,此细胞产生Aa精子的几率是0
C.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一定代表的是卵细胞
D.图②、③所示细胞的染色体行为分别对应于图④中的BC、DE段
9.(2015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下图是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对图的分析错误的是2-1-c-n-j-y
A.如果图甲中的细胞来自于动物的同一器官,则最可能是来自于雄性动物的精巢
B.在图甲②所代表的细胞分裂的全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重组
C.图丙中②→①的变化,对应于图甲中形成①细胞的过程和图乙中的C→D段时期
D.若该动物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有XY,变异通常发生在图乙中的BC段所代表的时期
10.(2015届四川省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下图为二倍体雄性田鼠(2n=54)体内某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则a=2,且数量为2a时属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B.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则a=54,且数量为2a时着丝点数目是108
C.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a=1,数量为a时是次级精母细胞
D.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数量为a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11.(2015届湖南五市十校高三3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下图为中华大蟾蜍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来源:21cnj*y.co*m】
A.用中华大蟾蜍的睾丸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
B.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CXC
C.丙细胞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分裂图像,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
D.由图甲到图乙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而由图甲到图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12.(2015届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高三1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卷)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下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
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丙
D.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
13.(2015届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五理综生物试卷)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2·1·c·n·j·y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 N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N,则其中含3H的 DNA分子数为 N/2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14.(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科学家们在研究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时提出这样的假说: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的合成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这个细胞分化并最终衰老凋亡(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21教育网
A.成体干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B.从图中可看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染色体随机分配
C.通过该方式可以减少成体干细胞积累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
D.根据该假说可以推测生物体内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15.(2015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在体外培养小鼠体细胞时,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量介于甲乙两类细胞之间。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甲类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在三类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
B.乙类细胞无分裂能力,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
C.丙类细胞内发生着活跃变化:合成DNA复制所需的蛋白质、核糖体增生
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纺锤体形成,甲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16.(2015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②减数分裂产生多样性的生殖细胞和受精时精卵细胞的随机结合是有性生殖优于无性生殖的基础 ③温室条件下,通过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农作物对有机物的吸收 ④细胞的遗传物质均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⑤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⑥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17.(2015届河南省漯河高中高三模拟测试(四)理综生物试卷)下面科研人员所研究的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8.(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C.“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19.(2015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所以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C.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白细胞和红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来的
20.(2015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学期十二县(市)期中联考生物试卷)甲图表示干细胞的发育途径,乙图表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其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和乙图中都含有细胞整个生命历程中的所有变化: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B.如果甲图中的Ⅳ细胞是乙图中的⑦细胞,则分泌物最可能是神经递质
C.如果甲图中的Ⅱ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则其在增殖分化成B细胞和T细胞的过程中要选择表达不同的基因
D.如果甲图和乙图表示的是发生在同一个人体内的过程,则甲图中的Ⅳ细胞和乙图中的⑤⑥⑦细胞相比,基因数目在分化过程中要减少
21.(2015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以下甲图为植物细胞的部分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结构示意图,乙图为一个细胞周期中RNA的含量变化。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核膜的外膜与一种膜状细胞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连,两者皆附着有细胞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会明显__________。当RNA经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时,需要核孔蛋白协助且消耗能量,RNA的运输方式相当于跨膜运输的____________。
(3)乙图中RNA相对含量出现两个高峰期,其变化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tRNA/mRNA)含量明显增加所致。这两个时期合成的蛋白质,主要组成染色体和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分裂期出现的结构。
(4)若图甲中基因A在所有细胞中都能转录,每次转录的模板链_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基因b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转录、翻译,表明基因具有_________________特点。
(5)该植物产配子时,若图甲所示的基因A和基因b位置关系始终不变,基因型为bb的种子不能萌发。用基因型AaBb植株为亲本自交得F1,F1个体自由交配,则F2植株中的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
22.(2015届山东省乳山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生物科学实验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以下是以洋葱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现象或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为了研究细胞周期中每个时期所经历的时间长短,用高倍显微镜取样观察一张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下列图表是该同学的观察结果。
①样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为: 。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指什么? 。上表中洋葱根尖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800分钟。则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t可用数学模型 t= ×800(分钟)表示。
②把装片先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找到根尖的分生区细胞,该区细胞的识别要点是 ;再换成高倍镜,首先从由上图中找出[ ] 期的细胞进行观察,其理由是此期 。21cnjy.com
(2)下面是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实验操作简图,请回答:
①如果图中实验材料A为苹果,研磨得到的滤液B用于做“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用嗅麝香草酚蓝溶液作为该实验检测试剂,那么实验中被检验的物质是 ;如果实验材料苹果放置时间长,会出现酒味,请写出该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小组利用洋葱地上叶按图中操作提取色素,研磨前除了加入SiO2外还应加入 。再用符合要求的滤纸条层析一段时间后,但该滤条上没有色素带出现,则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3.(2015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卷)下图甲为人体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示意图,图中①~⑩为不同的细胞,a~f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图乙是某人体的基因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e过程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 的结果;人体内存在基因Ⅰ(呼吸酶基因)、Ⅱ(胰岛素基因)、Ⅲ(眼晶状体蛋白基因),这三种基因中在甲图的①②③④⑤⑥⑦细胞中都存在的基因是 (填序号),都要表达的基因是 (填序号)。
(2)图乙所示的人体,其A、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与B、b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在遗传时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该人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该人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染色体组 个。
24.(2015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引起神经细胞中毒或凋亡。图甲表示突触结构,③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图乙表示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ml3-NP(300umol/L)后,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的总含量。请回答。
(1)甲中结构①发生的代谢过程是 ,④(受体)的功能是 。
(2)胆碱酯酶能够分解兴奋性神经递质,而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则图甲中物质③的含量会 ,将导致下一个神经元 。
(3)图乙同期对照组中应加入 。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直接起作用的细胞器是 。
(4)据图乙推测小鼠纹状体细胞凋亡数目可能在 时段内增加的最多。
25.(2015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学期十二县(市)期中联考生物试卷)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时期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 (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 (填字母)。
(2)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 。
(3)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乙图 (填字母)细胞中,
(4)乙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是 ,其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
(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则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
(6)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丙中的 段。
(7)在图丙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是 ,对应甲图中应为 细胞。
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
【明确考纲·把握考情】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考纲要求
两年高考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
2014四川7、2014浙江5、2013浙江1、四川,1
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2014海南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29、2014江苏12、2014天津1、2013全国Ⅰ,2、江苏,3;2012山东,4、江苏,15
4.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2014安徽4、2014北京30、2013全国Ⅰ,2、江苏,8;2012江苏,14、海南,22
5.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2013天津,2、山东,27;2012江苏,8
6.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2013安徽,4、天津,2;
7.细胞的分化Ⅱ
2014广东24、2014新课标全国Ⅱ2、2013山东,2、海南,6 2012四川,1
8.细胞的全能性Ⅱ
2013四川,5
9.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Ⅱ
2013山东,2、江苏,7、四川,7、天津,3; 2012山东,3、安徽,3 
10.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Ⅱ
2013山东,2、安徽,29 2012江苏,20 、新课标全国,2
【名师综述·把握规律】
本专题沿着细胞的生命历程这条主线进行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正常的生理过程,也介绍了给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细胞癌变。许多内容与科学、技术、社会(STS)联系密切,特别是相关的生物学热点问题需要我们更加关注,这也是高考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复习时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疑点,关注热点:把握知识重点:细胞周期的界定及各时期特点的分析,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各时期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着丝点与细胞两极距离的变化及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及其意义的理解;细胞全能性的原理及应用实例分析;减数分裂概念内涵、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有关细胞器的变化;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衰老与凋亡对生物体正常发育的意义;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原因及防治探究等是复习的重点,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善于将类似的、易混淆的知识点或联系紧密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如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与变异之间的联系、与遗传基本规律之间联系、衰老细胞与癌细胞特征的比较等。重视实验与探究: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的经典实验之一,对实验的原理、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务必认真掌握。另外,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以及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社会老龄化问题、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等也要引起重视。构建知识体系:本单元是必修1模块的最后一个内容,复习时要以细胞分裂、生长、成熟、繁殖、衰老直至最后死亡的生命历程为主线,将前面复习的内容概括为一个知识网络,全面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具体问题的解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题策略: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常结合分裂图像及染色体与DNA的数量变化曲线来考查;配子的形成常结合DNA复制与变异等知识进行考查。柱(条)形坐标图是在坐标轴的平面上画出长方形(即柱形)图像,内部可以填涂细点或条纹等,其最大特点是反映某个“点”上的量变多少。故在构建“柱(条)形坐标图”时,一是要抓住“点”,使“点”定位准确,二是要抓住“形”,使“形”符合“柱(条)形坐标图”的画
法要求。实例分析法加深理解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并列表比较理解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柱形图、坐标图看清楚纵、横坐标轴的含义以及坐标系中直方图所代表的意义。即分析直方图所蕴含着的生物学信息;认真分析、对比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瞻前顾后 生物学知识作进一步的推理分析,并进行“图—文、直方图—坐标图”等的转化,由此对照各选项作出合理判断;运用形象直观的图像、掌握细胞增殖中的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运用图表、曲线将细胞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对应可能出现的变异、与遗传规律的联系,和细胞分裂各时期进行归纳推理,并注意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联系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以不变应万变。联想对比法理解细胞分化、衰老、调亡与癌变等概念与特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细胞分化及细胞全能性的原理和应用;关注人类健康,运用细胞衰老、凋民癌变的知识来分析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科技热点。
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对“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过程,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特点,图像识别判断,细胞分化实质,细胞衰老、凋亡特征和意义”等知识点进行考查。有丝分裂实验观察也是命题热点之一。
2.从考查角度上看,借助分裂图像综合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其与基因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分析判断纠错形式考查对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实验分析形式考查实验原理、操作等。重点考查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常常结合白血病、癌症等实例考查对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癌变等知识的迁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从命题趋势上看,预计2014年高考命题仍然对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规律变化联系遗传、变异知识进行综合命题考查,仍以判断纠错形式通过实例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癌变、凋亡等概念的理解。观察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实验也是命题热点之一,应予以重视。www-2-1-cnjy-com
【基础知识考查点】
1.细胞为什么要分裂的原因。
2.细胞周期的概念、表示方法、如何计算。
3.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丝分裂的意义。
4.有线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变化、坐标曲线、图像的识别;动植物有丝分裂的比较。
5.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
6.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体现、动物细胞核移植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问题。
7.细胞衰老、凋亡的特点;细胞癌变的原因、影响因素。
8.减数分裂概念、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细胞名称的变化,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不同。
9.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前、中、后期图像的识别,DNA含量、染色体数目、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坐标曲线的识别。  21*cnjy*com
10.细胞分裂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联系。
11.细胞分裂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与变异的联系。
【析考题·明考向】
1.(2014·海南高考·T1)下列植物细胞中,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
A.蚕豆叶肉细胞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
【答案】C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2)隐含信息: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且分裂能力强。
(3)关键知识:高等植物根尖、茎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2.(2014·浙江高考·T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  )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答案】C
【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细胞增殖的周期性和不同时期的特点。
(2)隐含知识:细胞分裂间期三个不同时期的特点:G1期——DNA合成前期,这一期的主要意义在于为下阶段S期的DNA复制做好物质和能量的准备。S期——DNA合成期,S期主要特征是DNA复制,使DNA含量增加一倍,保证将来分裂时子细胞的DNA含量不变。G2期——DNA合成后期,此期主要为分裂期做准备,这一时期DNA合成终止,但合成少量RNA和蛋白质,可能与构成纺锤体的微管蛋白有关。
3. (2014·江苏高考·T12)下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答案】B
【解析】选B。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图示为动物细胞,由于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并且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可以判断该图像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甲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前期移向细胞两极,A项错误;乙为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为DNA和蛋白质,丙为纺锤丝,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二者差异很大,故B正确;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虽然进行了复制,但是由于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该时期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C项错误;该时期核膜已解体,D项错误。www.21-cn-jy.com
【解题指南】(1)图示信息: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2)关键知识:核膜在有丝分裂前期解体。
4.(2014·天津高考·T1)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答案】C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
(2)隐含信息: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5.(2014·安徽高考·T4)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21世纪教育网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A
【解析】选A。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像主要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与特点。图甲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
【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由染色体组成类型判断细胞进行分裂的方式,由染色体行为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2)解题思路:从图示入手,重点区分细胞分裂时期和细胞类型,再结合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
(3)图示信息: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6.(2013·浙江高考·T1)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答案】C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包括G1、S、G2三个时期。G1时期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S期进行DNA的复制,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经加倍。21世纪教育网
(2)秋水仙素的作用: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暂时停留在分裂前期。
7.(2013?四川高考?T7)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造血干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凋亡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答案】D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
(3)同一个体内细胞功能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8.(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T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答案】C
裂中期是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而有丝分裂中期则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B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两点:
(1)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不完全相同。有丝分裂前、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加倍,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加倍。
(2)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不同。有丝分裂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但有着丝点的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没有着丝点的分裂,但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2·1·c·n·j·y
9.(2013·江苏高考·T7)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答案】D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根据变异发生的部位来区分该变异能否遗传给后代。
(2)明确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的正常生命历程:分裂、分化、衰老、凋亡。
10.(2013·山东高考·T2)将小鼠myoD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未分化肌肉前体细胞,细胞分化及肌纤维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携带myoD基因的载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肌肉前体细胞
B.检测图中细胞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可确定细胞分化与否
C.完成分化的肌肉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形成肌纤维
D.肌肉前体细胞比肌肉细胞在受到电离辐射时更容易发生癌变
【答案】D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区分细胞分化特殊表达的基因和所有细胞普遍表达的基因。
(2)明确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
11.(2013·江苏高考·T8)如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
C.染色体1与2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D.染色体1与3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答案】C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
(2)根据染色体行为,如是否联会,判断细胞分裂方式。
12.(2012·山东高考·T4)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答案】D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明确:
(1)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各种试剂的作用。
(2)观察有丝分裂时的细胞为死细胞,不能看到动态变化。
13.(2012·全国新课标·T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答案】D
【精讲精析】选D。癌细胞是在适宜条件下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细胞癌变后形态发生改变,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黏着性下降,细胞易发生分散和转移;病毒癌基因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随宿主细胞基因的表达而表达,使其宿主细胞癌变;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周期,如果原癌基因发生结构改变或过度表达时,可能导致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熟记细胞癌变的特征。
(2)理解细胞癌变的原因。
14.(2012·江苏高考·T20)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1·cn·jy·com
A.癌细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细胞相近的细胞类型
B.癌细胞的分裂能力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
C.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
D.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
【答案】C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
(1)癌细胞的特征。
(2)细胞分化的实质。
15.(2012·山东高考·T3)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
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
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答案】C
【解析】选C。具体分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项
个体由众多细胞构成,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
正确
B项
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紧密接触,激活靶细胞裂解诱导细胞凋亡[来源:学科
正确
C项
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不是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坏死
错误
D项
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DNA不能解旋影响其转录和复制
正确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明确:
(1)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2)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是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16.(2012·天津高考·T1)下列有关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体干细胞移植通常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B.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增殖但不能被诱导分化
C.组织细胞的更新包括细胞凋亡和干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
D.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血细胞的能力,可用于治疗白血病
【答案】B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不但能增殖,而且也能分化。
17.(2012·江苏高考·T8)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答案】A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图中细胞所处的时期。
18.(2014·北京高考·T30)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和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2中获得所需植株丙(aabb)。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    经      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四个花粉粒中。
(2)a基因是通过T-DNA插入到A基因中获得的,用PCR法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应从图1中选择的引物组合是      。
(3)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F1中有    种基因型的植株。F2中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       。
(4)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两代后,丙获得C、R基因(图2)。带有C、R基因的花粉粒能分别呈现蓝色、红色荧光。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丙获得C、R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②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四个花粉粒呈现出的颜色分别是  。[来源:]
③本实验选用b基因纯合突变体是因为: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判断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      ,进而计算出交换频率。通过比较丙和[来源:]
      的交换频率,可确定A基因的功能。
【答案】 (1)四分体 同源 (2)Ⅱ和Ⅲ (3)2 25% (4)①父本和母本 ②蓝色、红色、蓝和红叠加色、无色 ③交换与否和交换次数 乙
(3)F1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F2中花粉不分离的植株(bb)所占比例应为25%。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减数分裂”“T-DNA插入位置”“丙获得C、R基因”
(2)思维流程:认真审题,获取关键信息,如(2)用PCR法确定T-DNA插入位置→明确考查目的;如(2)图形信息转换能力与DNA分子的复制方向→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如(2)T-DNA插入到A基因的中间,DNA分子复制的方向是由5'→3'端,选出引物种类为Ⅱ和Ⅲ。
19.(2013?安徽高考?T29)(14分)近年来,有关肿瘤细胞特定分子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迅速。研究发现,蛋白X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由原癌基因X编码,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启动细胞DNA的复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肿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因是         。
(2)通过检测原癌基因X的   和      可判断其是否转录和翻译。检测成人多种正常组织后,发现原癌基因X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这说明  。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测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    。
(4)制备该单克隆抗体时,免疫动物的抗原可以是      。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之后在适当的信号作用下增殖分化为      和      。
(5)用该单克隆抗体处理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某肿瘤细胞株,发现其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 。
【答案】 (1)亲代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将复制后的核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mRNA 蛋白质 原癌基因X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3)维持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4)蛋白X 浆细胞 记忆细胞
(5)该单克隆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蛋白X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断蛋白X介导的信号传导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癌细胞的相关知识,涉及细胞的分裂分化、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免疫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内容,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清楚以下几点:
(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正常体细胞中都存在。原癌基因功能: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进程。抑癌基因功能: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
(2)致癌因子诱导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膜上受体蛋白改变,导致细胞周期改变。
(3)制备单克隆抗体需用特定的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才能增殖并分化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0.(2013?北京高考?T30)(18分)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在上述转基因实验中,将G基因与质粒重组,需要的两类酶是   和  。将重组质粒显微注射到斑马鱼   中,整合到染色体上的G基因  后,使胚胎发出绿色荧光。
(2)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
①亲代M的基因型是    (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DDgg    b.Ddgg
②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    (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DDGG  b.DDGg  c.DdGG  d.DdGg
(3)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   (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   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通过记录子代中红?绿荧光胚胎数量与胚胎总数,可计算得到该亲本产生的重组配子占其全部配子的比例,算式为     。
【答案】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受精卵 表达 
(2)①b ②b、d
(3)N 非姐妹染色单体 4×(红?绿荧光胚胎数量/胚胎总数)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1)不仅要知道基因工程操作需要的基本工具,更要注意问的是工具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不仅要知道目的基因导入动物时的受体细胞,更要注意题目是对斑马鱼的考查。
(3)明确生物性状表现受基因控制,会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推知亲本基因型。
【名题集训·决胜高考】
1. (2015届江苏省淮海中学高三上学期二统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很多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癌细胞的出现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B.在10h时,对照组中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均为体细胞的2倍
C.在10~11 h时,实验组细胞对培养液中含氮物质、含磷物质的吸收速率最快
D.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显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2.(2015届浙江省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生物试卷)培养能连续分裂的动物细胞,测量其G1期为10h、S期8h、G2期4h,M期2h。一个细胞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数关系如下图所示。若在培养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培养30h,再更换到不含DNA聚合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4h结果一个细胞的DNA相对量和细胞数的关系最符合的是
【答案】C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3.(2015届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11月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某DNA被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两个精原细胞,其中一个接着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其四分体时期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组成示意图正确的是【出处:21教育名师】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1cnjy.com
4.(2015届安徽省庐江县部分市示范高中高三第四次联考生物试卷)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答案】B
考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的复制
点评:本题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综合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5.(2015届河南省名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CD段细胞和FG段细胞中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B.从曲线的D点开始,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C.该曲线中EF段的形成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导致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能发生在BD段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表示染色体数目的乙曲线可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其中A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曲线。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6.(2015届安徽省安庆五校联盟高三3月联考生物试卷)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核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B.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C.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l:2
D.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l/2
【答案】D
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其中1条有32P标记,另1条没有标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7.(2015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对图甲、乙、丙进行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的原因均是DNA分子复制的结果
B.处于bc段的细胞中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C.cd段下降原因不一定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
D.处于de段的细胞中可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8.(2015届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教学质检生物卷)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某植株体细胞分裂,下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DNA数目加倍
B.图②表示某动物睾丸内的减数分裂,此细胞产生Aa精子的几率是0
C.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一定代表的是卵细胞
D.图②、③所示细胞的染色体行为分别对应于图④中的BC、DE段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9.(2015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下图是某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对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如果图甲中的细胞来自于动物的同一器官,则最可能是来自于雄性动物的精巢
B.在图甲②所代表的细胞分裂的全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重组
C.图丙中②→①的变化,对应于图甲中形成①细胞的过程和图乙中的C→D段时期
D.若该动物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有XY,变异通常发生在图乙中的BC段所代表的时期
【答案】C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0.(2015届四川省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下图为二倍体雄性田鼠(2n=54)体内某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则a=2,且数量为2a时属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B.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则a=54,且数量为2a时着丝点数目是108
C.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a=1,数量为a时是次级精母细胞
D.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数量为a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2-1-c-n-j-y
11.(2015届湖南五市十校高三3月模拟考试生物试卷)下图为中华大蟾蜍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用中华大蟾蜍的睾丸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
B.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CXC
C.丙细胞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分裂图像,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
D.由图甲到图乙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而由图甲到图丙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2.(2015届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高三12月月考理综生物试卷)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下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
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丙
D.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经过了复制但还未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图中都含有2个抗虫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都有4个,故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也经过了复制,但仍是位于同一个细胞内,甲、乙、丙都有4个,故B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甲有2个,乙有0个或4个,丙有2个或4个,故C错误。甲的配子中含有1个抗虫基因,乙配子中含有2个或0个,丙中含有1个或2个,故D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13.(2015届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五理综生物试卷)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 N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N,则其中含3H的 DNA分子数为 N/2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的复制、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4.(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科学家们在研究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时提出这样的假说: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的合成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这个细胞分化并最终衰老凋亡(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A.成体干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B.从图中可看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染色体随机分配
C.通过该方式可以减少成体干细胞积累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
D.根据该假说可以推测生物体内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5.(2015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在体外培养小鼠体细胞时,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量介于甲乙两类细胞之间。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甲类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在三类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
B.乙类细胞无分裂能力,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
C.丙类细胞内发生着活跃变化:合成DNA复制所需的蛋白质、核糖体增生
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纺锤体形成,甲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答案】D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能力。
16.(2015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②减数分裂产生多样性的生殖细胞和受精时精卵细胞的随机结合是有性生殖优于无性生殖的基础 ③温室条件下,通过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农作物对有机物的吸收 ④细胞的遗传物质均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⑤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⑥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和分化、细胞代谢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7.(2015届河南省漯河高中高三模拟测试(四)理综生物试卷)下面科研人员所研究的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21*cnjy*com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8.(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C.“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及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21教育网
19.(2015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所以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C.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白细胞和红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来的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0.(2015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学期十二县(市)期中联考生物试卷)甲图表示干细胞的发育途径,乙图表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其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和乙图中都含有细胞整个生命历程中的所有变化: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B.如果甲图中的Ⅳ细胞是乙图中的⑦细胞,则分泌物最可能是神经递质
C.如果甲图中的Ⅱ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则其在增殖分化成B细胞和T细胞的过程中要选择表达不同的基因
D.如果甲图和乙图表示的是发生在同一个人体内的过程,则甲图中的Ⅳ细胞和乙图中的⑤⑥⑦细胞相比,基因数目在分化过程中要减少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1.(2015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以下甲图为植物细胞的部分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结构示意图,乙图为一个细胞周期中RNA的含量变化。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核膜的外膜与一种膜状细胞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连,两者皆附着有细胞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会明显__________。当RNA经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时,需要核孔蛋白协助且消耗能量,RNA的运输方式相当于跨膜运输的____________。
(3)乙图中RNA相对含量出现两个高峰期,其变化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tRNA/mRNA)含量明显增加所致。这两个时期合成的蛋白质,主要组成染色体和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分裂期出现的结构。
(4)若图甲中基因A在所有细胞中都能转录,每次转录的模板链_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基因b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转录、翻译,表明基因具有_________________特点。
(5)该植物产配子时,若图甲所示的基因A和基因b位置关系始终不变,基因型为bb的种子不能萌发。用基因型AaBb植株为亲本自交得F1,F1个体自由交配,则F2植株中的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内质网 [1]核糖体 (2)增多 主动运输 (3)mRNA 纺锤体 (4)相同 选择性表达 (5)25%
22.(2015届山东省乳山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生物科学实验是我们应用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以下是以洋葱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现象或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为了研究细胞周期中每个时期所经历的时间长短,用高倍显微镜取样观察一张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下列图表是该同学的观察结果。
①样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为: 。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指什么? 。上表中洋葱根尖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800分钟。则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t可用数学模型 t= ×800(分钟)表示。
②把装片先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找到根尖的分生区细胞,该区细胞的识别要点是 ;再换成高倍镜,首先从由上图中找出[ ] 期的细胞进行观察,其理由是此期 。
(2)下面是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实验操作简图,请回答:
①如果图中实验材料A为苹果,研磨得到的滤液B用于做“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用嗅麝香草酚蓝溶液作为该实验检测试剂,那么实验中被检验的物质是 ;如果实验材料苹果放置时间长,会出现酒味,请写出该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cnj*y.co*m】
②某小组利用洋葱地上叶按图中操作提取色素,研磨前除了加入SiO2外还应加入 。再用符合要求的滤纸条层析一段时间后,但该滤条上没有色素带出现,则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
【答案】(1)①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三个不同视野的细胞 M/N
②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③中期 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2)①CO2
②适量的无水乙醇和碳酸钙 层析时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相关知识和操作,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
23.(2015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卷)下图甲为人体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示意图,图中①~⑩为不同的细胞,a~f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图乙是某人体的基因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e过程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 的结果;人体内存在基因Ⅰ(呼吸酶基因)、Ⅱ(胰岛素基因)、Ⅲ(眼晶状体蛋白基因),这三种基因中在甲图的①②③④⑤⑥⑦细胞中都存在的基因是 (填序号),都要表达的基因是 (填序号)。
(2)图乙所示的人体,其A、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与B、b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在遗传时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该人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该人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染色体组 个。
【答案】(共9分。除注明的外,其余每空1分)
(1)有丝分裂;基因突变;ⅠⅡⅢ;Ⅰ;
(2)不遵循(或否);AbD、abd或Abd、abD(2分);2(2分);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和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4.(2015届上海市十二校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引起神经细胞中毒或凋亡。图甲表示突触结构,③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图乙表示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ml3-NP(300umol/L)后,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的总含量。请回答。
(1)甲中结构①发生的代谢过程是 ,④(受体)的功能是 。
(2)胆碱酯酶能够分解兴奋性神经递质,而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则图甲中物质③的含量会 ,将导致下一个神经元 。
(3)图乙同期对照组中应加入 。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直接起作用的细胞器是 。
(4)据图乙推测小鼠纹状体细胞凋亡数目可能在 时段内增加的最多。
【答案】
(1)丙酮酸水解及氢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识别特异性神经递质并与之结合
(2)升高;持续性兴奋
(3)等量生理盐水;溶酶体
(4)6--12
考点:人体的神经调节及细胞凋亡
点评:只要掌握了课本的理论知识,然后把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25.(2015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学期十二县(市)期中联考生物试卷)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时期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1)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 (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 (填字母)。
(2)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 。
(3)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乙图 (填字母)细胞中,
(4)乙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是 ,其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
(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则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
(6)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丙中的 段。
(7)在图丙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是 ,对应甲图中应为 细胞。
【答案】(每空1分,共10分)(1)a c c (2)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3)B C (4)② 同源染色体分离 (5)Xb (6)C′ D′ (7)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 d
【解析】
试题分析:由甲图可知,a是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c为有丝分裂中期,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由乙图可知,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③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A是卵原细胞,B、C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D为卵细胞,E、F、G为极体,
(1)由于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只有a、c所示的细胞与其类似,由于a细胞中着丝点已分裂,而c细胞中的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所以c细胞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
(6)丙图代表的含义是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因此B′C′代表DNA的复制,C′D′代表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因此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还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全过程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而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对应图丙中的C′D′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在图丙中,D′E′段代表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从而使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两个变成一个,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甲图中的a、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意在考查学生能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