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古诗赏析(一) 古诗赏析的一般要求有哪些?明诗意
想画面
品情感
析手法回味探究:亮出你的见解明诗意:把握常见意象的蕴意,了解诗意或情感常见诗歌意象解说:( 1)自然景观类
月—思乡思亲,别恨离愁,寂寞思归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2)植物类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莲—爱的象征。“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红豆—爱情或相思(3)动物类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悲凉、高洁
青鸟—信使
(4)其它
羌笛—凄切(征人思乡)
大海—宽阔的胸襟,非凡的壮志, 豪迈的气概。
说说“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里前一句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表达效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效果:融情入景。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意象:杨花
子规漫天飞舞,漂泊无定;(杜鹃鸟)一声声哀痛之极,鸣 声凄厉。明诗意:
抓住诗的题目,关键句或中心句等探寻所写内容及情感。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想画面:
诗中的画面是生情之源:情随景生,感随事发。 阅读《泊秦淮》,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请你说说第一句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首句营造了迷蒙、冷寂、悲凉的意境,为全诗渲染了气氛。 景与事(画面)是情与意(主题或情感)的载体。 从题眼入手
从关键句入手
从背景入手
从意象入手
从题材入手品情感
情与感是诗歌的主题与灵魂所在。诗歌的题目
有的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杜甫的《春夜喜雨》
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等。诗歌中的关键词或诗眼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或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语,它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如陆游《书愤》中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准确而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
又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诗歌的主旨句
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句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
朱熹《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诗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都可以说是诗中的主旨句。
诗歌的注释
有的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的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有的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田园诗:
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
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
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
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题材特点行旅诗:
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
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
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析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诗人传达情感,表现主题最重要的技巧,也是诗歌铸就妙语佳句的关键。 常用手法及技巧 比喻、拟人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 还可传达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中的月与水的特点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1、巧用修辞 “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
“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山中留客(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运用拟人手法,展示了“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的争妍斗艳,迷人景色和蓬勃生机的情状。一个 “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人的情态, 生动而传神。2、托物言志
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
墨 梅 (王冕 )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明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抒发了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常用象征物的意蕴
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
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
称为“隐逸之花”;
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
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3、动静结合(动静相衬)
兰溪棹歌 ( 戴叔伦 )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采用了静景(前两句)动景(后两句)结合的方法,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
4、情景交融 古今诗歌中,先写景后叙事抒情或全篇写景的诗作很多,诗人往往借助景物把气氛渲染得浓浓的,为下文抒情作铺垫或融情入景中。①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②乐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绚丽。
如此美景,意味着岁月更替,漂泊又一年,易是游子发出何日是归期的感叹。
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5、虚实结合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实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虚6、对比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运用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明确:
诗歌的赏析,在准确把握主题或情感后,主要是从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方面进行赏析。
一般格式为:运用的手法+表达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或效果。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以麻丝喻离愁,形象地写出了离愁的繁多纷乱,难以解脱。化无形为有形,将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可感.学以致用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光明总是要战胜黑暗,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 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 情”、 “乡愁”亦可)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用“寒”“独”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怎样不同的意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除夜作 高适 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形单影只,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①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上林:上林苑,指长安城。
诗中3、4两句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 通过想象与虚写,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清新景色的喜爱和清高脱俗的情趣。
诗歌欣赏基本方法(总结)1、注意创作背景、作者风格及题注。
2、注意诗歌中的关键词及中心句。
3、分析诗歌中运用的修辞及表现手法。课后作业:
整理导学案
回味并掌握诗词赏析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