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中考古诗词鉴赏一、考试目标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
能力层次:C一、考点要求
理解作品思想感情,了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提高欣赏作品的品位和审美情趣。二、、考试内容
古诗词阅读以课内为主,适当拓展。强调能阅读浅显的古诗词,重点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作者情感的理解、评价,对重点字、词的记诵、揣摩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和赏析等。二、考题特点:
1.重在语言品味、内容理解、情感把握;
2.题型以填空题、简答题居多;
3.题材大多选用课外的绝句,涉及各种主题。
考试分值:中考诗词鉴赏一般在4分左右1、古诗分类
按题材分:
按体裁分类如下:三、复习指要送别诗、思乡诗、咏史诗、爱国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古体诗近体诗乐府诗古风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
绝句
按体裁分类如下:宋词、元曲(1)感情特色
2、诗意理解(2)语言特色
(3)意境特色
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等。清新淡雅、孤寂冷清、恬静幽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3、赏析表达技巧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比喻、借代、夸张、双关、对比、反复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象征、对比等四、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___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2)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欢乐积极向上;青山,行舟,绿水,和风,白帆,红日,归雁。(2)“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同时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正浓的景象。 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
一是抓住关键词、句;
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
三是鉴赏诗歌最重要的是抓住景与情下功夫。
景——就是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也就是意象。
情——是诗歌中作者的感情、态度、观点等五、指点迷津明月:夕阳:流水、落花?:
春水:杜鹃:鸿雁:松、梅、竹、菊:拓展: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常借指书信,常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思 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六、题型点击 1、情境赏析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问:本诗颈联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答案:表现了诗人与主人开怀畅饮、愉快交谈的情景]温馨提示:
诗歌情景是生活中的场景在诗歌中的文学性再现,它包括客观的事物和作者的主观感受。所以赏析时不能单独品味当时的场景,还要结合作者的心境。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问: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情感体味题[答案: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体会诗歌的情感,首先要体会诗歌的语句。可以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分析意象也就要学会分析诗文中景色的特点,要看景物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地方的;是明快的,还是阴暗的;是兴盛的,还是凋敝的……由此透过这些景物描写,我们得到的感受也会:或喜悦,或悲凉;或豪迈,或颓废…… 其次是结合诗人的特点,爱国诗人的诗当然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感;被贬官员经常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情感;而寄情山水田园的诗人则常在诗歌中表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温馨提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问: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作简要赏析。3、手法分析题[答案: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温馨提示:
古诗大多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赏析时多从这两个角度来答题,但也不要忘了平时要先掌握各种写作手法的特点及作用,见到试题后才能快速而准确的判断。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词句解读题 烟、水、月、沙四个景物,被这两个“笼”字和谐巧妙地整合在一起,描绘出月色的柔和,夜色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如梦境般的朦胧 意境。首句用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温馨提示:
古人写诗都非常注重炼字,因此答这类题,要特别关注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能够体现诗歌意蕴的诗句,尤其是名句。一般而言此类词多为营造气氛、展现情景、表达感情。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5、对比鉴赏题温馨提示:
诗歌对比赏析类的试题通常给出两首相关的诗歌,它们或者主题相同或者意境相近。答此类题,需仔细阅读所给诗歌,提炼意象,从写法、语言、主旨、情感等方面细心比较其异同,答案往往就在比较中。例如本题,即可从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等意象看出马致远的凄苦与感伤;而刘禹锡的《秋词》里,春潮、晴云等意象让人看到的则是乐观豁达、昂扬向上 [答案: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
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
④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七、方法小结八、中考体验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C(5).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D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 ??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问:作者登楼为何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而落得如此境地,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老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B(2)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3)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现在请你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塞外风光多么雄奇壮观。 对仗工整,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直”表现孤烟之高,“圆”表现落日之低。二词表现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 常见题型:3.理解意境:例:“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启发读者去想象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具体描述。(2007年杭州卷)例: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2007年台州卷)例:(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风景”的哪些特点?(2008年金华卷)
(2)诗中既表明军队正在行进,又给人静悄悄感觉的短语是-------。(2008年义乌卷)
1.寻找意象:2.描写画面:5.体会情感:例:(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08年嘉兴卷)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2008年衢州卷)4.赏析词句:例:(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007年义乌卷)
(2)“东风忽起垂杨舞”一句极为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008年湖州卷)解题方法:1.寻找意象类题型的解答: 读诗作
解诗意
找意象例题分析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 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情感:喜爱 体现情感的字是:怜意象:春潮、 雨、 野渡、 舟自横
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
感情 :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试题演练[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2.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2分)
.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2.描写画面类题型的解答:
(1)抓准意象;(2)展开联想,形成画面;
(3)运用恰当的修饰语或修辞通顺流畅地表达。
例题分析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的描述出来。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市、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3、理解意境类题型的解答:
(1)抓住意象和关键词语,再现画面;
(2)运用恰当的形容词概括特征。例题分析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压、满不好,“翻飞”只写出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流连”不仅写出了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试题演练十 五 夜 望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庭地白树栖鸦”一句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情景?(2分)
2、一句“落”在炼字上颇有妙处,试做简要分析。(2分)
答案示例:诗人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创设了一种万籁俱寂的情景,衬托了自己孤寂的心境,为下文写“秋思”作了铺垫。(2分,意思对即可)案示例:结尾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同时也与“无声”相契合,凸显月夜的静。(2分,意思对即可)4、赏析词句类题型的解答——词语的赏析(1)从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方面考虑用词的精妙;
(2)结合语境,展开联想,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赏析词句类题型的解答——句子的赏析
(1)看句子是否运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2)分析该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语境作用。
试题分析 ?? 新? 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
?? ????????????????????????????????????????????????????????????????????????????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
???
答案: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答案:“引”字照应了“百尺”一词,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倒影相连的画面,优美而有动感。
??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7、把握情感类题型的解答:(1)从题眼入手。(2)从关键诗句入手。(3)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4)从意象的象征义入手。(5)从诗歌的题材入手。8、把握情感类题型的解答:(1)从题眼入手。(2)从关键诗句入手。(3)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4)从意象的象征义入手。(5)从诗歌的题材入手。常用诗歌意象解说:( 1)自然景观类(2)植物类(3)动物类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高洁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