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16《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16《猫》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2 21:4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设计实录】《猫》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把握文章大意,理清作者思路:
1、速读课文 ,简要复述“我”的养猫故事。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3、再读课文,要求:
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文中描写猫的相关内容。
三、品味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阅读提示: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细节描写并做简要分析。
例句:(1)“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2)“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3)“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思考探究:
1、这三只猫牵动了“我”怎样的情感?
2、第二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体会这两句话中饱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三只猫的死亡使我更难过?
四、思考探究,感悟人生:
第三只猫的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因为“我”冤屈了这只无辜的猫。那么这件事猫有没有责任吗?
角色扮演:
1.假设你是那只被冤屈的猫,请你站在猫的立场上,给主人写 一封信,或是发个微博,谈谈自己的想法。
2.假设你是本文的作者,你想要写信给第三只猫,你会写些什么呢?
阅读提示:
《猫》是郑振铎的早期作品,最早发表于1925年11月间出版的《文学周报》上,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他毫不讳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误解?
五、课外拓展阅读:
1、我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巴金《小狗包弟》
2、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的短篇小说《安恩和奶牛》。
思考:人类应如何善待动物?
六、布置作业:
修改完善课堂上写的书信。
七、板书设计:
可爱小猫 相伴的小侣 心酸难过 因病亡 (首次养猫)善待
活泼有趣 亲爱的伙伴 怅然愤恨 生命却亡失 (久不养猫) 同情
平白无故 若有若无 暴怒愧疚 弱小 蒙冤枉 (永不养猫)
(学生行为)
一、自主预习课文。
1、自读课文,在书上标注拼音:
忧郁 污涩 怅然 蜷伏 惩戒 怂恿 虐待 屋脊 咕噜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一)小组活动任务一:走近猫,晓经历。
1、明确:写我家的三次养猫经历。
2、交流、明确:第一部分(1---2):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得猫)
第二部分(3--14):写养第二只猫的经过。(养猫)
第三部分(15--34):介绍第三只猫的故事。(失猫)
(二)小组活动任务二:结识猫,说特点。
充分利用自己从文中获取的信息,为文中你最喜欢的猫设计一张名片并小组内展示。
(提示:从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等角度。)
(三)小组活动任务三:品读猫,悟感情。
默读,勾画出相关语句。
探究讨论,组内交流,明确:
(1)“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显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
(2)“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可爱模样。
(3)“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表现了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
讨论探究:
圈点勾画出相关句子,交流。
明确: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痛恨。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的想法。
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的想法。
组内交流,明确:
作者的内心在忏悔。他想告诉我们,对人对事不能存有偏见,做人做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四)小组活动任务四:感悟猫,探哲理。
书面表达训练。
预设:
不要主观臆断,妄下结论,要真正弄清事实;应该善待生命,关爱弱小者。
预设:让我们都心怀愧疚,心怀自责,反思自己吧!
让我们满怀宽容和平等对待一切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