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5《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5《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2 21:0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全文,概括全文内容,把握感情基调。
2.品读文中一至六段中母子二人富有反差的人物细节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感受深沉、细腻、毫不张扬的母爱以及儿子由绝望到彷徨再到悔悟的心路历程。
3.深读最后一段的画面反差,结合资料,理解“好好儿活”的内涵,从而激励自己勇敢、坚强应对生活的挫折与挑战。
一、导入
我看到过对一个人这样的评价——“他把悲惨活成了诗歌,他被上帝按着不能站起,却用微笑救赎自己,也救赎别人!”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著名作家——史铁生。我们就来走进他的《秋天的怀念》,共同经历一段救赎的历程。
二、初读——感知反差
1.朗读全文
要求:自行放声朗读,读准字音,把握全文的情感基调。
点拨:“憔悴”、“咱娘儿俩”、“好好儿”、“豌豆黄儿”的读音读法
2.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文章记述了“我”双腿瘫痪后,“我”与母亲面对困难的不同表现,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小结:文章虽然在怀念母亲,但是所记述的这段往事中却表现了这对母子的很多强烈的反差。
三、品读——反差的母子
1.读对话反差——初步认识母子
明确:
母:(小心翼翼地)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儿:(狠命捶打两条腿,声嘶力竭地喊)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
母:(抓“我”的手,哭着)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央求地)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儿:(随意地)什么时候
母:(喜出望外,坐下)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儿:(面无表情地,冷淡地)好吧,就明天。
母:(高兴地,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儿:(大声地、烦躁地)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母:(笑着,坐下,絮叨地)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1)学生演读。注意表情动作、节奏、语气。
指导朗读,明确:
(2)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这是一个怎样的儿子?
预设:母亲:卑微、慈爱、宽容、坚强;儿子:瘫痪、暴躁、绝望、冷漠
小结:激情四射的青年,却被命运夺取了双腿,生命随之黯然,他固执、冷漠地屡次拒绝母亲看菊花的卑微请求,暴躁地宣泄自己的绝望,却无法打消母亲心中对自己执着热切的守护与关爱。
2.读动作反差——深入母子内心
明确:
(1)请读一读这些句子,任选一组,结合加点的动词与人物对话,想象母亲和儿子的心理活动。
示例:
第一组:
儿——大雁可以在天空自由地飞翔,我只能禁锢在这可恶的轮椅上,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的人生哪有美好可言?这歌儿、这声音是来嘲笑我吗?烦死了,别唱了!
母——儿啊,想摔就尽情地摔吧!只要你的心里能舒服些!我可怜的儿,老天为什么这么对我的孩子,他还这样年轻!所有的不幸和痛苦都让我一个人承受吧......屋里没声儿了,儿子,可别干傻事儿......
第二组:
儿——我成了这般模样,还看什么花?我哪里有看花的资格?被人推着去?这该死的腿毁了我的一生!与其这么屈辱地活,不如一死!
母——儿,我最怕你这样!妈不允许你这么说、不允许你这么糟践自己!坚强起来!活着,你要活着,我也要活着,我们还要好好儿活!
第三组:
儿——叶子落了,它在这树上辛苦熬过了春、夏,最后还不是变黄、陨落?到底为什么活着?
母——别看了!看这些,只会让你更难受!儿啊,去看看花儿吧,看看活着有多好!
(2)想想怎么读能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生代表范读。
朗读指导:重读加点的字词。
小结:真是一对悲情母子!伟大的母亲——她包容隐忍了儿子的所有不良情绪,却竭尽全力阻止儿子对自己生命的轻贱;她敏感呵护儿子脆弱的生存信念,却独自坚强承受命运对自己的戏弄。我们也完全可以理解儿子的暴怒无常。是啊,“我太年轻了,被自己不幸的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我与地坛》)
3、读情感反差——感受母子情深
模仿“朗读者”,深情朗读文章4——6段,讲述儿子见到弥留之际母亲的故事。
要求:低沉地朗读与讲述
示例: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白色的病床把她衬得越发苍白,嘴角残留的血迹红得刺我的眼。我握起她的手,用力攥紧,用这种方式告诉她:我来了。她的呼吸越发急促起来,嘴唇费力地动了动,喉咙里发出怪异的“啊”,用着她一如既往央求的眼神死死盯着我。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是一个世纪,那眼神渐渐涣散了。我知道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从此,在我暴怒无常的时候,再也没有人悄悄地出去、悄悄地进来;当我喊着“活着有什么劲”时,再也没有人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告诉我“好好活儿,好好活儿......”;当落叶飘零时,再也没有人挡住我看它们落下的视线;当来年菊花盛放时,再也没有人央求着推着我看看菊花......我苦难一生的母亲,到死都要忍受我这个不孝的儿子对她的折磨!我多想放声大哭,让泪水肆意横流,可最终我闭紧了嘴,震颤着把泪留在眼眶里。因为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点拨朗读,明确:
小结:母亲的唐突离世,让我们措手不及,也令我们对她肃然起敬!原来,她一直在经历比“我”还要大的不幸和苦难!她不留痕迹地孤独扛起所有的不幸,却用柔弱的肩膀与博大的心胸承载“我”所有的痛苦。作为儿子,“我”却要直等到母亲生命耗尽才意识到这些。这是怎样的愧悔与悲恸啊!正如作者在他著名的散文《我与地坛》中所写:“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四、悟读——反差的画面
读最后一段,思考:
1、如果把这一段的画面定格,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为什么它与前文的画面形成了那样大的反差?
明确:这是一幅美好而又温馨的画面——有相亲相爱的兄妹,有明丽蓬勃的菊花。母亲应对不幸命运的坚忍、伟大的母爱,让“我”走出了曾经的阴霾。
2、结合资料,理解“好好儿活”的内涵。
阅读资料,小组讨论。
明确: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经历过插队等一系列动荡,在风华正茂的21岁却忽然因病致瘫,从此在轮椅上一坐就是30多年。
1998年疾病再次袭来,他几乎失去肾脏。从此,史铁生不得不依靠透析维持生命,其间,史铁生甚至每天只能写几行字。“作透析就像是去上班,有时候也会烦,但我想医生护士天天都要上班,我一周只上三天比他们好多了,就当我是和医生们一起上班啦。”史铁生却笑着说。而这样的透析折磨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一刻。
主要作品:
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有关庙的回忆》、《秋天的怀念》、《姻缘》等
文论:《理想的当代文学批评答自己问(上)、(下)》、《写作四谈》等
摘自《史铁生:爱是人类惟一的救赎》
明确:“好好儿活”是母亲对儿女未来生活的期望——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都要珍爱生命,勇敢活下去;“好好儿活”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缺憾的生命也可以活出精彩;“好好儿活”是史铁生应对生活不幸的豁达,笑着用文字去书写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2、根据提示,齐读本段。
小结:史铁生曾经这么说: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他就是这么顽强地弹好了自己的这个被“拉紧”的人生。他用自己的文字、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或许你会遭遇生活无情的对待,但是总还是有爱陪伴着你,那你就要笑着活下去。
五、布置作业
文中作者和母亲充满反差的画面,时不时地也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呈现。这些“反差”的画面交织了冲突、误解......最终总能织成五光十色的爱的画卷。请模仿文中“反差”的写法,写写自己和父母之间的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