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2 20:2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你知道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吗?
那你知道淝水之战吗?
东晋BOSS
第一章
根据给出的地图,写出代表政权。
西晋

前秦
东晋
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抵制氐、羌权贵,整治吏治。
发展农业,兴修水利
376年,前秦苻坚统一黄河流域 (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差,北达沙漠)
(苻)坚亲至(王)猛第视疾,访以后事。猛曰:“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言终而卒。——《资治通鉴 卷一百零三 晋纪廿五》
从材料可看出王猛的政治遗嘱是什么?
王猛临终时的遗言,苻坚有没有照办?
前秦皇帝苻坚,欲图以"疾风之扫秋叶"之势,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统一南北。
时间:
公元383年8月
步兵57万
骑兵27万
羽林郎(禁卫军)3万
87万
8万
结果:
东晋获胜,前秦战败后苻坚被杀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忽悠了秦军,“秦军遂退,不可复止。”——《资治通鉴》第105卷
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风声鹤唳
东晋军队仅靠八万将士就彻底击退了号称坐拥百万大军的前秦,前秦为何会失败?东晋胜利的原因优势什么呢?
骄傲自满,即为原罪
没有正确分析主客观条件
任人不清,赏罚失明
好大喜功,战场上缺乏冷静客观的判断
临危不乱,意志坚决
战术得当,天险加成
军队勇猛,团结一致
结果:前秦不仅军队损失惨重,其统治更是全面崩溃,北方再度陷入连绵不断的分裂与战争之中
结果:收复了黄河以南广大地区,还攻克了蜀地和汉中,巩固了长江防线
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实力强弱,而在于战术能否灵活应用,骄兵必败。以弱胜强绝非不可能,战场指挥者的军事素养占据重要作用
第二章
北魏从何而来?
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
"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史称北魏
439年,北魏 (平城) 统一北方,拓跋寿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鲜卑族
汉族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服饰特征
游牧 铁犁牛耕
游牧 定居
皮毛 汉服
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各族人民的交往增多,民族融合的趋势明显增强。然而鲜卑贵族却还仍然使用他们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
南朝人称北魏政权是“胡风国俗,杂相揉乱”
自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
思考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会遇到什么问题
汉族名字:
元宏
祖母:
冯太后
亲政:
转折:
享年:
23岁
26岁,迁都洛阳
32岁
《悲平城》
“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发展需要:平城位置相对靠北,风沙雨雪的天气较多,自然环境恶劣,粮食供应困难;洛阳的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有一片不小的冲积平原,可以养活大量的人口。
文治需要:平城是用武之地而无法文治,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元姓是文治需要。
“徙居平城,这里是用武之地,不能实行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实在难啊!崤函帝宅,河洛王里”
统一需要:平城距离南方过于遥远,难以统一天下;洛阳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等的国都,位置重要,北魏迁都洛阳后,有利于北魏的统一天下战略
迁都洛阳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与汉族联姻
短衣齐膝是胡服的一大特征,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
贵胄出行图
孝文帝出行图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氏 元
拓拔氏 长孙
贺赖氏 贺
独孤氏 刘
汉族与鲜卑族通婚
“孝文帝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子女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逮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汉人胡食画像砖》
影响:一方面,它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北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粮食产量增多,手工业和商业日趋活跃;另一方面,缓和了此前因长期战乱而导致的民族矛盾,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头像
深受汉文化影响,造像面容清秀、雕饰奇丽,服饰也体现出南朝士大夫“褒衣博带”的典型装扮
第三章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游牧民族
农耕民族
缓和
冲突
北魏民歌《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迭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一位深受游牧文化影响的汉族女子骁勇的形象跃然纸上
文化的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融通
生产经济
政治制度
生活习俗
文化艺术
民族心理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使用汉语、联姻、西北乐器颇受中原地区人民的欢迎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产;汉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
少数民族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饮食、服装、用具等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北魏帝王礼佛图
见于河南东魏石刻。此案案面狭长,曲足,足下有横木承托。造型秀气,比例协调。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是在各民族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鉴的过程中,由各民族的文化和制度的变化和发展所表现的,而不是由各民族的文化和制度的消失和取代所表现的。这说明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平等性和互惠性,是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核心原则和价值,也是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