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走进作者,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分组交流,梳理探究文中的文言字词和常见的文言句式,掌握常见的文言现象,梳理文意,积累文言基础;
3、梳理文章结构,说出文章的论证过程或思路以及对比、事实论证等手法;
4、学习文中借古讽今的手法,说出文中的内涵,结合学过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借古讽今”在文言文或者古诗中的运用。
5、结合题目了解“论”的文体知识。
教学重难点
分组交流,梳理探究文中的文言字词和常见的文言句式,掌握常见的文言现象,梳理文意,积累文言基础;学习文中借古讽今的手法,说出文中的内涵,结合学过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借古讽今”在文言文或者古诗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和《六国论》,《阿房宫赋》是晚唐诗人杜牧借秦国的覆灭对当朝统治者进行警示,针砭时弊。今天我们来学习同样是以秦国为背景的课文,看看作者以此来表达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过秦论》!
二、知人论世,走进作者
作者简介:
贾谊,西汉洛阳(现在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时以文才显名,20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与政事,颇受倚重。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与屈原合称“屈贾”。代表作品:辞赋以《吊屈原赋》、《鵩fú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为代表。后人编有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
贾谊的文章意气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
写作背景: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帝王享受而横征暴敛;为了修城造宫而滥征民力;为了钳制思想而焚书坑儒;为了防止人民反抗而实行严酷的刑罚,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秦朝迅速灭亡。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楚汉相争,汉朝建立,五百年战乱破坏,因而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为此,贾谊极力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民安方得维持汉王朝统治。
拓展:秦国七百年简史
一、公元前十世纪,因养马有功封为附庸。秦国在文化、经济传统上,一开始有畜牧业的基因,这与中原的农耕文化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军事上一直有铁血基因。
二、公元前九世纪,封为大夫。
三、公元前八世纪,周王室躲避戎人东迁,秦人护送有功,升级为诸侯。周王的空头支票:被占土地能打回来都是你的。
四、公元前221~207,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秦王朝推行暴政: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缴获民间兵器,铸成12铜人;动辄征夫百万,杀人如麻;大兴土木,营造万里长城、阿房宫和陵墓;大动干戈,北抵匈奴,南击闽越。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旧史家所称的“文景之治”的前期。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以至“易子而咬其骨”。
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
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贾谊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贾谊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
他因改革主张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打击、诬陷。
三、初步感知,吟咏文意
解题:“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史论。
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选自《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
基础知识积累(略)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或者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学习引导(p140)
1.理清文章的结构,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1)记叙部分(第 段):写( )。
第一层(第 段):写( )。
第二层(第 段):写( )。
(2)议论部分(第 段):写( )。
自我核对(1)1~4 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1~3 兴起的过程
4 灭亡的过程
(2)5 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2.本文题目是《过秦论》,文中论述了秦的哪些“过失” 其实质是什么
(1)过失:“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实质:“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仁义不施”。
四、疏通文意,梳理文本
小组合作探究
·第一组翻译第一段,找出重点字词,概括其内容,并探究秦国凭借哪些优势崛起?
·第二组翻译第二段,找出重点字词,概括其内容。
·第三组结合第二段的内容探究:
(1)第二段开头就描写了秦孝公之后的三位国君用武力蚕食四邻的情况,采用的是什么写法?为什么要这样铺陈(2)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 强大的九国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作者为何极力渲染九国实力?
·第四组翻译第三段,找出重点字词,概括其内容。
·第五组结合第三段内容探究:
(1)秦始皇夺取天下,处于“攻势”时采用了什么办法 结果如何
(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攻转守,就其国内来说,他的“守”策有哪些 有什么作用?
·第六组翻译第四段,找出重点字词,概括其内容,并思考:作者写陈涉起义一事突出了什么内容 有什么目的
·第七组翻译第五段,找出重点字词,概括其内容。
·第八组探究:
(1)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2)概括文章的中心主旨。
小组展示与答案明确:
第一组
第一段重点字词:(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2)席卷天下
(3)囊括四海之意
(4)并吞八荒之心
与你交流 (1)险要(地势)。(2)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3)名词作状语,像布袋一样。(4)天下,原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
概括第一段主要内容:交待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括商鞅变法的状况,以及西河之战的大捷。总写孝公的功业,为秦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秦王朝势力的崛起
合作探究:
思考1:秦国凭借哪些优势崛起?并找出文中原句。
思考2:第一段中“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思考1:秦国凭借哪些优势崛起?
①地理优势:“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秦得以安全生存和发展的天然屏障。
②人和优势: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③人才优势:商鞅变法。
结果: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思考2:第一段中“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
·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与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
·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第二组
第二段重点字词
(1)孝公既没
(2)因遗策,南取汉中/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4)以致天下之士
与你交流 (1)同“殁”,死。(2)沿袭/与“乘”同义,趁着。(3)吝惜。(4)招致,招引。
(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6)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7)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8)秦人开关延敌/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9)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与你交流 (5)同“纵”/共同,一道。(6)“类、辈”的意思,指某一类人。
(7)丢失/箭头。 (8)迎击/延续。
(9)帝王在位。
概括第二段主要内容:秦王朝势力的发展。
第三组
合作探究:
思考1:第二段开头就描写了秦孝公之后的三位国君用武力蚕食四邻的情况,采用的是什么写法?为什么要这样铺陈
思考2: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 强大的九国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作者为何极力渲染九国实力?
思考1:第二段开头就描写了秦孝公之后的三位国君用武力蚕食四邻的情况,采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运用铺叙(或者叫做铺排、赋)的写法,展现了秦国的野心和强大的实力使秦国的疆域日广。
铺陈,用来强调,就是诗经中的“赋”,汉儒云:“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直书其事,反复叙说,明明一句话可以说完,反而反复去说。
思考2: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 强大的九国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表现:首先招纳天下人才。有“战国四公子”这样的仁爱之士;有苏秦这样的战略决策家;有齐明这样出色的外交家;
其次成立合纵同盟;
最后写在军事方面,六国拥有许多优秀的军事家以及超过秦十倍之地和百万之众。
结果:“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作者为何极力渲染九国实力?为什么要这样铺陈
(1)反衬出秦国的强大。
(2)便于与第五段中陈涉做对比
极力渲染诸侯声势,突出秦人困诸侯之易,以诸侯失败反衬秦在走向强大之路上无可抵挡,并为后文与陈涉力量对比做铺垫,照应“成业异变,功业相反。”铺陈:凸显了六国攻秦最终失败的悲剧性。
第四组
第三段重点字词
(1)奋六世之余烈
(2)履至尊而制六合
(3)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4)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5)金城千里
与你交流 (1)功业。(2)履:名词作动词,登上。六合:天地四方。(3)把……划为。(4)言:言论,这里指著作。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5)坚固的城池。
概括第三段主要内容:秦始皇统一大下,阐明秦的强盛达到极点,秦的骄横暴虐也达到极点。(秦始皇继位后一统天下的整个过程。)
第五组
合作探究:
思考1:秦始皇夺取天下,处于“攻势”时采用了什么办法 结果如何
思考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攻转守,就其国内来说,他的“守”策有哪些 有什么作用?
思考1:秦始皇夺取天下,处于“攻势”时采用了什么办法 结果如何
办法:奋余烈、履至尊、吞二周、亡诸侯、取百越、却匈奴,形象地写出了秦始皇威势之盛,揭露出其政策的实质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即施行暴政。
结果:“南取百越”“北筑长城”,秦始皇靠武力使疆域扩大,国力强盛,天下臣服,天下之人敢怒不敢言。
思考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攻转守,就其国内来说,他的“守”策有哪些 有什么作用?
①政治上: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的政策。
②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③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民”。
④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作用:显露实行“暴政”,为下文“仁义不施”招致失败埋下伏笔。
第六组:
第四段重点字词
(1)始皇既没
(2)才能不及中人
(3)余威震于殊俗
(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与你交流 (1)去世之后。(2)平常的人。(3)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4)瓮:用瓮做……。
绳:用草绳系……。(5)崤山以东,代指东方诸国。
概括第四段主要内容:秦王朝的迅速灭亡。
合作探究:作者写陈涉起义一事突出了什么内容 有什么目的
(1)作者写陈涉起义一事突出了陈涉地位低微,才智不足,兵力弱小,武器简陋。这些内容正表明陈涉的军队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陈涉一举灭秦。
(2)目的是与秦国强大的国力进行对比,为后文提出观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做铺垫。
第七组
第五段重点字词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2)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3)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4)非及乡时之士也
(5)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与你交流 (1)变小、变弱。(2)像是原来的样子。(3)匹敌,相当。(4)先前;乡,同“向”。(5)衡量。
概括第五段主要内容:阐述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第八组
合作探究: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①秦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后亡的对比;
②秦与九国之师的对比;
③九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两种情况的对比;
④秦与陈涉的对比;
⑤陈涉与九国之师的对比,包括出身地位、军队装备、军队素质、指挥作战能力等方面。
中心主旨
本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与民休息,以稳固西汉王朝的统治。
五、拓展延伸
拓展1: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贾谊认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①进步性: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反对暴政,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贾谊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目标和当时人民统一的愿望相一致。可见,贾谊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所以他的仁义主张带有进步性。
②局限性: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立场出发,字里行间带有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贾谊施行仁义的主张,是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立场出发的,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明显地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且仅要求封建统治阶级施行仁义,来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②局限性: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立场出发,字里行间带有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贾谊施行仁义的主张,是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立场出发的,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明显地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且仅要求封建统治阶级施行仁义,来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观点一:滥用武力。秦朝靠自身武力,大肆征伐;统一天下后,又北征匈奴,南征百越。
观点二:滥用民力。秦统一天下后,筑长城,建阿房,修骊宫,劳民伤财,百姓得不到休养,农业得不到发展。
观点三:骄傲自大。秦统一天下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骄傲自大使其失去天下。
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1)构思奇特,结构整饬。
(2)善用对比和举例论证,雷霆万钧。
(3)骈偶铺陈,错落有致。
(4)叙议结合。
(5)语言酣畅淋漓,富有文采。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过秦论》;
2、完成固学案上面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