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2 19:5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德阳五中高 2021 级高三上期 12 月月考
生物试题
(总分 90 分 答题时间 90 分钟)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6 页,第
Ⅱ卷第 7~8 页,共 90 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
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和机读卡
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36 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30 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项选择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4 分)
1.关于“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芳草”构成了种群
B.诗句体现了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C.叙述的场景中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生态系统
D.“孤村”“芳草”“斜日”“杏花”都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细胞学说最早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魏尔肖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认为除病毒外,动植物等生物由细胞构成
B.细胞是相对独立的单位,对其他细胞的生命活动不起作用
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动植物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D.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一个过程
3.绿藻被认为是 21 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属蓝细菌)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
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的遗传物质前者是 DNA,后者是 RNA
B.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C.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有染色质
D.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
4.“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
和无机盐,适时适量地灌溉和施肥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保障。”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
述,正确的是
A.无机盐只有溶解于水中才能被根吸收,但水和无机盐的吸收过程相对独立
B.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其比例增多有利于作物度过寒冷等不良环境
C.活性蛋白失去结合水后会改变空间结构,重新得到结合水后可恢复其活性
D.N 是叶绿素、磷脂等分子合成的微量元素,缺乏氮肥植物将无法正常生长
试卷第 1 页,共 8 页
{#{QQABZQaQogAAAhBAARgCEQUaCEMQkAACAIoGxFAAIAAAQQFABAA=}#}
5.在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等对实验成败
起关键性作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2
A.NaOH 溶液可为 ﹢Cu 与肽键的显色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B.花生子叶切片经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用 50%盐酸冲洗以去除浮色
C.双缩脲试剂鉴定高温处理过的淀粉酶时出现紫色反应,说明淀粉酶没有失活
D.甘蔗汁不含还原性糖,不能用来作为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6.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有两类核酸,其遗传物质以 DNA 为主
B.核酸分子中每个五碳糖连接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RNA 可以在遗传中发挥作用,还可在细胞代谢中发挥作用
D.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7.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
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A.核仁被破坏 B.染色体被破坏
C.细胞膜被破坏 D.分泌蛋白的合成受到影响
8.下列不能显著增大生物膜面积的是
A.内质网膜连接成网状结构 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
C.中心粒垂直排列成中心体 D.叶绿体类囊体堆叠成基粒
9.某同学复习了“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后,他在整理知识时做出了如下归纳总结,错误
的是
A.同一物质出入同一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
B.同一物质出入不同细胞的方式有可能不同
C.大分子物质都以胞吞、胞吐方式出入细胞
D.以胞吞、胞吐方式出入细胞的物质都是大分子物质
10.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a段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B.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 a→b段
C.a→b→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D.根尖分生区中处于 b→a段的细胞较多
11.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度分化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弱,但全能性较容易体现
B.部分基因在人体的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中都能表达
C.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会下降,癌变细胞中部分酶的活性会增强
D.细胞的生命历程会受到环境影响,如冻疮就是低温条件下的细胞凋亡现象
试卷第 2 页,共 8 页
{#{QQABZQaQogAAAhBAARgCEQUaCEMQkAACAIoGxFAAIAAAQQFABAA=}#}
+
12.人类常染色体上 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 )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
中海贫血。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就该病而言,这对夫妻可能都是杂合体,基因型相同
B.就该病而言,这对夫妻可能都是杂合体,基因型不同
C.两种致病基因的出现,体现出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D.这对夫妻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1/4
13.某豌豆植株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及比例均为 AB∶Ab∶aB∶ab=1∶1∶1∶1,在自然
状态下,该豌豆产生的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在子代中出现的概率为
A.1/2 B.1/4 C.3/16 D.4/9
14.如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朱红眼基因 cn、暗栗色眼基因 cl 为一对等位基因
B.果蝇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辰砂眼在雌雄果蝇中出现的概率一样
D.基因发生突变后该基因的遗传信息就会改变
15.下图表示基因型为 MMNn 的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基因组成为 MMNN 的细
胞可能是
A. B. C. D.
16.某病毒是一种单链 RNA 病毒,科学家已经确定其 RNA 碱基总数为 n,基因数为 m。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毒 RNA 中构成基因的碱基总数为 n
n
B.该病毒 RNA 的碱基排列顺序有 4 种
C.该病毒 RNA 分子上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该病毒 RNA 上相邻碱基通过核糖—磷酸—核糖相连
17.科学家发现一种称为朊粒的病原微生物(PrPS),其只有蛋白质、没有核酸,能够侵染
牛脑组织,并将牛脑组织中的 PrPC 蛋白转为 PrPS,二者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完全相同,但后
者具有感染性,可以诱导体内更多的 PrPC 蛋白转变成 PrPS。科研小组欲模拟蔡斯与赫尔希
35
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 S 标记的朊病毒侵染牛脑组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5 35
A.可先用含 S 的培养液培养牛脑组织,再用朊病毒侵染牛脑组织一段时间获得 S
标记的朊病毒
B.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不同的是,模拟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搅拌
C.离心后获得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
D.上述实验说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试卷第 3 页,共 8 页
{#{QQABZQaQogAAAhBAARgCEQUaCEMQkAACAIoGxFAAIAAAQQFABAA=}#}
1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 DNA 复制和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 复制和转录合成 RNA 过程中都需要解旋酶
B.DNA 复制和转录合成 RNA 过程中所需原料不同
C.DNA 复制和转录合成 RNA 过程中都要消耗能量
D.DNA 复制和转录合成 RNA 都可发生在细胞核外
19.银鸥的不同种群沿着北极圈呈链状分布,研究人员发现链两端的种群在欧洲相遇时,它
们已经无法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与基因重组可能使银鸥出现不同的表现型
B.链上相邻两个银鸥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非常充分
C.链上相邻两种群经历的自然选择方向可能不同
D.欧洲相遇的两个银鸥种群已经出现了生殖隔离
20.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位于 X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一个果蝇种群中,各种
基因型的果蝇数量相同,让这群果蝇随机交配得到子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代雌性有三种基因型,雌性数量多于雄性数量
B.子代雌性白眼果蝇的比例比雄性白眼果蝇比例大
C.子代中基因型为纯合子的比例比杂合子的比例大
D.子代中白眼果蝇比例和白眼基因频率都比亲代小
2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细胞代谢紊乱
C.体温升高或降低 D.血浆渗透压降低
22.药物 W 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强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可用于
治疗癫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神经递质可从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
B.该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C.药物 W 阻断了突触前膜对该神经递质的重吸收而增强抑制作用
D.药物 W 可用于治疗因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引起的疾病
23.生物体内、外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被称为信息分子。其中由细胞分泌的调
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间信息分子;而在细胞内传递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称
为细胞内信息分子。下列关于信息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抗原、激素、神经递质、细胞膜上受体都属于信息分子
B.信息分子都要通过体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而发挥作用
C.CO2 是一种细胞内信息分子不能在细胞间传递调控信号
D.血糖是一种细胞间信息分子,胰岛 A 细胞和胰岛 B 细胞膜上有相应的受体
24.在人体免疫调节过程中,有多种免疫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下列关于免
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免疫细胞都是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同
B.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只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
C.一种记忆细胞只能识别特定的抗原,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D.对于胞内寄生的病原体,抗体通过胞吞方式进入宿主细胞将其消灭
试卷第 4 页,共 8 页
{#{QQABZQaQogAAAhBAARgCEQUaCEMQkAACAIoGxFAAIAAAQQFABAA=}#}
二、单项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25.生物膜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中起到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
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呈对称分布
B.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C.细菌细胞中含有功能各不相同的多种生物膜
D.动物细胞的囊泡几乎都是细胞膜凹陷形成的
+ +
26.胞内 Na 区隔化是植物抵御盐胁迫的途径之一,液泡膜上 H -焦磷酸酶能利用水解焦磷
+ +
酸释放的能量将 H 运进液泡,建立液泡膜两侧的 H 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能驱动液泡膜上
+ + +
的转运蛋白 M 将 H 运出液泡,同时将 Na 由细胞质基质运进液泡,实现 Na 区隔化。下列
叙述合理的是
+
A.液泡中 H 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中
+
B.H -焦磷酸酶及转运蛋白 M 均具有转运功能
+
C.细胞质基质中的 Na 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液泡
+
D.低温低氧条件下上述 Na 转运过程不受影响
27.研究发现,菜粉蝶幼虫细胞中 NADH 脱氢酶(一种催化[H]与氧反应的的酶)对广泛 存
在于植物根部中的鱼藤酮十分敏感,鱼藤酮易与 NADH 脱氢酶与辅酶 Q 之间的某一成 分
发生作用。生产上常利用鱼藤酮来防治菜粉蝶幼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双缩脲试剂或蛋白酶鉴定 NADH 脱氢酶的化学本质
B.鱼藤酮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线粒体呼吸链而导致菜粉蝶幼虫死亡
C.NADH 脱氢酶催化幼虫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D.鱼藤酮发生作用后不会降低虫体内的 ATP 水平
28.下列是教材相关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花生子叶组织中脂肪的检测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⑤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A.除⑤外,以上实验均需使用高倍镜观察
B.实验⑤中,采用纸层析法提取色素
C.实验③④⑥需要使用盐酸
D.以上实验都需要进行染色处理
试卷第 5 页,共 8 页
{#{QQABZQaQogAAAhBAARgCEQUaCEMQkAACAIoGxFAAIAAAQQFABAA=}#}
29.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类突发且发展迅速的脑缺血性或脑出血性疾病。研究表明出现血
浆渗透压升高、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明显增
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和肾两种器官密切相关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能是高死亡率脑卒中患者的诱因
C.血液中含氧不足可能是引起酸碱性中毒的重要原因
D.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可能会纠正患者酸碱失衡的状态
30.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逐渐加重的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病。一对表
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该病的儿子。为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
该家庭成员进行了相应的基因检测,结果如图。受检测者 DNA 与相应探针进行杂交,若受
检者 DNA 中有相应基因,则表现为阳性;否则,为阴性。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突变序列探针杂交,基因检测呈阳性的个体不一定患病
B.父亲的致病基因只能传给女儿,母亲的致病基因只能传给儿子
C.若该对夫妇欲生第三胎,则建议生女孩
D.若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则后代患病概率为 1/4
试卷第 6 页,共 8 页
{#{QQABZQaQogAAAhBAARgCEQUaCEMQkAACAIoGxFAAIAAAQQFABA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4 分)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填写,不得超出答题区域作答。
2.本卷共 5 个大题,总分 54 分。
31.(8 分)高赖氨酸血症是由于线粒体内分解赖氨酸的 A 酶(由 LKR 及 SDH 两部分组成)
缺乏而引起的代谢素紊乱疾病,分Ⅰ型和Ⅱ型。患者血液中赖氨酸浓度皆偏高,Ⅰ型患者症状
不明显,Ⅱ型患者发育迟缓。赖氨酸进入线粒体后降解途径如下图所示。
(1)据图分析,谷氨酸人体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必需”或“非必需”)氨基酸。
若要对 A 酶进行研究,先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将患者线粒体从细胞中众多的细胞器
分离出来,然后再在其中提取 A 酶。
(2)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除了能够完成图中所示的氨基酸代谢过程外,还具有的主要功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将其比喻为细胞的“动力车间”。
(3)研究发现,患者细胞内的异常 A 酶肽链长度比正常 A 酶肽链明显变短,从基因表达的
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通过实验研究野生型、LKR 突变和 SDH 突变小鼠来确定高赖氨酸血症的
类型,结果发现野生型与 LKR 突变小鼠体重相差不大,而 SDH 突变小鼠体重明显降低,发
育迟缓。据此推测,由 SDH 功能异常、LKR 功能异常引起的高赖氨酸血症分别属于
____________型。
32.(10 分)光照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研究人员将大豆分为三组,在相同的
时间内,A 组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持续照光处理,B 组照光后进行弱光逆境处理,C 组进行照
光―荫蔽锻炼一照光一弱光逆境处理;检测三组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实验
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 1
叶绿素 含量 - -
1 -2 -1
a /mg·g ) 叶绿素 b 含量/(mg·g )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 ·s )

A 1.754 0.408 4.62
B 1.577 0.466 9.78
C 1.749 0.543 10.81
(1)叶绿素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上,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
(2)据表分析,B、C 两组大豆的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 A 组大豆的,其原因可能是弱光
条件显著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从而使大豆能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等物
质用于暗反应,提高净光合速率。
试卷第 7 页,共 8 页
{#{QQABZQaQogAAAhBAARgCEQUaCEMQkAACAIoGxFAAIAAAQQFABAA=}#}
(3)研究表明,前期经过荫蔽锻炼,可以更好地提高大豆在弱光环境下的产量。结合题表
信息分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9 分)近年来,木糖醇等代糖食品深受人们青睐,研究表明每天摄入代糖饮料超过 113g,
Ⅱ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18%。回答下列问题:
(1)代糖进入口腔后,刺激味觉感受器产生兴奋,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_
形式传导,兴奋传至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产生甜的感觉。
(2)糖醇类代糖在肠道会因吸收不良而留在肠腔,导致腹胀、腹泻等症状。人体失水过多
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增多,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
(3)研究表明,胰岛素受体敏感度降低是导致Ⅱ型糖尿病原因之一,长期食用代糖的人群
体内胰岛素含量偏高。由此分析,长期食用代糖食品引起Ⅱ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2 分)果蝇的灰体和黑檀体、红眼和白眼分别由基因 E(e)、R(r)控制,两对基因
均不位于 Y 染色体上。一只灰体白眼雌果蝇与一只灰体红眼雄果蝇杂交,得到 F1 如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F1 灰体红眼 灰体白眼 黑檀体红眼 黑檀体白眼
雌(只) 73 0 26 0
雄(只) 0 75 0 24
(1)根据 F1 可知,上述果蝇的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果蝇的这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本中灰体白眼雌果
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蝇另有一对关于翅形的相对性状,已知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现有该
相对性状的纯合雌雄果蝇若干,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探究等位基因 A(a)是在常染色体上
还是在 X 染色体上。
实验思路:选择正常翅的雌性与____________(填表现型)的雄性进行杂交,统计子代的表
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35.(15 分)废纸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利用纤维素分解菌的分解作用可以将废纸中的纤维
素转化成葡萄糖,进而通过有关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酒。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要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常常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然后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接种并培养后,通
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
(2)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
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能在分解废纸的过程中使纤维素分解菌反复使用,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
此技术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
(4)如果要将纤维素分解菌中的纤维素酶提取和分离,一般要经历四个步骤,即样品处理、
粗分离、________________和纯度鉴定。
试卷第 8 页,共 8 页
{#{QQABZQaQogAAAhBAARgCEQUaCEMQkAACAIoGxFAAIAAAQQFABAA=}#}
德阳五中高 2021 级高三上期 12 月月考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每小题 1 分,共 24 分)
1~5 CDBAA 6~10 CDCDC
11~15 BDBDD 16~20 DCABC
21~ 24 BCDC
二、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25~30 BBDCBB
三、非选择题(共 54 分)
31.(8 分)
(1)非必需(1 分) 差速离心(1 分)
(2)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 95%的能量(2 分)
(3)A 酶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了其转录出 mRNA 中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
现(2 分)
(4)Ⅱ和Ⅰ(2 分)
32.(共 10 分)
(1)类囊体薄膜(2 分) 蓝紫光和红(2 分)
(2)叶绿素 b(2 分) ATP 和[H](2 分)
(3)与 B 组相比,C 组前期经过荫蔽锻炼后,其净光合速率更高(2 分,合理即可)
33.(9 分)
(1)电信号/局部电流(1 分) 大脑皮层(2 分)
(2)抗利尿激素(2 分) 肾小管和集合管(2 分)
(3)长期食用代糖食品会导致胰岛素受体敏感度降低(2 分)
34.(12 分)
(1)自由组合(2 分)
r r
(2)灰体、红眼(2 分) EeX X (2 分)
(3)卷曲翅(2 分) 子代雌、雄果蝇性状都是为卷曲翅(2 分)
子代雌果蝇全为卷曲翅,雄果蝇全为正常翅(2 分)
35. (15 分)
(1)选择培养(富集培养)(2 分)
培养基上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的情况(2 分)
(2)发酵产纤维素酶(2 分) 液体发酵(2 分) 固体发酵(2 分)
(3)固定化细胞(2 分) 包埋(2 分)
(4)纯化(1 分)
第 1 页
{#{QQABZQaQogAAAhBAARgCEQUaCEMQkAACAIoGxFAAIAAAQQ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