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2 20:2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慈利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
地 理 试 卷
本试卷共8页,2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年均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导致乙地比甲地年均太阳辐射量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白昼时间长 B.晴朗天气多 C.纬度更低 D.气温较低
2021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初四),在日落后可以看到金星与月亮相依相伴,即“金星合月”现象。日落后,西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而在黎明时分,东方天空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读“太阳系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下列有关其特殊性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和体积小 B.表面温度比d行星高
C.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D.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3.此时面向南方天空看到的月相最可能是( )
A. B. C. D.
读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天体M可能是( )
①水星 ②火星 ③天王星 ④金星 ⑤木星 ⑥土星 ⑦海王星
A.②⑥ B.④⑤ C.③⑦ D.①④
5.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图“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太阳系所有行星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关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温度变化幅度不大
B.日地距离适中——表面温度适宜,液态水存在
C.体积和质量适中——太阳光照稳定
D.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形成大气层
中国著名作家王继怀在其作品《晒太阳》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喜欢在冬天晒太阳。记得小时候,在大山深处的老家,冬天很冷,乡亲们也很喜欢晒太阳。碰上晴日,农活也忙完了,门前的晒谷坪里,篱笆旁,田埂边,山坡上…三三两两,成群结队,男女老少都出来晒太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文中描述的“晒太阳”中的阳光( )
A.全部来自太阳日冕层 B.通过核裂变的形式产生
C.是地球接受总量的二十二分之一 D.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到地球
8.与文中人类对“阳光”的利用方式一致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 B.天然气炉灶烧菜 C.太阳能路灯 D.冬季烧煤取暖
据新疆天文台太阳活动情况预报中心预报,2019年10月以来,太阳活动很低,日面上无可视黑子,该期间无C级及以上耀斑发生,地磁场平静。右为太阳日面图和光伏发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材料中的“日面”指的是( )
A.太阳内部圈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光球层
10.新疆天文台所在区域适宜发展光伏发电站,其原因是( )
A.新疆地处低纬,太阳高度角大 B.新疆地处内陆,多晴朗天气
C.新疆海拔很高,空气稀薄 D.新疆多盆地,热量不易散失
11.下列能源来自于太阳辐射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金乌”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古籍《毛诗》曰:乌在日中,从天,以昭孝也。下图为汉代石刻“日中三足乌”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2.古代人类对“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其最有可能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13.“金乌”这种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是(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 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③引发钱塘江大潮
④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⑤日本阿苏火山喷发 ⑥印尼爪哇深海6.5级地震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湖北三峡地区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了4种形似树叶的远古生物化石。研究人员最终确定这些“树叶”是来自5.5亿年前的早期动物,它们生活在远古海洋底部,现已完全灭绝。下图为化石及其复原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树叶化石最可能生活在(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5.湖北三峡地区自5.5亿年前以来地层总体趋势是( )
A.下沉 B.抬升 C.后退 D.前进
2023年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中华鲎(hòu)(图左)。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图右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7.下列地球演化历史特点,发生在甲地质时期的是( )
A.蕨类植物繁盛 B.出现三叶虫
C.哺乳动物繁生 D.恐龙大繁生
自由曲流转变为深切曲流后,随着深切曲流颈被切穿,曲流颈与废弃河道间的山丘即成为离堆山。下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离堆山形成前位于河流( )
A.凹岸 B.凸岸 C.冲积扇 D.三角洲
19.深切曲流的成因是( )
A.地壳抬升——河流下蚀 B.地壳抬升——河流侧蚀
C.地壳下降——河流下蚀 D.地壳下降——河流侧蚀
河流故道,意指河流在迁徙改道中遗留下来的废弃河道,其形成与流经地区地貌及构造有密切关系。长江中游下荆江段(湖北藕池口至湖南城陵矶)是我国最典型的江河故道分布区。河流故道既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河流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下图为长江中游下荆江段故道群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长江中游下荆江段故道群发育的直接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降水季节变化大
C.河道摆动 D.河流袭夺
21.长江中游下荆江段故道多集中在长江北岸,其原因可能是( )
A.河流自西向东流 B.北岸河道摆动受限
C.北岸受侵蚀严重 D.北岸为凹岸
22.右图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防洪堤用地
读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搬运 B.海浪堆积
C.流水堆积 D.洋流搬运
24.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黄土高原的沟壑 B.东非大裂谷
C.华北平原 D. 雅鲁藏布大峡谷
25.右图是我国西南某区域河流示意图。该河流( )
A.水流湍急 B.水量季节变化小
C.右岸陡峭 D.虚线为枯水期河岸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太阳活动,它们的活动一般周期为______年。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干扰地球磁场出现______现象,使在地球高纬地区出现______。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乙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乙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
(4)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____(单选)
A. 变为寒冷的“球” B. 变为炽热的“火球” C. 大气层将会消失 D. 体积将会变小
27.读地理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
那么曲线①为______的公转轨道,④为__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2)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
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__代,当时______动物大量盛行。
(3)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
之间为______层,曲线③④为层______,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
(4)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曲线③代表
的界面是______,在这里地震波波速发生了______的变化。
28.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源泉。尽管太阳辐射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问题。(8分)
材料一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材料二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1)由材料一概括全球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规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
(3)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值区分布并分析其成因。
29.甲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乙图为该河流某处干流河谷横剖面形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乙图所示剖面最可能位于甲图中的(A或C)处。
(2)指出甲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3)农业社会时期,人们在M附近河段沿岸建设聚落,一般选择南岸还是北岸?说明选择理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