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课件)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5、古人谈读书(课件)第二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3 11:4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顾炎武读破万卷书
张曜拜妻为师
车胤勤学不辍
孙敬悬梁苦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则文言文,孔子告诉我们要有正确的读书态度和学习方法。(回顾)。今天我们再次去与古人交流,看一看朱熹又要告诉我们什么吧。
故事导入
第二课时
25、古人谈读书
学习目标:
1.会认“矣、岂”等生字,会写“谓、诵、岂”等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朱熹告诉我们的学习方法。
4.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作者简介
文言文学习方法
△ 读出古文的味道
△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意思
△ 合作学习
学习任务一: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漫浪 诵读 矣 岂


我会读



我会写
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查词典或工具书理解。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③运用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
余:我。
尝:曾经。
谓:说。
浪漫:随意。
急:重要,要紧。
矣:相当于“了”。
岂:难道。
乎:吗,语气词。
我理解
感情朗诵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读书要求:
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读出韵律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小组交流:
学习任务二:再读课文 理解大意
1、借助注释
2、联系上下文
3、不生搬硬套
4、用自己的话变通
……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句意: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读出意思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句意: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读出意思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句意: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
读出意思
朱熹的读书法是什么?
“心到、眼到、口到”。
2.这三者可以调换位置吗?
不可以,因为只有心到了,眼和口才能更专心地读书、学习。
3.这“三到”中哪一“到”最重要?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的意思是什么?与我们现在的“急”的意思一样吗?
急:要紧、重要。
今义:着急。
为什么“心到最急”呢?
因为“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的读书六法:
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 4、切己体察
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
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课文告诉我们读书时思想一定要集中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光动嘴巴和用眼睛看,记得不会牢固。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本文是一篇古文,朗读时,注意韵律,体会教导人们人读书的语气。
背诵课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名人读书法
历代名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他们对于读书总有独到的见解。
一代文宗欧阳修最喜欢的是“计字日读”法,即每日定量计字,日积月累,就能将一部部书籍背熟。而鲁迅最推崇的是“五到法”, “五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脑到。其中“手到”是指边读书边做笔记;“脑到”是指善于动脑,勤思考,多分析。
各有特点,值得我们细细体会,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用到阅读中去。
拓展延伸
名人读书法
五柳先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叫做“会意”读书法。诸葛亮认为“观其大略”读书法最实用,“观其大略”是指不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吸取精华,掌握其实质。
每个人的读书方法都各有特点,值得我们细细体会,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用到阅读中去。
你们还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了学习时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集中注意力,不分神开小差,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小结
1.继续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2.背诵并默写课文,
布置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