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成语大比拼
同学们能说出多少带有“月”字的四字成语?
月黑风高
日新月异
月明星稀
花好月圆
风花雪月
日月如梭
课前导入
月亮,是中国人心中永恒的情结,那温润晶莹的月色曾经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月迹》这一课!
24、月迹
学习目标:
1.会认“袅、嫦”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悄、累”。
2.默读课文,能说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作者简介
月球:俗称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月球表面布满了由陨石撞击形成的环形山。
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月亮的知识吗?
资料拓展
为木犀科、木犀属的一种常绿阔叶乔木。高可达15米,桂树实生苗有明显的主根,根系发达深长。
桂树
嫦娥
在神话传说中,嫦娥因偷食后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
你对“月迹”是怎样理解的?
月亮的踪迹
学习任务一: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1.默写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解决。
3.思考提出的问题,并画出相关的语句,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qiǎo
niǎo niǎo
chánɡ é
jí dù
悄没声儿
瓷花盆
léi léi
cí
累累
袅袅
嫉妒
嫦娥
面面相觑
倏忽间
锨刃儿
噢
shū
ō
xiān rèn
qù
掬着
jū
我会读
1.哥哥上学很认真,积累( )了很多学习经验。
2.妈妈工作了一天,非常地劳累 ( ) 。
累
lěi (积累)
lèi (劳累)
léi (累累)
lèi
lěi
多音字
根据课文内容解释词语,并选择词语说话。
踪迹: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
累累:形容积累很多。
面面相觑:形容人们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倏忽:指很快地;忽然。
我理解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什么事情?重点写了什么内容?边读边圈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学习任务二:朗读课文,理清脉络
地点
—— 中秋的夜里
—— 中堂里、院子里、院门外
—— 奶奶、我、弟弟、妹妹
—— 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重点
人物
事件
时间
—— 寻月亮
第一部分(1-2):写月亮匆匆来去。
第二部分(3-23):写寻月过程。
第三部分(24):写沙滩议月。
划分段落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用充满童趣的语言,从孩子的角度写了不同地点的月的变化,富于美感,请在文中找出拟人句、叠词句和儿化句,并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学习任务三:体会作者的感受和动人描写
默读课文,本文是怎样开头寻月的?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着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我们还要她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盼月亮
意思是:新奇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拟人
看月亮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拟人: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月亮变化时的调皮、可爱。
动态过程
“我”们的心理变化:
高兴
失望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儿童化的语言
写出了月亮静态时的恬静柔美。
寻月亮
院中月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
想象充满童真童趣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前面两个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月亮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院门。
“我们”还在院中的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呢?
惊讶
羡慕
嫉妒
惊奇
在院中寻月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望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丝嫉妒。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1、奶奶是一个了解、爱护并积极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甚至自身也童心未泯的人。
读课文中描写奶奶的语句,说说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奶奶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节孩子们之间的争执,能把孩子们的心灵带进高尚的境界。
院门外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静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个!”
抓住景物特点,
写出静态美
寻月亮
动静结合更鲜活
水中月
我们都看向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月亮属于每个人!
寻月亮
眼中月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愿意努力付出
收获美好的事物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我”们的心理变化:
惊喜
满足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不仅是月亮,只要我们努力寻找,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美好的事物。
作者的细腻感受你们发现了吗?
羡慕
嫉妒
高 兴
满足
失望
以找到每个人的月亮做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思考: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拓展延伸
奶奶说月宫里住着嫦娥,你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你对月亮上的月宫、桂树、嫦娥有过哪些神奇的想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
本文通过寻月的过程,展现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人们——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应该拥有美。
课堂小结
1、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处月亮,背一背;
2、仿写你看到的月亮,使用叠词,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3、课外搜集摘抄关于月亮的诗文名句。
作业布置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