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舅父 津津有味 英雄 无限
一知半解 述说 厌烦 荒唐
辛酸 兴亡盛衰 访问 书刊
烦琐 真情实感 质朴 刊物
听写词语
复习导入
第二课时
26、忆读书
学习目标:
1、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2、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3、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冰心奶奶给儿童的读书建议是什么?
课文回顾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小组合作探究:
读书好在哪里?请你默读第2-10自然段从文中找出这方面的语句,试着概括一下。
学习任务一:读书好
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从书中的故事人物形象获得了愉悦的享受。
读《三国演义》:
好处一
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了解了三国时代的“天下大势”。
读《三国演义》:
……
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好处二
……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了解了一个朝代和家族的历史
读《红楼梦》: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好处三
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读书有助于拓展视野。
好处四
作者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默读第2-10自然段回答。
学习任务二:多读书
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
从小开始读书,并坚持读书:
时间顺序
学习任务三:读好书
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如何才能做到读好书?阅读8—9段,圈画出相关语句。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遗。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这段话告诉我们作者会读更多的书,她要告诉我们读哪些书。
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
对比:通过对书的对比,告诉我们要读好书。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手法,详细地介绍了哪些书作者不会读,哪些书让作者心动。
对比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作比较:告诫我们要读好书。
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作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说?
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区分出好坏优劣。作者通过这句话想告诉青少年朋友,读书要有选择,有比较,要读好书。
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请你根据第9自然段总结一下。
故事情节精彩
人物形象生动
有真情实感
语言质朴浅显
小组合作探究:
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学习任务四:交流体会。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先在小组间讨论一下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然后在全班交流。
读书的确是一件快乐的事。书能让人增长知识,能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尊敬师长,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它还会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书真的像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使我们领略到无穷的乐趣。正如高尔基所说:热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希望大家都能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冰心奶奶读了许多书。在多读书的基础上,读好书,挑着读,选着读。
读完全文思考:冰心奶奶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总结全文
以作者总结读书的经验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思考: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填上相关历史人物的名字:
桃园三结义——
倒拔垂杨柳——
课
外
展
刘备、关羽、张飞
鲁智深
拓展延伸
关于“书”的名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
拓展延伸
繁星 冰心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天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拓展延伸
作者按时间顺序,回忆了幼年和少年时代读书的经历及多年读书的体会,列举了自己所读过的书,用切身体验介绍了多读书的好处,最后对下一代提出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殷切期望。
课堂小结
1、你赞同作者的读书方法吗?你有怎样的读书方法可以推荐给大家吗?请你写一写吧!
2、给自己制定一份读书计划。
作业布置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