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3 11:5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激趣导入
到底是怎样的一位伯父,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先生,能得到如此多的人爱戴?让我们随本文作者周晔一起走进鲁迅先生。
能联系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练习用小标题概括课文提到的每件事。

能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结合资料,丰富鲁迅的形象。

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周晔 (1926—1984),浙江绍兴人。鲁迅三弟周建人的大女儿,鲁迅先生的侄女。鲁迅逝世时,她才十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 年) 。
自读要求
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别人;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字词识记
巧记多音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zā (包扎)
zhā (扎破)
zhá (挣扎)
积累多音

积累多音

把冠( )军的奖杯颁给了亚军,这真是张冠( )李戴。
积累多音

正( )月里正( )好我要过生日,大家好好热闹一下。
词语理解
爱抚:疼爱抚慰。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词语理解
追悼:对于死者的追念哀思。
饱经风霜: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深奥:高深,不易理解。
半夜三更: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交流回顾
通过阅读鲁迅先生的两篇文章——《少年闰土》《好的故事》,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鲁迅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十分丰满;鲁迅将幻想中的好的故事写得很细腻,透过文字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鲁迅的作品文笔含蓄,耐人寻味……
明确任务
我们班的《致敬鲁迅》专题集,根据鲁迅先生自己讲述的故事,已经完成了“青少年鲁迅风采”部分的编辑。别人眼中的鲁迅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我们就来学习几篇别人写鲁迅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来看鲁迅,为我们的《致敬鲁迅》专题集中的“先生是这样的一个人”的编辑寻找点灵感。
交流思考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这篇课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我”留下的几件印象深刻的事以及他给“我”的教益。
梳理脉络
梳理文章脉络,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是回忆鲁迅追悼会的情景。
第二部分是在回忆伯父跟“我”谈《水浒传》。
第三部分是在回忆鲁迅先生笑谈“碰壁”的事。
第四部分是回忆鲁迅先生除夕放花筒时难得的笑容。
第五部分主要讲的是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工人。
最后讲的是女佣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交流思考
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给课文每一件事加小标题。
鲁迅先生
交流讨论
小组讨论是如何确立小标题的,并填写下图。
评价标准
讲清小标题
怎样确立小标题
表达清楚 有条理
交流展示
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给课文每一件事加小标题。
鲁迅先生
沉痛悼念
趣谈水浒
除夕放花
笑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方法小结
1.我们可以用抓关键词句,找人物的关键行动,用简洁的语言来似文章的小标题。
2.借助小标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中心事件,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朗读课文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一段和末段,找出首段和末段中相照应的句子;想一想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果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因
前后 照应
交流思考
鲁迅是周晔的伯父,为什么课题不是我的伯父鲁迅,而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先生是对知识分子和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后来意义有所外延,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冰心、丁玲、许广平等均可称为先生。
交流讨论
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迅去世后,“许多人”都来悼念他。
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说明人们送来的挽联和花圈很多。
说明鲁迅先生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爱戴。
交流讨论
“惊异”是什么意思
“我”对什么事情感到惊奇、诧异
人们为什么会“失声痛哭”?
惊奇,诧异。
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奇、诧异。
鲁迅先生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爱戴,他的逝世就像失去了一位亲人,人们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痛到极点。
交流讨论
我掉泪的原因是什么?
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
听不到伯父的声音了
得不到伯父的爱抚了
交流探究
“我”是怎样读《水浒传》,又是怎样交流《水浒传》的?
“我”读《水浒传》态度:囫囵吞枣地看一遍
交流: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伯父是怎样批评教育“我”的呢?
伯父对我的教育:“我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交流探究
“我”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所以“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交流讨论
临走的时候,伯父为什么送“我”两本书?
勉励“我”要认真读书。
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对我学习的关心;对晚辈的关怀与期望。
默读4-13自然段,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鲁迅是怎样谈“碰壁”的 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交流讨论
鲁迅谈“碰壁”。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交流讨论
“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我”自以为明白了,实际上只是从表面上理解伯父的话,并不明白话里含着的意思,所以引人发笑。
交流讨论
那么,鲁迅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你们弄明白了吗
“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时代背景
鲁迅生活的时期,正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期。鲁迅先生用笔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非常害怕鲁迅的文章,不许各家报纸发表他的文章,而且要逮捕他,暗杀他。鲁迅先后更换了100多个笔名,巧妙地坚持用笔进行战斗。许多关心鲁迅的人都劝鲁迅躲一躲,不要出门,鲁迅仍坚持参加各种活动,而且有时出门不带钥匙,意思是随时准备牺牲。
交流讨论
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研读品析
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那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是我从来没看见
过的。
说明伯父很慈祥,平常难得有放松的时候。
——慈爱、率真
鲁迅先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
研读品析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表现出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和关心。
救助了车夫,做了一件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而且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些什么
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想到救助一两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痛苦。
研读品析
研读品析
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
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表现出鲁迅先生关心体贴劳动人民及他的平等待人。
研读品析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鲁迅坚决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派软硬兼施,既压制迫害鲁迅,又妄想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拉拢。鲁迅的文章被禁止发表,他多次面临被暗杀的危险。为了顺利发表文章,他竟然使用了 120 多个笔名。鲁迅先生曾经愤然写下了《“碰壁”之后》《“碰壁”之余》等文章,与黑暗势力不屈不挠地作斗争。
表达了鲁迅对于压迫的态度,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及乐观的斗争精神。
交流讨论
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四件事,请大家说一说,第一段与后面四段之间的关系?
课文第一部分提出一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后面几个部分则用鲁迅先生的几件生活小事从不同侧面回答了这一问题。第一部分和后面几个部分是因果关系,第一部分写的是果,后面几个部分写的是因。
交流讨论
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有爱心 善良 想别人多、想自己少
鲁迅先生为什么受这么多人爱戴?
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A.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方式,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使文章生动、真实、感人,更具说服、感染力。
B.含蓄的表达方式:如“四周围黑洞洞的”,“碰壁”、“把鼻子碰扁了”,“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些句子都给读者回味的余地,耐人寻味。
C.设疑──叙事──释疑:本文先讲鲁迅先生逝世,提出疑问:“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然后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令“我”难忘的几件事,最后得出结论:鲁迅先生就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回答了前面所提的问题。这样写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既做到了前后照应,又突出了本文的中心。
全文以小孩的口吻进行叙述,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使鲁迅先生的高尚品德跃然纸上,力透纸背。作者运用排比和对比手法,细致刻画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布局独具匠心,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讴歌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品质。
课堂总结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笑谈《水浒》
趣谈“碰壁”
燃放花筒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激励学生选用“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常用词语应用写话。
2.选读与鲁迅先生有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