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3 12:0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二单元基础复习
四年级 上册
考点梳理
基础知识
课文主题
语文园地
目 录
CONTENTS
考点提示
01
基础知识
02
易读错的字音
豌豆(wān√ wǎn) 舒适(sū shū√) 僵硬(yìn yìng√)
耐心(nài√ lài) 青苔(tāi tái√) 窗框(kuāng kuàng√)
蝙蝠(biān√ biǎn) 立即(jí√ jì) 苍蝇(yíng√ shéng)
荧屏(yín yíng√) 证明(zhèn zhèng√) 船舶(bó√ pó)
依赖(nài lài√) 索取(suǒ√ shuǒ) 躲避(bì√ pì)
震撼(hán hàn√) 喧嚷(xuān√ xuàn) 屋檐(yán√ zhān)
易写错的字
善 先写“羊”,再写点、撇、横,最后写“口”。
舒 右边“予”字一共四笔,第二笔是点。
奥 上半部分“米”的下面没有横。
系 上边是“玄”,下边是“小”。
横 右边是“黄”,“黄”的中间是“由”。
易错辨析
易错辨析:
“系”作动词,表示“结,扣”时,读jì,如系鞋带;
其他情况都读xì,如系统。
“没”表示“没有、未曾”时,读méi,如没有;
表示其他意思时,读mò,如没收、出没。
实战演练:①jì ②xì 1.系列( ) 联系( ) 系着( )
①méi ②mò 2.没有( ) 沉没( ) 埋没( )
答案点睛:1.② ② ① 2.② ① ①
形近字
豌(豌豆) 枪(手枪) 僵(僵硬) 愉(愉快)
婉(婉转) 抢(抢劫) 疆(疆土) 榆(榆树)
即(即使) 竖(竖着) 蝇(苍蝇) 究(究竟)
既(既然) 坚(坚强) 绳(绳子) 穷(穷困)
奥(奥秘) 联(联系) 任(任意) 善(善良)
澳(澳洲) 职(职业) 住(住所) 喜(喜庆)
同音字
jì (纪)念 (技)术(记)性(伎)俩
zhàng (障)碍 (账)本 蚊(帐) 拐(杖)
jiāng (僵)硬 生(姜) (江)水(将)军
huàn 呼(唤) 替(换) (涣)散 (焕)发
重点词语
豌豆 按照 舒适 黑暗 恐怕 丰满 等待 僵硬 强壮 虚弱
探出 横七竖八 苍蝇 呼风唤雨 奥秘 腾云驾雾 玩具枪 原子核 耐心 系着
愉快 兴奋 曾经 水沟 感激 雷达 即使 灵巧 蚊子 绳子
证明 研究 哲学 显示 世纪 技术 改变 程度 超过 亿万
日益 联系 物质 任何 创造 改善 驾驶员 科学家 暖洋洋 幻想
近义词
按照→依照 舒适→舒服 虚弱→脆弱 靠近→接近 耐心→耐性 震动晃动
揭晓→公布 爆裂→炸裂 注视凝视 清朗一明朗 避开→躲避 证明→证实
障碍→阻碍 改善→改良 依赖→依靠 依然→仍然 寄托→寄予 洞察→洞悉
幻想→梦想 改变转变 低沉→阴沉 震撼→震动 喧嚷→喧闹 轻盈轻快
斑斓→绚丽 柔弱→软弱 鲜艳→明艳湿漉漉→湿淋淋 横七竖八→杂乱无章
反义词
僵硬→柔软 虚弱→强健 丰满→干瘪 反复→偶尔 盛开→凋零 兴奋→消沉
灵巧→笨拙 立刻→缓慢 敏锐→迟钝 幻想→现实 紧密→松散 依赖→独立
继续→中断 斑斓→黯淡 柔弱→坚强 轻盈→臃肿 湿漉漉→干巴巴
暖洋洋→冷冰冰 出乎意料→不出所料横 七竖八→井井有条
词语搭配
1.填入量词
两(盏)灯 五(粒)豌豆 一(块)板子 一(根)棍子
一(个)豆荚 一(根)绳子 一(只)鸽子 一(驾)飞机
一(次)实验 一(间)屋子 一(根)电线 一(片)树叶
2.填入合适的动词。
(探)出头 (钻进)裂缝 (打开)窗户 (捕捉)飞蛾
(做)实验 (蒙上)眼睛 (揭开)秘密 (改变)方向
(寄托)愿望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探索)奥秘
(回顾)历程 (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钻进)缝隙
词语搭配
3.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丰满)的豆荚 (愉快)的想象 (温暖) 的太阳光 (健康)的光彩
(晴朗)的夜空 (漆黑)的夜晚 (敏锐)的眼睛 (美好)的生活
(出乎意料)的发现(银色)的雨幕 (轻盈)的身体 (黑暗无光)的世界
(猛烈)的风雨 (柔嫩)的叶子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词语积累
ABB式词语:暖洋洋 黑压压 水淋淋 湿漉漉 香喷喷 急匆匆 笑盈盈 乱哄哄
懒洋洋 明晃晃 水汪汪 绿茵茵 乐悠悠 慢吞吞
含有数字“七”“八”的词语:横七竖八 七手八脚 七上八下 七零八落
三字惯用语:千里眼 顺风耳 白日梦 安乐窝 拦路虎 门外汉 落汤鸡 定心丸
~风~雨式词语:呼风唤雨 狂风暴雨 和风细雨 凄风苦雨 暴风骤雨
含有近义词的成语:呼风唤雨 半斤八两 狂风暴雨 千丝万缕
含有反义词的词语:横七竖八 南辕北辙 今非昔比 异口同声
好句积累
1.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里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拟人句)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设问句)
3.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设问句)
4.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比喻句)
重点句子赏析
1.“现在我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你来吧!”第一粒豌豆说完就飞走了。
从这粒豌豆的话中可以感受到此时的它是多么兴奋。要飞向广大的世界了,这对它来说是一件多么值得庆贺的事。
重点句子赏析
2.“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最后的那一粒说。它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钻进裂缝的豌豆比作一个囚犯,把失去自由的小豌豆和其他拥有自由的豌豆进行对比,说明第五粒小豌豆的生存条件很艰苦。句中“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充分体现了最后一粒小豌豆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的可贵精神。
重点句子赏析
3.“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小女孩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小女孩的病之所以慢慢有了好转,是因为小豌豆的成长激发了小女孩对生命的渴望,她希望自己也能像小豌豆一样长得又快又好。小豌豆开出了紫色的小花,更给小女孩单调的病中生活带来了色彩和快乐。
重点句子赏析
4.此刻,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
“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眼睛发着亮”说明小女孩已经恢复了健康。豌豆开花了,小女孩的病也好了,这奇迹正是豌豆带给小女孩的。
重点句子赏析
5.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从关联词“即使……也……”可以看出蝙蝠夜间飞行动作敏捷,本领高超。同时,也告诉我们蝙蝠善于夜间飞行,引起人们的兴趣。
重点句子赏析
6.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形象地看出了蝙蝠耳朵被塞上,嘴被封上后根本无法正常飞行。
重点句子赏析
7.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共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蒙上蝙蝠的眼睛,结果是一个铃铛也没响,一根绳子也没碰着;第二次塞上蝙蝠的耳朵,结果是铃铛响个不停;第三次封住蝙蝠的嘴,结果是铃铛响个不停。由此得出结论: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重点句子赏析
8.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证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
重点句子赏析
9.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千里眼”指神话传说中能看得很远的人。现在的摄像机、望远镜、电视机等相当于“千里眼”;“顺风耳”指神话传说中能听得很远的人。生活中的电话、收音机等相当于“顺风耳”。“腾云驾雾”指神话传说中神仙用法术乘云雾飞行。火箭、飞机实现了“腾云驾雾”的功能。
重点句子赏析
10.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重点句子赏析
11.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bì)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hàn)着,雨点密集地喧(xuān)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里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
生动地描写了雨天恶劣的自然环境。“吼叫”“震撼”“喧嚷”突出了环境的嘈杂;“雨幕斜挂”“冲洗遍了”突出了雨大。
重点句子赏析
12.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lán),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这句话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蝴蝶的轻盈、斑斓、柔弱、是经不起风雨的,所以“我”非常着急。
课文主题
03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1.课题解读
本文通过这个故事主要写了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通过描写五粒豌豆的经历,来赞叹生活,好在描写了五粒豌豆的不同的方面,第五粒豌豆的事情,让人感动。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2.内容主旨: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讲了在一个豆荚里的五颗豌豆都有自己的(志向),第五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赞美了(敬重生命,努力实现生命价值)的生活态度。21·世纪*教育网
夜间飞行的秘密
1.课题解读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夜间飞行的秘密
2.内容主旨:
《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1.课题解读
呼风唤雨就是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呼风唤雨的世纪
2.内容主旨:
《呼风唤雨的世纪》介绍了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蝴蝶的家
1.课题解读
这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和思索为线,以为雨天时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蝴蝶的家
2.内容主旨:
《蝴蝶的家》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语文园地
04
1.认识相同部件加上不同偏旁后组成的生字,了解其特点。
注—驻 抄—钞 赔—培
堵—赌 煤—媒 芬—氛
贝 账 木 樟 犭 狡
贺 杠 猾
2.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思考,善于提问,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了解并学习设问句。
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4.日积月累
(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这句话的意思是:遇到问题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丰富;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请教,就办不成大事。)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广泛地多方面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3)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得,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