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第七单元基础复习
四年级 上册
考点梳理
基础知识
课文主题
语文园地
目 录
CONTENTS
考点提示
01
基础知识
02
易读错的字音
出塞(sài√ shài) 秦朝(qín√ qíng) 长征(zhēng√ zhēn)
项羽(xiàng√xiáng) 崛起(jué√ juè) 严肃(sù√ xiāo)
斥责(chì√ cì) 出租(zū√ zhū) 纠缠(chán√ cán)
打扰(nǎo rǎo√) 签订(dìng√ dìn) 延安(yán√ tíng)
春笋(sǔn√ shǔn) 明媚(méi mèi√)
易写错的字
雄:右边是(隹),不要写成“住”。
效:右边是(攵),不要写成“夂”
斥:最后一笔是(点),不要漏写。
妄:上面是(亡),不要多写一点。
亦:下部是撇和竖钩,不要写成两竖。
醉:左部是“酉”,右部是“卒”。
肃:第四笔到第六笔的笔顺是竖、撇、竖。胸 右部的里面是“凶”。
赞:上部左边“先”的最后一笔变竖提。
顾:第四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点。
易错辨析
易错辨析:
“宁”表示“情愿;难道”时读nìng,如宁死不屈;其他情况都读níng。
“要”表示“强迫,威胁”时读yāo,如要挟;其他情况读yào
实战演练:①yāo ②yào 1.重要( ) 需要( ) 要求( )
①bēi ②bèi 2.背后( ) 背包( ) 背景( )
答案点睛:1.② ② ① 2.② ① ②
形近字
塞(sài)塞外 催(cuī)催促 怀(huái)怀抱
赛(sài)比赛 摧(cuī)摧残 环(huán)回环
肃(sù)严肃 振(zhèn)振幅 晰(xī)清晰
啸(xiào)呼啸 赈(zhèn)赈灾 析(xī)分析
雄(xióng)英雄 效(xiào)效果 赞(zàn)赞同
难(nán)困难 校(xiào)校长 攒(zǎn)攒钱
斥(chì)斥责 训(xùn)教训 醉(zuì)陶醉
斤(jin)斤两 驯(xùn)驯化 碎(suì)破碎
同音字
cuī (催)促 (摧)残 (摧)毁 (催)眠
xī 清(晰) (淅)沥 分(析) 明(晰)
重点词语
出塞 秦国 长征 催促 醉酒 人杰 亦是 鬼雄 项羽 严肃 清晰 抱负 振兴中华
表情 忘怀 果真 非凡 指望 训斥 体会 分量 响亮 仿效 胸怀 赞叹 凉州词
近义词
崛起—兴起 模范—榜样 清晰—清楚 疑惑一困惑 斩钉截铁—毅然决然
胸怀一胸襟 惩处—惩罚 沦陷一失陷 逼迫一强迫 闻名世界—举世闻名
抵抗一抵挡 准备一筹备 优厚—丰厚 茁壮—健壮 左顾右盼一东张西望
开荒一拓荒 破旧一陈旧 探索一探究 奥秘一奥妙 灿烂—绚烂
反义词
崛起一衰落 清晰—模糊 惩处一奖励 训斥一表扬 左顾右盼一目不斜视
占领一撤离 被迫一自愿 茁壮—纤弱 清香一恶臭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知足一贪婪 沦陷—光复 抵抗一屈服 昔日—来日 斩钉截铁—优柔寡断
破旧一崭新 丢掉一保留 灿烂—暗淡 明媚—昏暗 热闹非凡一冷冷清清
词语搭配
1.填入量词
一(个)问题 一(位)同学 一(个)孩子
一(群)人 一(排排)高楼大厦 一(件件)家用电器
2.填入合适的动词。
(提出)问题 (睁大)眼睛 (离开)家乡 (关紧)门窗
(忍受)困顿 (抵抗)骚扰 (渡过)难关 (追寻)春光
(探索)奥秘 烈火(燃烧)
词语搭配
3.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严肃)的问题 (沉郁)的表情 (响亮)的回答
(厚厚)的窗帘 (优厚)的条件 (滚烫)的额头
(胜利)的消息 (叮咚)的流水 (高超)的表演艺术
(翩翩归来)的燕子(茁壮成长)的小树(灿烂辉煌)的精神
(破旧)的茅屋 (温热)的土炕 (美妙)的交响
(明媚)的春光 (火红)的太阳 (美好)的未来
(默默)地坐着 (坚定)地回答 (高兴)地赞叹
(悄悄)地吟唱 (斩钉截铁)地说
词语积累
①AABC式的词语:翩翩归来
类似的词语:头头是道 念念不忘 欣欣向荣 斤斤计较
②含有反义词的词语:顶天立地
类似的词语: 左顾右盼 贪生怕死 开天辟地 贪生怕死 开天辟地
取长补短 口是心非 有头无尾
③形容十分热闹的词语:热闹非凡
类似的词语: 门庭若市 热火朝天 川流不息
词语积累
④与项羽有关的成语:破釜沉船
类似的词语: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⑤含“不”的四字词语:疑惑不解
类似的词语: 哭笑不得 表里不一 其貌不扬
⑥“左×右×”式词语:左顾右盼
类似的词语: 左膀右臂 左躲右闪 左思右想
词语积累
⑦形容物品多的四字词语:满目琳琅
类似的词语:汗牛充栋 不计其数 数不胜数 成千上万 多如牛毛 不胜枚举
⑧形容、赞扬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的词语:志存高远
类似的词语: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好句积累
1.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排比句)
2.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比喻句)
3.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拟人句)
4.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反问句)
5.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设问句)
重点诗句赏析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是互文的写法,这句诗的意思是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秦汉时的关塞,自秦汉以来,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未能还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只要。教:令,使。诗意: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从这两句诗中我们体会到了守边将士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
重点诗句赏析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促人出发了。
(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意:如果喝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的将士又有几人能回 这两句诗运用反问的手法,写出了边关战争的激烈残酷,表现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
重点诗句赏析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评析:这两句直抒胸臆,鲜明而具体地提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
(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意: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表达出人活着就要做到人中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英雄的爱国热情。
重点句子赏析
1.“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前面三个同学读书的目的是为父亲、为明理、为光耀门楣,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将少年周恩来的回答和其他同学的回答进行对比,突出了少年周恩来胸怀大志,具有远大的理想。
重点句子赏析
2.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上文写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是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与其他同学的志向对比着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已经立下大志,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
重点句子赏析
3.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运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周恩来想要拯救祖国和人民于苦难的迫切心情,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怀。
重点句子赏析
4.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无论……都……”“宁可……也……”含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写出了梅兰芳再困难也坚决不向日本侵略者妥协,表现了他坚定的爱国信念。
重点句子赏析
5.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发高烧。
为了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梅兰芳不仅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来抵挡日本人的纠缠。这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是何等的让人敬佩啊!
重点句子赏析
6.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通过两个比喻句,把“我们”对延安的追寻比作是燕子对春光的追寻和小树对雨露和太阳的追寻,从而表现了“我们”追求延安精神的赤诚,点明了追寻延安精神的必要性。。
重点句子赏析
7.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枣园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南泥湾开荒的镢头”,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杨家岭讲话的会场”,实际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重点句子赏析
8.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用反问的语气说明,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就不能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可见延安精神非常重要。
课文主题
03
古诗三首
1.课题解读
《出塞》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期盼。
《凉州词》描写了出征前将士们开怀畅饮的场面,表现出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情怀。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古诗三首
2.内容主旨:
《出塞》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同情)以及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凉州词》这首诗通过描写(大军饮酒出征)的场景,反映出战士(乐观豪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夏日绝句》中诗人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表达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爱国)感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课题解读
文章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租界里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内容主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梅兰芳蓄须
1.课题解读
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先生宁可蓄须明志,毅然拒绝给日本人演戏。在没有经济来源时,不惜卖房度日,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打针装病。直到抗战胜利,他才剃掉胡须,重新登台演出。
梅兰芳蓄须
2.内容主旨:
《梅兰芳蓄须》通过记叙梅兰芳先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拒绝在日本人占领地登台,(情愿卖房度日)等几件事,高度赞扬了梅兰芳先生的(爱国热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延安,我把你追寻
1.课题解读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培育的延安精神是革命的传家宝,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时代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延安精神不能丢。
延安,我把你追寻
2.内容主旨:
《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通过对延安、枣园、南泥湾等事物的歌颂,抒发了诗人(继承、发扬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强调了(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语文园地
04
1.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能够通过不同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可以借助文章题目把握主要内容,如《观潮》,看到这个题目,就能想到这篇文章写的是观潮这件事;也可以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普罗米修斯》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讲的,我们将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当一篇文章写了几件事时,可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连起来,也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共写了三件事,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运用。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志存高远”形容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
“精忠报国”“大义凛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一般形容为了国家和民族,面对危险和死亡不屈不挠的仁人志士。
“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一般形容处事公正严明、不徇私情的人。
3.体会反问句的语气,感受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4.背诵、默写1.背诵《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默写《出塞》《夏日绝句》。2.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歌大意:
北风呼啸,黄沙千里,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云似乎也变成了黄色。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底下哪个人不知道你董庭兰啊!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