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世界的气候
热点角度1:世界气温分布和降水特点。
1、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1)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纬度位置)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海陆位置)
(3)受海陆分布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4)同纬度的陆地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地形)
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1)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位置)
(2)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海陆位置)
(3)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纬度位置)
(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
热点角度2:气候类型的判定方法
1、第一步:以“温”定“球”:即以最冷、最热月气温确定南、北半球。
(1)6、7、8 月中某月气温高为北半球,
(2)12、1、2 月中某月气温高为南半球。
2、第二步:以“温”定“带”:即以最冷、最热月确定热量带。根据气温曲线的特征,先确定所在的温度带。一般而言,最冷月均温大于 15℃多为热带气候类型;介于 0℃~15℃多为亚热带气候类型;介于-15℃~0℃ 多为温带气候类型。
3、第三步:以“水”定“型”:结合降水年内分配情况最终确定气候类型。根据降水量的变化特征(适用于温带和亚热带),确定所在的海陆位置,如夏雨型气候大多分布于大陆东岸,冬雨型气候大多分布于大陆西岸, 全年降水均匀型气候大多分布于大陆西岸,全年少雨型气候大多分布于大陆内部或西岸等。
4、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都是终年高温,不同之处是降水过程和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性,年降水量在1500~20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
热点角度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北半球)
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热带沙漠气候;⑤亚热带季风气候;⑥地中海气候;⑦温带海洋性气候;⑧温带季风气候;⑨温带大陆性气候;⑩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典例精析】
1.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图上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下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一:阅读气候分布图,发现分布规律
(1)读图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 (五带)地区主要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四种气候类型,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
(2)图中①地被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与周围地区相比,气温 ,形成 (气候类型)。
小组二: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读气候特征
(3)图中气候类型B和C相比,气温年较差 (大/小),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造成二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答案】(1) 热带 全年高温 纬度
(2) 低 高原山地气候
(3) 大 海陆位置
【分析】本题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名称、特征及影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图和所学知识可得,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地区,主要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全年高温,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2)图中①地是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高原山地气候,与周围地区相比,气温低。
(3)图中气候类型B是温带大陆性气候,C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造成二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距海远近。
2.人类生产生活与气候息息相关,山东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课后开展了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探究。
探究一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资料一:世界气候类型
资料二:下表介绍常见糖料作物的生长习性
糖料作物 生长习性
甘蔗 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较高,日均温低于13℃就会停止生长
甜菜 喜温凉,有耐寒、耐旱的特性,年降水量大于450毫米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气温在5℃时种子仍可发芽
资料三:气候资料图
(1)气候影响民居:下图中民居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填字母),试分析该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
(2)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结合甘蔗生长习性推测,最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 (填圈码及名称);适宜种植甜菜的气候类型是 (填圈码及名称)。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在我国北方地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大棚改变了作物生长过程所需的 (热量/水分)条件。
(4)在春旱较为严重的华北地区,人们可以通过 的办法增加降水量,以缓解春旱。
探究三关注气候,保护环境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影响全球气候,预计到2030年,全球气温将比工业化前高出1.5℃左右。全球变暖正改变着地球模样,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5)中考新考法开放性设问(举例类)结合资料,请你谈谈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
【答案】(1) B 当地全年高温,降水丰富,上下两层的建筑结构能有效地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2) ④热带雨林气候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3)热量
(4)人工降雨
(5)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极端灾害性天气增多等。
【分析】本题以世界气候类型、常见糖料作物的生长习性、气候资料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只要考查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等相关知识。
【详解】(1)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降水较多,民居多为尖顶屋,B图符合;当地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尖顶屋,尖顶屋容易排水。
(2)甘蔗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读资料三图可知,④为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种植甘蔗。甜菜喜温凉气候,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③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种植甜菜。
(3)普通农业大棚主要提高了棚内温度,改善了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
(4)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有极大的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春旱严重时,可局部实施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5)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干旱、风暴、洪水等,这些灾害会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和冰帽融化,海洋水位上升,威胁到沿海城市的安全,甚至可能导致一些岛屿和沿海地区消失。全球变暖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全球变暖会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影响全球粮食供应,增加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风险等等。
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读图,可以发现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为 (东西/南北)延伸。
(2)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低/中/高)纬度地区,其大部分地区气温在20℃以上,主要原因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 (多/少)。
(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 地区向 地区逐渐降低。
(4)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人类活动 D.地形
(5)冬季,距离海洋越远,气温越 (低/高);夏季,距离海洋越远,气温越 (低/高)。由此得出,深居内陆,气温年较差大,临近海洋,气温年较/小。
【答案】(1)东西
(2) 低 多
(3) 低纬度 高纬度
(4)A
(5) 低 高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等温线的判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通过读图,可以发现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的走向基本是东西方向延伸,这意味着气温南北变化较大。
(2)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低纬度地区,其大部分地区气温在20℃以上,主要原因是低纬度地区有阳光直射,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
(3)通过读图,可以发现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的数值大体排列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递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世界平均气温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降低。
(4)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因素等。从总体上看,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所以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A。
(5)冬季,陆地比同纬度海洋降温快,因而冬季时,距海越远,气温越低。夏季,陆地比同纬度海洋升温快,因而夏季时,距海越远,气温越高,由此得出深居内陆气温年较差大,临近海洋气温年较差小。
4.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的A地区,年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
(2)下列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充沛,内为陆地区降水一定稀少
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一定多,冬季降水一定少
C.南北回归线的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会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3)图中B、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
(4)从图中大致可以看出: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年降水量 ,沿海地区年降水量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西岸降水 。
【答案】(1)2000
(2)D
(3)B
(4) 逐渐减少 少 多 多 少
【分析】本题以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及影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大多在200毫米以下。
(2)沿海地区降水不一定比内陆地区多,如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就十分稀少,而大陆东岸则降水较丰富,故A、C错误;降水的季节分布也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如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但地中海沿岸则冬季降水多,西欧地区降水则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终年降水都较多,B错误;从总体上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3)读图可知,图中B、D两地位于中纬度地区。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故位于沿海地区的B地降水较多。
(4)从图中大致可以看出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即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年降水量少;沿海地区年降水量多;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气候分布图”中的气候类型字母代号与“气温和降水变化图”中的甲、乙、丙、丁对应,并写出气候类型名称。
甲:气候类型 气候,字母代号 。
丙:气候类型 气候,字母代号 。
(2)气候A→B→C→D→E主要反映了 因素对气候分布差异的影响。气候E→M→N主要反映了 因素对气候分布差异的影响。
(3)亚欧大陆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M 气候。
【答案】(1) 地中海 D 温带海洋性 E
(2) 纬度 海陆
(3)温带大陆性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气候分布图及气候统计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甲地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D地中海沿岸;乙地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B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非洲分布最广;丙地终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E中纬度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分布最广;丁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N亚欧大陆的东部。
(2)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据图可知:气候A→B→C→D→E主要反映了纬度因素对气候分布差异的影响;气候E→M→N主要反映了海陆因素对气候分布差异的影响。
(3)亚欧大陆面积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亚欧大陆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M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6.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泰安市某中学地理课堂以“走近气候”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美洲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呈狭长条带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2)①地降水量 (填“大于”或“小于”)②地,在③地可能见到的自然景观是
A.B.
C.D.
活动二:了解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资料1:椰子生长发育的合适温度为26~28℃,月平均最低温不能低于20℃,喜高温湿润的环境。葡萄喜光、不耐寒,适宜生长温度为12℃~30℃,葡萄的生长春季需水多、夏季需水少。
(3)四种气候类型中,适宜种植椰子的是 ____(填序号);适宜种植葡萄的气候是 (填序号),其气候特征是
活动三:发现气候与生活的联系
资料2: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是首个“碳中和”冬奥会。碳中和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4)冬奥会前期及举办过程中,下列措施中体现“碳中和”理念的是____
①合理利用已有场馆②三大赛区26个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③立即关停大型的钢铁、煤炭企业④河北省张家口市2014年以来完成营造林1643万亩⑤用新能源车全面替代传统的燃油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5)实现“碳中和”需要政府、企业和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请写出一条在节能减排方面中学生能采取的实际行动
【答案】(1)地形因素
(2) 大于 B
(3) ④ ②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A
(5)绿色出行,随手关灯,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等。(任意一点即可)
【分析】本题以“走近气候”主题学习活动为材料,涉及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影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北美洲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呈现狭长条带状分布的特点,因为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北美洲西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太平洋水汽不能深入内陆地区,造成北美洲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呈现狭长条带状分布,因此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2)读图可知,①地靠近海洋,降水多;②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故①地降水量大于②地。③地是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河流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自然景观为热带雨林。A图为北极冰原景观、B图为热带雨林景观、C图为热带草原景观、D图为热带沙漠景观,故选B。
(3)读图可知,①为热带沙漠气候、②为地中海气候、③为温带季风气候、④为热带雨林气候。椰子生长发育的合适温度为26~28℃,月平均最低温不能低于20℃,喜高温湿润的环境,适合在④热带雨林气候区。葡萄喜光、不耐寒,适宜生长温度为12℃~30℃,葡萄的生长春季需水多、夏季需水少,适合在②地中海气候区,其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含理利用已有场馆,可以减少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体现“碳中和”理念,①正确;二大赛区26个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体现“碳中和”理念,②正确;立即关停大型的钢铁、煤炭企业,会影响经济发展,不符合实际,不能体现“碳中和”理念,③错误;河北省张家口市2014年以来完成营造林1643万亩,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体现“碳中和”理念,④正确;用新能源车全面替代传统的燃油车,不符合实际,⑤错误。综上所述,A①②④正确;③⑤错误,排除BCD,故选A。
(5)节能减排方面能采取的实际行动有骑自行车、少开车,选择绿色出行的方式,例如乘坐公共交通、共享单车等;少用电,出门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每一滴水资源;少用包装袋、用布袋取代塑料袋、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减少包装物的过度使用;尽量少用电梯、使用冰箱注意节能、合理使用电脑、合理使用打印机、采用节能的公共照明方式、合理采暖等,减少办公室等的能源消耗。专题05 世界的气候
热点角度1:世界气温分布和降水特点。
1、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1)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纬度位置)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海陆位置)
(3)受海陆分布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4)同纬度的陆地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地形)
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1)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位置)
(2)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海陆位置)
(3)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纬度位置)
(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
热点角度2:气候类型的判定方法
1、第一步:以“温”定“球”:即以最冷、最热月气温确定南、北半球。
(1)6、7、8 月中某月气温高为北半球,
(2)12、1、2 月中某月气温高为南半球。
2、第二步:以“温”定“带”:即以最冷、最热月确定热量带。根据气温曲线的特征,先确定所在的温度带。一般而言,最冷月均温大于 15℃多为热带气候类型;介于 0℃~15℃多为亚热带气候类型;介于-15℃~0℃ 多为温带气候类型。
3、第三步:以“水”定“型”:结合降水年内分配情况最终确定气候类型。根据降水量的变化特征(适用于温带和亚热带),确定所在的海陆位置,如夏雨型气候大多分布于大陆东岸,冬雨型气候大多分布于大陆西岸, 全年降水均匀型气候大多分布于大陆西岸,全年少雨型气候大多分布于大陆内部或西岸等。
4、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都是终年高温,不同之处是降水过程和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性,年降水量在1500~20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
热点角度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北半球)
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热带沙漠气候;⑤亚热带季风气候;⑥地中海气候;⑦温带海洋性气候;⑧温带季风气候;⑨温带大陆性气候;⑩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典例精析】
1.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图上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下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一:阅读气候分布图,发现分布规律
(1)读图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 (五带)地区主要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四种气候类型,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
(2)图中①地被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与周围地区相比,气温 ,形成 (气候类型)。
小组二: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读气候特征
(3)图中气候类型B和C相比,气温年较差 (大/小),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造成二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人类生产生活与气候息息相关,山东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课后开展了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探究。
探究一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资料一:世界气候类型
资料二:下表介绍常见糖料作物的生长习性
糖料作物 生长习性
甘蔗 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较高,日均温低于13℃就会停止生长
甜菜 喜温凉,有耐寒、耐旱的特性,年降水量大于450毫米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气温在5℃时种子仍可发芽
资料三:气候资料图
(1)气候影响民居:下图中民居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填字母),试分析该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
(2)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结合甘蔗生长习性推测,最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 (填圈码及名称);适宜种植甜菜的气候类型是 (填圈码及名称)。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在我国北方地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大棚改变了作物生长过程所需的 (热量/水分)条件。
(4)在春旱较为严重的华北地区,人们可以通过 的办法增加降水量,以缓解春旱。
探究三关注气候,保护环境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影响全球气候,预计到2030年,全球气温将比工业化前高出1.5℃左右。全球变暖正改变着地球模样,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5)中考新考法开放性设问(举例类)结合资料,请你谈谈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
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读图,可以发现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为 (东西/南北)延伸。
(2)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低/中/高)纬度地区,其大部分地区气温在20℃以上,主要原因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 (多/少)。
(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 地区向 地区逐渐降低。
(4)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人类活动 D.地形
(5)冬季,距离海洋越远,气温越 (低/高);夏季,距离海洋越远,气温越 (低/高)。由此得出,深居内陆,气温年较差大,临近海洋,气温年较/小。
4.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的A地区,年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
(2)下列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充沛,内为陆地区降水一定稀少
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一定多,冬季降水一定少
C.南北回归线的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会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3)图中B、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
(4)从图中大致可以看出: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年降水量 ,沿海地区年降水量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西岸降水 。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气候分布图”中的气候类型字母代号与“气温和降水变化图”中的甲、乙、丙、丁对应,并写出气候类型名称。
甲:气候类型 气候,字母代号 。
丙:气候类型 气候,字母代号 。
(2)气候A→B→C→D→E主要反映了 因素对气候分布差异的影响。气候E→M→N主要反映了 因素对气候分布差异的影响。
(3)亚欧大陆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M 气候。
6.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泰安市某中学地理课堂以“走近气候”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美洲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呈狭长条带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2)①地降水量 (填“大于”或“小于”)②地,在③地可能见到的自然景观是
A.B.
C.D.
活动二:了解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资料1:椰子生长发育的合适温度为26~28℃,月平均最低温不能低于20℃,喜高温湿润的环境。葡萄喜光、不耐寒,适宜生长温度为12℃~30℃,葡萄的生长春季需水多、夏季需水少。
(3)四种气候类型中,适宜种植椰子的是 ____(填序号);适宜种植葡萄的气候是 (填序号),其气候特征是
活动三:发现气候与生活的联系
资料2: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是首个“碳中和”冬奥会。碳中和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4)冬奥会前期及举办过程中,下列措施中体现“碳中和”理念的是____
①合理利用已有场馆②三大赛区26个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③立即关停大型的钢铁、煤炭企业④河北省张家口市2014年以来完成营造林1643万亩⑤用新能源车全面替代传统的燃油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5)实现“碳中和”需要政府、企业和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请写出一条在节能减排方面中学生能采取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