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简短而传神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坐井观天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窄、所见有限;井底之蛙则比喻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对准多音字,指导书写“沿”字,理解“井沿”
“无边无际”等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
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角色的对话;
2.懂得“坐井观天”的寓意,教育学生开拓视野,多读书籍,
增长见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读过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读过什么寓言故事?
你们真是爱阅读的好孩子,寓言故事里往往藏着道理,也就是寓意,今天我 guān
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叫《坐井 天》。
2.看老师写“观”字,老师写的时候你观察到了什么?“观”的
右边为什么是“见”呢?是的,“观”就是“看”的意思,那“观天”就是——?
总结:字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字义,记住生字。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课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
读的地方可以拼拼音多读两遍。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一定已经认识生字朋友了吧?请小老师
带读第一组生字: 渴 喝 (课件出示)
谁能给他俩分别组词?这对兄弟长得非常相似,你有办法区分清楚吗?
咱们编个顺口溜来记一记:口渴需要水,喝水要用嘴。(相机出示课件图片,并分别红色凸显部首: 氵 口 )
3.出示第二组生字“答、话、抬、哪”,指名带读生字。
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哪”还是个形声字呢,它的
两种读音本文中都出现了谁来读读这些句子?(课件出示并朗读,红色字体出示拼音)
师:“哪”放在句末尾时读轻声:na 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4.出示生字:弄、错 并指名读词语:弄错
“弄错”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很多次,你能找到在哪里吗?
指名读三个带有“弄错”的句子。这则寓言里有哪些人物呢?他们都说对方弄错了,他们在争论什么问题呢?
板书:青蛙 小鸟 天有多大
师:天到底有多大?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意见不一致呢?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三、阅读理解
1.指名读第一段。根据第一段的内容,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
位置吗?
(课件出示图)学生上台指出: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
2.认读词语“井沿”,指名分别读一读。谁能上来指一指井沿在哪儿?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沿”?
出示课件,看图理解,并积累词语:桌沿、床沿、船沿
3.指导写字:沿 先观察“沿”字,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些什
么?强调第五笔是“横折弯”
4.青蛙和小鸟相遇了,他俩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图)哪些自然段写了他俩的对话?
指名读第一次对话:(第2、3段)
指导读好带“ ”的句子,读出问句上扬的语气。齐读小鸟的回答,从小鸟的回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抓住“天很大”“一百多里”“口渴”等关键词,体会“天之大”。并指导朗读,读出“天很大”和小青蛙充满疑问的语气。
5.自由朗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画一画:他们各自认为的“天有多大”。
板书:井底那么大 无边无际
什么是“无边无际”?这个“际”就是(边)的意思,除了天还可以说谁也是“无边无际”的?
小鸟飞呀飞呀,飞了一百多里,他看到的天无边无际,小朋友们,发挥想象:你会填吗?(出示句式练习:)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我飞过 ,飞过 ,飞过 ,大得很哪!”
青蛙相信小鸟的话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抓“大话”和反问句体会青蛙的质疑,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插上想象的翅膀,咱们的眼前就出现了青蛙和小鸟的样子,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听老师的提示,想象他们的样子,读好他们的语气。
青蛙(摇摇头,摆摆手)说:
小鸟(笑着,拍拍翅膀)说:
6. 小鸟和青蛙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默读第三次对话,想一想并交流(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挡住视线,目光狭小;小鸟自由飞翔,见多识广)
青蛙和小鸟说话前都有一个什么表情?青蛙和小鸟各自在笑什么呢?体会人物心情,分角色朗读第三次对话。读出青蛙的自以为是、骄傲自大,小鸟诚恳的劝告。
7.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它看到了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
如果它不跳出井来,能明白这一切吗?那小朋友们,学完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它也是一个成语故事,这个成语就叫做“坐井观天”。坐井观天,看到的天是狭小的,要想见多识广,就要多出去走一走,还要多阅读。最后老师送给小朋友们一句名言:(齐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五、板书设计
12. 坐井观天
天有多大
青蛙 井口大
小鸟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