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地图和地形图
热点角度1:比例尺和方向
1、比例尺的计算、比较、选择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关于比例尺容易疏忽的是单位的统一和换算。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实地距离以千米为单位。
(2)大小的比较:可以把比例尺统一写成数字式,则只需要比较分母即可。如果比例尺的分母较大则比例尺较小,如果分母较小则比例尺较大。
(3)选择:选用的比例尺愈大,则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愈小,则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
2、方向的判断
(1)当地图上无任何方向标志时,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2)当地图上有指向标时,则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一般为北,有时用字母“N”表示。相反的方向为南,垂直方向的左面为西,右面为东。用指向标定向有以下两种常用方法:
①指向标平移法。如下图:判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步骤: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点。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箭头顺着北方,左西右东。连接A、B两点,即可得出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②转动地图法(如下图所示)。
根据所给指向标情况,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箭头成“↑”状;再按我们比较熟悉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就很方便了。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当经纬网平行时,找出经纬线,确定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当两地跨的经度范围很广时,应根据两地间最短距离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方向。
②经纬网呈曲线时,一定要抓住“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条原则,找出经线的汇集点是南极还是北极,先判断出南北方向,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东西方向。
③当经纬网呈同心圆(极地地区)时,可以先根据南北极点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在南半球为顺时针),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东方,箭尾即为西方。另外,站在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方;站在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如下图,A点位于B点什么方向?
方法1:先以B点为中心,确定出B点的四个基本方向(东、南、西、北),然后将A、B两点连接起来,最后我们可以看出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
方法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出该点是北极点区,A点比B点更靠近北极点,也就是更靠北;然后根据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可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东方;最后综合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
热点角度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2、坡度陡缓的判断在实际中的应用
(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登山时,沿着坡度较缓的路线上山比较省力。
3、山体不同部位的判断
(1)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也不一样。如图所示:
(2)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海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内高外低)。
②山脊: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凸出。
③山谷: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经常会发育河流。
④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可以开展攀岩运动。
⑤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平缓、形似马鞍的部位。
4、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
(1)判断河流位置及流向:河流位于山谷。河流从海拔高的地方流向海拔低的地方,也可以以此判读地势。
(2)登山:沿坡度较缓,即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攀登更省力。
(3)瀑布、蹦极、攀岩等活动:位于陡崖处。
(4)选建水库: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坝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口袋形”洼地处(最窄处),以便库容量达到最大,同时可以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
(5)修路: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崖、陡坡,也可以降低成本和施工难度。
(6)农业布局: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7)村镇位置: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一般选在地形平坦开阔、有河流经过的地方。
(8)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向阳的一侧)的地方。
(9)漂流:等高线密集,坡陡流速快。
(10)露天煤矿:等高线稀疏,坡度小,地形平坦,便于交通,减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1)迷路:沿溪流,到达平原、村庄,水源丰富。
(12)露宿:不能选择在山谷,规避夜晚河水上涨。
【典例精析】
1.小李和家人计划暑假期间到图中所示地区游玩,小李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此次旅行作了如下的一些准备工作。
(1)小李首先查看地形图,发现图中等高距是 米,最低海拔范围介于 米之间,而东南部的地形类型以 为主,小李还量出丙处聚落和最高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cm,从而估算出实际直线距离是 米。
(2)在甲乙丙三处聚落中,小李建议选择 处作为住宿地点,因为该处气温相对较低,可以更好的避暑,而且紧邻道路, 便利。
(3)小李提醒家人要注意远离A-B沿线,因为这里是 (地形部位),夏季多暴雨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为了登上最高山峰,小李在①②两条线路中,选择了最省力的一条线路是 。
【答案】(1) 100 -50~50 山地 2000
(2) 丙 交通
(3) 山谷 ①
【分析】本题以小李和家人游玩地区的地形图为资料,涉及等高距、海拔、地形类型的判读、比例尺、图例、地形部位的判读、等高线的特点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是100米,故图中等高距是100米;图示区域中最低等高线的数值是50米,故最低海拔范围介于-50~50米之间;东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形崎岖,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形类型为山地;根据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米,小李量出丙处聚落和最高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cm,从而估算出实际直线距离是2000米。
(2)甲乙丙三处聚落中,甲乙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不符合避暑的条件;丙处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可以更好的避暑,而且紧邻道路,交通便利。
(3)A-B沿线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夏季多暴雨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①线路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爬山较省力;②线路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爬山费力。
2.读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白水河的大致流向为 。
(2)虎山的海拔约 米,B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
(3)甲村、乙村两个村落最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 。
(4)甲村夏季最需要预防的自然灾害是 。
(5)量得甲村和乙村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地距离是 米。
【答案】(1)自东向西流(2) 950 山脊
(3)甲(4)洪涝(5)1500米
【分析】本题以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流向、海拔、地形部位、比例尺、实际应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及读图分析能力。
(1)由图中指向标指示北方可知,与其相反的方向为南方,结合河流一般由高处流向低处可知,白水河的流向为自东向西流。
(2)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离虎山最近的等高线数值为900米,故虎山的海拔高约900~1000米;B处等高线数值由高值凸向低值,为山脊
(3)甲、乙两村相比,甲村地形平坦开阔,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资源分布,故最可能发展为城镇。
(4)图示为我国东南某区域,以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降水丰富,甲村地势低平,且位于河流交汇处,夏季需预防洪涝灾害。
(5)图中的比例尺是1:50000,故图上3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000厘米,即1500米
3.“十三五”期间,我国北方某省实施精准扶贫农村公路建设1385公里,维修改造5000公里,处置危桥1466座。读北方某省局部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角度看,该地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2)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
(3)甲、乙两村图中直线距离约3cm,实地距离约为 km。
(4)为解决甲、乙两村间盘山路曲折、交通不便的问题,专家重新规划了A、B两地间的线路,大大缩短了路程,该方案最可能是( )
A.建高架桥 B.修建隧道 C.沿山坡修路 D.建立交桥
(5)道路改造完成后,秀美的山峰C成为周边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游客感觉峰顶的气温比甲村低。经测量,气温一般低 ℃左右。(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1) 盆地 种植业
(2)自西南向东北(从西南向东北 或 西南向东北)
(3)6(4)B(5)2
【分析】本题以北方某省局部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比例尺的含义、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1)图中丙区域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有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
(2)图中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流向东北。
(3)由图可知,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2千米,若甲、乙两村图中直线距离约3cm,实地距离约为6千米。
(4)A、B之间的等高线向你处凸出,说明两地之间被山脊隔开,为了缩短距离,最可能是开通隧道;穿过山谷或河流则建高架桥,沿山坡修路路程长,在这样的乡村不可能建立交桥。故选B。
(5)由图可知,图中C处山顶的海拔范围是大于600米,但小于700米,甲村的海拔是300米,所以山顶的气温一般比甲村会低(600-300)÷100×0.6=1.8℃至(700-300)÷100×0.6=2.4℃之间,一般低2℃左右。
6.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明确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国南方某乡因地制宜,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某校地理小组在该乡进行了地理实践考察。读南方某乡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从丁地出发,沿着在 (山地部位)修建的步道向①山峰进发,①山峰位于丁地的 方向,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漂流是一项人类与自然环境交融的旅游活动。同学们考察发现,该乡可在③④两条河流相应河段开发漂流项目,并提出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 在③河流海拔500-700米之间的河段开发适合老年漂流爱好者的漂流项目
方案二 在④河流海拔500-700米之间的河段开发适合青年漂流爱好者的漂流项目
(2)请任选一个方案,说明同学们提出此方案的理由 。
(3)下面为某同学的实践考察日记,其中有多处错误,请从中挑出两处。
第一天,我们登上了当地最高峰②山峰,极目远眺,欣赏美景。随后我们来到了位于山顶的度假村。
第二天,我们在⑤陡崖处开展了攀岩活动。
第三天,参观了建在乙村用以监测全乡森林火灾的防火瞭望塔。我们还采访了当地村民,村民告诉我们,这几年在扶贫干部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特色,开发了沙漠探险、河边垂钓、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
示例:开发了沙漠探险等旅游项目。
错误1: 错误2:
(4)同学们来到度假村,观察发现度假村修建在此处的优势条件是____。
A.临近河流,水运便利 B.背山面海,风景优美
C.地势低平,利于耕作 D.森林茂密,空气清新
【答案】(1) 山脊 西北 956
(2)方案一:③河流海拔500-700米之间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水流缓,可开发适宜老年漂流爱好者的漂流项目;方案二:④河流海拔500-700米之间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水流急,可开发适宜青年漂流爱好者的漂流项目。
(3) 错误1:登上了当地最高峰②山峰 错误2:我们在⑤陡崖处开展了攀岩活动
(错误3:随后我们来到了位于山顶的度假村)
(4)D
【分析】本大题以南方某乡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形类型、地形部位、方向、计算相对高度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1)从丁地出发到①山峰,这里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地形部位是山脊。该题是在指向标地图上判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因此①山峰位于丁地的西北方向。①山峰海拔1456米,丁地海拔500米,两地相对高度为956米。
(2)③河流海拔500—700米之间的河段,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水流缓,适合老年漂流爱好者。④河流海拔500—700米之间的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水流急,适合青年漂流爱好者。
(3)②山峰海拔1250米,①山峰海拔1456米,②山峰不是当地最高峰;度假村位于鞍部,不是山顶;⑤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不是陡崖。
(4)据图可知,度假村建在山峰①和山峰②之间的鞍部,这里森林茂密,空气清新。度假村这里没有河流经过,附近地区没有海洋,度假村海拔在900米以上,海拔高,ABC错误,D正确。故选D。
7.明德某初中地理实践社的同学们计划从学校步行去附近的新华书店为班级购买地球仪。为方便出行,他们决定用所学地图知识绘制简易地图,并设计了下列步骤。请帮助他们完成计划。
(1)步骤一:收集资料。以下收集的地图资料对本次绘图最有参考价值的是( )
A.湖南省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长沙市地形图 D.长沙市交通图
(2)步骤二:绘制地图。为了便于阅读地图,同学们绘制时,根据地图基本要素在地图上标注了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比例尺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示,同学们选择的是 式。
(3)步骤三:选择比例尺。若绘制与上图图幅相同的湖南省地图,需要选用的比例尺比此图 (填“大”或“小”),所表示内容会更加 (填“详细”或“简略”)。
(4)步骤四:阅读地图。新华书店在学校的 方向。
(5)步骤五:测算距离。经测量,图中PQ之间距离为1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米。
【答案】(1)D
(2)数字
(3) 小 简略
(4)西北
(5)500
【分析】本题以某初中地理实践社的同学们所学地图知识绘制简易地图为背景材料,涉及选择合适的地图、地图三要素、方向判定、比例尺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理解及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从学校到新华书店,距离较短,范围较小,所以有参考价值的地图是比例尺较大的该市交通旅游图,故选:D。
(2)为了便于阅读地图,同学们绘制时,根据地图基本要素在地图上标注了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比例尺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示,同学们选择的是数字式比例尺。
(3)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反映的内容越详细。湖南省的范围大于上图,故图幅相同,湖南省地图的比例尺更小,反映的内容更简略。
(4)该图判断方向的依据是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朝上,指向正北,则图中基本方位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由此可判断新华书店在学校的西北方向。
(5)图中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因此PQ之间的实地距离应为500米。
8.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题目。
(1)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2)写出数字代表的山体部位:①: 、②: 、③: 、④: 。
(3)适合攀岩的山体部位是 (写序号),该部位的相对高度是 米。
(4)可能发育河流的是山体部位 (写序号),甲处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 向 流。
(5)两组同学从甲地出发,分别沿a线路和b线路登山。距离更近的线路是 ,坡度更缓的路线是 线路,理由是 。
(6)小明通过测量发现,②点到④点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地距离是 。②点、④点能不能互相看见 。为什么 。
【答案】(1)丘陵、盆地
(2)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3) ④ 50-150
(4) ② 北 南
(5) b a a路线等高线稀疏
(6) 6千米 不能 山脊两侧的点互相看不见
【分析】本题以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地形类型的判断,海拔与相对高度、比例尺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等高线的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区域海拔多在200米至500米之间,并且地势呈中间低、四周高的特点,地形类型主要是丘陵和盆地。
(2)依据位置,图中字母①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地形;②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地形;③在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④处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3)以上各地区中,适合攀岩的山体部位是④代表的陡崖;图中区域等高距是50米,根据陡崖相对高度(ΔH)计算方法:(x-1)d≤ΔH<(x+1)d(d是等高距,x是重叠的等高线条数)可以看出,该处陡崖有两条等高线重叠,其相对高度是在50米--150米之间。
(4)依据位置,图中②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因此两虚线处有可能发育形成小河的是②处;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结合图示河流流动的箭头方向,可判定,图中甲处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流。
(5)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沿a线路和b线路登山,距离更近的是b线路,比较容易攀登的是a线路,理由是a线路等高线稀疏、坡度更缓。
(6)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2千米,②点到④点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实地距离是3× 2千米=6千米;②点、④点不能互相看见,因为②点和④点中间隔着山脊,视线被挡住。专题三 地图和地形图
热点角度1:比例尺和方向
1、比例尺的计算、比较、选择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关于比例尺容易疏忽的是单位的统一和换算。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实地距离以千米为单位。
(2)大小的比较:可以把比例尺统一写成数字式,则只需要比较分母即可。如果比例尺的分母较大则比例尺较小,如果分母较小则比例尺较大。
(3)选择:选用的比例尺愈大,则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愈小,则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
2、方向的判断
(1)当地图上无任何方向标志时,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2)当地图上有指向标时,则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一般为北,有时用字母“N”表示。相反的方向为南,垂直方向的左面为西,右面为东。用指向标定向有以下两种常用方法:
①指向标平移法。如下图:判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步骤: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点。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箭头顺着北方,左西右东。连接A、B两点,即可得出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②转动地图法(如下图所示)。
根据所给指向标情况,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箭头成“↑”状;再按我们比较熟悉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就很方便了。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当经纬网平行时,找出经纬线,确定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当两地跨的经度范围很广时,应根据两地间最短距离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方向。
②经纬网呈曲线时,一定要抓住“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条原则,找出经线的汇集点是南极还是北极,先判断出南北方向,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东西方向。
③当经纬网呈同心圆(极地地区)时,可以先根据南北极点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在南半球为顺时针),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东方,箭尾即为西方。另外,站在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方;站在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如下图,A点位于B点什么方向?
方法1:先以B点为中心,确定出B点的四个基本方向(东、南、西、北),然后将A、B两点连接起来,最后我们可以看出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
方法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出该点是北极点区,A点比B点更靠近北极点,也就是更靠北;然后根据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可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东方;最后综合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
热点角度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2、坡度陡缓的判断在实际中的应用
(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登山时,沿着坡度较缓的路线上山比较省力。
3、山体不同部位的判断
(1)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也不一样。如图所示:
(2)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海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内高外低)。
②山脊: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凸出。
③山谷: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经常会发育河流。
④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可以开展攀岩运动。
⑤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平缓、形似马鞍的部位。
4、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
(1)判断河流位置及流向:河流位于山谷。河流从海拔高的地方流向海拔低的地方,也可以以此判读地势。
(2)登山:沿坡度较缓,即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攀登更省力。
(3)瀑布、蹦极、攀岩等活动:位于陡崖处。
(4)选建水库: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坝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口袋形”洼地处(最窄处),以便库容量达到最大,同时可以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
(5)修路: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崖、陡坡,也可以降低成本和施工难度。
(6)农业布局: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7)村镇位置: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一般选在地形平坦开阔、有河流经过的地方。
(8)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向阳的一侧)的地方。
(9)漂流:等高线密集,坡陡流速快。
(10)露天煤矿:等高线稀疏,坡度小,地形平坦,便于交通,减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1)迷路:沿溪流,到达平原、村庄,水源丰富。
(12)露宿:不能选择在山谷,规避夜晚河水上涨。
【典例精析】
1.小李和家人计划暑假期间到图中所示地区游玩,小李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此次旅行作了如下的一些准备工作。
(1)小李首先查看地形图,发现图中等高距是 米,最低海拔范围介于 米之间,而东南部的地形类型以 为主,小李还量出丙处聚落和最高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cm,从而估算出实际直线距离是 米。
(2)在甲乙丙三处聚落中,小李建议选择 处作为住宿地点,因为该处气温相对较低,可以更好的避暑,而且紧邻道路, 便利。
(3)小李提醒家人要注意远离A-B沿线,因为这里是 (地形部位),夏季多暴雨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为了登上最高山峰,小李在①②两条线路中,选择了最省力的一条线路是 。
2.读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白水河的大致流向为 。
(2)虎山的海拔约 米,B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
(3)甲村、乙村两个村落最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 。
(4)甲村夏季最需要预防的自然灾害是 。
(5)量得甲村和乙村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地距离是 米。
3.“十三五”期间,我国北方某省实施精准扶贫农村公路建设1385公里,维修改造5000公里,处置危桥1466座。读北方某省局部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角度看,该地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2)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
(3)甲、乙两村图中直线距离约3cm,实地距离约为 km。
(4)为解决甲、乙两村间盘山路曲折、交通不便的问题,专家重新规划了A、B两地间的线路,大大缩短了路程,该方案最可能是( )
A.建高架桥 B.修建隧道 C.沿山坡修路 D.建立交桥
(5)道路改造完成后,秀美的山峰C成为周边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游客感觉峰顶的气温比甲村低。经测量,气温一般低 ℃左右。(结果保留整数)
6.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明确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国南方某乡因地制宜,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某校地理小组在该乡进行了地理实践考察。读南方某乡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从丁地出发,沿着在 (山地部位)修建的步道向①山峰进发,①山峰位于丁地的 方向,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漂流是一项人类与自然环境交融的旅游活动。同学们考察发现,该乡可在③④两条河流相应河段开发漂流项目,并提出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 在③河流海拔500-700米之间的河段开发适合老年漂流爱好者的漂流项目
方案二 在④河流海拔500-700米之间的河段开发适合青年漂流爱好者的漂流项目
(2)请任选一个方案,说明同学们提出此方案的理由 。
(3)下面为某同学的实践考察日记,其中有多处错误,请从中挑出两处。
第一天,我们登上了当地最高峰②山峰,极目远眺,欣赏美景。随后我们来到了位于山顶的度假村。
第二天,我们在⑤陡崖处开展了攀岩活动。
第三天,参观了建在乙村用以监测全乡森林火灾的防火瞭望塔。我们还采访了当地村民,村民告诉我们,这几年在扶贫干部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特色,开发了沙漠探险、河边垂钓、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
示例:开发了沙漠探险等旅游项目。
错误1: 错误2:
(4)同学们来到度假村,观察发现度假村修建在此处的优势条件是____。
A.临近河流,水运便利 B.背山面海,风景优美
C.地势低平,利于耕作 D.森林茂密,空气清新
7.明德某初中地理实践社的同学们计划从学校步行去附近的新华书店为班级购买地球仪。为方便出行,他们决定用所学地图知识绘制简易地图,并设计了下列步骤。请帮助他们完成计划。
(1)步骤一:收集资料。以下收集的地图资料对本次绘图最有参考价值的是( )
A.湖南省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长沙市地形图 D.长沙市交通图
(2)步骤二:绘制地图。为了便于阅读地图,同学们绘制时,根据地图基本要素在地图上标注了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比例尺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示,同学们选择的是 式。
(3)步骤三:选择比例尺。若绘制与上图图幅相同的湖南省地图,需要选用的比例尺比此图 (填“大”或“小”),所表示内容会更加 (填“详细”或“简略”)。
(4)步骤四:阅读地图。新华书店在学校的 方向。
(5)步骤五:测算距离。经测量,图中PQ之间距离为1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米。
8.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题目。
(1)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2)写出数字代表的山体部位:①: 、②: 、③: 、④: 。
(3)适合攀岩的山体部位是 (写序号),该部位的相对高度是 米。
(4)可能发育河流的是山体部位 (写序号),甲处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 向 流。
(5)两组同学从甲地出发,分别沿a线路和b线路登山。距离更近的线路是 ,坡度更缓的路线是 线路,理由是 。
(6)小明通过测量发现,②点到④点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地距离是 。②点、④点能不能互相看见 。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