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自我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2021年1月,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由图可知,趴在成人大拇指上的百山祖角蟾体长约为( )
A.3m B.3dm C.3cm D.3mm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5.7cm B.5.65cm C.3.65cm D.3.6cm
3.周末,同学们乘大巴去张謇纪念馆参观。在大巴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路边的树木 B.迎面而来的汽车
C.身旁的同学 D.后方超越的汽车
4.飞机研制中,需将飞机模型固定在“风洞”中,让风迎面吹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B.风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C.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D.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5.下列有关运动描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表示物体运动的越快
B.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云朵为参照物
D.公路上速度为5m/s的自行车与速度为18km/h的跑步者运动一样快
6.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前2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东运动
D.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7.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m,第2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3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则( )
A.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1m/s
B.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自行车在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8.学校运动会上100m决赛,运动员们同时起跑,中间过程小明落后于小亮,冲刺阶段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100m全程的平均速度,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
B.小亮的平均速度比小明的平均速度大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9.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高铁时代,长约200m的复兴号列车,若以28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约6000m的隧道,对此分析符合实际的有( )
①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
②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是运动的
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约为75s
④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约为72.5s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从A到B运动了10cm
B.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3m/s
C.若小车到达B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D.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应将小车从C处由静止释放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如图所示,沈亮同学学习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在实验读数过程中视线应保持角度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
12.如图所示是空中加油机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它们在5s内飞过了1250m的距离,则飞行速度为 km/h。
13.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对接前飞船与核心舱沿同一个方向运动,当飞船缓慢靠近核心舱时,其中速度较大的是 (选填“飞船”或“核心舱”);成功对接后飞船内的航天员看到核心舱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
14.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0~5s内,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速度为 m/s;比甲车的速度 (选填“大”或“小”);甲车在追上乙车时离出发地点 m。
15.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 直线运动,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16.图甲中小车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的距离为 cm;小车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为 s,则该小车从A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为 m/s,已知该小车由A运动到B用时3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的平均速度。
三、作图与简答题
17.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
18.刻舟求剑讲述了有个楚国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找不到,请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找不到剑的原因。
五、实验探究题
19.如图所示,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1)本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是: ;
(2)除图中的刻度尺外,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填名称);
(3)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 (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 (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4)图中AB段的距离sAB= 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m/s。实验中可以发现vBC vAC(选填“>”、“<”或“=”);
(5)实验中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时,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填“大”或“小”)。
20.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中,首先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中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通过方法可以比较两个纸锥下落的快慢。
(2)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过程中,发现纸锥下落的时间太短从而较难测量,请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
(3)为了进一步探究纸锥的运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纸锥下落时的运动情况,如图丙所示,可以判断纸锥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若频闪照片的间隔时间为0.5s,图丙中纸锥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0.5m/s,则ab间的距离为 m。
六、计算题
21.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时间为2月4日晚上19:30(北京时间),农历正月初四。闭幕时间为2月20日,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分北京赛区张家口赛区和延庆赛区,主体育场在鸟巢。小明打算坐高铁G2403到张家口观看冬奥会,下表是部分高铁G2403的运行时刻表(简化)。
站名 到站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北京北 ﹣ 7:15 ﹣
清河 7:57 7:30 11
东花园北 7:55 7:57 77
张家口 8:25 8:28 172
…… …… …… ……
(1)从北京北到张家口运行时间是多少?
(2)从北京北到张家口运行路程是多少?
(3)从北京北到张家口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2.如图所示,一辆汽车8:30从甲地出发,沿沪宁高速公路去上海(全程限速120km/h),途经乙地的时间为9:00;上述行驶路线可当作直线处理.
(1)计算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2)在不超速的情况下,该车从乙地行驶到上海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3)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反应距离.若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20km/h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经过0.6s反应时间后采取制动,汽车又行驶了80m后,恰好停在障碍物前方,求驾驶员发现障碍物时汽车所处位置到障碍物的距离.
参考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自我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C 5.A 6.D 7.C 8.C
9.D 10.C
二、填空题
11.B;2.7cm 12.静止;900 13.飞船;飞船 14.4;大;20 15.变速;13.5
16.80.0;5;0.16;等于
三、作图与简答题
17.如图所示
18.答:以故事中的记号作为参照物,人和记号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掉到江里的剑和记号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剑是运动的。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实验探究题
19.(1);(2)秒表;(3)小;长;(4)40.0;0.25;>;(5)小。
20.(1)A;(2)换用锥角较大的纸锥;(3)变速;0.5。
五、计算题
21.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从北京北到张家口运行时间为:t=8:25﹣7:15=1h10min=;
(2)从北京北到张家口的路程为:s=172km;
(3)从北京北到张家口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22.解:(1)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t=9:00﹣8:30=0.5h,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平均速度:
;
(2)该车从乙地行驶到上海的路程是90km,汽车在不超速情况下,最高速度为120km/h,
根据可知,车从乙地行驶到上海最少需要多长时间为:
;
(3)由可得反应距离:
s反=v′t″=120×m/s×0.6s=20m;
驾驶员发现障碍物时汽车所处位置到障碍物的距离是汽车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之和:
s″=s反+s制动=20m+80m=100m。
部分题目详细解析
9.解析①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与隧道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①错误;②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与列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②正确;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通过路程:s=6000m+200m=6200m,v=288km/h=80m/s;列车完全通过隧道时间:;故③错误;④列车完全在隧道通过的路程:s'=6000m﹣200m=5800m,v=288km/h=80m/s;列车完全通过隧道时间:;故④正确。
16.解析:图甲中小车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的距离为:sAC=90.0cm﹣10.0cm=80.0cm,小车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为5s,平均速度 ;小车AB段运动距离sAB=58.0cm﹣10.0cm=48.0cm,tAB=3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小车运动距离sBC=90.0cm﹣58.0cm=32.0cm,tBC=5s﹣3s=2s,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vBC===16cm/s=0.16m/s,由此可知,vAB=v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