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5海水的性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共6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5海水的性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共6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3 22:2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下列鱼类你认识吗?知道是产自哪里的吗?
石斑鱼(南海)
金鲳鱼(广西)
鳕鱼(阿拉斯加)
三文鱼(挪威)
暖水鱼
冷水鱼
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五节
1.通过区域图文资料,说明海水温度、密度、盐度分布规律。
2.运用材料分析影响海水温度、密度、盐度的因素。
3.结合实例,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认识“海““洋”
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
地球上互相连通的广大水域构成了海洋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0%
海 水 的 理 化 性 质
温 度
盐 度
密 度
01
海水的温度
海水温度的决定因素
太阳辐射
海水蒸发
海水的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海洋学上一般用摄氏度(℃)来表示海水温度。
在不同季节、不同纬度(海区),热量收支不平衡
=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说出大洋表层水温的总体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水平分布规律
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温度/℃
60°
40°
20°

20°
40°
60°
N
S
0
-10
10
20
30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强,因此海水温度也越高。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有何区别?为什么?
北半球等温线分布不规则,南半球等温线近似平行于纬线
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
原因: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南回归线经过的非洲南美洲大陆东西岸温度相同吗?为什么?
非洲南美洲大陆东侧的水温比西侧高
不同温度性质海流交汇处,海水温度梯度最大,等温线特别密集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读图,概括世界海洋垂直方向上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并说出原因。
随深度增加而降低,1 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原因:海水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海洋深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小。
时间变化规律
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1月
7月
10℃左右
20℃左右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在一天中,表层海水的最高温度出现在14-16时。
同一海区水温,夏季高,冬季低。
一天中,表层海水最高温度出现在14-16时
1、海水温度在空间上分布规律:
(1)水平方向:
不同纬度,低纬水温高,高纬水温低
(2)垂直方向:
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
1000米以内,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1000米以下,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小。
2、海水温度在时间上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同一纬度,暖流流过水温增高,寒流流过水温降低
3、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除此之外,海陆分布,大气运动等也会影响海水温度
洋流
暖流
寒流


海水温度


夏季
冬季
季节
纬度
高纬
低纬
水深
深层
表层
读“海洋水温曲线图”,回答1-2题:
1.影响曲线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水热容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2.若图中①曲线表示的是某地的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
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减
C.在水深1 000米以下,水温保持稳定,变化不大
D.大陆架海区,水温变化最小
D
C
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洋生物分布
海洋运输
调节气温
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①深度差异: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种类越少
原因:海洋表层水温较高,阳光充足,有利于浮游
生物繁殖,因此吸引海洋生物集聚。
②纬度差异:纬度不同,海洋生物的类型不同。
鳕鱼
罗非鱼
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活在低纬度的罗非鱼
生活在高纬度的鳕鱼
②纬度差异:纬度不同,海洋生物的类型不同。
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珊瑚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洋中的腔肠动物,其软体部分叫珊瑚虫,珊
瑚虫体态玲珑,色泽美丽,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温保持在22℃-28℃水域,且
盐度为27‰~40‰的海水中。
“美丽”的珊瑚
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鳀鱼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是一种生活在温带海洋中上层的小型鱼类。每到冬天,就会从渤海向南游至黄海南部或东海北部的栖息地过冬,是我国最为典型的越冬洄游鱼类。
③季节差异:
某些海洋生物因水温的季节变化而发生季节性游动
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资料:南非沙丁鱼洄游
沙丁鱼 适合生活在20-30℃的水域,每年5月到7月间,总数可以数十亿计南非沙丁鱼就从厄加勒斯浅滩出发,沿着南非东岸向北迁徙,目的地是德班附近的北部海域,路线长度超过1000公里。迁徙的沙丁鱼群通常有7公里长、1.5公里宽、30米深。
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影响海洋渔业活动
牡蛎养殖,最适宜水温:15-25℃
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山东荣成鲍鱼“北上南下”养殖
影响海洋运输
高纬度地区,因气候寒冷,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装备破冰设施
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调节大气温度
W
E
陆地温度变幅大
海水温度变幅小
升的
降的
气温
升的
降的
气温
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的大,且海洋占全球表面积的2/3。因此,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使温差变小。
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分析海水温度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
图3.11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葫芦岛、厦门、西沙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适宜游泳。
1、分别描述3个海域的海水温度季节变化特点
葫芦岛: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冬夏季节变化显著。
厦门: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有季节变化。
西沙:冬夏季节海水温度均较高,季节变化不明显。
2、3个海洋站附近的海滨浴场分别有哪些月份适宜人们游泳?
葫芦岛:6-9月 厦门:4-11月 西沙:全年皆宜
3、比较3个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长短差异,并说明原因。
葫芦岛适宜游泳的时间最短,西沙适宜游泳的时间最长。
原因:纬度越低,海水温度越高,则适宜游泳的时间也越长。
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
随堂练习
下图是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个观测站按照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2.深度超过1千米后,海水温度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受太阳活动影响小 B.受地热能影响大C.受太阳辐射影响小 D.受人类活动影响小3.有关海水的温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温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B.到低纬地区远洋捕捞鳕鱼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更小D.高纬海区通航时间更短
B
C
B
02
海水的盐度
海水中的盐类物质
氯化钠77.7%

氯化镁10.9%

硫酸镁
4.9%
硫酸钙3.4%
硫酸钾2.5%
碳酸钙0.3%
溴化镁及其他0.3%
盐度的概念
指每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
盐度
千分比/‰
表示方法
35‰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
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盐度/%
3.3
3.2
3.4
3.5
3.6
60°
40°
20°

20°
40°
60°
N
S
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降水量
赤道海域全年高温多雨,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
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降水量
盐度最高
盐度最高
盐度较低
概括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海域递减。(马鞍形)
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弱,盐度低
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弱,盐度低
(1)同样是高纬度地区,为什么北半球盐度更低?
(2)同一地点,冬季、夏季的盐度是否相同?
探究活动
北半球陆地面积广阔,海水面积小,有大河流注入,对海水的稀释作用明显,所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比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盐度更低。
同一地点,由于冬季和夏季气温和降水不同,盐度也会发生变化。
高纬
低、中纬
深度/米
大西洋
1000
2000
3000
4000
太平洋
0
高纬
低、中纬
36
35
34
33
37
36
35
34
33
37
盐度/‰
海水盐度垂直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着深度增加,盐度先降低后升高直至稳定,1000米以下变化不大。
高纬度地区,表层海水盐度较低,随着深度的增加,盐度也在增加直至稳定,1000米以下变化不大。
盐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影响盐度的因素
温度
降水量
蒸发量
蒸发量大
盐度越高
降水量大
盐度越低
温度越高
盐度越高
外海或大洋
另外,海面结冰时盐度高,融冰时盐度低
影响盐度的因素
有河流注入的海域,盐度一般较低。入海径流量越大,则盐度越低
近岸地区
入海径流
受长江入海径流的影响,长江口海域盐度较低,且夏季盐度低于冬季盐度。
封闭海域与外海海水交换少,
主要受气候和径流的影响。
1) 纬度(温度):温度高→盐度高
2) 气候:蒸发量>降水量→盐度高
蒸发量<降水量→盐度低(外海或大洋)
3)径流 :有淡水汇入→盐度低
(河口、近岸)
4) 洋流:暖流流经→盐度高
    寒流流经→盐度低
5)海区形状:封闭海域减少与外海的海水交换。
6)冰情:海面结冰时盐度高,融冰时盐度低
影响盐度分布的因素
波罗的海
红海
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盐度不到10‰,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0‰,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P59活动:

红海和波罗的海的盐度差异及其原因
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1、归纳红海、波罗的海地区的气候特征
红海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波罗的海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2、结合河流分布和流域气候特征,推测河流对两海域盐度的影响
红海
红海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入海河流较少,流量小,稀释弱,海水盐度高;
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入海河流较多,流量大,稀释强,海水盐度低。
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3、分析红海、波罗的海与外海连通状况对盐度的影响
红海自身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红海和波罗的海水道都非常狭窄。
水道狭窄不利于水体的交换,反而有利于原水体的盐度保持。
狭窄
狭窄
狭窄
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4.分别总结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盐度高
盐度低
C 海域狭长,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与外海海水交换不便。
红海
A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蒸发量小。
波罗的海
A 地处副热带海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
B 周围陆地沙漠广布,没有较大河流汇入。
B 周围大量河流注入,带来大量淡水。
C 海域狭长,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与外海海水交换不便,外洋盐度高的海水很难进到波罗的海。
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晒盐
制碱
提镁
海水养殖
海水淡化
冲厕
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物质,利用海水蒸发可以制取食用盐和工业盐。
渤海沿岸的长芦盐场、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台湾的布袋盐场等都是我国著名的盐场。
海水的盐度与人类生产生活
地势平坦,海滩宽广;海域盐度高;雨日较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适合晒盐、制盐。
利用海水晒盐
莺歌海盐场
长芦盐场
我国的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8号晚上受台风‘电母’影响,突然掀起暴风雨。第二天就发现渔排不见了,差不多一千平方米的渔排,里面养的剑槽鱼、金昌鱼全不见了,损失将近一百来万”。其他的渔排尽管完好,但所养的鱼均躲不过这场暴雨的侵袭,“都是被大量淡水‘淹’死”。
利用海水养殖
对海水养殖而言,盐度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现在世界上的大型海水淡化工厂,大多采用新的蒸馏法
西亚国家科威特,通过海水淡化每天可以生产淡水100万吨
波斯湾沿岸地区,部分国家的淡化海水已经占到了本国淡水使用量的80%-90%
拓展
御咸蓄淡 变海湾为水库
新加坡淡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地域狭小,地势低平,缺乏蓄水量较大的蓄水池,淡水资源极度匮乏。
下图为世界表层海水平均温度和盐度随纬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60°N和60°S海域表层海水平均盐度分别约为( )
A. 33.5%,33%。
B. 33.8%,32.2%。
C.32.3%,34%。
D.33%,33.5%。
2.图示甲、乙两处表层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径流汇入多
B.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海区封闭,与外界交换少
D.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C
B
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失事事件
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部大陆架边缘做下潜300米的潜水试验时,忽然沉入2300米深的海底;艇上129名船员全部遇难
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失事的核潜艇。关于该艇的失事原因有诸多猜测,其中之一认为该艇在水下遭遇了“海中断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国海军潜艇都经历过“海中断崖”事件
你知道“海中断崖”是怎么回事吗?
这现象涉及海水的什么理化性质?
03
海水的密度
海水密度及影响因素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单位是kg/m?或g/cm?
温度
深度
盐度
温度增加
密度变小
盐度增加
密度增大
压力增加
密度增大
热膨胀
溶解物质增加,质量增加
压力对体积的压缩效应
????=????????
?
密度的分布规律(水平分布)
密度/kg·m-3
60°
40°
20°

20°
40°
60°
N
S
1022
1024
1026
1028
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同纬度海域大致相同
密度的分布规律(垂直分布)
0
1023
密度/kg·m-3
1000
2000
3000
4000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深度/m
0~50m:密度无变化或变化很小
50~100m:密度迅速增加,出现密度的突变层(跃层)
1500m以下:密度变化很小
赤道
热带
高纬
低纬度海区
变化很小或没有变化,垂向变化曲线近似为一条直线
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高纬度海区
如果海水跃层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即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被称为“海中断崖”。
海中断崖
高密度海水
高密度海水
低密度海水
潜艇在水下航行中,如突遭海中断崖,会立即失去浮力,急剧掉向海底,大多数常规潜艇的有效潜深为300米,潜艇不受控制的掉到安全潜深以下时,会被巨大的海水压力破坏,造成海中断崖失事,二战以来各国海军出现过数次海中断崖的失事。
海中断崖
盐度 / ‰
36
35
34
33
32
20
10
0
温度 / ℃
密 度
盐 度
温 度
1027
1026
1025
1024
1023
1022
1021
1020
密度/( ㎏·m??)
60°
40°
20°

20°
40°
60°
N
S
知识梳理
海水的温度
决定因素
分布规律
产生的影响
收:太阳辐射
支:海水蒸发
垂直分布:从海面向海底呈不均匀递减
水平分布: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季节变化:同海区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影响海洋生物分布
影响海洋运输
调节全球气温
海水的盐度
概念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产生的影响
由副热带海域向两侧递减
温度
降水量
蒸发量
晒盐、制碱、海水养殖、海水淡化、冲厕
海水的密度
概念及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垂直分布: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水平分布: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海水的性质
巩固练习
1.海洋上的气温比同纬度陆地变化小,是因为( C )
A.暖流影响 B.寒流影响
C.海水的比热容大 D.海水的比热容小
2.影响世界大洋盐度纬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A.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B.洋流
C.河流淡水的注入 D.气温的高低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由于海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锰,因此海水既苦又咸
B.波罗的海因有大量淡水注入,蒸发又小,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
C.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下降
D.地中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4.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的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B
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说明密度与温度相关;由赤道到副热带的盐度与密度线关系还可看出,密度与盐度正相关;而海水由表层到深层温度降低、密度增加。
课堂练习
5.有关表层海水温度的正确叙述是( )
A.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
B.沿岸的地形、气候、洋流等因素会影响到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
C.由低纬度向两侧的高纬度海区递减
D.南半球比北半球同纬度海区水温高得多
盐度
C
盐度
相差不大
课堂练习
6.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海洋热量收入和支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图中表示热量盈余的海区是____________。
(3)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增多
B.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太阳辐射
海水蒸发
低纬度海区
D
7.读“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大西洋表层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海水密度大约是(  )
A.37kg/m? B.1 027kg/m? C.1 025kg/m? D.1 023kg/m?
(2)对于图中①②③海区海水密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可能位于赤道附近地区 B.②一定在10°N以北地区
C.①地海洋表层 和底层密度相差很大,易产生上升流,故会形成大渔场
D.由于夏季冰川融化,③地1月密度一定大于7月密度
C
A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