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3 09:52:24

文档简介

高三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1-5:BDDDD 6-10:BBDAC 11-16:DBDABC
17.(12分)(1)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在滤纸条上扩散越快,反之越慢。
(2)C5 ATP和NADPH
(3)库源比降低(比如摘除部分果实)降低了库的大小,使叶片中光合作用的产物蔗糖和淀粉积累,抑制了光合速率 当库源比降低时,单果重明显增加
(4)离叶片越近的果实分配到的有机物越多,即库与源距离越近,库得到的有机物越多(逻辑完整才给2分)
18.(12分)(1)辛伐他汀溶液5mL/d 黄芪多糖提取液5mL/d
(2)辛伐他汀和黄芪多糖均能降低血脂浓度 辛伐他汀在降低转氨酶浓度方面效果不明显,而黄芪多糖能明显降低转氨酶浓度,对肝组织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一系列等浓度梯度的黄芪多糖提取液
(4)适度运动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运动疗法减缓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程度的大小;减轻NAFLD患者肝脏变性的运动类型(最佳运动强度或运动时间或运动时长)(脱离运动作答不给分)
19.(12分)(1)半保留复制(1分) 维持甲基化酶(1分)
(2)基因的表达(转录)(1分) 表观遗传(1分) 可遗传、碱基序列不变、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答到两个即可)
(3)全部正常 正常:矮小=1:1 卵细胞中的A及其等位基因由于启动子甲基化而不表达,精子中的A及其等位基因由于启动子非甲基化而表达(1分),并且含A的精子:含a的精子=1:1(1分)。
20.(12分)(1) 胞吐 需要 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
(2) 大脑皮层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膈肌和腹肌
(3)抑制Ca2+通道的活性,减少Ca2+内流/抑制M神经元中的速激肽基因的表达
21(12分)
(1)基因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2)如图所示(残翅、中翅、长翅递增,残翅可为0)
(3)基因库;生殖隔离;(各1分)
A、B两种群发生的可遗传变异不同;A、B两种群存在地理隔离,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甲、乙两岛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导致A、B种群中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不同(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70%;42%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0分。1~12小题,每小题2分,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亚运会期间,外国友人来杭州参加或观看亚运赛事之余,大力抢购西湖龙井。西湖龙井色泽嫩绿光润,滋味鲜爽甘醇。龙井茶中富含茶多酚(生物碱,主要成分为花色素类等),能清除自由基,适量摄入有利于健康。高温杀青破坏多酚氧化酶是龙井保持绿色的关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龙井茶中富含的茶多酚主要分布在茶叶细胞的细胞液中
B. 沸水泡茶时茶叶变得舒展是叶肉细胞渗透吸水的结果
C. 龙井茶中茶多酚清除自由基可能起到延缓细胞衰老的效果
D. 杀青后的多酚氧化酶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
B.脂溶性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这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相关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3.青霉素酰化酶,又称青霉素氨基水解酶,该酶已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关键中间体和半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某科研小组测定了青霉素酰化酶活性与pH和温度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素酰化酶具有一定的结构,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无关
B.该酶适于在35℃、pH为6.5的磷酸盐缓冲液体系中保存
C.反应体系的pH由2上升到6.5的过程中该酶活性逐渐增强
D.若温度由10℃上升到28℃,则该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增强
4.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基因不能转录,但可以翻译
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成熟红细胞凋亡基因开始表达导致其主动死亡
5.不同抗菌药物抗菌机理有所不同,如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利福平能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功能。下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福平和红霉素能通过抑制③⑤过程来抑制新冠病毒繁殖
B.完成图中②④两个过程所需的原料、模板和酶都相同
C.环丙沙星能够显著抑制细菌体内的①④两个生理过程
D.图中③⑤所代表的生理过程中都有氢键的断裂和生成
6.研究发现,长期熬夜引起的昼夜节律紊乱可以改变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癌变,对人体自身DNA修复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癌基因在表达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B.熬夜可能会使原癌基因过量表达进而导致患癌症的风险增加
C.与正常细胞相比,癌变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多,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增强
D.在DNA修复过程中,需限制酶剪切错误片段中的氢键,需DNA聚合酶催化DNA片段的修复
7.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但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
B.若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
8.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然而,与他同时代的一些生物学家利用某些植物做一些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并没有得出3:1和9:3:3:1的经典分离比;孟德尔用山柳菊也未得到与豌豆杂交实验相同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不符合经典分离比的性状可能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不符合经典分离比的植物可能同时进行着无性繁殖
C.不符合经典分离比的性状可能由细胞质基因决定
D.说明孟德尔遗传定律并不能完全经得起重复实验的验证
9.下列利用基因型为MMNN与mmnn的小麦进行育种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亲本杂交育种得到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其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育种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人工诱变育种时,需要处理大量的小麦萌发种子,且需要经过严格筛选才能得到目标品种
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基因型为MMmmNNnn的小麦通常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幼苗来获得
10.实验操作顺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表中实验操作顺序有误的是( )
选项 高中生物学实验内容 操作步骤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向待测样液中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B液
B 观察细胞质流动 先用低倍镜找到特定区域的黑藻叶肉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室温下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匀后,在设定温度下保温
D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将解离后的根尖用清水漂洗后,再用甲紫溶液染色
11.我国科研人员曾在某地捕获15只鼩鼱,经形态和分子鉴定,证实它们均为远东鼩鼱,此前远东鼩鼱仅发现在我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而本次的研究结果扩展了该物种的分布范围。另外研究发现,在黑龙江和该地分布的远东鼩鼱的皮毛颜色明显不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地区的远东鼩鼱的皮毛颜色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不同地区的远东鼩鼱的皮毛颜色不同,说明适应具有普遍性
C.若该地区的远东鼩鼱的皮毛颜色发生变化,其可能发生了进化
D.若不同地区的远东鼩鼱能进行交配,则说明它们仍属于同一物种
12.某医院通过四年时间对住院患者进行抗生素甲人均使用量的统计,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的研究,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菌耐药率的变化与抗生素甲的使用量之间存在着关联
B. 抗生素甲的使用量增加促使细菌耐药性突变速率加快
C. 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强属于协同进化
D. 经常变换使用不同抗生素可减缓细菌对某一种抗生素耐药率的升高
13.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在人体的内脏、血管和腺体等部位,调节着机体的消化、呼吸、分泌、生长和繁殖等多种生理过程。下列有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反射弧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入神经
B.人能控制排尿是大脑皮层调控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膀胱变大
C.饭后剧烈运动不利于消化吸收,与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有关
D.兴奋状态下,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14.“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由脑部某处血管突然破裂或堵塞引发脑损伤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右侧肢体偏瘫的患者常伴有失语症,而左侧肢体偏瘫的患者语言功能大都正常。血浆渗透压升高、呼吸性碱中毒(患者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血液pH高于7.45)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V区受损可引起失语症
B.患者右侧肢体偏瘫并伴有失语症,可能是大脑左半球受损
C.“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维持内环境稳态
D.血液中氧含量不足可能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的重要原因
15.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构成突触。通过微电极测定细胞的膜电位,PSP1和PSP2分别表示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分别使突触a后膜通透性增大、突触b后膜通透性降低
B.PSP1和PSP2由离子浓度改变形成,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C.PSP1由K+外流或Cl-内流形成,PSP2由Na+或Ca2+内流形成
D.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分别使PSP1幅值增大、PSP2幅值减小
16. 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A. 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Ⅱ3和Ⅱ4生一个男孩患病和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相同
B. 若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调查该病的遗传方式,则应在广大人群中随机调查
C. 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Ⅲ4与正常女性结婚,要避免生女孩
D. 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该病的遗传方式与红绿色盲相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叶片是给植物其他器官提供有机物的“源”,果实是储存有机物的“库”。现以某植物为材料研究不同库源比(以果实数量与叶片数量比值表示)对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项目 甲组 乙组 丙组
处理
库源比 1/2 1/4 1/6
单位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 78.7 75.5 75.0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9.31 8.99 8.75
果实中含13C光合产物(mg) 21.96 37.38 66.06
单果重(g) 11.81 12.21 19.59
注:①甲、乙、丙组均保留枝条顶部1个果实并分别保留大小基本一致的2、4、6片成熟叶,用13CO2供应给各组保留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②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从外界环境吸收的13CO2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测定时,可先提取并分离出叶绿素,再对比色素带的相对宽度来反映叶绿素相对含量。其中分离出叶绿素的依据是__________。
(2)研究光合产物从源分配到库时,给叶片供应13CO2,13CO2先与叶绿体内的__________结合而被固定,形成的产物还原为糖需接受光反应合成的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
(3)实验结果表明,库源比降低(比如摘除部分果实),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农业生产中,果农常通过“疏果”措施提高经济效益,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进行“疏果”的依据是 。
果实位置 果实中含13C光合产物(mg) 单果重(g)
第1果 26.91 12.31
第2果 18.00 10.43
第3果 2.14 8.19
(4)为进一步研究叶片光合产物的分配原则进行了实验,库源处理如图所示,用13CO2供应给保留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结果见表2。
根据表2实验结果,从库与源的距离分析,叶片光合产物分配给果实的特点是__________。
18.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会使肝细胞受损,导致血液中转氨酶水平可由轻至中度增高,辛伐他汀是治疗NAFLD的常用药物,但对肝脏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黄芪多糖是中药材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调节血脂、保护肝细胞等作用。为了深入研究黄芪多糖对NAFLD的作用效果,某研究小组以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40只、黄芪多糖提取液、辛伐他汀溶液、生理盐水等为材料开展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
a.将40只健康大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组10只,其中甲组饲喂普通饲料,连续饲喂6周;乙、丙、丁组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饲喂6周以获得NAFLD大鼠。
b.甲、乙组大鼠各灌胃生理盐水5mL/d;丙组大鼠灌胃__________,作为对照组;丁组大鼠灌胃__________。四组大鼠连续灌胃4周。
c.在7、8、9和10周各测一次血脂浓度(mmol/L)和转氨酶浓度(U/L),统计并分析数据。
(2)实验数据显示,丙、丁两组的血脂浓度明显低于乙组,由此说明__________;乙、丙两组转氨酶浓度差异不大,且都明显高于丁组,由此说明__________。
(3)若要将黄芪多糖用于NAFLD的临床治疗,还需进一步探究黄芪多糖对NAFLD治疗效果的最佳用量,实验过程中,需用__________分别处理NAFLD大鼠。
(4)研究表明:适度运动疗法能减轻NAFLD患者肝脏病变的程度,请结合该研究结果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个相关的研究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些基因在启动子上存在富含双核苷酸“CpG”的区域,称为“CpG”岛。其中的胞嘧啶在发生甲基化后变成5一甲基胞嘧啶,但仍能与鸟嘌呤互补配对。细胞中存在两种DNA甲基化酶(如图1所示),从头甲基化酶只作用与非甲基化的DNA,使其半甲基化;维持甲基化酶只作用于DNA的半甲基化位点,使其全甲基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图2中过程①的方式是 ,因此,过程②必须经过 酶的催化才能获得与亲代分子相同的甲基化状态。
(2)研究发现,启动子中“CpG”岛的甲基化会影响相关蛋白质与启动子的结合,从而抑制 。这种通过基团修饰而调节基因表达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其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写出2点即可)。
(3)小鼠的A基因编码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2),a基因无此功能(A、a位于常染色体上)。IGF-2是小鼠正常发育必需的一种蛋白质,缺乏时小鼠个体矮小。在小鼠胚胎中,来自父本的A及其等位基因能够表达,来自母本的则不能表达。检测发现,这对基因的启动子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的,在卵细胞中则是甲基化的。若纯合矮小雌鼠与纯合正常雄鼠杂交,则F1的表型应为 。F1个体随机交配,F2表型及比例应为 。结合F1配子中A及其等位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分析F2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 。
20.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揭示了“恶心-呕吐”的生理机制,绘制出了当胃肠道遭受毒素入侵后,从肠道到大脑的防御反应神经通路(如下图)。研究结果显示,脑干孤束核中有多种神经元,其中只有表达速激肽基因的神经元 (M 神经元)才能接收到迷走神经传来的信息,并通过释放速激肽来传导信息,最终激活“呕吐中枢”,通过调节负责膈肌和腹肌同时收缩的神经元,引发呕吐行为。
(1)据图可知,食物中的毒素会与肠嗜铬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会使肠嗜铬细胞释放大量5-羟色胺(5-HT),5-HT 的释放方式应该是 ,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迷走神经感觉末梢的特异性受体与 5-HT 结合后,产生兴奋,其膜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 。
(2)食源性细菌被机体摄入后,会在肠道内产生毒素,刺激机体的“厌恶中枢”在 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引发的呕吐行为可将摄入的有毒食物排出消化道。结合上述信息可知,由变质食物引发呕吐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 。
(3)临床研究发现,化疗药物会激活癌症患者体内与上述相同的神经通路。科研人员欲根据实验揭示的“恶心-呕吐”的生理机制,研发针对化疗患者的抗恶心药物,请根据上述图文信息,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合理的研发思路: 。
21.某昆虫的翅可按长度分为残翅、中翅和长翅,且残翅昆虫不能飞行,翅越长运动能力越强。图1表示某地区该种昆虫的翅长与个体数量的关系,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有两个较小的此种昆虫的种群分别迁入了甲、乙两个岛屿,其中甲岛屿食物匮乏,运动能力强的生物更容易获得食物,乙岛屿经常有大风浪,能飞行的昆虫容易被吹入大海淹死,我们能从这一事实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图2中画出昆虫在甲岛屿繁殖数代以后翅长与个体数量的柱状图。
(3)若干年后,甲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A与乙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B再次相遇,但它们已不能进行相互交配,说明两种群的_________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它们之间形成了_________,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现有1000只该种昆虫迁入丙岛屿,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550只,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300只,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150只,如果不考虑自然选择作用和突变,昆虫个体间进行自由交配,且每只昆虫的繁殖能力相同,则繁殖3代以后,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