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4.21落到地面的雨水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海洋水进入大气所通过的是( )。
A.蒸发 B.径流 C.凝结
2.自然界的降水总是降不完。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大气中的水能不断得到补充
B.地表水也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
C.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多
3.空气中的水蒸气( )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
A.极少部分 B.多数 C.绝大多数
4.水在三态之间的变化主要( )。
A.与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有关 B.与水的质量有关
C.与水的体积有关
5.人工降雨是在( )条件下进行的。
A.云量比较大 B.晴空万里 C.任何时候
6.夏天,小明上学时买了一瓶冰水,到教室后放在桌面上,下课后发现瓶子外壁全是小水珠。瓶子的外壁形成小水珠的原因是( )。
A.瓶子内漏出来的水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C.以上说法都错
二、填空题
7.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一部分汇入溪流、江、河,湖泊,被称为 径流;一部分渗入泥土、岩石层在地下汇聚、流动,被称为 径流。
8.地球上的水在 、 、 间不断地循环,总量保持不变。
9.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 。
10.降落到地面的雨雪一部分流入 ,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 ,还有的直接蒸发了。
11.当河道中的水流速度 ,水流挟带的泥沙会逐渐 ,在一些地方形成 。
三、判断题
12.即使没有水循环,陆地上的水也足够人类生存所需。( )
13.降水的形式有多种,降雨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
14.液态的水只要受冷,一定会凝固成固态的水。( )
15.雨后放晴地上的积水没有了,是因为全都渗入地下了。( )
16.当水的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会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 )
四、简答题
17.时不时的雨总会从天而至,那天上的水有没有降完的时候,为什么?
18.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到哪里去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又来自哪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根据对水循环的认识,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海洋水进入大气所通过的环节是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
2.C
【详解】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自然界的降水总是降不完,这是因为地表水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大气中的水能不断得到补充,从而形成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3.C
【详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空气中的水蒸气绝大多数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
4.A
【详解】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5.A
【详解】人工降雨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云量比较大的条件下,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冰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
6.B
【详解】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夏天,小明上学时买了一瓶冰水,到教室后放在桌面上,下课后发现瓶子外壁全是小水珠。瓶子的外壁形成小水珠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7. 地面 地下
【详解】降下的雨在地面汇聚一起流动称为径流。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一部分汇入溪流、江、河,湖泊,被称为地面径流;一部分渗入泥土、岩石层在地下汇聚、流动,被称为地下径流。
8. 陆地 海洋 大气
【详解】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循环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
9.云
【详解】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上升到空气中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这就是雨。
10. 江河湖海 地下水
【详解】地表水蒸发进入大气,又在适当条件下转为雨雪落到地面和海洋。降落到地面的雨雪一部分流入江河湖海,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还有的直接蒸发了。
11. 变慢 沉积下来 三角洲
【详解】河道中的水流速度变慢,水流挟带的泥沙会逐渐沉积下来,在一些地方形成三角洲。河道中的水流速度变慢,水流挟带的泥沙会逐渐沉积下来,在一些地方形成三角洲。
12.×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没有水循环,陆地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水会越来越少,水循换对生物的影响极大。
13.√
【详解】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如有雨、雪、冰雹等。
14.×
【详解】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液态的水温度只有下降到0℃时,才能开始结冰,如果温度下降不到0℃的话,是无法加冰的。
15.×
【详解】水在常温下也能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做蒸发。加热可以使蒸发变快。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肉眼无法看到。太阳出来后,路面上的积水慢慢变干,是因为地面上的水一部分慢慢地渗入地下,一部分变成了水蒸气,所以地面变干了。
16.√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当水的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会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
17.没有;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热,不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水蒸气在空中受冷变成云,云变成雨、雪等落到地面;地面上的雨水和融化了的雪水有的渗入地下,地下水又会汇集流出地面形成泉水流入江、河、湖、海,于是,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永不停息地循环。自然界中的水都在不停的循环当中,降水仅仅是整个水循环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天上的水是降不完的。
【详解】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热,不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水蒸气在空中受冷变成云,云变成雨、雪等落到地面;地面上的雨水和融化了的雪水有的渗入地下,地下水又会汇集流出地面形成泉水流入江、河、湖、海,于是,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永不停息地循环。自然界中的水都在不停的循环当中,降水仅仅是整个水循环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天上的水是降不完的。
18.雨和雪降落到地面上后,渗透到地下或流入河、海中,再通过蒸发作用转化为水蒸气进入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水的蒸发和雪或冰的升华。
【详解】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一部分直接落入江河湖海;一部分到达陆地后流入江河湖海,或到达陆地后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还有的直接蒸发形成水蒸气,又跑到空中。空气中的水蒸气绝大多数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地表上层的水也会蒸发进入大气层,另外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