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洋浦中学2024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土耳其高原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 (如下图)。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底部岩石按成因划分属( )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2.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
A. 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B. 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
C. 地壳抬升—沉积—火山喷发 D. 地壳抬升一火山喷发一风化侵蚀
我国近海海域的海流可分为两大系统,即外来洋流系统——黑潮暖流主干及其分支、近海海域内就地形成的海流系统。下图为我国近海表层海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3. 与同纬度黑潮暖流所经海域相比,我国近海海流所经海域的海水一般盐度较低,主要原因是( )
A. 洋流性质差异 B. 蒸发量大C. 受陆地径流影响 D. 水温低
4. 黄海沿岸流使所经海域表层( )
A. 等温线向北弯曲,水温升高 B. 等温线向北弯曲,水温降低
C. 等温线向南弯曲,水温升高 D. 等温线向南弯曲,水温降低
5. 东海沿岸流在2月和8月流向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季风②长江入海水量的季节变化③海陆轮廓④人类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 ④
流经乌克兰中部的第聂伯河流域的乌克兰大平原,广泛分布世界最肥沃的黑土。黑土占乌克兰国土总面积的34%,占全国耕地面积37%以上。图示意乌克兰黑土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6. 乌克兰黑土分布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A. 原始森林 B. 森林草原、草原 C. 稀树草原 D. 荒漠草原、草原
7. 第聂伯河流域黑土发育的主要原因是( )
A. 有机质集中于土壤表层 B. 风化壳分布广阔且深厚
C. 冬长而寒,有机质分解缓慢 D. 夏温而长,有机质补给量大
8. 历史上,第聂伯河流域黑土曾流失5~12 厘米,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 土地退化 D. 土地冻融
图为世界某区域典型植被分布示意图,①②③④⑤代表五种不同的植被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2
9. ③区域植被( )
A. 形成受寒流影响较大 B. 季相变化不明显
C. 普遍存在旱生结构 D. 群落结构简单
10. 导致②④两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起伏 B. 海陆位置 C. 太阳辐射 D. 大气环流
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区域天气与气候的变化情况,以及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下图示意某月北冰洋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所示季节最可能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2. 此时关于甲地气压说法正确的是( )
A. 易出现狂风暴雨天气 B.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C. 增加沿岸农业霜冻危害 D. 阻滞高低纬度能量交换
13. 关于乙、丙两地说法( )
A. 全年降水量都大 B. 风向均为西北风
C. 均受沿岸暖流的影响 D. 风力与海陆分布有关
下图为某日甲、乙两地从日出到日落的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左曲线为甲地,右曲线为乙地), 已知甲地位于北半球。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乙地相比, 甲地(·)
A. 纬度位置较低 B. 无太阳直射的机会
C. 当日夜长较短 D. 当日正午日影较长
15. 该日最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是( )
A. 甲地日出东南方 B. 乙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
3
C.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D. 地中海沿岸河流正值汛期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有4道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市是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国家物流枢纽、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发挥着通江达海、连接亚欧的节点作用(下图)。截至2021年底,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累计运输量超过27万标箱,货值480亿元;成渝两地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超1.8万列。实现进出口贸易额超7000亿元。
从物流枢纽的角度,说明重庆在不同尺度区域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10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素有利用大叶种茶树的粗叶腌制酸茶的习俗。酸茶以食用为主,也可泡饮,具有清凉、提神等作用,1914年,茶房村(位置见下图)发现大片野生大叶种茶树,从而成为泰北重要的酸茶生产地。之后,茶房村引入新的茶树品种和茶叶加工技术,新建利用茶树新芽嫩叶生产红碎茶的工厂,并与曼谷等地的茶叶、茶饮料公司建立紧密联系。20世纪90年代,随着交通和电力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茶房村建立了几家大型茶叶加工厂,使茶叶加工从分散走向集中,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产业链。目前,茶房村围绕茶叶的旅游活动也悄然兴起。
4.
(1)结合地形和气候条件,解释泰北山地民族吃酸茶习俗的形成原因。 (6分)
(2)分析生产集中化对茶房村茶叶加工企业采购和销售的有利影响。 (9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镍矿是战略性资源。 目前我国镍矿资源占全球总量3%左右,但消费量居全球第一。印度尼西亚低品位红土镍矿储量丰富,易开采,难冶炼。2006年后中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采矿。2014年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布禁止镍矿出口政策后, 中国企业利用其全球领先的低品位红土镍矿规模化冶炼技术,开始在该国建设镍冶炼厂,产品大部分销往中国。下图为2006-2016年中国镍矿进口量及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镍矿进口占中国镍矿进口总量之比变化图。
依据材料分析中国镍资源安全存在的主要风险,并阐述保障中国镍资源安全的途径。 (10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图2 是图1中丙地的气候资料。
材料二:甲地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甲地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 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巨型伤疤。现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1)简析甲地铜矿开采和冶炼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6分)
(2)试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乙地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8分)
(3)丙地东临大西洋,气候却干燥少雨,说明其成因。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