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存零用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存零用钱》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13 05:1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存零用钱》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的第3课时,题目为《存零用钱》。本单元主要教授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通过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于小数的认识和运算方法还不够熟练。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计算粗心、运算符号混淆等问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来加强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存零用钱的问题。请你们回想一下,你们有存零用钱的经历吗?存零钱的方式有哪些?
学生:我有存零钱的经历,可以用存钱罐、钱包等方式存零钱。
教师:很好。那我们来想一想,如果你存了2元零钱,又存了1元零钱,一共存了多少钱呢?
学生:3元。
教师:对,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整数加法。那如果你存了2.5元零钱,又存了1.75元零钱,一共存了多少钱呢?请思考一下。
2、新课呈现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张存零钱的图片。请大家观察图片中的零钱数量。
学生观察图片。
教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这些零钱数量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
学生:图片中有1元、5角、2角、1角的硬币,可以用小数表示。
教师:非常好。那我们来学习一下小数的含义。小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成若干等份的数,其中每一份都是整体的1/n。比如1角就是整体被分成10份,每一份是整体的1/10。同学们明白了吗?
学生:明白了。
教师:那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0.5表示整体被分成2份,每一份是整体的1/2。请同学们说一下其他的例子。
3、小组探究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份练习题册和计算器。请你们在小组内探究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通过实际的计算练习来加深理解。如果有问题可以相互讨论和请教。
学生分组,开始进行小组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相互合作、讨论和分享解题思路。
4、展示与总结
教师:同学们,每个小组派一位同学上台展示他们的解题方法和答案。
学生上台展示,并进行解题过程的说明。
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总结正确的解题方法,并强调其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5、拓展练习
教师:现在我给大家提供一些生活情境的问题,请你们运用所学的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例如,小明存了1.2元,小红存了0.8元,他们两个人一共存了多少钱?请你们尝试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互相检查答案。
6、小结与反思
教师:同学们,请注意时间,我们要进行本节课的小结了。请你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师:非常好。在学术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困难或者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学生分享他们遇到的困难、收获和感悟。
教师:非常好,你们在小组合作中展现了良好的互助和探究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参与和努力!
六、板书设计:
存零用钱
小数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学生对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学习动力。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在探究环节的时间较短,影响了他们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板书设计方面,可以更加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概念,便于学生的复习和回顾。最后,在拓展练习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更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时间的合理安排,保证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探究和实践。同时,在板书设计上,我将更加简洁明了地呈现关键概念,方便学生的复习和掌握。此外,我还将积极寻找更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拓展练习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