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2 23:53:38

文档简介

贵州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地 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地球与地图、宇宙中的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年5月15 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 “祝融号”利用4片大面积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为其正常运转提供能源供应和保障,利用围绕火星的“天问一号”环绕器为其向地球传输无线电信号提供中继服务。下表为地球、火星相关数据,据此完成1~2题。
项目 行星 与日平均距离 (百万千米) 质量 体积 大气 密度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均温(℃) 自转 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 、O 22 23时56分 1.0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 -23 24时37分 1.9年
注:质量、体积和大气密度都以地球为 1。
1.“祝融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较大,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大气密度 B.与日平均距离 C.大气成分 D.公转周期
2.与地球相比,火星
A.有稳定液态水 B.季节更替频繁 C.昼夜温差较大 D.大气层厚度大
下图示意我国云贵高原某天气系统剖面。据此完成3~4题。
【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 第1页(共6页)】 243346Z
3.图示天气系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冷气团势力强劲 B.冷暖气团相背而行
C.气流受地形阻滞 D.暖气团主动进攻冷气团
4.图示天气系统出现频繁的季节
A.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B.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C.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 D.我国东南沿海多暴雨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变化统计。据此完成5~6题。
5.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A.东南沿海地区 B.江淮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6.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季节性积雪融水 B.雨水
C.冰川融水 D.地下水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下图示意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水汽运动状况。据此完成7~9题。
7.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与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关联性最强的是
A.赤道逆流增强 B.近地面偏东风增强
C.气温周期性降低 D.西风漂流势力减弱
8.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西部边缘海域海水
A.密度减小 B.温度降低
C.盐度升高 D.水位下降
【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 第2页(共6页)】
9.拉尼娜现象发生时
A.印尼森林大火频发 B.澳大利亚东部发生旱灾
C.秘鲁渔场渔业减产 D.我国夏季台风活动偏多
华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华山山脉是深成侵入岩体的花岗岩巨石,顶部是粗粒斑状花岗岩。下图示意某游客拍摄的华山景观。据此完成10~11题。
10.照片中显示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 B.背斜
C. 地堑 D.地垒
11.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依次为
A.冷却凝固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
B.冷却凝固—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C.地壳抬升一冷却凝固一风化侵蚀
D.风化侵蚀一冷却凝固一地壳抬升
海岸沙丘宽1~4千米,高10~30米不等,长度可达几十千米,常呈链状分布于离海岸不远处。 下图示意海岸沙丘位置及海岸沙丘景观。据此完成12~13题。
12.海岸沙丘的形成原因是
A.海岸线地壳抬升 B.岩石风化堆积
C.向岸风风力沉积 D.潮汐海浪侵蚀
13.海岸沙丘形成后将
A.缓慢向海洋移动 B.沿海岸线移动
C.基本静止不动 D.缓慢向内陆移动
【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 第3页(共6页)】 243346Z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示意发源于太行山的拒马河的河流阶地。据此完成14~16题。
14.图示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垂直下降、流水侵蚀 B.地壳垂直上升、流水侵蚀
C.地壳垂直下降、流水沉积 D.地壳垂直上升、流水沉积
15.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一级阶地一二级阶地一三级阶地
B.三级阶地—一级阶地—二级阶地
C.二级阶地—一级阶地—三级阶地
D.三级阶地一二级阶地一一级阶地
16.图示地区地壳运动的次数最可能是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玛依塔斯位于新疆塔城盆地额敏县东部,是世界知名的风雪灾害区之一。玛依塔斯路段是进入塔城地区的必经之路,也是新疆联系内地、中亚及欧洲的“咽喉要道”。地形呈狭长谷地,西面是塔城盆地,东部与准噶尔盆地之间有南北分布的吾尔喀什尔山和加依尔山,中间衔接部为一狭长的东北—西南向鞍状地形,地势低洼,是塔城和准噶尔两盆地之间的气流通道。每年玛依塔斯路段冬季风吹雪发生频率高,造成严重的灾害。下图分别示意玛依塔斯风区范围及某年冬季某次风吹雪时的地面气压场(单位:百帕)。
(1)指出右图中玛依塔斯此时所吹的风向,并说明理由。(6分)
(2)分析玛依塔斯成为世界风雪重灾区的主要原因。(6分)
(3)简述玛依塔斯路段风吹雪灾害对交通产生的主要影响及应对措施。(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里海位于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平均盐度约为 12.8‰。里海入湖河流有130多条,其中W河径流量占里海总径流量的85%。R湾是里海东部的一个潟湖,该湾平均深度只有10m,里海湖水通过狭窄的水道补给R湾。 下图示意里海地理位置。
(1)指出里海的形成过程。(4分)
(2)简述 W 河对里海盐度的影响。(6分)
(3)比较R 湾盐度与里海平均盐度的大小,并说明理由。(8分)
【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 第5页(共6页)】 243346Z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黄山是皖南山区的最高山地,处于我国丰水带内,主峰—莲花峰海拔1 864 m。在黄山风景区 154 km 范围内,花岗岩体占 107 km ,千米以上高峰77座,河流素称有36 源和36峡谷。黄山花岗岩地貌各种类型的形状和分布都有规律可循,且与演化过程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黄山花岗岩地貌演化过程,图a示意几千万年前的黄山地貌,黄山花岗岩岩体出露地表呈穹形山体,发育夷平面和风化壳;图b示意几百万年前的黄山地貌,穹形山体顶部和缓起伏,周边有明显切割并出现花岗岩山峰;图c示意现代黄山地貌,古夷平面被强烈分割,河流裂点向中心溯源,产生峡谷和高峰。
(1)指出地壳运动对a阶段黄山花岗岩穹形山体形成的主要影响。(6 分)
(2)简述a→b→c阶段花岗岩山峰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变化。(4 分)
(3)分析穹形山体周边花岗岩山峰发育的过程。(8分)
【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 第6页(共6页)】 243346Z高三年级秋季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火星与日平均距离比日地距离大,单位时间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地球少,为了满足
探测车的能量需求,需增大“祝融号”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
2.C分析可知,与地球相比,火星大气密度小,以二氧化碳为主,空气稀薄,昼夜温差较大。火星表面均温较
低,无稳定液态水;火星公转周期比地球长,季节更替时间比地球长。
3.C图示天气系统为昆明准静止锋(云贵准静止锋),主要是因为南下的北方冷气流和西南暖湿气流受云贵高
原地形阻滞,位置相对静止,形成锋面,多形成于冬季。
4,B图示天气系统多出现在冬季,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5.C从河流月均流量的变化看,该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复季河流的含沙量较大,应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东北
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河流的含沙量较小;江淮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一般不会出现春讯。
6.A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
7.B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跨越赤道太平洋向西吹的近地面偏东风增强,使得太平洋东部海域表层温暖海水大
量向西部流动,底层冷海水上泛速度和强度增大,使表层海水温度大大降低。
8.A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西部边缘海域海水水位上升,温度升高,降水增加,使其盐度降低,密度
减小。
9.D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海面温度升高,区域大气对流更加旺盛,使得我国夏季东南沿
海地区台风活动偏多;印尼和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易发洪涝灾害;秘鲁渔场渔业增产。
10.D读图可知该山地没有岩层弯曲变形,但具有明显断层面形成的陡崖,故华山属于地垒山。
11.A分析可知,华山形成过程为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花岗岩),再经地壳断裂拾升形成山脉,后经风化侵蚀
使花岗岩裸露。
12.C在开阔且有大量松散砂砾物源的海岸地带上,在强劲的向岸海风(盛行风)作用下,沙粒在离岸不远处堆
积,不断加宽、加长和加高,逐渐形成海岸沙丘。
13.D依上题解析可知,海岸沙丘是在向岸海风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其缓慢向陆地移动。
14.B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河流下切,形成阶地。
15.D结合上题可知,地壳上升后经流水侵蚀形成阶地,故阶地位置越高,形成时间越早。
16.C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上升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
果,有几级阶地,就有几次地壳运动。
【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3346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