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正面战场指和敌军正面冲突的地方,敌军入侵我方,我方进行抵抗的战场是正面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指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的地区。
抗战前期的主战场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淞沪会战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抗战后期的主战场
1、时间
1937年7月7日
一、台儿庄战役
2、地点
山东台儿庄
3、目的
打通南北战场
4、指挥者
李宗仁
陇海铁路
津浦铁路
徐州门户
5、结果
歼敌1万余人,取得胜利
李宗仁
①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②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6、意义
台儿庄战役国民党参战人数226470人,其中非中央军的有179780人,占比高达79.2%。
张自忠--西北军
于学忠--东北军
王铭章--川军
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中方投入兵力:100万人
日方投入兵力:40多万人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
1、时间
1938年6月—10月
二、武汉会战
2、地点
湖北武汉
3、重要战役
①花园口决堤
②万家岭大捷
1938年6月,蒋介石命令在郑州花园口炸决黄河大堤,“以水代兵”。正值汛期的黄河水咆哮着冲出大堤,一路横冲直撞。花园口决堤虽然迫使日军放弃沿平汉铁路进攻武汉的计划,但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花园口决堤,直接淹死、饿死群众即达89.3万多人,先后逃离家园者391万多人,淹没耕地2994.3万多亩,受灾面积达3省44县5.4万多平方千米,工农各业损失,以战前币值折算,超过10.9亿元。
①花园口决堤
黄泛区
薛
岳
位于江西省的万家岭,笼罩在一片雨雾中。此岭高不足50米,三面高丘包围。
1938年10月,中国军队在抗日名将薛岳指挥下,巧设“口袋阵”,在万家岭打死打伤侵华日军3000多人,史称“万家岭大捷”即万家岭战役,当地还流传着“山不在高,歼敌则名”的佳话。
②万家岭大捷
日军感慨道:“撼山易、撼薛将军难。”
1、时间
1938年6月—10月
二、武汉会战
2、地点
湖北武汉
3、重要战役
①花园口决堤
②万家岭大捷
4、结果
①中国军队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③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②日军趁广州兵力空虚之际,占领广州
材料:战争中,日本军力伤亡了数十万人,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与军用资财,毁灭了数百架飞机和百余艘军舰,支出了数十万万元经费,这个消耗在日本历史上是空前的。
材料: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大小战斗数百次,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中国军民的奋起反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5、意义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
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
企图占领长沙
南京、武汉失守后,
长沙乃至整个湖南成为
西北大后方的军事屏障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9—10)中国军队成功地遏制了日军的大举进攻。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9—10)中国军队收复全部失地,恢复战前态势。
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1、时间
1941年12月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2、地点
湖南长沙
3、结果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场)
4、意义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
美国宣布将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贷款
美、英政府提出要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
归还上海、厦门等地的公共租界
取消领事裁判权
第三次长沙会战战利品
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伤亡5.6万余人,俘虏139人,中国军队伤亡2.8万余人,中国军队取得辉煌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
--英国《泰晤士报》
四、豫湘桂战役
1940年,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944年初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1、背景
2、时间
3、结果
材料一:正面战场无论在战略上还是在战役上,都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总体而言,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巨大作
用,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初期的主战场,粉碎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
材料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吸引了大批日军主力,起到了掩护八路军、新四军战略展开,保障敌后战场开辟的作用。
②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材料三:国民党统治集团不肯放弃反共政策,坚持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导致大片国土丧失)
③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导致大片领土丢失
积极
消极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第三次
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正面战场的抗战
防御阶段
相持阶段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