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解读课标 明确目标 培育素养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为寻求新的革命道路而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运用史料分析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原因,认识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知道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实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中国革命道路创建的过程,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01
02
03
2022课标
定目标 育素养
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毛泽东
绝境求生寻出路--南昌起义
壹
1.从大革命的失败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1.背景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的血腥屠杀。
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者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
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927年4月12日
1927年4月18日
1927年7月15
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
汪精卫在武汉
召开“分共会议”
国民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什么教训?
南昌起义
一、绝境求生寻出路--南昌起义
一、绝境求生寻出路--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
经过
结果
意义
1927年8月1日
江西南昌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发动起义——占领南昌——
撤出南昌,南下广东——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革命军遭到失败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南下广东
受挫
1927年8月1日
转战湘南
坚持斗争
占领
南昌城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1949年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敢闯新路——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贰
1.八七会议--指明方向
八七会议
秋收时节武装起义
1927年8月7日 汉口紧急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影响
1927年8月7日
武汉汉口
方针:确定实施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
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秋收起义)
论断:毛泽东得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的。—毛泽东:《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
二 · 敢闯新路——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2.秋收起义
1.时间:
2.领导:
3.地点:
4.旗号:
5.攻打目标:
6.结果: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二 · 敢闯新路——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927年9月
毛泽东
湘赣边界
工农革命军(第一次)
湖南长沙(中心城市)
起义受挫,进军农村,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克
二 · 敢闯新路——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材料:省委下达夺取长沙的命令,但在平江、醴陵、浏阳等地先后遭到挫败,起义队伍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从原来的五千人锐减到一千五百多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面对3万多敌人和只剩1500余人的队伍,革命之路该如何决策?
文家市
决策
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城市
农村
三湾改编
在进军途中,毛泽东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相关史事)
笔记:P77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南昌起义
1927年
借鉴俄国的路
1927年
秋收起义
探索自己的路
1927年10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
城市
农村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看清脚下的路
国民革命失败
“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转到以乡村为中心,这在以往是没有前例的。法国的巴黎公社和俄国的十月革命,都是首都的暴动...而中国革命却不是这样,城市革命处于低潮时,可以到乡村去,继续革命。”
——《陆定一文集》
二 · 敢闯新路——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二 · 敢闯新路——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材料一:井冈山离广东、福建不远。俗话说:“一声鸣叫传四省。”这里反动力量薄弱。
材料二: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大。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敌人弱——远离中心城市
地势险——易守难攻
材料三: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0℅,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材料四: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
山林好——物产丰富
历史红——群众基础强
为什么选择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国民革命军
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
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
4. 井冈山会师:
二 · 敢闯新路——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星火燎原——工农武装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一个理论。也是一种政治局势/局面。
叁
叁 · 星火燎原——工农武装割据
党和红军面临的困难
根据地缺乏农民支持
国民党反动派威力威胁
粮食衣服缺少等生活问题
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赢得广大农民对红军和根据地发展的支持。
武装斗争(游击战争)
是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武装保障。
根据地建设
(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
工农武装割据
◆在根据地,共产党如何赢得农民的支持?如何在农村站稳脚跟?
打土豪,分田地
游击战争
“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革命政权三者结合起来。
1.“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
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史的里程碑。
古田会议会址
时间:
名称:
内容:
材料: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革命队伍的扩大,红四军及其党组织内加入了大量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同志,加上环境险恶,战斗频繁,生活艰苦,部队得不到及时教育和整训。
古田会议
无产阶级思想
党对军队的领导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样一系列根本制度和原则,它的发端是南昌起义,奠基是三湾改编,定型就是古田会议,这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中共党史专家 江英
笔记:P78一
叁 · 星火燎原——工农武装割据
叁 · 星火燎原——工农武装割据
工农割据局面的形成
易错点:
最大革命根据地:中央根据地
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成果:①形成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井冈山道路
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1930年1月,毛泽东在古田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标志着他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理论已基本形成。
面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叁 · 星火燎原——工农武装割据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1931年冬
江西瑞金
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定都瑞金
毛泽东当选为政府主席
中共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政权对立的正式形成。
成果:②建立红色政权
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在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什么道路?
材料: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没有民族独立,且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革命的中心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革命的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用战争解决问题。——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井冈山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不怕困难、乐观向上、依靠群众
井冈山精神
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大革命失败
武装反抗
南昌起义
受挫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武装斗争
工农武装割据
秋收起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