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3 07:0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课前导入:
壹 明晰长征原因
贰 图画长征经过
叁 解读长征意义
肆 感悟长征精神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整体感知
解读课标 明确目标 培育素养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体会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长征精神,激发爱国之情。(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运用史料分析长征的原因,认识长征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知道长征、遵义会议等基本史实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长征的过程,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01
02
03
2022课标
定目标 育素养
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壹 明晰长征原因
问题探究: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国民党的“围剿” 时间 国民党人数 中央红军人数 结果
第一次 1930年12月 10万 4万
红军
胜利
第二次 1931年2月 20万 3万 第三次 1931年7月 30万 3万 第四次 1932年12月 50万 7万 第五次 1933年9月 50万 8万 失败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壹 明晰长征原因
问题探究: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会失败?
国民党的“围剿” 红军指挥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次 毛泽东 制定和执行了符合根据地特点的战略战术:如避敌主力,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等
红军
胜利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朱德、周恩来 第五次 博古、李德 全面出击 失败
左倾错误(军事冒险主义,消极防御思想)
根本原因: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
材料一 1927年7月24日,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负责领导起义。随后,周恩来在江西大旅社召开第一次前委会议,任命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的贺龙 担任起义总指挥,"起义爆发后,经过4个多小时激战,起义军歼灭宁敌3000余人。
-摘编自《红色文化》 (初中版)
血战湘江
1934.10长征开始
①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
8.6万
②1935.1 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嘿嘿,布下重兵等你
蒋介石
我建议去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
毛泽东
毛泽东建议
改向贵州进军
3万
必须去湘西与
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博古
湘江之战是红军长征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8万余人的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中央苏区的丧失,湘江之战的鲜血,使广大指战员心情沉痛,大家对“左”倾错误军事指挥已经到不能容忍的地步,于是一场伟大的转折正在酝酿……
贰 图画长征经过
贰 图画长征经过
问题探究:长征中,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什么事
结合课文P82,谈一谈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遵义会议会址
时间
地点
内容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①纠正博古等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②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贰 图画长征经过
问题探究:如何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①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14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
转折点
6.4万
1934.10长征开始
①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
8.6万
②1935.1 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3万
③四渡赤水
④巧渡金沙江
⑤强渡大渡河⑥飞夺泸定桥
会宁●
⑦爬雪山,过草地
⑦爬雪山,过草地
⑨1935.10吴起镇会师
⑩1936.10三大主力
会宁会师 长征结束
⑧突破天险腊子口
贰 图画长征经过
甘肃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场景
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
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1936.10三大主力
会宁会师 长征结束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贰 图画长征经过
叁 解读长征意义
问题探究:长征胜利有何意义
材料一:我们党领导红军......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习近平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
材料三:长征是一篇史诗这不仅是因为纯朴的战士及其指挥员们所体现的英雄主义精神,还因为长征实际上成了中国革命的熔炉。
—— (美) 索尔兹伯里
材料二: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达到了目的,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
结合材料和前面学习,谈谈你心中的长征精神是什么?
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肆 感悟长征精神
当堂小结
当堂测评
一、选择题
1.(检测目标1)“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远方。”你认为“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A.准备北上抗日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转移
C.与国民党军队决战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2.(检测目标2)红军长征中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是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 D.翻越大雪山
3.(检测目标1)“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万里长征 D.跃进大别山
4.(检测目标1)“三大主力军,西北高原胜利会合了。欢呼三个方面军,百战百胜英雄弟兄。”材料中的“三大主力军”会合的地点是
A.甘肃腊子口 B.陕西吴起镇 C.甘肃会宁 D.陕西延安
B
A
C
C
当堂测评
5.(检测目标3)有关红军长征意义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6.(检测目标2)“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材料反映的应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A.中共三大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混丸。金方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田》
(1)上述材料中,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检测目标1)
A
C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当堂测评
(2)“大渡桥横铁索寒"与红军“远征”途中的什么事件有关 (检测目标1)
(3)“远征”途中,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什么 (检测目标2)
(4)根据毛泽东的诗句分析,红军“远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检测目标3)
(5)从诗中能感受到红军的哪些精神 (检测目标3)
飞夺泸定桥
遵义会议
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险恶的自然环境
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谢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