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荣氏家族:20世纪辉煌的财富传奇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事业的发展
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过史料解读,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生活的变化;分析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2、通过史料解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原因。
3、通过史料探究,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张謇、侯德榜等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概念
民族资本主义(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即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所创办的工业。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
结合材料,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发展的原因。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
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
材料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洋务运动的刺激
材料二 甲午战败以后,张謇对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内地设厂深为忧虑,认为“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沾”,其后患必然是“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
——《张謇与大生纱厂的兴衰》
材料三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清政府颁布了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奖励华商公司章程》《公司注册章程》等。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四 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面粉。
——《张謇全集》
①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的刺激
②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19世纪末,初步发展
结合材料,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发展的原因。
人物扫描:张謇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除纱厂外,张謇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辛亥革命和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
结合材料,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
材料一
材料三 “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张謇的理念决定了他事业的规模,当时西方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纺织市场留出了一个巨大空间。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内因)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因)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受挫萎缩。
结合材料,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时间 中国面粉输出
1920年 396万关担
1921年 13万关担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商加大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外资实力雄厚,技术先进,民族企业明显处于劣势,生存发展实是不易,作为一国之政府不但不支持,反而与民争利……大生纱厂顿时转赢为亏,损失巨大,外负债多达400万两。
——《张謇和胡雪岩的人生沉浮》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不利因素
结合材料,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发展的不利因素。
材料一 1922年,西方列强卷土重来。申新各厂两年中就亏损百余万元,福新厂也从盈余转为亏损。1937年日本法西斯大举进犯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浩劫,有的化为一片焦土。
——《荣氏家族百年创业传奇》
材料二 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荣氏企业,有的被日军炸毁,有的被日军占据。抗战胜利后,荣德生两次遭绑架,被勒索款项达百万美元。其中一次绑架中的绑匪,居然拥有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司令部的“逮捕证”和淞沪警备司令部的汽车。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特点
结合材料,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发展的特点。
①总体上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②发展不平衡: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薄弱;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江沿海大城市。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材料一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交通通讯
影响: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原因:①伴随着外国的入侵,西方文明传入我国。
②中国近代化探索(如洋务运动)的结果。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2、风俗习惯
表现:
习俗:剪辫、易服、劝禁缠足
礼节:废除跪拜礼,鞠躬、握手礼
称呼:“先生”取代“老爷”等的称谓
原因: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辛亥革命颁布的法令。
特点:自由平等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3、生活方式
①饮食:西餐、西式蛋糕、洋酒......
②服饰:旗袍、中山装
③婚丧:新式婚丧礼
④休闲娱乐:公园、咖啡馆
崇洋逐新
材料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中,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摘选自《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结合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近代社会生活变化不平衡,沿海地区变化大于内陆地区、城市变化大于农村。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4、特点
课堂小结
社会生活的变化
民族工业兴起
辛亥革命
西方思想文化影响
近代交通通讯
生活习俗变迁
课堂自测
1.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局、广智书局等翻译出版了不少西方著作,有关于外国独立战争的,如《美国独立战史》;有描绘一些小国受外来侵略压迫而亡国亡种惨状的,如《波兰衰亡史》;有介绍一些国家革命运动的,如《法国革命史》。这些书籍的出版时期应该是( )
A.鸦片战争结束后 B.洋务运动开始前
C.戊戌变法开始前 D.辛亥革命爆发前
2.如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态势曲线图,1890﹣1900年之间出现了第一次小规模发展,主要是因为( )
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B.允许列强开设工厂,放松对民间建厂的限制
C.引进西方先进工业技术
D.列强强租租借地
D
B
课堂自测
3.晚清时期,习武之风极一时之盛,许多农民、城镇贫民、工商业者、小商小贩等皆有参与习武,并加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这反映了( )
A.民族危机逐渐缓和
B.时局影响社会风气
C.清朝统治秩序崩溃
D.新式学堂得到发展
4.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公司于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发行了股票。股票发行的年份应是公元( )
A.1934年 B.1935年 C.1936年 D.1937年
B
C
课堂自测
5.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经曲折,如图中“短暂春天”发展状况出现的时间段是( )
A.辛亥革命后
B.一战期间
C.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D.抗日战争期间
6.近代以来,跪拜、作揖等礼节被鞠躬、握手取代,主要反映了( )
A.中华传统文化逐渐淡化 B.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C.辛亥革命根除了封建思想 D.平等自由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
D
课堂自测
7.自民国成立后,清末所称的“土货”“土产”大多开始改称为“国货”“国产”;劝业会也基本演变为国货展览会,其展品明确规定“以国货为限,出品人须为中华民国人”。这种现象反映出( )
A.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显著 B.中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
C.国家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D.经济大危机导致产品滞销
8.1882年,上海已有新式缫丝厂开工运转,引进国外先进缫丝技术设备,生产“优等丝”专供出口欧美,获利颇丰。但有人在《申报》撰文说机器缫丝“夺小民之利”“规避捐输”,败坏社会风气。上述材料反映( )
A.传统观念制约了技术进步 B.机器生产瓦解了自然经济
C.外商争利败坏了社会风气 D.社会舆论刺激了科技引进
C
A
课堂自测
9.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发展是催生社会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1)请列举洋务派官员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作用。
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作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课堂自测
9.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发展是催生社会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根据王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整理绘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简要说明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
特点:曲折发展。原因:(内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归国创业。(外因)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课堂自测
9.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发展是催生社会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民族资本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除纱厂外,张謇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办了学校、图书馆、博物馆……
——摘编自部编教材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影响: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发展是催生社会前进的动力;推动教育文化事业等发展;促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增强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