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3 07:3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产党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指和敌军正面冲突的地方,敌军入侵我方,我方抵抗的战场是正面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多为大兵团作战。
敌后战场指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多为游击战。 ?
互相配合
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
驱逐日寇
国民党正面战场
壹 台儿庄战役
贰 武汉会战
叁 第三次长沙会战
肆 豫湘桂战役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整体感知
解读课标 明确目标 培育素养
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发爱国之情。(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运用图文史料分析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知道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过程,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01
02
03
2022课标
定目标 育素养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
1、背景
徐州是陇海铁路(兰州到连云港)和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对岸的浦口)的交汇点。向南可以到达国民政府统治心脏地区南京、上海。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的一部分也是徐州会战中最著名的战役
日本为打通南北战场,南北对进,夹击徐州。
壹 台儿庄战役
一、台儿庄役
结合视频,梳理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
时间
地点
指挥
歼敌
1938年3月
山东台儿庄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
歼灭日军10000多人
2、概况
李宗仁在台儿庄
台儿庄大捷,汉口举行胜利大游行,游行队伍一望无边
壹 台儿庄战役
一、台儿庄役
3、影响
材料一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 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仗,如象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毛泽东《论持久战》
结合材料,概况台儿庄战役的影响。
①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②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壹 台儿庄战役
问题探究:台儿庄战役后,中日双方的焦点集中于何地?双方之间又爆发了哪一战争?
日本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中国政府
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我党在徐州会战前就提出,派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等领导干部到武汉。
武汉
壹 台儿庄战役
二、武汉会战
1、概况
结合视频,梳理武汉会战的相关史实。
时间
地点
主要
战役
结果
1938年6月——10月
武汉
万家岭大捷,击毙日军3000余人
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武汉失守
特点: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创抗战以来规模之最大
贰 武汉会战
?战术特点
?结果
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分割包围
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无法组织有效抵抗,被迫空投200多名军官加强力量。这次战役,击毙日军3000余人。
位于江西省德安城西北20余公里的万家岭,此岭高不足50米,三面高丘包围。1938年10月,中国军队在抗日名将薛岳指挥下,巧设“口袋阵”,在万家岭打死打伤侵华日军3000多人,史称“万家岭大捷”即万家岭战役。
薛 岳
万家岭大捷:抗战时期唯一全歼日本整师团战役
江西万家岭大捷(1938年10月初)
贰 武汉会战
材料一 从会战的结果看,中国的损失相当严重,……但从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来看,武汉会战则是抗日战争的一大转折点。1938年10月31日,蒋介石在《为放弃武汉告全国同胞书》中指出:“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失,而在保持我抗战持久之力量。”
——张宪文、李继锋等《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 15个月战争中,他的军力伤亡了数十万人,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与军用资财,毁灭了数百架飞机和百余艘军舰,支出了数十万万元经费,这个消耗在日本历史上是空前的。
——毛泽东《论新阶段》
二、武汉会战
2、影响
结合材料,概况武汉会战的意义。
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贰 武汉会战
1937.7北平
天津沦陷
1937.11上海沦陷
1937.12南京沦陷
1938.10广州
武汉沦陷
东北
华北
华中
武汉会战
1938.10
七七事变
1937.7.7
1944年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
日本投降
1945.8
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贰 武汉会战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长沙是湖南省会,南京武汉失守后,长沙成为湖南乃至西南大后方的军事屏障,成为中日反复争夺的战略要点。
长沙
长沙会战,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以湖南长沙为主的系列战役的总称。分别如下:
第一次长沙战役(1939年9月-1939年10月)
第二次长沙战役(1941年9月-1941年10月)
第三次长沙战役(1941年12月-1942年1月,)
长衡会战(1944年5月-1944年8月):
分为长沙会战 (1944年5月-1944年6月)
以及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8月)两个阶段
叁 第三次长沙会战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阅读课文归纳: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概况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地点
经过
影响
1941年12月
湖南长沙
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与日军在长沙城下鏖战,打退增援长沙的三路日军和长沙外围的日军。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获得会战胜利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叁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
导致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材料 豫湘桂会战历时8个月(1944年4—12月),以国民党军队的惨败而告终,国民党军队损失近60万人,丢失豫、湘、桂、粤、闽等省2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146个城市、衡阳等7个空军基地和36个机场遭到破坏,数千万百姓遭受到生命财产威胁与损失。这与国民政府军队腐朽无能、消极作战有密切关系。 ——张海鹏等《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3、特点
2、结果
4、原因
1、时间
抗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
国民党采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政策
结合材料,指出豫湘桂战役的结果、特点和失败的原因。
肆、豫湘桂战役
材料一: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八年中,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
材料二: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冯安邦等32名中将;邹绍孟、王凤山等32名少将。
材料三: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迷梦,始终牵制着日军总兵力一半以上的部队使130万日军在中国战场疲于奔命,有效阻止了日军北上侵略苏联;延缓了日本南进的步伐。
积极:
1.在全面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粉碎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重要条件。
2.正面战场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消极: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致使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中国丧失大片国土。
正面战场的评价
拓展延伸:如何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中国远征军人入缅作战
课堂小结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武汉会战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
(最大的一次败仗)
正面战场的抗战
当堂小结
当堂测评
1.(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台儿庄会战既使英雄的台儿庄名扬世界,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也使美丽的台儿庄城变成一片焦土,留下的53处战地遗址成为历史的见证。这次“会战”(????)
A.是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仗
C.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是中国军队对侵华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
B
当堂测评
2.(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1938年,在武汉各种抗日组织、抗日团体纷纷建立,抗日救亡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抗日宣传、募捐、劳军等一系列救亡活动空前高涨,“保卫大武汉”成了全体中国人响亮的口号。据此可知,抗日战争(????)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C.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D.正面战场取得重大战果
C
当堂测评
3.(2023·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1941年12月,中国军队在某场会战中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了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此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4.(2023·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1937.7-1938.10,我国有108所高校其中有91所被轰炸,教师和学生减员20%,财产损失3360多万元,更有一些损失无法估算。这说明(????)
A.晚清教育发展艰难 B.北洋政府统治黑暗
C.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D.侵华日军残暴的本质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