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世界历史川教版下册(教学课件+教学案+素材)世界现代史 第三学习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世界历史川教版下册(教学课件+教学案+素材)世界现代史 第三学习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5-07 08:46:09

文档简介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课程目标】:
1. 知识和能力:开罗会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召开情况;诺曼底登陆,德国和日本投降
2..过程和方法:(1)通过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会议召开对战争的影响。(2)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3. 情感和态度价值观: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对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攻克柏林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欧洲战争以法西斯国家失败而告终。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教学重点和难点】雅尔塔会议 诺曼底登陆 德国和日本投降
【教学过程】:
导入
1.导言框《日本投降仪式图》
2.动脑筋: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
一、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二、诺曼底登陆
1.动脑筋: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简介来历)
2.想一想:诺曼底登陆的作用。
(使德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德灭亡。)
三、雅尔塔会议
时事点评:雅尔塔会议。(电台直播,介绍背景、内容、专家点评) ?
四、德国和日本投降
线索梳理:1.德国战败。(哪个国家军队最先攻克德国首都;德国何时降;德国的投降标志着什么?)
2.日本投降。(日本投降背景;中、美、苏等日本法西斯的战败发挥了什么作用;日本何时投降?)
3.历史法庭: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是“二战”受害者,你怎么看?
4.动动手:编制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的大事年表。
5.思维拓展: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课后完成)
四 板书设计
1、战争转折
(1)转折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推动整个战争形势的变化,是二战重要转折点
2.国际会议
开罗会议:? 中美英对日????? 开罗宣言  德黑兰会议:苏美英? 对德??战后合作??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苏美英? 对德??? 惩办战犯???联合国 波茨坦会议:处理德国???波茨坦公告
3、夺取胜利
登陆战:北非、西西里、诺曼底    胜利:1945年5月德国投降;1945年8-9月日本投降
4、性质影响
(1)性质: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特点: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战争
(3)影响:造成严重破坏和灾难;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打击国际帝国主义;
促进民族解放运动;促进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客观上推动科技发展
【教学反思】:
课件82张PPT。第3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德国和日本投降
■课堂小结设计制作:陈代富导入苏军攻克柏林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蒋介石、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开罗会议期间合影 主要内容是:中、美、英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前排左起)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期间合影 苏美英三国已经议定关于消灭德军的计划,并已就从东面、西面和南面进行的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商得完全一致的协议;号召所有国家积极参加对德作战,并欢迎它们参加战后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会议还通过苏、美、英《关于伊朗的宣言》。宣言承认伊朗在对德战争中所做贡献,同意给予经济援助,并赞成伊朗维持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愿望。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返 回返 回诺曼底登陆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1890-1969),1890年10月14日出生于得克萨斯州丹尼森。1915年毕业于美国军事学院(西点军校)。1944年1月,出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在盟军最高司令任内,组织指挥了盟军的多次重大战役。艾森豪威尔视察盟军空军 诺曼底登陆前夕的盟军最高级指挥会议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库 被用来保护盟国舰队的防空气球 法国北部重重布雷和设置障碍的海滩正逢退潮时分的景象 希特勒与德军将领研究法国西海岸防务 登陆前,盟军航空兵实施了1.5小时的前期轰炸 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的场景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的场景在诺曼底登陆的美军 盟军密集的运输机编队诺曼底登陆 视频解说:按照轰炸命令,在24小时的登陆过程中,盟军使用约2万吨的重型和中型炸弹轰炸德军海防阵地。德军海防部队节节败退,开始抢滩后48小时内,盟军15万6千名士兵登上诺曼底。虽然隆美尔严密防守大西洋沿岸,同盟军还是攻下了六个滩头。
“在滩头,士兵们奋不顾身跳入水中,谨慎穿过伸出水中的钢架,这些钢架上面绑满了水雷,在抢滩开始一段时间后,这些炸药才发挥效力。同一时间在英国,人民从新闻报道中关注着抢滩行动。这些画面让我们想起4年前从敦克尔克逃出的那些士兵,这次反攻法国志在必得。”
这次抢滩成功的部分原因来自于德国的反应,希特勒认为这次进攻只是同盟国的调虎离山之计,真正的行动应该在诺曼底东部。于是他不让后备部队支援防守,也不让实力雄厚的装甲部队支援。
当同盟国的军队掌握制空权之后,他们也就攻下了滩头阵地,6月8日开始向内陆进攻。
“在我们攻下越来越多的滩头后,我们的坦克也隆隆前进。武装士兵突袭攻下诺曼底境内的拜耶克斯和卡恩。正如所料,盟军遭遇顽强的抵抗,德军无法想像自己也有成为俘虏的一天。随着节节进攻,一步步粉碎了希特勒的梦想。”向盟军投降的德军 德军士兵挥舞白色围巾向盟军投降1944年8月25日,戴高乐等重返巴黎情景盟军车队通过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巴黎市民夹道欢迎。 观看盟军重返巴黎的民众法国人民热烈欢迎盟军进入巴黎 被俘的德军高级军官排着长队、高举着双手,等待法国国内抵抗力量的处置。愤怒的巴黎群众踢德军俘虏返 回返 回雅尔塔会议1945年4月25日,美军士兵与苏联红军战士在德国易北河畔的托尔高会师后热烈拥抱1945年4月25日苏联红军士兵和美国军队士兵(戴钢盔者)在德国易北河会师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前排左起分别为: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①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②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③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协定还规定,苏联的这些要求须在战败日本后毫无条件地予以满足;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问题,将由美国总统采取步骤取得蒋介石的同意。
——《雅尔塔协定》返 回返 回德国和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的欧洲形势苏军及盟军在柏林附近集结了63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苏军对德国国会大厦发起总攻 攻克柏林的胜利旗帜 苏联朱可夫元帅在德国国会大厦 攻下德国国会大厦的苏联士兵 1964年12月11日出版的一期美国《生活》杂志刊载的希特勒自杀时的现场照片 希特勒自杀的消息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德国签署投降法律文书,朱可夫元帅代表苏联签字(右二) 德国投降波茨坦会议上的美英苏三国首脑:杜鲁门(中)、艾德礼(左)和斯大林(右)。 太平洋战场的胜利(提示:点击图中左上方图例按钮)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打击日本关东军 苏军向关东军发起进攻 苏军分割日军的防御 1945年8月6日,美军用原子弹轰炸日本,这是广岛上空的蘑菇云。广岛被原子弹炸成废墟 1945年8月9日,美军再次用原子弹轰炸日本,这是长崎上空的蘑菇云。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 日本投降 视频解说:8月6日,美军B29轰炸机,在保罗·迪贝茨上校指挥下进行投弹。美国用这次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的行动,向世界证明原子弹的无敌毁灭力量。
“画面中是爆炸造成的空前毁灭情形,只要一个炸弹,一个炸弹从1500英尺的高空投掷下来,就能造成这种程度的破坏,无人存活”
三天后,美国在长崎引爆另一颗原子弹。原子弹造成的浩劫促使日本选择投降。一场历史性的投降仪式在密苏里战舰上展开,日本正式宣布投降,麦克阿瑟将军全程监督投降书的签署。
“我们聚集在这里,身为大战主要强国代表,决定签署一份正式的实现和平的协议。”
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正式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 这是由外相重光葵和大将梅津美治郎带领日本投降代表团来到密苏里号甲板上。 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签署投降书 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麦克阿瑟将军代表盟军最高统帅签字 徐永昌将军代表中国政府签字 投降书封面 投降书正文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侵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右)在南京向中方代表何应钦呈递投降书 欧洲人民欢呼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日本投降消息传到美国,民众欢欣鼓舞,一海军水兵在时代广场情不自禁拥吻一位女护士。中国武汉市民游行庆祝抗战胜利 法国巴黎的美国士兵们手里展示着印有“和平”大字的《星条旗报》,庆祝战胜日本法西斯 苏联士兵与民众一起欢庆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莫斯科克林姆林宫上空焰火四射,庆祝卫国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苏联红军在德国国会大厦前欢呼胜利的情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图为1937年8月,日军轰炸上海南站,一个失去母亲的幼儿嚎啕大哭。 返回返回 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一亿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1.3万亿元,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万亿美元。图为二战死亡军人墓碑。课堂小结开罗会议和德黑
兰会议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德国和日本投降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及参加国
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两次会议的积极作用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
诺曼底登陆成功的意义
1944年8月,巴黎解放,法国光复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
雅尔塔会议的重要决议
雅尔塔会议的影响苏军和英美盟军分东西两线进逼柏林
苏军攻克柏林
德国正式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波茨坦公告
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学习测评学习测评学习测评史海拾贝日本投降仪式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列舰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麦克阿瑟 重光葵(前着黑衣者)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