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方(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意义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学会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中符号和括号的正确处理;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探究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一:多媒体出示课本引例 ------棋盘上的数学 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陛下,请你在这张棋盘的第一格内赏我1粒米,在第二格内给我2粒米,第三格内给我4粒米,…… 照此下去,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2倍,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
问题一:如果你是那个国王,你会答应这份赏赐吗?
问题二:如果你答应了,那么你需要给这位大臣多少米粒?
设计意图:感受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定义乘方,熟悉概念
1.完成下列问题
(1)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如何表示?____记作___,读作:_________
(2)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如何表示?___记作_____,读作:________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乘方。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归纳抽象能力,建立符号感,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学习新知识,认识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2.通过练习熟悉乘方运算的有关概念。
填空:
1.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记作___,读作_______,也可读作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乘方。____________叫做幂
在an中,a叫做_______,n叫做______。
2.35表示________,读作_____或____,
其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__。
3.一个数可以看做_________次方。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活动中的填空练习,弄清楚幂的读法和写法,区分幂的指数和底数,及时消化新知识,同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 例题解答,发现规律
1.例1计算:
① (-4)3 ②(-2)4 ③ (-2/3)3 ④(-11)2
(前1个由师生共同完成,后3个由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规范幂的书写格式。
2、特例归纳,符号法则
观察上式及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1、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
当指数是____时,负数的幂是___数;当指数是_____时,负数的幂是___数;
结论:负数的___次幂是___,负数的____次幂是___数。
2、正数的奇次幂是什么数?正数的偶次幂是什么数?0呢?
总结归纳:
(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等于0。
练习:
设计意图:一方面继续练习乘方运算的技能,另一方面提供特例以便归纳总结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五、解决问题情境一中的问题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总结归纳能力,激励学生展示自我,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从思考问题到问题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贯穿始终,中间围绕“自学-交流、更正-点拨、归纳”三个环节组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的能力。不足之处:在练习的讲评上,应给学生一个较为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课件10张PPT。 国际象棋为一正方形盘,盘面有纵横各8 格、深浅两色交错排列的64个方格。棋盘上的数学 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陛下,请你在这张棋盘的第一格内赏我1粒米,在第二格内给我2粒米,第三格内给我4粒米,…… 照此下去,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2倍,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问题一:如果你是那个国王,你会答应这份赏赐吗?问题二:如果你答应了,那么你需要给这位大臣多少米粒?第1格: 1第2格: 2第3格: 2×2第4格: 第5格: ……第64格2 ×2 ×2 2 ×2 ×2 ×263个2=2×2×······×2 聪明的同学们,
你能猜想出第64格
的米粒是多少吗1.(1)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如何表示?(2)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如何表示?记作记作 a的平方(a的二次方)a的立方(或a的三次方)活动1a.aa2a.a.aa3读作:读作:完成下列问题活动1个相同的因数 相乘,即 1、把下列乘法算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1)1×1×1×1= ;
(2)3×3×3×3×3= ;
(3)(-3)×(-3)×(-3)×(-3) = 。
3514(-3)42、 表示_________,读作_________或 __,其中底数是 ,指数是 。6一个数可以看做这个数本身的1次方08an我们把它记作5个3相乘3的5次方3的5次幂35读作a的n次方(1) (2)
(3) (4)(-11)2例1 计算:1、确定下列幂的正负+-+-练习二+263=1粒米约0.0167克,263粒米相当于154030313015474千克,现阶段每千克大米大约4元,263粒米价值616121252061899元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约等于6161213亿元第64格63个2=2×2×······×2= 263蓦然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