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一中高 2023 级高一上期第三学月考试
地理试题
试卷满分:100 考试时间:75 分钟
第 1 卷 选择题(45 分)
一、选择题部分: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年 10 月 4 日— 10 日为世界空间周,以此庆祝空间科学技术对改善人类生活水平的贡献。据 此完成下面 1-2 小题。
1.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 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
A .金星凌日 B .火星凌日 C .木星凌日 D .土星凌日
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 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下图为辽宁省鸭绿江上游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 3-4 小题。
3 .图中地理事物,属于岩石圈的有
A .瀑布、森林 B .峡谷、山脉 C .蓝天、峡谷 D .瀑布、山脉
4 .图示景观说明了
A .图中涉及的圈层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B .图示岩石圈连续不规则,与其他圈层互不联系
C .图示圈层受重力能、太阳辐射能作用
D .图示景观只涉及地球内部圈层无外部圈层
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 线代表地球表面,完成下面 5-6 小题。
5 .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 .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 .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C .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 .甲处气温比丙处高 6 .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甲、乙两地在地球表面,则
A . ③代表西风带 B .甲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 .甲处为多雨地带 D .乙处为热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
2012 年 10 月 14 日,奥地利探险家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氢气球到达距地面 39 千米的高 空,随后从那里跳下,约 3 小时后成功落地。据此完成下面 7-8 小题。
7 .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于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高层大气
8 .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大致是
A .先升高后降低 B .逐渐升高
C .先降低后升高 D .逐渐降低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下列 9- 10 题。
9 .有关下列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东亚地区:环节①水量 7 月份较小
B .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 1 月份较大
C .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 7 月份较小
D .开普敦及其附近:环节⑥水量 1 月份较小
10 .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目前人类对环节①的影响最大
B .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
C .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D .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⑤和⑥的水量
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潮汐能电站,是潮汐发电的试验基地。总装机容量 3200 千瓦,规模居于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据此完成下面 11- 12 小题。
11 .海洋潮汐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A .月球引潮力 B .太阳引潮力 C . 日月吸引力 D .地月惯性离心力
12 .利用潮汐发电,一天最多可发电
A .2 次 B .3 次 C .4 次 D .5 次
南美洲的“瓶子树” ,因其独特的体型而闻名。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 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或开花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下左图为“瓶子树”景 观图,下右图为南美洲地图。读图完成下面 13- 15 小题。
13 .“瓶子树”主要分布在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4 .“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
A .4 月-9 月 B .6 月-9 月 C .7 月-8 月 D .10 月-次年 3 月
15 .甲- 乙-丙-丁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2
A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现象
第 2 卷 选择题(55 分)
二、非选择题部分:四个大题,共 55 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绿地对气温产生的影响,专家称为“绿岛效应” 。“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绿地里气温比周 边建筑聚集处下降 0.5℃以上的现象。 目前,广州基本形成“森林圈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 季花城” 的城市景观。下图示意城市市区与郊区的气温差异。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市区比郊区气温高的原因。(5 分)
(2)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城郊之间大气运动的特点,并指出它和海陆风的特点 有什么不同?(5 分)
(3)指出除增加绿地面积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的有效措施。(3 分)
17 .读下图,回答问题。(15 分)
(1)图中 A 山脉名称是 ,B 平原的气候类型是 。(2 分) (2)鄂毕河的补给水源为 。(2 分)
(3)某旅行家发现叶尼塞河下游河段东岸大都比较陡峭,河道有明显向东滚动的趋势,请分析原 因。(6分)
(4)根据所学地理知识,结合图中有关信息,说明平原地区多沼泽的原因。(5 分)
18 .读欧洲部分地区图(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1)图中 A 是波罗的海,船从波罗的海进入大西洋时,吃水深度会变 ,形成 A 处海水盐度 异常的原因有 、 、 。(4 分)
(2)在图上画出北大西洋暖流的流向。说明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2 分) (3)比较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密度大小,说明两者之间海水的运动方向?(4 分)
(4)B 附近有世界著名的 渔场,分析该渔场的成因?(4 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青土湖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为 110mm 。为了改善青土湖周边的生态环 境,当地相关部门在青土湖及周边栽植了大面积的防风固沙林,然而,防风固沙林出现了大面积 衰退死亡的情况。某研究团队为了探究防风固沙林的生长状况,对植物相对茎干液流通量进行了 监测,如图示意某植物相对茎干液流通量日变化。研究表明,植物相对茎干液流通量与植物蒸腾 量呈显著正相关,温度过高时,植物叶片表面的气孔会关闭。
(1)说出该植物相对茎干液流通量日变化大致呈现的规律。(3 分)
(2)说明该植物相对茎干液流通量呈现图示变化的原因。(6 分)
(3)推测防风固沙林大面积衰退死亡的原因。(4 分)
4
泸县一中高 2023 级高一上期第三学月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 .A 2 .D 3 .B 4 .C 5 .D 6 .C 7 .B 8 .C 9 .C 10 .C
11 .A 12 .C 13 .B 14 .D 15 .A
16 .(1)市区建筑物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递的热量多;市区绿地少,吸收的二氧化碳 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多,吸收的地面辐射多;市区人口、产业密集,车流量大,排放的废热多,使城市市区气
温高于郊区。
(2)城市市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异,导致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形成热力环 流。海陆风风向存在着昼夜差异,而城市风的风向不存在这种差异,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风总是从郊区吹向
市区。
(3)合理规划,留出通风廊道;控制城市规模;提倡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出行;减少废热排放。
17 .(1)乌拉尔山脉;温带大陆性气候。
(2)春季为积雪融水;夏季为冰雪融水、降雨。
(3)叶尼塞河纬度位置较高且河流自南向北流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较大,东岸是河流的冲刷岸和侵蚀岸,
所以河流有向东滚动的趋势和东岸陡峭的特点。
(4)地势平坦,水流缓慢;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河流从低纬地区流向高纬地区,河流各段结冰期与
融冰期不同,导致冰水泛滥。
18 .(1)浅;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或纬度高蒸发量小)注入陆地径流多海区相对封闭
(2)箭头向右上方;增温增湿
(3)地中海密度大于大西洋密度;表层海水: 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底层海水: 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4)北海;寒暖流交汇,使海水扰动,营养物上泛,浮游生物多,饵料多
19 .(1)白天植物相对茎干液流通量较大,夜晚较小;在上午 10:00 左右相对茎干液流通量最大,而后呈现波
动下降。
(2)随着温度的升高,蒸腾量逐渐加大,植物相对茎干液流通量随之上升;约 10:00 之后,由于气温过高,植 物气孔关闭,蒸腾量减少,相对茎干液流通量降低;下午气温下降后,植物气孔重新张开,蒸腾量小幅上升,
相对茎干液流通量小幅升高;夜晚随着气温下降,蒸腾量减少,相对茎干液流通量降低。
(3)石羊河位于干旱区,降水量有限,河流流量小,难以灌溉大面积的防风固沙林;该区域多晴天,太阳辐射强, 蒸发量大;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