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地理八年级上册选择题全册专项训练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有11000多个海岛。图为中国毗邻海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1-3题。
1.关于我国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北向南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海南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C.东海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临海 D.黑龙江省漠河是祖国领土最北端的县级市
2.图中甲、乙所代表我国的海上邻国分别是( )
A.韩国、日本 B.韩国、菲律宾 C.日本、越南 D.越南、菲律宾
3.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关于海洋开发利用正确的做法是( )
①适度填海造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②加大捕捞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资源
③科学有序开采,开发海底油气资源 ④实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四个民族的节庆活动”,据此完成下面4-5题。
4.蒙古族欢度的传统节日是( )
A.那达慕节 B.元宵节 C.雪顿节 D.泼水节
5.欢度雪顿节的少数民族,其聚居地所属的地形区是( )
A.塔里木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读图,完成下面6-8题。
6.下列城市中,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
A.乌鲁木齐 B.兰州 C.武汉 D.广州
7.下列有关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北多,东南少 B.东南多,西北少
C.冬季多,夏季少 D.降水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5月
8.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地形的影响
C.夏季风的影响 D.冬季风的影响
下图为中国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9-10题。
9.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流区主要位于我国东北部 B.外流河全部注入太平洋
C.受地形影响,全部自西向东流 D.受降水影响,河流东多西少
10.我国的河流中( )
A.①是最大的外流河 B.②被称为“黄金水道”
C.③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 D.④结冰期较长
台风“海葵”于2023年8月28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此后逐渐发展增强,于9月3日以强台风级在中国台湾省台东市沿海登陆。台风“海葵”对中国东南沿海多地造成严重灾情,截至9月10日导致福建省直接经济损失达107.03亿元。读图,完成下面11-12题。
11.袭击中国的台风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12.下列省区受台风影响较小的是( )
A.海南、广东 B.广西、台湾 C.福建、浙江 D.贵州、四川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完成下面13-15题。
13.四大工程中的“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和天然气 B.水资源和电力 C.煤炭和水资源 D.天然气和电力
14.四大工程表明我国资源( )
A.总量丰富 B.人均不足 C.地区分布不均 D.种类齐全
15.下列物质或能量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风能 ②水资源 ③汽油 ④森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说走就走”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人生活的日常。下图分别为小明爸爸多年往来于北京、武汉间的回忆和中国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6-18题。
16.从“绿皮车”到“复兴号”( )
A.交通运输方式在更新 B.列车运行速度加快
C.增加了对环境的压力 D.铁矿运送效率倍增
17.“复兴号”高速列车的出现,体现了( )
A.第一产业正蓬勃发展 B.普通列车已被完全取代
C.制造业退出历史舞台 D.科学技术助力交通发展
18.“说走就走”能成为中国人生活的日常,主要得益于高铁( )
A.让出行更便捷、舒适 B.线路成网格状均匀分布
C.能缩短地区间的距离 D.已经遍布各省级行政区
祖国大陆与港澳地区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19-20题。
19.图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乙所示区域相比,甲所示区域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A.资金﹑技术和管理 B.日常生活消费品
C.众多的劳动力资源 D.厂房、能源和土地
20.关于乙图中A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京沪、沪昆两条铁路在此交会 B.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C.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D.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D
6.D 7.B 8.C
9.D 10.C
11.C 12.D
13.A 14.C 15.B
16.B 17.D 18.A
19.C 20.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