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3 08:3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州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等按要求填涂在选择题答题卡上;答第Ⅱ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别、考号、考室号等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并在答卷右上角填上座位号。
3.第Ⅰ卷的答案必须答在选择题答题卡上;第Ⅱ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卷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时,将选择题答题卡答卷一并交回,试卷和草稿纸自己带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2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14题每小题2分,15~20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化学知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冠病毒直径为60~140n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是一种胶体 B.医用酒精不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C.可用84消毒液直接喷洗双手消毒 D.勤洗手、戴口罩是防止病毒入侵的有效方法
2.下列关于各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常用于建筑材料
B.有强氧化性,可用来替代给自来水消毒
C.俗称苏打,常用于造玻璃
D.是碱性氧化物,常用作供氧剂
3.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 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金刚石
C.电解质:熔融、硫酸、铜 D.混合物:漂白粉、矿泉水、盐酸
4.X、Y、Z各代表一种物质,若,则X和Y的反应不可能是( )。
A.盐和盐的反应 B.酸与碱的反应
C.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 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5.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
A. B.
C. D.
6.下列关于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大量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并迅速离开现场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金属钠着火时,可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溶液和胶体
B.用过滤的方法可将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之间
D.将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得到胶体
8.某儿童体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根据如表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某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分析项目 检测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1 锌(Zn) 115.92 66~120
2 铁(Fe) 6.95↓ 7.52~11.82
3 钙(Ca) 1.68 1.55~2.10
……
A.该报告单中锌、铁、钙元素在人体中均处于游离态
B.报告单中“、”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
C.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转化为,体现了维生素C的还原性
D.该儿童易患缺铁性贫血
9.关于乙烯(化学式为)气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积为 B.质量为
C.分子数为 D.含有氢原予
10.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如下导电性实验,小灯泡的亮度比反应前明显减弱的是( )。
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 B.向溶液中通入少量气体
C.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D.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11.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有( )。
A.、、、 B.、、、
C.、、、 D.、、、
1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还原剂的是( )。
A. B.
C. D.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与盐酸反应:
B.氯气溶于水: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D.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4.“类推”是化学学习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际事实 类推结果
A 只有氧化性 也只有氧化性
B 通入溶液无明显现象 通入溶液也无明显现象
C 可以与水反应生成 也可以与水反应生成
D 分子中有两个H属于二元酸 分子中有四个H属于多元酸
15.下列溶液中的浓度为的是( )。
A.溶液
B.溶液
C.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
D.将稀加水稀释至
16.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氮气所含的氮原子数为
B.与足量的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醋酸含有的分子数为
D.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
17.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收集气体的是( )。
A.以、浓盐酸为原料,制备
B.以石灰石、盐酸为原料,制备
C.以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为原料,加热制备(碱性气体)
D.以锌粒、稀盐酸为原料,制备
18.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雾生成
B.测定新制氯水的pH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向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
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的原因是漂白粉中的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
19.已知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如下规律: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在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还原剂,被还原
B.氧化性:
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D.当反应中转移电子时,生成的物质的量是
2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分别向、粉末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两者均产生气泡,且比剧烈 碱性:
B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含,不含
C 将红色鲜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鲜花红色褪去 氯气具有漂白性
D 向某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再滴入稀硝酸酸化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
第二部分 填空题(共48分)
21.(8分)某样品中含有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品溶于水,加入适当指示剂,逐滴滴入盐酸,待完全反应时,测定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即可算出的质量分数。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测定需配制的盐酸:
①若用浓盐酸配制溶液,需量取浓盐酸__________mL。
②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___。
方案二:称取样品按如图装置进行测定。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反应完全后称得装置C增重,则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2.(10分)通过“价类二维图”研究物质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氯元素的部分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请回答:
(1)X化学式为__________。
(2)氯的某种氧化物中氯、氧元素质量比为,则__________。
(3)Y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其焰色试验为紫色,则Y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在加热的条件下,V与溶液反应可以生成Y,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4)用Y和Z的浓溶液反应可制取V气体,验证V气体己经收集满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
23.(13分)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探究。
(l)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酸、碱或盐”);已知该物质中铁的化合价为,则该物质中C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Ⅰ.气体产物成分探究
(2)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A)澄清石灰水(过量)、(B)浓硫酸、(C)灼热氧化铜、(D)澄清石灰水,观察到A、D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Ⅱ.固体产物成分探究
(3)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以和Fe存在,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前,先预测的性质。用新制纯净的粉末,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格:(已知铁元素的化合价有0、、,稀溶液中、的颜色分别为浅绿色、黄色)
限选试剂:炭粉、酸性溶液、稀盐酸、溶液、澄清石灰水。
预测的性质 预测的依据 预期现象
能与__________反应 从组成看,属于碱性氧化物 固体溶解,溶液为浅绿色
能与__________反应
能与炭粉反应
24.(17分)实验室可用氯气和金属铁加热反应制备无水固体,该化合物呈棕红色、遇水易发生反应,100℃左右时升华。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气体通过装置B的目的是__________。装置C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气体通过装置C的目的是__________。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E装置冰水浴的目的是__________。
(5)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结束后,将收集器E及硬质玻璃管D中的物质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水充分溶解后,经检验发现无离子,分析可能是D中剩余的铁与反应的原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如果需要得到溶液,最好加入试剂__________(填试剂序号)。
A.酸性溶液 B.KI溶液 C.新制氯水 D.稀硝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