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二中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学年12月月考考试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在装置左侧,光可从窗口射入。 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只旋转暗箱,花盆不动),一周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应该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人体排尿是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④⑤都是传出神经
B.②可以将兴奋传到大脑并在大脑皮层形成尿意
C.大脑和脊髓共同组成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D.人体排尿反射的调节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3.嗜酸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它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也能释放多种溶菌酶以杀死细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嗜酸性粒细胞与T 细胞的来源相同
B.嗜酸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
C.嗜酸性粒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D.溶菌酶是组成免疫系统的物质基础之一
【高二考试·生物学 第1页(共6页)】 9091B
4.图中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 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因素有几个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B.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短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6.图中甲、乙、丙是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激素分子的分泌调节均属于分级调节
B.中枢神经系统可通过神经递质作用于内分泌腺
C.激素 a、b、c分泌后均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靶细胞
D.垂体合成分泌的激素 b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7.如图是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的言语区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W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讲话,出现运动性失语症
B.Ⅴ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C. 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短时记忆主要与神经元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8.某课题组为了研究赤霉素(GA )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相同长度的部分茎芽,分为A、B两组,置于无菌水中分别处理1h 和8h,再用含适宜浓度激素的培养基处理7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GA 和IAA对离体茎芽的生长表现出相互协同的作用
B.本实验中用IAA单独处理比用GA 单独处理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弱
C.与无菌水处理1h相比,处理8h后茎芽中内源性 GA 含量下降相对较少,IAA含量下降相对较多
D. GA 单独处理7天后 A组茎芽的长度更大,与茎芽中内源性IAA含量较高有关
9.研究发现,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若在小鼠的脊髓里杀死表达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的神经元,不论向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种致痒物,小鼠都不抓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胃泌素释放肽在突触间隙中通过协助扩散到达后膜完成信息传递
B.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脊髓后,小鼠出现抓痒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
C.胃泌素释放肽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上的 Na 通道打开,Na 内流
D.促进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的合成,可缓解或治疗瘙痒
【高二考试·生物学 第2页(共 6 页)】 9091B
10.糖皮质激素在医学上具有多种诊断和治疗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B.具有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
C.私自增大用量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D.正常情况下,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11.激素是生物体非常重要的调节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不诱导靶细胞产生新的生理活动,只能加强或者减弱原有的生理过程
B.激素在血液中的生理浓度很低,作用却非常显著
C.不同激素可以作用于相同的靶器官和靶细胞
D.激素必须进入靶细胞内才能起作用
12.如图表示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样方法,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取样时要在被调查对象数量适中的区域进行
B.图示样方中应该有5个个体纳入统计数据
C.该方法也适用于一些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
D.多次取样就可获得某一种群的实际种群密度
13.光敏色素可以吸收远红光。科研人员探究远红光对小麦幼苗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敏色素吸收远红光进行光合作用
B.远红光辐照对小麦幼苗生长有正向效应
C.远红光作用16~19天时小麦幼苗增幅最大
D.远红光影响光敏色素的结构和特定基因的表达
14.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农田田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为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点之前,田鼠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B. B点之后,田鼠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曲线 AC段田鼠种群数量持续下降
D. C点之后,田鼠种群数量开始上升
15.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1所示,增长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 2中 t 时刻种群的年龄结构与图1中的相同
B.在图2中的t 时刻对田鼠进行治理效果最佳
C.种群数量达到图2 中的 K 值后不再变化
时间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降低
【高二考试·生物学 第 3 页(共6页)】 9091B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6.婴儿消化道病原体感染可能会引起腹泻,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同时也会失去一部分钠、钾等无机盐,引起口唇干燥、尿量减少、尿液发黄等脱水症状,也会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还常伴有发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腹泻会导致婴儿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
B.体温升高的过程中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C.腹泻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萎靡等表现
D.可通过输入适量生理盐水补充水和无机盐
17.如图是外源性致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该致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 图中甲、乙、丙、丁是相关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过程是体液免疫所特有的,丙过程是由浆细胞完成的
B.乙过程为辅助性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随后 B细胞增殖、分化为抗体
C.丁过程只属于体液调节,不属于体液免疫
D.哮喘发生的过程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
18.题图是达尔文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几个实验,以下对相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A 组、B组形成对照,说明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B. B、C、D对比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C.若将C组的锡箔罩子换成无色塑料薄膜,实验结果与B组相似
D.四组实验可以证明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产生生长素并将其传递到伸长区
19.研究人员将甲、乙两个电表的电极分别按如图所示连接到神经元上,图中c处的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a处后,膜外电流方向为由 a处到甲,从而引起甲指针偏转
B.刺激a处,甲指针会偏转1次,而乙指针会发生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
C.分别刺激a处和b处后观察乙指针的偏转情况,可判断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方向
D. c处的神经递质释放出去后,在突触间隙的移动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高二考试·生物学 第 4 页(共6页)】 9091B
20.下列关于研究动物激素的实验或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验证生长激素的功能:先切除幼龄狗的下丘脑,再注射生长激素
B.给阉割的公鸡补充雄激素可研究性激素对性征的影响
C.给患糖尿病的狗饲喂胰岛素会使其血糖浓度迅速降低
D.可通过临床观察激素含量变化引起的病症研究激素功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 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这种物质的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如图表示两类神经元及突触的差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神经冲动由图中 A 点传到 D点的过程中,B处兴奋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 ,C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
(2)研究发现,病变个体中 Aβ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乙酰胆碱( 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 ,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 ,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
(3)乙酰胆碱与位于 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会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水解,其生理意义是 。
22.(11分)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婴儿出生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母体子宫内温度,其下丘脑可分泌 激素,通过作用于垂体促进腺体 A 的分泌活动。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 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 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产生兴奋,使 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 调节。
(4)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战栗,并感觉到刺骨的寒意,形成此感觉和战栗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
23.(11分)如图1是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如图中①~⑥是与免疫有关的细胞,a~c表示物质。2020年 3月4 日,国家卫健委新增了两种类型的血清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IgM 和 IgG 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之一,如图2 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高二考试·生物学 第5页(共6 页)】 9091B
(1)图中细胞⑤活化后分裂并分化为 和 。
(2)图2中的血清新冠病毒特异性IgG 和IgM 抗体由细胞 (填序号)释放,咽拭子检测 (填“能”或“不能”)检测出抗体的存在。 由图2可知, 抗体阳性可提示近期感染,而 抗体阳性可提示感染时间较长的既往感染。
(3)注射第一针灭活疫苗后,至少间隔21 天才能注射第二针疫苗。过早接种第二针疫苗并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当中的原理是 。
24.(11分)青鲜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从而抑制发芽,被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对青鲜素毒害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甲。 乙烯促进离层区(如图乙)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酶X能够水解离层区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叶柄离层区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如图丙。请回答:
(1)细胞分裂素能促进 ,促进萌发,可用于收获后农产品的储藏保鲜。
(2)根据图甲可知,浓度 以下,青鲜素几乎没有毒性。
(3)根据图丙可知,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 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叶柄脱落。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结合对图丙的分析,可得出叶柄内生长素的运输对乙烯合成起 作用。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的氨基酸是 。
25.(11分)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 甲图表示某种经济鱼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乙图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图给出的信息,该生物的种群密度将会 。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则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 值,对应乙图的时间点为 。
(2)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选择乙图中的 点进行捕捞。 捕捞后,该种鱼的种群增长速率处于乙图的 点时便于其快速恢复。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 (答出2 点即可)有积极意义。牡丹江二中2023一2024学年度第-学期高二学年12月月考考试·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2.C3.B4.D5.B6.B7.A8.C9.C10.C11.D12.C13.A14.B15.D16.ACD
17.C18.ABC19.AD20.AC
21.(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由负变正(1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2)下降(减少)减低
(3)突触后膜提高神经调节的准确性
22.(除注明外,每空2分)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2)抗利尿肾小管和集合管
(3)胰岛A(1分)神经一体液(神经调节和体液)
(4)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23.(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细胞毒性T细胞(1分)记忆T细胞(1分)
(2)③不能(1分)IgM IgG
(3)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还比较多,抗体与第二次注射的疫苗结合,使机体无法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
抗体。
24.(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细胞分裂
(2)30mg/L
(3)小于或等于主动运输促进色氨酸(1分)
25.(除注明外,每空2分)
(1)增大(1分)最大(或K)b
(2)ba
(3)有害生物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濒危动物的拯救和恢复(答出2点即可)
【高二考试·生物学参考答案】
909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