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07 07:4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安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
高一年语文科试卷
第I卷 阅读与鉴赏(67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球的气候系统是一个由大气、海洋、冰、生物和陆地等要素构成的系统,非常复杂。它们不但受外界影响,而且也会发生相互作用。气候模式可以说是对气候系统的数学表达,它首先编写由众多方程组成的复杂程序,再通过巨型计算机进行运算,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其运算过程所使用的数据量大得惊人,往往达到几十个TB(万亿字节),时间长的要用高速计算机算好几个月。气候模式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界用以预测未来气候演变和影响的主要工具。
气候模式是在天气预报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原理和天气预报模式有些类似。天气预报模式已有60多年历史,是全世界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二者的区别在于,天气预报模式主要考虑大气运动变化情况,而气候模式要复杂得多,需考虑大气、海洋、冰、生物和陆地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目前,各国科学家正在抓紧对全球30多个气候模式进行完善和运算,也就是把各国的气候模式,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比试。这些模式会模拟过去1000年的气候演变,特别是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的气候变化;更重要的是,根据未来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预估全球温度变化情况。
最新预测结果是怎样的呢?有关专家表示,不同模式之间预测的结果差异较大,目前采取的一个方式是“集合平均”,即把所有模式预测的结果集合起来,看其平均情况,这样可靠性会大大增强。从世界各国气候模式最新的预估结果来看,未来升温趋势将延续,而增温幅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很大,但预估结果同时显示,全球变暖并不是意味着每个地区都普遍升温,未来不排除某些区域会出现降温。
气候模式的发展在不少国家受到重视,它是目前唯一能定量客观展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手段,尤其是对大尺度气候异常和变化的预测可信度较高。但也有一些科学家对气候模式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气候模式的结果并不可信。例如,由于不同的模式对天空中云的状态处理方式不同,预测结果在地表温度等方面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然而,气候系统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非线性的混沌系统,而且地球气候系统还受到地球以外的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其他因素变化的影响。要对未来长时间的气候状况做出像一周之内的天气预报那样准确和精细的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科学水平局限,气候模式的预测确实存在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不等于不可靠和不能用。从对全球平均升温趋势的预测来看,可信度就很高。作为目前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和影响的最主要的工具,气候模式的预测结果能够作为政府决策者的科学依据。
1、下列关于“气候模式”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气候模式是对气候系统的数学表达,它借助巨型计算机对许多复杂程序进行长时间、大数据量的运算,从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B.气候模式之所以能预估全球温度的变化情况,主要依靠其对过去1000年,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的气候变化的准确模拟。
C.气候模式由天气预报模式发展而来,前者是对未来长时间的气候状况做出预测,后者则是对短期天气做出准确和精细预测的主要工具。
D.与天气预报模式相比,气候模式比较复杂,它必须将地球气候系统中的各组成要素的状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考虑在内。
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为了对未来气候变化做出准确预测,各国科学家正在抓紧对全球30多个气候模式进行完善和运算,每个气候模式的运算都要耗时好几个月。
B.“集合平均”的操作模式,可以完全消除不同气候模式之间预测结果的差异,使人们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变得更加可靠。
C.虽然有一些科学家对气候模式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但作为目前唯一能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手段,其科学价值不容忽视。
D.地球的气候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不仅其组成要素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其他外界因素变化也会对其造成影响。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气候模式的最新预估结果来看,未来升温趋势将延续,但不排除某些区域会出现降温。
B.只要对天空中云的状态采用相同的处理方式,就可消除科学家对气候模式可靠性的质疑。
C.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气候模式对未来气候状况的预测难以达到天气预报那样的准确和精细。
D.气候模式对未来气候的预测存在不确定性,但其预测结果也能作为政府决策者的科学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4、翻译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6分,每小题1分。)
(1)直不百步耳 直:
(2)王无罪岁 罪:
(3)假舆马者 假: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
(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
(6)而耻学于师 耻:
5、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判断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被动句)。(4分,每小题1分。)
(1)未之有也
(2)蚓无爪牙之利
(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
荀 卿 论
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呜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能尽其说者,虽为圣人无难,而不能者,不失为寡过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且夫学圣人者,岂必其言之云尔哉,亦观其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为后世必有不能行其说者矣,必有窃其说而为不义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苟天下果无有及者,则尚安以求异为哉!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浩乎不知其津涯 涯:边际
B.冉有之知 知:通“智”,智谋
C.要在于不可易也 易:轻视,看不起
D.此亦必有所恃者矣 恃:依仗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B.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C.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D.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的主张博大精深,但通俗易懂,人们如果完全按照孔子的主张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少犯错误。
B.子路、子贡、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相反,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的喜爱。
C.李斯骄矜傲慢,扰乱天下,犯下“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等过错,是因为受到他的老师荀卿高谈异论的影响。
D.文章先写孔子循规蹈矩,不敢放言高论,后写荀卿喜为异说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这样构成了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3分)

(2)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3分)

(三)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秋 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 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 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 包羞食万钱。
鹿车①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鹿车:佛家所谓“三车”之一,小乘如羊车,中乘如鹿车,大乘如牛车。此处借指归隐山林。
10、“悲”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从全诗来看,作者所“悲”包括哪些具体内容?(4分)


11、赏析颔联“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在表达上的特点和作用。(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小题1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2)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5)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6)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7) ,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9)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10)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三、文学类文本鉴赏(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不???染
袁炳发
高三生杨直,清华、北大任他选读。
老师和同学都这么认为。
但杨直家的邻居们不见得这样认为。
杨直的爸爸或妈妈每次开过家长会,回到家里就急不可待地支起麻将桌,还一边不迭声地叫:“开这么长的大尾巴会,耽误穷人半天工。”
被人连坐几庄,又抱怨:“瞧瞧,这个背点,运气都让家长会磨叽没了。”
杨直家住平房,大门永远敞开着,隔着几条路的邻居无聊了也会奔来,图个热闹,在家不被允许抽烟,但在杨直家可以。
在杨直家几乎没什么不可以,包括男人女人不忌口的打情骂俏。
话太不能上台面时,有敦厚些的邻居朝着杨直的小房间努嘴。
杨直家是老少屋,他住一小间。
杨直和父母房间的屋门隔着一个开放的厨房,但是屋内却仅有一道薄墙间壁,上面还有一个玻璃窗,不隔音,甚至烟气和人散发出的臭气都会从玻璃窗缝隙挤到小屋来。
杨直的妈妈咯咯地笑:“你们随便‘咧’,我儿子听不见,他学习的时候什么也听不见。”
如果正赶上爸爸和了,他一推“砖墙”说:“看杨直了吧,那就是未来清华大学生的风采。”
邻居们心里狐疑,这环境能出清华大学生?不瞎扯吗?
当然邻居们是看着杨直长大的,公认他是个好孩子,有人甚至气愤不过说,杨直简直就不是这对狗男女生的!
事实上,杨直的父母从来就没有在正道上走过,过去的不说,就说现在,他们等于在家里开着一个最为低级的赌场。除了自己参与赌博,还抽红。小小的屋子炕上一桌,地上两桌,每天24小时几乎连轴转。
赌客们弄到深更半夜时,杨直的妈妈就给他们煮面条,现成的挂面,吃一碗10元。半夜赌客们自带的香烟抽没了,所有的小铺又都歇了,杨直的爸爸就拿出一元一包的香烟,按支出售,一支5元。
两口子全下岗,吃着低保,心思都用在麻将上,骗几个昧良心的钱,过着不死不活的日子。
邻居老太太说起杨直就叹息:“这孩子,天养活的。”
杨直有时听到了也不说什么,礼貌地笑笑就走过去了。
杨直心里想他吃饭现在还要靠父母养活,但自己的心灵自己一定要“养活”。
杨直高一军训时,由于没有早饭吃,训练强度又大,晕倒了。他知道这样不行,虽然从小到大他几乎没怎么吃过妈妈做的早饭,但他知道高中之后绝对不行,杨直开始自己做早饭。
几天的工夫,杨直能熟练地做饭了,自己吃好,爸爸妈妈起床之后竟然也吃上儿子温在锅里的饭菜了。惹得邻居老太太又叹息:“我这话放在这,将来那两口子必是借上儿子的大光了,等着吧,吃香的喝辣的享福。”
偶尔得闲,杨直会径直奔胡同口吴爷爷摆着的象棋残局,坐在吴爷爷的对面一眼不眨地盯着棋盘。吴爷爷就一眼不眨地盯着杨直黑发浓密的头顶,悠然道来:“贵人不顶众发。”
“我的头发很多。”杨直仍低着头。
“哈哈,孩子,这‘众’字你道是‘多’的意思?非也,说的是不顶着一般俗人的头发,不囿于一般俗人的困难!”
杨直抬起头来,目光炯炯地看着吴爷爷,俩人就那么对望着,在彼此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
转眼两年过去,杨直迎来了高考。
高考作文时,根据材料,杨直本打算写一篇议论文,用著名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做论据,就在要落笔时,突然想起一件事,这件事让他改变主意,写成一篇感人的散文。就在这个春天,杨直在小河边背单词,他偶然看见一棵芽儿已经破土,但不幸的是,这颗种子天命使然落在一块石头下面。杨直心一愣,下意识伸手要拿开那块对于芽儿来说巨大的石头,但杨直终于把手停在半空中。以后几天杨直每天早晨必去看望那棵芽儿,他忧心忡忡矛盾丛生担心它会夭折。但第四天奇迹出现了,芽儿竟然掀翻了背上巨大的压力,并脱胎换骨,由一棵鹅黄羸弱的芽儿变成一棵翠绿茁壮的苗儿!
杨直的作文得了满分。
杨直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梦想,考入了清华大学。
当然,杨直考入清华大学,并不仅仅依靠他的满分作文。
1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家长会以及牌桌的叙述有些闲笔之感,与本文的主题扣得不紧。虽然生活中确实有父母只知道打麻将,儿子却能考上好大学的例子,但还不能说这篇小说反映了生活的真实。
B、如何为人父母,如何教育好下一代,是教育好子女重要还是自己快活、挣钱重要,这是这篇小小说引发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的一个部分。
C、这篇小说文字清淡,叙述和缓,语言简练,有一种素淡天成的味道。小说人物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决定命运的是人的性格,来自内心向上的力量是什么也挡不住的。
D、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能有杨直这样的定力、秉性实在难能可贵。这篇小说只为青年人而写,目的就是激发青年人奋发有为、努力向上的精神。
E、经历生活的困境,对生活在最基层的人来说,对他们心智的重大启迪是:能破石而出的嫩芽必将长成参天大树,能“不染”的学子也能成为栋梁之才。
14、文章开头的三行文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4分)


15、标题“不染”是什么意思?在文中可能“染”的环境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第Ⅱ卷 表达与交流(83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题(13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6分)
①法国语言大师马伯乐曾说过,闽南话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②作为中华文化根须之一的闽南方言,开始面临传承断裂,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懂文白读音该如何使用,有些孩子甚至不会说闽南话了,传承保护pò zài méi jié ( )。③10月19日下午,泉州方言专家、华侨大学文学院王建设教授王建设为到场的每位市民分发了他精心准备的讲解材料。④在近两个小时的交流里,他páng zhēng bó yǐn ( ),从《诗经》、《世说新语》、唐诗等古藉中找出泉州话里保留的大量古音、古语的证据,深入浅出地分析泉州方言与晋唐古语的深厚渊缘,有力论证了泉州方言顽强的传承性。⑤对于他的现场问答,尤其是用唐音和泉音朗诵的李白的《送友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6、根据拼音写出词语。(2分,每小题1分。)
(1)pò zài méi jié ( )(2)páng zhēng bó yǐn( )
17、上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每小题1分。)
(1)“ ”改为“ ” (2)“ ”改为“ ”
18、上面文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2分,每空1分。)
第 句,修改方案:
19、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奥斯卡著名影星凯奇在一部电影中一人分饰两角,所扮演的孪生兄弟性格又判若两人,却能说变就变,迅速入戏。
B.《狼图腾》里作者笔下的草原狼,既是生物的狼,也是人文的狼;既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这部书堪称一部力透纸背的大书。
C.他这个人心直口快,嘴上没有把门锁,刚才的话也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言不由衷,你可千万不要介意。
D.随着家用电器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瞬息万变,产品更新换代也日益加快,新概念、新功能不断涌现,更多的新型家电产品也登堂入室。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___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21、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哭墙上有这样一行字“死难者:300000”,如果把它改为“死难者:三十万”,你觉得哪种表达效果好?请作简要说明。(3分)


五、作文(7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文章。
比尔·盖茨经常说:“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自拟标题;(2)自定立意;(3)不得抄袭。
南安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
高一年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
第I卷 阅读与鉴赏(67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 2.D 3.B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语言表达形式是词或词组。"文中重要概念",是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就要既明确概念的内涵(特有属性),又明确概念的外延(包括哪些对象)。分析可知,B选项内容理解片面。“气候模式能预估全球温度的变化情况”原因的很多,不只局限于“对过去1000年气候变化的准确模拟”故选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项表述扩大了范围,原文说“时间长的要用高速计算机算好几个月”;B项表述绝对,原文只说“这样可靠性会大大增强”而非可以完全消除差异;C项表述缺少限制,原文强调气候模式是“目前唯一能定量客观……”故选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B选项内容理解有误,原文中“不同的模式对天空中云的状态处理方式不同”是科学家质疑气候模式可靠性的原因之一。故选B。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每小题1分。)
4、
①直:只是,不过
②罪:归咎,归罪
③假:借助,利用
④省:省察
⑤爱:吝惜
⑥耻:以……为耻
5、 ①宾语前置 ③被动句
②定语后置 ④判断句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6、(3分)C(易:更改、篡改)
7、(3分)D
8、(3分)B(原文没有“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的信息)
9、(3分)①颜渊沉默寡言,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好像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孔子多次称赞他。(“默然”译为“沉默寡言”,“若” 译为“好像”,“无以”译为“没有……的地方”,“亟”qì译为“多次”)
(3分)②孔、孟的言论,没有标新立异,但天下始终没有人赶得上他们。(采分点:“而”译为“但是”,“卒”译为 “始终”,“及”译为“赶得上”)
【参考译文】
我曾读《史记?孔子世家》,看孔子的言论文章,没有不循规蹈矩的,不敢放肆高论,而且说话一定要谈到先王,我这才知道孔子作为圣人对天下的忧虑之深啊。(他说的一些道理,)好像茫茫无边,但其实并不遥远;好像浩瀚浑厚,没有边际,但其实并不深奥。他说的那些事情,普通人都如道,但实行起来,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唉!能做到这样就足够了。假使后世有人能按照孔子说过而未做到的去做,想要成为一个圣人也不困难,即使不能做到,也会成为一个少犯错误的人啊。
子路的勇敢,子贡的巧辩,冉有的智谋,这三个人,都是天下人认为难能可贵的人。但是这三个人,却经常不被孔子喜欢。颜渊沉默寡言,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好像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孔子多次称赞他。其实,向圣人学习,难道只是要学会圣人是怎么说的吗?也要观察圣人心意的取向才行啊。孔子认为后世必定会有人不能执行他的学说,也必定会有人曲解他的学说而做不义的事。所以他的话通俗易懂,直来直去,而不敢做一些不同寻常而又值得炫耀的高论,主要是为了让后人不好随便篡改。
过去常奇怪李斯师从于荀卿,后来又焚烧了老师荀卿的著作,完全改变了古代先圣先王的法度,对他的老师的理论主张,真可以说不过是当强盗、仇敌来看待。如今再来看荀卿的著作,然后就会明白李斯要到秦国做官,都是因为老师荀卿,这就不足为怪了。
荀卿这个人,喜欢标新立异而毫不谦让,敢发高论而不顾一切。他的话,愚蠢的人听了为之震惊,品行不好的人听了为之欣喜。子思、孟子,世人都称他们是贤人君子。只有荀卿认为:“搞乱天下的人,就是子思、孟子。”天下的人,如此众多;天下的仁人义士,也如此众多。只有荀卿说:“人性本恶。夏桀、殷纣王所做的一切,表现的就是人的本性。而尧、舜所做的一切,就是一种伪装。”从这方面来看,料想他的为人必定刚愎自用,不知谦逊,赞扬自己太过分。那位弟子李斯,在这方面又特别严重。
现在看来,品行不好的人做一些坏事,都还是有所顾忌的,所以夏、商两朝虽然灭亡,桀、纣两君虽然残暴,但上古贤明君主的法度、礼乐、刑政,还不至于达到灭绝而不可查考的地步,这说明桀、纣还是有所保存而不敢全部废弃。而那个李斯,只有他骄矜傲慢不顾一切,焚烧了孔子的六经,诛杀了夏、商、周三代诸侯的后代,破坏了周公的井田制度,这种胆大妄为的做法必定是有所依仗的。李斯见他的老师荀卿骂尽天下的贤人,就更认准了自己那种愚蠢的念头,认为古代先圣先王的那一套都不值得学习效法。李斯不知道那是荀卿图一时痛快所发表的言论,而荀卿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话会导致如此惨烈的灾难。
如果做父亲的杀人报仇,他的儿子必定会行凶打劫。荀卿阐明了王道,阐述了礼乐文明,而李斯却利用他的学说搞乱了天下,可见荀卿的高谈怪论对李斯还是起了激发作用的。孔、孟的言论,没有标新立异,但天下始终没有人赶得上他们。如果天下真没有人赶得上他们,那么哪里用得着追求标新立异呢!
(三)诗歌鉴赏(8分)
10、(4分)作者所“悲”包括:①因世事繁杂而双鬓苍老。②因享受高官厚禄而十分羞愧。③面对美好的秋景而无心欣赏。④归隐园田的心愿一时无法实现。(每个要点1分)
11、(4分)颔联将“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这几个名词联缀在一起,使用纯白描手法,不着一个动词,却写出了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的动态景象。(2分)这两句以乐景写哀情,照应首联“节物岂不好”,从反面衬托突出了诗人心情的“黯然”。(2分)
【解析】
10、试题分析:《秋怀》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从感念“节物”出发,借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忧世有心而救时无术,既慕隐居而又难能如愿,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感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试题分析: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手法是白描,景色对比鲜明,很亮丽。秋天的市井很有特色,表现了诗人的喜爱之情,但也要注意到这样的景色并不能让作者完全高兴起来,所以注意乐景衬哀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名句名篇默写题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小题1分)
①猿猱欲度愁攀援
②丛菊两开他日泪
③环珮空归夜月魂
④风急天高猿啸哀
⑤冰泉冷涩弦凝绝
⑥只是当时已惘然
⑦谨庠序之教
⑧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⑨赢粮而景从
⑩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三、文学类文本鉴赏(15分)
13、(5分)?A D(A项“闲笔”和“但还不能说这篇小说反映了生活的真实”理解错误;D项小说的写作目的的理解过于狭窄)?
14、(4分)① 开篇即暗示了杨直的才华(1分),并用老师、同学与杨直家邻居们的不同观点作对比,(1分)② 设置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吸引读者的注意力,(1分)自然引出下文解疑的内容。(1分)
15、(6分)“不染”即出淤泥而不染,不随波逐流,指杨直虽然生活在“麻将室”,但不受影响,始终保持清醒的人生方向。(2分)
可能“染”的环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他们把打麻将看得比儿子的家长会还重要;②他们语言不文明,丝毫不顾忌可能对儿子产生不良影响;③他们不仅设赌局,而且抽红,赚昧心钱,混日子;④他们不关心儿子,连早饭都不给儿子做。(4分)
第Ⅱ卷 表达与交流(83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题(13分)
16、(2分,每小题1分)(1)迫在眉睫 (2)旁征博引
17、(2分,每小题1分)(1)“缘”改为“源” (2)“藉”改为“籍”
【解析】试题分析:16、17题采用了两种形式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第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既考查了读音,又考查了字形的识记;第二是根据语境改正错别字。两种形式均为一定难度,平时复习可根据此种题型做一定量的练习。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18、(2分,每空1分)第⑤句,修改方案:删掉“对于”。
19、B (2分)
【解析】A项“判若两人”应指同一个人。B项“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形容诗文深刻有力。该词用在句中合乎语境。C项“言不由衷”指说的不是真心话 。应该用“有口无心”。 D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此处属望文生义。
20、D(2分)
【解析】试题分析:语句排序遵循一个逻辑原则,即“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也”,空格后的“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句中提到的“遗址”,显然是在告知其前应是③;而③明显是从上往下看的景象,所以应在“箕顶”之后,即④②之后。排除法,即选D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3分)“死难者:300000”表达效果好。(1分)用了六个数字,很有视觉的冲击力,夺人耳目;凭吊者对这一串数字往往会数一数,“个、十、百、千、万”等,这样更显得数字的巨大,慑人心魄,加深印象,铭记于心;连用五个“0”给人更多的联想。(答出2点即可)
如答“死难者:三十万”表达效果好的,只要能说出理由,可酌情给分,如:简洁明了等。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评述题,其答题的思路是观点+阐述,内容只要言之成理,持不同意见亦可。观点1分,能说出2点充分的理由2分,表达流畅、语句通顺;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