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地期末名卷精选期末复习卷【第二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地期末名卷精选期末复习卷【第二单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14 00:1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地期末名卷精选(教科版)
期末复习卷(二) 第二单元
一、填空题(24分)
1.(浦江县)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安吉县)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大类。
3.(杭州市西湖区)河流会改变地球的地形地貌,____________作用会带走河流两岸的泥土,____________作用会填平低洼的地形。
4.(丽水市莲都区)沙漠地区常出现石蘑菇,这是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河边的鹅卵石又光又滑,是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
5.(开化县)地球____________的力量使岩石圈分裂成现在的大陆板块。大陆板块的碰撞、分离等巨大变化还会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现象。
二、判断题(12分)
1.(温州市鹿城区)大气、气温、水、动植物等因素会让岩石发生变化。( )
2.(湖州市南浔区)养护植被、改造河道、水库蓄洪等措施,都能有效预防我们的家园遭暴雨袭击而受灾。( )
3.(金华市婺城区)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都是很快且猛烈的。( )
4.(临海市)地球表面是非常平坦的。( )
5.(湖州市)地震是目前人类无法抵抗的自然灾害之一。( )
6.(德清县)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在不断变化的。( )
7.(开化县)地形图上用深浅不同的蓝色代表陆地。( )
8.(绍兴市上虞区 )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侵蚀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护家园,我们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
9.(杭州市萧山区)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
10.(缙云县)研究“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时,必须有两组实验进行对照。( )
11.(乐清市)流水对地球表面的影响与流水的速度和水量有关。( )
12.(衢州市)岩层在地壳运动中受挤压会发生弯曲而形成褶皱,岩层受过度挤压或拉伸会发生断裂错位而形成断层。( )
三、选择题(30分)
1.(诸暨市)下列地区中,属于盆地的是( )。
A.西藏 B.北京 C.吐鲁番
2.(缙云县)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内。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3.(平阳县)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 )很容易被径流带走。
A.大石块 B.黏土和细沙 C.植被
4.(杭州市余杭区)最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地区是( )。
A.平原水乡 B.丘陵 C.黄土高原
5.(永康市)下列关于对比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所有条件都要相同
B.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C.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都要不同
6.(开化县)体积较大、棱角分明的石头,通常分布在河流的(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7. (绍兴市柯桥区)下列土地类型中,会使土地被侵蚀得最严重的是( )。
A.缓坡、无植被 B.陡坡、无植被
C.缓坡、有植被 D.陡坡、有植被
8. (杭州市萧山区)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原因是( )。
A.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B.放牧需要更多的食物
C.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比较严重
9.(嘉兴市)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由于泥沙的沉积而容易形成较大面积的(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10.(杭州市余杭区)桂林的石头形状各异,这主要是( )的结果。
A.岩石风化 B.火山喷发 C.地震
11.(绍兴市越城区)“水滴石穿”这种现象主要是( )使岩石改变了模样。
A.动物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冷和热的作用
12. (杭州市西湖区)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B.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C.海洋都是蓝色的,所以地球上的海洋深度都是一样的
13.(衢州市柯城区)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的河流流向大多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由南往北
14.(常山县)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行为中,不合适的是( )。
A.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面
B.快速跑到窗边大声呼救
C.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15. (湖州市南浔区)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是( )。
A.地震 B.岩石的风化 C.喜马拉雅山脉年复一年的隆起
四、连线题(10分)
1.(杭州市余杭区)将下列材料或动作与其模拟的自然事物或现象用线连起来,
实验前山坡形土堆 下雨
用喷水器喷水 地面的径流
实验时泥浆流淌 山坡上的沟壑
实验后凹凸不平的土堆 土壤裸露的山坡
2.(长兴县)将下列岩石与类型用线连起来。
花岗岩
玄武岩 变质岩
砂岩 岩浆岩
砾岩 沉积岩
大理岩
板岩
五、实验探究题(24分)
1.(丽水市莲都区)为了探究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科学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
②在小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
③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经适度稀释)。
④用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⑤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个____________(填“对比”或“模拟”)实验。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加热时一般用____________加热。
(3)实验中,用土豆泥模拟____________,番茄酱模拟____________加热之后番茄酱喷出来模拟的是____________现象。
(4)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暨市)地壳是由一层层的岩石构成的,地壳内部的压力是很大的。岩层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会不断发生变化。为了弄明白这个过程,豆豆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拉开 挤压
①将泡沫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上一层塑料薄膜。
②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铺好塑料薄膜的小盒内。
③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进行挤压。
④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时,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进行挤压时,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属于____________(填“对比”或“模拟”)实验。
(3)下列地形地貌中,不属于由岩层受挤压或拉伸而形成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海沟 B.河流 C.裂谷 D.山脉
3.(嘉兴市)下列表格记录了“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的实验现象。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土地序号 降雨量的大小 模拟土地的坡度 有无植物覆盖 模拟土地的表面积 径流中黏土和细沙情况
1 大雨 30度 无 400平方厘米 很多
2 大雨 20度 无 很多
3 小雨 30度 有 很少
4 大雨 20度 有 较少
5 小雨 45度 有 较少
6 小雨 30度 无 较少
(1)小明选择了1号和6号土地来研究,他是想研究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与土地被侵蚀的程度的关系。
A.降雨量的大小 B.土地的坡度 C.有无植物覆盖
(2)要研究有无植物覆盖与土地被侵蚀的程度的关系,不能选择____________两块土地。
A.2号和4号 B.3号和6号 C.1号和5号
(3)判断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时,我们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A.雨水的清澈情况 B.土地吸水的多少 C.径流的浑浊程度
(4)小明选择3号和5号两块土地进行对比研究,他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选择5号和6号两块土地进行对比研究,得出“有无植物覆盖与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关系”的结论。你认为科学吗?____________。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地幔 地核 2.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3.侵蚀 沉积 4.风 水 5.内部运动 地震 火山喷发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
1.C 2.B 3.B 4.A 5.B 6.A 7.B 8.C 9.A 10.A 11.B 12.C 13.A 14.B 15. B
四、
1.实验前山坡形土堆——土壤裸露的山坡 用喷水器喷水——下雨
实验时泥浆流淌——地面的径流 实验后凹凸不平的土堆——山坡上的沟壑
2.大理岩、板岩——变质岩 花岗岩、玄武岩——岩浆岩 砾岩、砂岩——沉积岩
五、
(1)模拟 (2)外焰 (3)火山 岩浆 火山喷发 (4)火山喷发是由于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 涌动而从地壳薄弱处喷出的现象
(1)泥土迅速裂开 泥土迅速向上突起并裂开 地球内部运动使地球表面地形迅速改变
(2)模拟 (3)B
3.(1)A (2)C (3)C (4)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土地的坡度有关(合理即可) (5)不科学 没有控制变量,5号和6号两块土地不仅仅是有无植物覆盖的条件不同,土地的坡度也不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