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课标摘录: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课标分解: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指引,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走进作品所描绘的意境,获取诗歌的意蕴,体味诗歌的情感。一是要反复诵读,充分感受作品的韵律之美,增强语感,促进思维;二是充分调动想象,让诗歌中的文字活起来,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让学生的心灵和诗人的心灵相通相融。
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选自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在这首诗中现代诗中,诗人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抒发了自己真实的情怀,语言有个性而含蓄,意象新鲜而真切鲜明。当然,诗人可以帮助同学们初步踏入现代诗歌的殿堂。诗歌最凝缩最深情最个性的就是诗人的语言,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依据原始的字词体会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鉴赏的诗歌并能让学生喜欢诗歌甚至动手写上一点诗歌,这是最好的引导了。本节课也试着做了这样的尝试,期待能带着学生沐浴一点诗歌的光芒。
学情分析:
参与学习的班级学生思维活跃,较少拘束,平日思维具有较强的发散性。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结合文本的阅读、理解以及写作实践,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在欣赏本首诗歌的时候,注意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先整体感知诗歌,再深入诗歌的脉络,体会诗人的情思是如何发展的。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分清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情感;
2.引导学生理清诗人的写作思路,体味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3.指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联想与想象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诗歌是时空的另一种声音。它的两头牵连着现实和理想。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现代诗《天上的街市》。诗歌解读又因为不同的读者独特的情感体会和生活经历而有不同。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理解。
二、诵读新诗
1.学生自读,体会朗读时要注意的要点;
2.学生代表试读,并简要做朗读分析;
3.老师试读,学生评价;
4.全体齐读,赏析。
三、解读诗意,体味诗情
1.问题:诗人是如何展开新奇的联想和想象的?诗人想象了一个 的世界。结合诗句,说说你的依据。
街灯与明星交织 人间与天上交融(联想)
美丽的——“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繁华、富足的——“陈列的一些物品”“世上没有的珍奇”
自由的——“浅浅的天河、不甚宽广”“骑着牛儿来往”
幸福的、和谐的——“闲游”“提着灯笼在走”
2.观点探究
观点:这首诗在平和、舒缓的基调中,又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怅惘(惆怅迷惘,心中有事,伤感失意)。
① 你能从这首诗中读到“淡淡的怅惘”吗?
“缥缈的空中”——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遥不可及的
“世上没有的”——在现实世界里不能够得到的
“定然……”“定能够……”——诗人在说服谁呢?
“不信”——引出巧妙的比喻,写出了流星的美;恐怕前面的理由还不能够让人信服吧。
②背景知识介绍(图片形式展示——1921年“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深重的民族灾难”);
小结:诗人既向往“平和洁净”的“美”,又不知如何将理想在人间实现,由此产生苦闷、徘徊的情绪,……这也体现在《天上的街市》中。”
唉,
我仰望着星空祷告,
祷告那青春时代再来!
我仰望着星空祷告,
祷告那自由时代再来!
——郭沫若《星空》
啊,天光渐渐破晓了,
群星消沉,
美丽的幻境灭了。
晨风在窗外呻吟,
我们日日朝朝新尝着诞生的苦闷。
——郭沫若《苦味之杯》
3.主旨小结——“划不破暗夜的理想之光”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
——江河《星星变奏曲》
四、运用联想和想象,“我”来写诗歌
诗人运用“联想和想象”,为我们再造时空,表达美好的愿望。那么,同学们也来想一想,写一写。
妈妈
河流为什么在笑
因为太阳在逗他呀
妈妈
河流为什么在歌唱
因为 云雀夸赞着它的浪声呀
鱼儿喜欢这美妙的声音呀
妈妈
河流为什么冰凉
因为 想起了曾被雪爱恋的日子呀
妈妈
河流多少岁了
总是和年轻的春天同岁
妈妈
河流为什么不休息
那是因为 大海妈妈等待着它的归程呀
它是大地的希望呀、
它想把希望尽快传送到远方呀
五、课堂小结
诗人不仅用眼睛眺望星空,还用心灵感受星空;诗人不仅热切的向往理想美好的世界,还用温热的情怀体味着真切的现实。因此,才有了这首清朗隽美的“夜歌”。
希望同学们也能把诗歌作为牵连自己理想与现实的“线”,用文字凝定自己或细腻平和或激荡奔流的情感。
板书设计:
美丽
繁华
向往/怅惘 自由 天上的街市 联想和想象
幸福
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