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现代文学艺术成就
【课程目标】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了解毕加索等美术家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德莱塞及其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爵士乐和好莱坞。
教学难点:理解爵士乐; 探寻好莱坞称霸影坛的原因 。
【教学过程】
导入
?? 导入框:毕加索的油画《格尔尼卡》反映了什么主题?你知道这幅油画创作前后的故事吗?
?? 好莱坞电影欣赏,由此进入正题。
?? 一、现代文学
1、文学名著情节概述:学生课前准备,课堂学生介绍教材中的文学作品。
想一想: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或思想?
动脑筋:《美国的悲剧》中小说主人公克莱德悲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
角色表演:《等待戈多》中的某个片段。剧本内容上网可搜索到。
2、材料分析: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重版《导言》中的一段话:“直爽坦率地说话!不要涂脂抹粉,不要矫揉造作地说话。说话是为了使人理解,并不是为了被一小撮娇嫩的人所理解,而是为了被成千上万的人,被那些最朴实的、最卑微的人所理解!”组织学生分析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3、拓展延伸:列出20世纪的外国文学名著和及其作者。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写读后感。
二、现代美术
1、名画欣赏:毕加索的代表作品。
2、知识梳理:毕加索的生平及《格尔尼卡》问世的背景 。
3、材料分析:读一段毕加索写的文章:“你以为艺术家是什么,一个低能儿?如果他是一个画家,那就只有一双眼睛;如果是音乐家,只有一对耳朵;一个诗人,只有一具心琴;一个拳击家,只有一身肌肉吗?恰恰相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会经常关心悲欢离合的灾情,并从各方面做出反应。他怎么能不关心别人,怎么能以一种逃避现实的冷漠态度而使自己同你的那么丰富的生活隔离起来呢?不,绘画并不是为了装饰住宅而创作的,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一个武器。” 如何理解这段话?
4、模仿表演:参考教材插图中所使用的乐器。
经典爵士乐欣赏
5、动脑筋:爵士乐的灵魂是什么?它反映了黑人奴隶的什么心愿?
其他音乐流派介绍及欣赏
三、好莱坞
1、知识梳理:由学生课前准备材料,课堂介绍电影的发展脉络、现代电影制作技术。
2、动脑筋:电视的发展使电影受到很大的冲击,电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不是越来越小了?你有什么看法?
3、小组活动:好莱坞及好莱坞电影介绍。
4、材料分析:“一只眼睛盯着观众,一只眼睛盯着金钱” (好莱坞电影经营的最高哲学)
好莱坞电影海报欣赏
5、感受好莱坞影片:播放美国西部片《正午(High Noon)》
想一想:你心目中的美国西部片及人物的形象是怎样的?
6、思维拓展:探寻好莱坞称霸影坛的原因 (一流的电影制作技术、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演员;推出影星以确立自己的地位;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大量投资;制作技术、题材、制作方法的不断革新;创造出不同的类型片来吸引观众……)
7、艺术感悟:欣赏一幅外国美术作品后,谈谈你的感想。达利作品欣赏,了解超现实主义画派。
【活动探究】深入探讨中国电影现状及如何走向世界(可放在课后)。
【教学反思】:
课件64张PPT。第2课 现代文学艺术成就■著名文学作品
■传世的绘画
■通俗音乐与电影业
■课堂小结设计制作:陈代富导入蓬皮杜文化中心著名文学作品萧伯纳 萧伯纳(1856 — 1950),英国剧作家、评论家。1876—1898年在伦敦从事新闻工作,一贯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大力倡导和创作以讨论社会问题为主旨的“新戏剧”,并于1891年发表了评论文集《易卜生主义的精髓》。萧伯纳于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33年访问中国。萧伯纳剧作改编的电影《窈窕淑女》片断
(如视频没有自动播放,请在白框内点击右键选择“播放”)奥斯特洛夫斯基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年),苏联无产阶级作家。1919年,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第二年,因负重伤退伍。1924年加入共产党,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领导工作。由于劳累过度和旧伤复发,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用四年时间写出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年,开始创作第二部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但终因病情恶化,只完成第一卷便于1936年12月去世,年仅32岁。中文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影电影《保尔·柯察金》剧照苏联为纪念奥斯特洛夫斯基发行的纪念邮票(1964年) 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肖洛霍夫(1905—1984年)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1984年),当代著名苏联作家之一,长期居住在顿河流域,非常熟悉顿河哥萨克的风俗习惯。1926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这部小说从1926年开始创作,用了14年的时间。自作品问世以来,它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版本,成为当代世界文学中流传最广的名著之一。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书影《静静的顿河》插图德莱塞 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早年因家境穷困只上了两年中学便被迫走上社会,先后当过洗碗工、机修工、汽车司机等,后受人资助念过一年大学。他创作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标志着德莱塞的现实主义创作取得新的成就,这是他深刻揭露所谓“美国生活方式”的一部优秀作品。青年时期的德莱塞德莱塞 《美国的悲剧》英文版和中文版《美国的悲剧》第七版封面封底是来自英国、法国和丹麦等国的评论根据《美国的悲剧》改编的电影剧照和宣传海报德莱塞作品中文版(部分)封面海明威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他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担任驻欧洲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1954年,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1961年自杀。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 “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海明威出生时的寓所(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橡树园 ) 海明威的工作间身着军装的海明威幼时的海明威海明威使用过的猎枪 海明威作品部分中文版书影《老人与海》与插图1953年海明威以《老人与海》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海明威返 回返 回传世的绘画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著名画家,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早期的绘画受印象派的影响。1907年,毕加索代表作《阿维农的少女》问世,从此与勃拉克开创了一个新的画派——立体主义绘画,后来形成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毕加索创造力惊人,一生创作油画1800多幅,素描7万多件,还有版画、雕塑和陶瓷制品等。其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有极大影响,享有很高声誉。毕加索少年的毕加索毕加索在克利希大街的居所中年毕加索童年的毕加索老年的毕加索《格尔尼卡》(普拉多博物馆藏) 布面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1937 年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和平鸽》 《阿维农的少女》 《阿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大图《镜子前的少女》《戴帽的女人》《三个乐师》毕加索作品《坐着的女人》《毕加索自画像》大图大图 此画创作于1905年,是毕加索“玫瑰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时年毕加索24岁,刚刚在法国巴黎附近的蒙马特尔定居不久。
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曾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拍卖,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 《拿烟斗的男孩》大图返 回返 回通俗音乐与电影业第一张爵士乐唱片:《达克顿·斯特拉特狂舞曲》美国为纪念爵士乐发行的邮票爵士乐队演奏时情景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1935—1977),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使摇滚乐在世界范围的流行普及化,他的唱片销售量超出历史上任何一位歌手,时至今日,超出一百亿张。他的单曲中有56首全球销售量超出一百万张。他在美国创下18首冠军曲的纪录。他主演过33部电影。猫王披头士乐队(甲壳虫乐队) 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来自英国利物浦的著名四人摇滚乐队组合,也译作“甲壳虫乐队” 。他们在1962年与EMI百代唱片公司签约录制唱片。1963年初,单曲唱片“Please Please Me”登上英国排行榜首位。1964年,甲壳虫首次前往美国演出。1966年在东京的日本武道馆举行了大规模的音乐会;1966年8月29日晚在旧金山举行最后一场收费现场音乐会。 披头士乐队《Yesterday》(昨天) 1878年英国人E?慕布里奇把12架摄影机紧挨着放成一排,然后按动快门,成功地拍摄了运动中的马的一系列照片。上述系列照片形成的短片《动物的运动》 1894年由w?狄克孙在爱迪生的摄影室里拍摄的显示一个男人打喷嚏的一组特写镜头。一次喷嚏的记录卢米埃尔兄弟 法国里昂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是世界上制造摄影器材的伟大发明家。他们改进了电影软片感光剂,研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1904年,卢米埃尔兄弟还发明出真正彩色底片,这是公认的“彩色摄影”革命性的大事。 1895年12月28日,世界上的第一次活动电影正式公映,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了影片《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等。至此,世界上第八艺术,光和影的艺术——电影正式诞生了。后来,这一天被命名为“世界电影日”。 格里菲斯格里菲斯在电影拍摄现场 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著名导演、著名电影理论家,公认的电影艺术的奠基人。在格里菲斯之前的电影基本上离不开戏剧美学的范畴,但从1908年以后,格里菲斯开始进行探索、吸收别人的发明并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他逐渐形成了自己一整套比较完备的电影叙事语言。《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就是格里菲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因此,他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 《一个国家的诞生》剧照《一个国家的诞生》画面 《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反映了美国总统林肯解放黑奴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中白人组织三K党对付黑人的残暴行为的情节充满了种族主义色彩,虽然备受争议,但相当程度上开创了好莱坞的基调:壮观的场面,勇敢多情的男主人公,百老汇式的戏剧程序加拳击比赛式的故事节奏。它是第一部以镜头为基本组织单位的电影故事片,在电影技巧上开创性地使用了许多表现手法,发展了电影构图与剪辑效果,成为电影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力作。 卓別林 卓别林(1889—1977),20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喜剧电影明星。他作为伟大的喜剧电影艺术家,最大的贡献是把为笑而笑的庸俗“闹剧”,提到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他以独特的喜剧艺术表演风格和辛辣的讽刺,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卓别林一生主演过80多部影片。1972年,美国影艺学院特别颁了奥斯卡奖表扬卓别林对影坛的特殊贡献。 卓別林《摩登时代》剧照卓别林在《寻子遇仙记》剧照《摩登时代》片断《大独裁者》片断卓別林《舞台生涯》剧照卓別林《大马戏团》剧照卓別林《发薪日》剧照德国电影《大都会》片断 《大都会》描写21世纪的一个到处都是摩天大楼的都市。富人们在摩天大楼中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穷人们却在地底下痛苦地工作和生活。这些穷人奴隶活像机器人,从事着极其沉重的劳动。 在这种天堂与地狱之间,一个疯狂的科学家制造了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先是劝人忍让,后来却鼓动奴隶们起来反抗。奴隶们捣毁了机器,引起了一场使他们和他们的妻子儿女首先遭殃的大灾难。 好莱坞大剧场好莱坞山 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郊区,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维尔克特斯在洛杉矶郊区买下了一块地,他的夫人将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就有了好莱坞这个名字(在英语中,Hollywood是冬青树林的意思)。后来,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电影《辛德勒名单》电影《魂断蓝桥》海报电影《音乐之声》电影《泰坦尼克号》海报电影《泰坦尼克号》剧照《星球大战》《卡萨布兰卡》《克莱默夫妇》 《教父》好莱坞拍摄的经典电影的宣传海报 《星球大战前传一:魅影危机 》宣传片返 回返 回课堂小结著名文学作品传世的绘画通俗音乐
与电影业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及其代表作
苏联现代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
美国著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毕加索及其代表作通俗音乐的兴起及发展
美国电影业的兴起与发展
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
电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学习测评学习测评学习测评学习测评史海拾贝电影的诞生和发展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