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11——动物的运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11——动物的运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3 19:5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11动物的运动
一、单选题
1.“运动演绎精彩,健康成就未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B.骨骼肌至少跨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关节囊内外的韧带,只能使关节灵活
D.任何一个动作,只需要运动系统参与即可完成
2.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B.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腔组成
C.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D.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描述了和尚在月光下轻轻敲开寺门的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敲门的过程中,由图1到图2肱二头肌由舒张到收缩
B.图中肘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几部分构成
C.关节囊能分泌滑液,可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
D.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
4.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B.骨连结是骨与骨之间的连结
C.一块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D.关节由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
5.哺乳动物骨折后,骨能在一段时间内愈合,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骨膜 B.骨松质 C.骨髓 D.骨密质
6.有同学在运动时不小心发生了骨折,你认为医生在给他做手术时,需要特别保护的是( )
A.软骨层 B.骨膜 C.骨松质 D.骨质
7.深蹲起是一种锻炼人体下肢力量的运动形式,在锻炼腿部力量的同时,也能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深蹲起时,膝关节起到杠杆的作用
B.深蹲后起身过程中,股四头肌舒张、臀肌收缩
C.股四头肌的肌腱部分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
D.深蹲起动作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8.下图为双手投篮动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投篮时骨骼肌起支点作用
B.完成投篮动作至少有两组肌肉参与
C.图中肱三头肌先收缩再舒张
D.投篮动作仅需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9.下列动物与其主要运动方式匹配不正确的是(  )
A.棕熊——行走 B.袋鼠——跳跃 C.鸵鸟——飞行 D.蜥蜴——爬行
10.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是( )
A.有利于觅食 B.有利于避敌 C.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D.上述三项都是
11.为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骨骼肌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大鼠进行实验,并绘制了统计图(如图);另有研究表明,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最强,可释放更多的能量
B.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主要构成组织不同
C.不同运动强度下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比自然状态高
D.至少两组骨骼肌协调配合才能产生运动
12.动物一般都能自由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关于动物的运动正确的是(  )
A.蚯蚓用刚毛辅助运动。相较于粗糙的纸板,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更自如
B.鱼游泳时通过尾鳍的左右摆动提供前进的动力
C.鸟的胸肌两端都附着在胸骨上,为飞行提供动力
D.哺乳动物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肌细胞内线粒体呼吸分解有机物
二、综合题
13.9月6日晚,在2023年女排亚洲锦标赛决赛上,中国队与东道主泰国队苦战五局,最终以2:3不敌对手,获得本届亚锦赛亚军。

(1)当女排队员双手向上拦网时(如图一所示),这时图二中的[②]处于 状态。
(2)女排队员扣球时,肘关节起到了支点作用。扣球时的力量来源于骨骼肌的收缩,骨骼肌两端的肌腱跨过关节附在相邻的骨上,当骨骼肌收缩时,就会牵拉 绕肘关节活动产生动作。
(3)关节的结构既牢固又灵活,图三中将相邻的两骨连接起来,增强关节牢固性的是 (填序号)。
(4)女排队员在训练、比赛中往往易出现膝关节损伤,可通过注射“人造关节液”玻璃酸钠来缓解疼痛,该液体的作用类似于 分泌的滑液,应注射入关节腔中。
(5)比赛中运动员各种动作的完成,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 系统的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14.利用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概念,图1的模型表示骨通过关节连接,图2是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两片硬纸片可围绕C点转动,C点代表运动系统中的 。如果用橡皮筋代表骨骼肌,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应固定在 (填字母),才能正确模拟骨骼肌与骨,关节的位置关系。
(2)正确的运动防护很重要,运动不当可能引起脱臼等损伤。观察图2,脱臼是[ ]关节头从[ ]关节窝中脱落;[②] 和[⑤]关节软骨损伤,也会影响关节的牢固性和灵活性。
(3)完成一个动作一般包括以下步骤:a.骨受到牵引;b.骨绕关节转动;c.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d.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排序表示)
15.福建选手李发彬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1公斤级决赛中打破奥运会纪录并夺冠。图1是运动系统组成概念图,图2是比赛场景及肘关节影像图,据图回答:

(1)图1中,A是 ,C 是 。
(2)图2,在李发彬举起杠铃时,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
(3)比赛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避免抽筋。热身活动不仅能促进 内滑液增多,使关节更加灵活;还能促进 、 、血液循环系统的工作,为骨骼肌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氧气。
16.下图是与动物的运动有关的结构及其过程概念图,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尝试写出下面几个系统的名称:A系统 ;B系统 ;C系统 ;E系统 。
(2)A系统由[a] 、[b] 、[c] 三部分组成,起动力作用的是 (填字母),它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使图中[c]更牢固,与其牢固性相关的是 。
(3)动物的运动不仅需要A系统,所需能量有赖于 (填字母)等系统的配合,还需要在 (填字母)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
17.国际足联确认中国古代的蹴鞠(图1)是足球运动的最早雏形。
(1)蹴鞠运动屈腿时,图2中 处于收缩状态,与其他肌肉群相互配合,牵动骨绕 活动。图2中[ ] 内含有能减少摩擦的滑液。
(2)在蹴鞠过程中,由于高度、速度与方向的反复急剧变化,膝关节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反复屈伸、扭转,有时会出现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的现象称为 。这些运动的产生主要受到 系统的调节,所需能量来自肌细胞内所进行的 。
(3)在竞技过程中,球员要对队友传递的信息进行处理并迅速作出反应。从行为获得途径看,这是 行为。
(4)为了感受蹴鞠带来的乐趣,减少受伤的发生,请对运动员提出合理的建议: 。
参考答案:
1.A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A.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A正确。
B.同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B错误。
C.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腔内还有滑液,使关节灵活自如;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使关节牢固,C错误。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依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错误。
故选A。
2.B
【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才能完成。
【详解】A.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A正确。
B.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关节窝,B错误。
C.骨骼肌一般包括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肌腱和中间较粗的肌腹两部分,C正确。
D.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表面覆有一层关节软骨,有减少摩擦和缓冲撞压的作用。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D正确。
故选B。
3.A
【分析】(1)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关节面是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一个略凸,叫关节头;另一个略凹,叫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软骨,即关节软骨。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囊之间围成一个空腔,叫做关节腔,关节腔里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可以缓冲运动时两骨的碰撞,减少摩擦。
(2)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时,就会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肘部弯曲;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肘部伸展。
【详解】A.据图可知,在敲门的过程中,肘部的状态由屈肘变为伸肘,结合分析可知,肱二头肌是由收缩到舒张,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肘关节由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软骨)、关节腔和关节囊构成,B正确。
C.关节囊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滑膜层可分泌滑液到关节腔里,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可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C正确。
D.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D正确。
故选A。
4.D
【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结叫骨连结,能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
【详解】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包括骨和关节)和骨骼肌组成,A不符合题意。
B.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结叫骨连结,B不符合题意。
C.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部分的肌腱和中间较粗的肌腹组成,C不符合题意。
D.关节由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其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D符合题意。
故选D。
5.A
【分析】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髓、骨质三部分。骨膜是骨表面的一层坚韧的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等;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骨密质致密而坚硬,大部分集中在骨干部分;骨松质则分布在长骨的两端,结构比较疏松,呈蜂窝状;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类。幼年时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时是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详解】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骨膜内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愈合有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分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骨膜是骨表面的一层坚韧的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等。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骨密质致密而坚硬,大部分集中在骨干部分;骨松质则分布在长骨的两端,结构比较疏松,呈蜂窝状。骨髓位于骨干的骨髓腔中和骨松质的空隙里。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详解】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因此发生了骨折,医生在给他做手术时需要特别保护的是骨膜,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详解】A.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起动力作用。可见深蹲起时,膝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A错误。
B.深蹲后起身过程中,股四头肌收缩、臀肌舒张,B错误。
C.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其中肌腱属于结缔组织,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C错误。
D.深蹲起所需的能量是在肌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的,有赖于消化系统提供有机物、呼吸系统提供氧气、循环系统进行物质运输,D正确。
故选D。
8.B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A.投篮时骨骼肌提供动力,关节起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A错误。
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B正确。
C.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投篮动作中,状态是从屈肘变为伸肘状态,此时,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分别是先舒张再收缩,C错误。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D错误。
故选B。
9.C
【分析】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详解】A.棕熊的四肢发达,运动方式是行走,A正确。
B.袋鼠的后肢发达,运动方式是跳跃,B正确。
C.鸵鸟有长长的下肢,发达有力,利于奔跑、行走,C错误。
D.蜥蜴依靠四肢贴地爬行,D正确。
故选C。
10.D
【分析】动物具有多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而它们的运动都依赖一定的结构基础,对其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动物通过运动能够快速找到食物,也有利于快速躲避天敌,增加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有利于躲避不利环境。
【详解】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因此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A
【分析】在自然状态下,人体需要的氧气相对少一些;参加体育运动时,人体需要的氧气含量增加。在自然状态下,人体内有一部分毛细血管是开放的,另一部分则是关闭的。当人体进行体育运动时,人体需要的氧气含量增加,骨骼肌中毛细血管的开放数量也会相应增加。骨骼肌中开放的毛细血管越多,给骨骼肌细胞输送氧气的红细胞也就越多,骨骼肌细胞就能获得更多的氧气,以便它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详解】A.据图可知,中等运动强度时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最多,说明中等运动强度时,给骨骼肌细胞输送氧气的红细胞数量最多,骨骼肌细胞获得的氧气也最多,结合题干信息“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可知,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最强,可释放更多的能量,A错误。
B.骨骼肌由两端的肌腱和中间的肌腹构成,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肌腹由肌肉组织构成,肌腱和肌腹的主要构成组织不同,B正确。
C.据图可知,不同运动强度下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比自然状态高,C正确。
D.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D正确。
故选A。
12.D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详解】A.蚯蚓用刚毛辅助运动,在粗糙的纸上,蚯蚓的刚毛能够钉入,能够运动;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刚毛无法钉入,蚯蚓不能运动。因此,蚯蚓放在粗糙的纸板上比在光滑玻璃板上运动的更快,A错误。
B.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B错误。
C.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同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跨过关节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鸟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C错误。
D.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在线粒体内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因此哺乳动物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肌细胞内线粒体呼吸分解有机物,D正确。
故选D。
13.(1)收缩
(2)骨
(3)⑤
(4)关节囊
(5)神经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③肌腱、④关节头、⑤关节囊、⑥关节腔、⑦关节窝、⑧关节软骨。
【详解】(1)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参与肌肉收缩或舒张,产生的动力使骨骼肌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在屈肘状态下,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伸肘状态下,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图甲是伸肘动作,在伸肘状态下,①肱二头肌舒张,②肱三头肌收缩。
(2)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收缩牵拉骨绕肘关节活动产生动作。
(3)⑤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
(4)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有些膝关节损伤患者会通过注射“人造关节液”玻璃酸钠来缓解疼痛,该液体的作用类似于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应当被注射入关节腔中。
(5)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呼吸、消化、循环系统的辅助下,由骨骼肌牵拉着骨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的。
14.(1) 关节 D
(2) ① ④ 关节囊
(3)cdab
【分析】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由图可知:图1中C相当于关节。图2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详解】(1)图中长方形的硬纸片代表骨,橡皮筋则代表肌肉,C相当于关节。如果用橡皮筋代表骨骼肌,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应固定在D,才能正确模拟骨骼肌与骨、关节的位置关系。
(2)若运动不当,会出现脱臼现象,这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落出来。关节很牢固是因为关节周围有坚韧的②关节囊包裹着,其周围还有韧带起加固作用。使关节具有牢固性。③关节腔内有滑液,同时它们的接触面有非常光滑的⑤关节软骨,这些结构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②关节囊和⑤关节软骨损伤,也会影响关节的牢固性和灵活性。
(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c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d骨骼肌收缩、a相应的骨受到牵引、b骨绕关节转动。
15.(1) 骨 肌腱
(2)收缩
(3) 关节腔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A骨、B关节、C肌腱,①关节头、②关节窝。
【详解】(1)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骨连结组成。骨连结包括能活动的、不活动的、半活动的连接,能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图1中A是骨,C是肌腱。
(2)图2李发彬将杠铃举过头顶的过程相当于伸肘的过程,此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3)运动的完成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其他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协作,比赛前的热身活动不仅能促进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工作,且能促进关节腔内滑液增多,使关节更加灵活。
16.(1) 运动系统 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2) 骨骼肌/肌肉 骨 关节 a 关节囊及其内外的韧带
(3) CDE B
【分析】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如高等动物的运动系统。
题图中,A系统为运动系统、B系统为神经系统、C系统为循环系统、D系统为消化系统、E系统为呼吸系统;a骨骼肌、b骨、c关节。
【详解】(1)根据分析,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A(运动)系统。
动物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B(神经)系统的协调和调节,还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是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因此运动还需要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D(消化)系统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而食物中含有化学能;E(呼吸)系统获得氧气后,在组织细胞(主要是肌细胞)的线粒体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循环)系统则负责运输食物和氧气。
(2)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a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b骨绕着c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a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
关节的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3)根据第(1)小题详解,动物的运动不仅需要A系统,所需能量有赖于D(消化)系统、E(呼吸)系统和C(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还需要在B(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
17.(1) 腘绳肌 膝关节 ④关节腔
(2) 脱臼 神经 呼吸作用
(3)学习
(4)做好个人防护,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系统处于最好的生理状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学会正确摔倒的姿势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图中①关节囊、②关节软骨、③关节头、④关节腔。
【详解】(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图中屈腿时,腘绳肌收缩,股四头肌舒张。与其他肌肉群相互配合,牵动骨绕膝关节活动。图中④关节腔内含有能减少摩擦的滑液。
(2)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的现象,是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所有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完成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主要来源于肌细胞线粒体的呼吸作用。
(3)在竞技过程中,球员要对队友传递的信息进行处理并迅速作出反应是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4)对运动员提出合理的建议:做好个人防护,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系统处于最好的生理状态,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迅速反应避免损伤;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学会正确摔倒的姿势,我们需要注意尽量侧摔而非正面向前后摔倒,这样可以保护韧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