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武清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3 11:00:07

文档简介

天津市武清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地理学科
(总分: 100 分 时长: 60 )
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虚线箭头为图示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来向(遮蔽区范围随季节有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A.北纬45°附近 B.北纬20°附近 C.南纬45°附近 D.南纬20°附近
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河流右岸 B.河流自东向西流
C.遮蔽区最大在1月 D.遮蔽区最大在7月
下图为2019年11月17日某时刻地中海及其周边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据此完成3~4题。
3.此时刻,甲天气系统控制区域为(  )
A.晴朗无云天气 B.多云阴雨天气
C.狂风暴雨天气 D.大雪纷飞天气
4.仅考虑大气环流的影响,甲天气系统未来12小时内一般会移向(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天日照时数等值线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月份中,N地日照时数最多的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6.影响MN沿线多年平均每天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昼长时间  B.地形地势
C.植被覆盖率  D.大气环流
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据此完成7-8题。
7.地质时期,地球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海陆变迁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8.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
A.海生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
下图为某市中心城区规划示意图。该市为了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在建成区基础上将重点规划建设滨水居住区、仓储物流区和旅游服务区。
9.建成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旅游 C.河流 D.交通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下表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10-12题。
产棉区贡献率/(%)时段(年)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西北内陆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1950—1965 22.61 30.27 26.85 48.61 52.38 9.52
1965—1980 18.77 46.74 20.37 52.78 34.92 26.98
1980—1995 30.65 37.55 50.93 30.56 47.62 19.05
1995—2010 55.56 19.16 62.04 17.13 61.90 9.52
2010—2015 57.47 26.44 68.06 11.11 66.67 9.52
10.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 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
11.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
A.长江流域棉区 B.黄河流域棉区
C.西北内陆棉区 D.三大棉区皆是
12.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①土地资源丰富 ②沙漠化强度减弱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气候暖湿化加强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第13~15题。
13.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14.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15.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16.辽宁省的自然概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盘锦市采取抬高地势做微地形、铺河沙隔盐层、掺拌草炭灰等综合措施,并辅以建设排盐排涝系统,成功摆脱城市绿化困境,最终成为2017年国家园林城市。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的盘锦市,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稻蟹共生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现今又继续升级推广“稻、蟹、泥鳅鱼、埝埂豆”立体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三养、一地四用、一季四收”。
(1)说明辽宁省地形特征对河流(流速、流向等)的影响。(6分)
(2)说出盘锦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7分)
(3)分析盘锦市农业生产模式转型的原因。(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江门等9市组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旧金山湾和日本东京湾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略图。
材料二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逐步转移,导致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1)说明图示区域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8分)
(2)从集聚角度,分析粤东、粤北和粤西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给企业带来的影响。(8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人说宁夏平原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
(1)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贺兰山对宁夏平原“爱护”的具体表现。(6分)
石嘴山市被称为宁夏的“工业长子”,该地草场资源、硅石资源(太阳能光伏制造原料)丰富。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电石化工和新型冶金、光伏产业等产业集群。
(2)据文字资料,说明石嘴山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10分)
近30年来,闽宁镇人民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将飞沙走石的“千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创造了精准扶贫过程中著名的“闽宁模式”。
(3)说明右图的产业协作方案,对闽宁镇发展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效益。(4分)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A 6.D 7.D 8.D 9.D 10.C 11.C 12.B 13.D 14.D 15.A
答案:1.C 2.B第1题,虚线箭头为图示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来向,阳光从北面照射过来,说明一年中太阳始终位于北部天空,说明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图示区域可能位于南纬45°附近,C对。
第2题,结合上题,该地位于南半球,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岸侵蚀,右岸沉积。甲为河流左岸,A错。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结合南岸、北岸位置,河流自东向西流,B对。遮蔽区最大在6月,C、D错。
3.答案:B
解析:据图中等压线判断,甲地气压中间低、四周高,甲地为低气压。图中时刻,控制甲地的天气系统是气旋,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形成多云阴雨天气,故选B。
4.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大气环流会影响甲天气系统的移动,地中海地区11月是冬季,被盛行西风控制,风向为西南风,气流运动方向为从西南向东北运动,因此甲天气系统未来12小时内一般会移向东北,故选A。
5.答案:A
解析:N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日照时数最多的月份在夏季;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日照时数最多应为北半球冬季,1月是冬季,故选A。
6.答案:D
解析:MN沿线多年昼长时间相同,不会造成年平均每天日照时数差异,A错误;M、N两地海拔差异相对较小,地形地势对多年平均每天日照时数影响不大,B错误;植被覆盖率不会造成年平均每天日照时数差异,C错误;多年平均每天日照时数差异主要因为气候不同,造成天气不同,是由大气环流决定的,故选D。
7.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地质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下降,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植物的出现和发展,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导致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下降,D项正确;海陆变迁对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影响不大,A项错误;频繁的火山爆发,以及生物的呼吸作用都会使得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上升,B、C两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
9.答案:D
解析:从图中看出,建成区附近有铁路、国道、高速公路及出入口、火车站、高铁站、城市道路等,因此建成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交通,D正确;建成区距离河流比较远,排除C;建成区附近有较多的农田,地势平坦,受地形影响较小,排除A;图中有国家湿地公园,但景色单一,组合性差,排除B。故选D。
答案:10.C 11.C 12.B
解析:
第10题,应从三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入手对比分析。西北内陆地区降水不丰沛,土壤也不肥沃,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昼夜温差相对较小,三地夏季光热资源都较充足,适宜棉花生长。C项正确。
第11题,通过数据对比可知,只有西北内陆棉区面积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一直大于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C项正确。
第12题,西北内陆地区面积广大,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①正确;结合材料可知,2020年,新疆棉花机械采摘率已达69.8%,说明机械化水平高,③正确;沙漠化强度减弱和气候暖湿化与当地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无直接关系,②④错。B项正确。
答案:13.D 14.D 15.A
解析:本组题以桑基、蔗基、果基鱼塘用地的变化为背景考查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生产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13题,主要考查下垫面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基塘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使大气降水增多,气温变率较小。而建设用地由于比热容较小,气温变率较大。所以该地基塘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使得该地气温变率增大。故选D项。
第14题,主要考查市场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对蔬菜、花卉的需求增加,市场价格上涨,农民为了提高经济收入,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了桑基、蔗基鱼塘。故选D项。
第15题,主要考查产业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塘农业是传统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是在当地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由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基塘生产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因此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下来的很少。故选A项。
II卷
16.(1)①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河流流速较慢;山地多为河流的发源地;
②东北高西南低,干流多自东北向西南流;
③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众多支流从东西两侧向中间汇集;
④地形复杂,支流众多。
问题:土地盐碱化。
原因:地势低平,造成水盐集聚;春秋季蒸发量大,土壤积盐;生产生活过度利用地下水, 海水倒灌;导致该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
(3)市场需求扩大;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种类增加、品质提升;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有效保护环境,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17.(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雨季长,)河流水量大且汛期长;三角洲地形,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支流众多,河网密集,通航里程长;江宽水深,出海口多,便于江海联运;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
(2)有利: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不利: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劳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8【答案】(1)阻挡(削弱)冬季风、冷空气;阻挡沙尘侵袭;抬升夏季风,带来降水。
(2)①产业基础好,生产协作条件好;②地租水平低(土地价格低);③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低;政府政策提供优惠支持;⑤发展新型产业的原料丰富;⑥交通便利。
(3)防风固沙;增加收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