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6张PPT。富春山居图第十三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海峡两岸回顾历史——寻根
探究现实——求解 总结过往——成效 展望未来——期许 结构框架1、我们血脉相连2、为何骨肉分离寻根篇我们血脉相连 请同学们用事实说明,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从地理、血缘、风俗、历史等角度来阐述)寻根篇寻根篇地缘寻根篇俗缘史 缘元政府在澎湖
设巡检司 三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隋朝:称台湾为“流求”,曾三次出师台湾
元朝:台湾称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康熙帝统一台湾,后设台湾府
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
历史铭刻血脉相连昨天的大陆与台湾 台湾与祖国在近代历史上有哪几次分离和回归?寻根篇为何骨肉分离1895年《马关条约》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为何骨肉分离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他们最本质的区别在哪里?求解篇七嘴八舌港澳是外交问题,
台湾是内政问题求解篇1、是谁不懈努力,打破两岸僵局2、奈何也,寒流来袭3、却见,融冰契机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历届政府都把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最为神圣的使命。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填充以下表格,归纳党和政府对台湾的大政方针是什么?
是谁不懈努力求解篇时 间政 策新中国成立初5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
以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武装解放和平解放“和为上计”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八项主张 四点意见
《反分裂国家法》领导人求解篇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杨力宇教授时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求解篇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三月十四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大会,会上审议并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求解篇 可是为什么祖国统一的步伐却是如此的艰难呢?思考: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有哪些障碍?求解篇
无奈也,寒流来袭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求解篇D、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E、2003.9.28陈水扁在民进党十七周年党庆晚会上第一次亮出“台独”时间表,声称要在二00四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于二00七年实施“新宪法”。
A、1990.9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B、1994.4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
C、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臭小子,我看你是欠扁!求解篇小小评论员 你认为台湾问题最有可能用哪一种方法来解决?为什么?
近年来,岛内的台独势力活动越来越猖獗,面对日益恶化的两岸关系我们能做些什么吗?我爱我祖国的花,我爱我如花的祖国——闻一多炮击金门毛泽东准备炮击金门蒋介石晚年在金门遥望大陆
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之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中央人民政府倡
议两岸直接实行
三通即通邮、通
航、通商。
却见,融冰契机汪辜会谈—历史性突破“九二共识”1990年,台湾“海基会 ”成立,会长辜振甫1991年,台湾成立“海协会 ”,会长汪道涵求解篇我爱我祖国的花,我爱我如花的祖国——闻一多1995年江泽民重要讲话 用事实说明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政治会谈 ☆民间交往
☆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成效篇走近台湾台湾同胞大陆寻祖问根分离52年的母女再次相逢两岸姐弟50年后的团聚成效篇成效篇台商投资大陆热点地区台湾品牌成效篇台湾品牌成效篇 台湾知名学者、作家李敖来中国大陆的“神州文化之旅”。 9月23日李敖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成效篇两岸宗教交流成效篇两岸影视合作《还珠格格》春节晚会成效篇 台湾群众支持北京奥运
中国海洋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帆船友谊赛在青岛举行 胡锦涛会见萧万长就两岸经贸交流交换意见 马英九当选台湾“总统”期许篇主题四:两岸之望 “燕子飞了,
有再来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两岸暂时的别离,
终有团圆的时候。”台湾寄语:赠台熊猫“团团”“圆圆”总 结密切交往巩固与练习: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春愁》丘逢甲作于1896年
材料二:2003年12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美国时,会见华侨和留学生各界代表,谈到关系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去年今日割台湾”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是指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我想对台独者说——
我想对外国反华者说—— 我想对台湾同胞说—— 我想对台湾中学生说——
我对 说——心灵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