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检测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这里的“两位先生”主要宣传阵地是在 ( )
A. 上海和南京 B. 《新青年》和北大 C. 京师大学堂 D. 中国同盟会
2.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 )
A. 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B.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 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 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3.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①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②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
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⑤它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4.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 )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共和时代 C. 民主科学时代 D. 社会主义时代
5.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某一历史事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你认为该历史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6.“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
A. 原因 B. 性质 C. 内容 D. 影响
7.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该是上海( )
A. 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 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C. 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D. 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并不足以个新国家,……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变革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你可以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②新文化运动主要宣传西方思想文化
③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
④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9.1921年3月8日,陈独秀撰文说“我们中国的诗礼人家,有客来访时,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着门帘回答说:‘我家里没有人。’……所以中国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律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然后才能够说到别的问题”。这可佐证新文化运动( )
A. 提倡科学主义 B. 推崇诗礼教化 C. 维护法律权威 D. 关注男女平等
10.“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民主的光辉旗帜”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这场“斗争”应该是指()
A. 义和团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11.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
①反对巴黎和会上有关中国问题的决定
②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救国的出路
④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联合斗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在这个新冠疫情的防控时期,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们提出了特殊的期望。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要继承发扬五四精神。下列最能体现五四精神的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变法图强,维新变法”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3.“完成了两项伟大的政治收获:一是在全国舆论的谴责下,北洋政府把三位知名的亲日派高级官员罢免;二是在全国学生的强烈抗议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不敢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以上材料评论的是
A. 武昌起义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九一八事变
14.“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发生的情景,这场运动()
A. 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B. 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 斗争的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 D. 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
15.《申报》的报道称:五四运动是一场阻止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签署对德“和约”、要求惩办亲日卖国贼的全国性学生爱国运动。日本媒体在报道五四运动时,却将其定性为“排日”学生的一场暴动。中日媒体对五四运动的不同报道说明了( )
A. 新闻报道不能作为研究史料 B. 年代久远使历史真相难以还原
C. 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记叙 D. 报刊媒体的记录比政府档案文献更可靠
16.我国的近代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新旧民主革命最大的区别是( )
A. 指导理论不同 B. 领导阶级不同 C. 革命任务不同 D. 领导对象不同
17.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到:“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早在1919年5月4日,中国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的爱国革命运动。这场运动体现的精神是( )
A. 不怕牺牲、艰苦奋斗 B.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C.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D.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18.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一位著名人物被誉为“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他是 ( )
A. 孙中山 B. 陈独秀 C. 李大钊 D. 毛泽东
19.这些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反抗西方列强,对内反对封建军阀,他们采取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活动方式,秘密组织政党。“这些人”的主要代表是
A. 曾国藩李鸿章 B. 康有为梁启超 C. 孙中山黄兴 D. 陈独秀李大钊
20.下列课文子目间属于递进关系的是()
A.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 B.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胜利进军 D. 革命志士的奋斗——武昌起义
21.为庆祝二十大胜利召开,回顾党的辉煌历程,初二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板报内容的有()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2.这些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反抗西方列强,对内反对封建军阀。他们采取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活动方式,秘密组织政党。1921年,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些人”的主要代表是()
A. 曾国藩 李鸿章 B. 康有为 梁启超 C. 孙中山 黄兴 D. 陈独秀 李大钊
23.在开国大典上,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28”的深刻含义源于()
A. 当时五四运动爆发28年 B. 当时辛亥革命爆发28年
C. 当时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 D. 当时遵义会议召开28年
24.“东方欲晓现曙光,南湖洪川逐激浪。志和道同辟新天,旗擎马列明方向。”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5.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下列各项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的词语是
A.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B.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 光明前途良好开端 D. 高举旗帜发展壮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以来,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共和的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文化运动,喊出了时代最响亮的口号。
材料二: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材料四: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派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新文化运动的起因。
(2)材料二中的“三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缺陷。并指出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华传统文化?
(4)依据材料四概括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
27.近百年来,中国青年满怀爱国之心,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三: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3)材料三认为五四运动有哪些重要特点?(写出三点即可)
材料四: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一场空前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它与新文化运动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它把救亡与启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五四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去追求进步和光明。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4)根据材料四,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作为青年学生应继承发扬哪些“五四精神”?
材料五: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作为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同时又凝聚起社会各方面力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正是在这种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摘编自宋进《坚定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2019年5月7日《人民日报》)
( 5)材料五说明了什么?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团结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五四运动焕发的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向历史新高度……慑于五四运动的强大威势,中国政府当局最后拒绝在巴黎和会协议上签字。以五四运动为标志,近代中国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1)材料一中“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新时代的要求,谈谈新时代青少年肩负的历史使命。
29.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断创新,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富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已经有那么多先进人士先后在时代潮流中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从这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新希望;而祖国和人民的悲惨处境又驱使他们产生一种特殊的紧迫感,要求尽快把志同道合的人集合起来,投入改造中国社会的实际行动。这便是中国共产党所以会那么快创立起来的原因。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依据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党的一大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7.7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是建党之初年轻的共产党人便胸怀的理想。
——张康喆《以青春之我,逐青春之梦》
(2)材料中年轻的共产党人的理想是什么?“党的一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抗击疫情的出发点、态度以及措施就是对此的最好诠释。中国人民信赖党、跟随党。所以,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成果。
——访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京培
(3)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取得抗击新冠疫情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据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青年杂志》的创刊者及1919年后《新青年》系统介绍的主要思想。
材料二 (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消息传出,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知识青年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主力的变化及其性质。
材料三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奋斗目标。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新”在何处。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B2.A3.A4.C5.D6.C7.B8.B9.D10.C11.D12.D13.B14.B15.C16.B17.C18.C
19.D20.B21.C22.D23.C24.D25.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 民主、科学。
(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新变化:增加了现实政治的宣传;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27.(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上日本取得管理山东的权利)。
(2)原因: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影响: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革命性;进步性;广泛性(全民性);彻底性。
(4)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和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提高了人民觉悟)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5)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28.(1)德国在山东的全部特权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意思相近也可);
(3)中国政府当局最后拒绝在巴黎和会协议上签字;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符合题意,意思相近即可);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志存高远、忠于祖国,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符合题意、任答一- 点即可)。
29.(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先进人士改变中国社会落后局面的紧迫感。
(2)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1921年。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中国人民信赖党,跟随党。
30.(1)陈独秀;马克思主义思想。
(2)由学生转变为工人阶级。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的。
(3)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追,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新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