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巩固训练(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1.2.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巩固训练(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3 11:2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巩固训练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一、单选题
1.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和溴苯 B.用溴水鉴别苯和环己烷
C.用红外光谱鉴别丙醛和1-丙醇 D.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正戊烷和异戊烷
2.现有几组混合物:①乙烷和乙烯;②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③乙醇和己醇;④碘化钠和单质碘;⑤粗苯甲酸。分离以上混合物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洗气、分液、蒸馏、萃取、重结晶
B.分液、蒸馏、萃取、洗气、过滤
C.蒸馏、萃取、重结晶、渗析、分液
D.萃取、重结晶、洗气、分液、蒸馏
3.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16% B.37% C.48% D.无法计算
4.下列关于分子式为C3H7NO的酰胺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酰胺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B.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的酰胺能发生银镜反应
C.其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均有氨生成
D.其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均有酸生成
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研制过程经历的正确顺序为
①提取有效成分 ②广泛应用 ③测定结构 ④确定组成 ⑤获得晶体 ⑥合成与修饰 ⑦研究的缘起
A.⑦①③④⑥⑤② B.⑦①⑤④③⑥②
C.⑦④③①⑥⑤② D.⑦①⑤③④⑥②
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很多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来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谱仪常用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B.在核磁共振氢谱中,环己醇有4种吸收峰
C.醋酸的晶体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法确定
D.丙氨酸()有两种对映异构体,二者红外光谱图不同
7.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A.蒸馏法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之一
C.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质谱图可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B.红外光谱图能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C.核磁共振氢谱图可获得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D.用燃烧分析法可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9.从碳原子的成键情况来分析,下列结构式不合理的是
A. B.
C. D.
10.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乙醚的结构简式: B.乙二酸的实验式:
C.异丁烷的空间填充模型: D.羟基的电子式:
11.能用来分析分子中的化学键及官能团信息的物理方法是
A.X射线衍射法 B.红外光谱法 C.核磁共振法 D.质谱法
12.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的是
A.乙酸甲酯 B.乙醛 C.2﹣甲基丙烷 D.对苯二甲酸
13.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会用到多种化学仪器,下列关于化学仪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谱仪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B.醋酸的晶体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法确定
C.红外光谱仪可以检测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 D.质谱仪常用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14.测得某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33%。0.2mol该有机物质量为12 g。其红外光谱图只有C—C键、C—H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则有关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
B.该有机物质谱图中最大质荷比是60
C.该有机物能与金属Na反应
D.该有机物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4个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3∶2∶2∶1
15.下列化合物的谱图中吸收峰的数目不正确的是
A.(2组) B.(5组)
C.(3组) D.(4组)
16.下列实验式中,没有相对分子质量就可以确定分子式的是
① ②CH ③ ④ ⑤。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17.金刚烷()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吸收峰数目与峰面积之比分别为
A.5,6:4:3:2:1 B.3,12:3:1
C.4,6:6:3:1 D.2,3:1
18.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共0.5mol,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标准状况下CO216.8L和18g水,关于该混合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定有CH4 ②一定有C2H4 ③一定没有C2H6 ④可能有C2H4 ⑤可能有C3H4
A.①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⑤
19.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最简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下列研究有机物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B.2,3-二甲基己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了7个峰
C.提纯苯甲酸可采用重结晶的方法
D.利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法能确定青蒿素的分子式
20.下列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A.HCOOH与 B.与
C.与 D.与
2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很多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来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比希元素分析仪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B.质谱仪能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C.红外光谱分析只能测出有机物中的各种官能团
D.核磁共振氢谱只能推测出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谱分析法无法推测分子的结构
B.氨分子的键角比磷化氢分子的键角小
C.与的空间构型不同
D.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可能是
23.已知某有机化合物A的红外光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
B.由红外光谱可知,分子中碳原子一定有、两种杂化方式
C.仅由红外光谱无法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
D.若A的结构简式为 ,则1个分子中有11个键
24.将某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现将6.2 g该有机物的完全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5.4 g,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又增重了8.8 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3O
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可能为CH3O
C.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一定为C2H6O2
D.该有机物核磁共振氢谱中可能有两个吸收峰
25.标准状况下无色可燃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若将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为;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测得其增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体若是单一气体,则可能为或
B.该气体可能由等物质的量的和组成
C.能确定该气体是否含氧元素
D.该气体一定由等物质的量的C3H8和CO组成
二、填空题
26.有机物A与CH3COOH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也一定,试回答下列问题。
(1)符合条件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A是 。(写结构简式)
(2)若A与乙酸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A的结构简式可以是 。(写出1个即可)。
(3)若A中C、H元素质量分数之和为86.67%,其余为O,A的分子量小于200,则A的分子式为 。如果A中含苯环结构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符合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 (写两个即可)。
27.完成下列问题。
(1)研究化学物质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①核磁共振氢谱 ②蒸馏 ③重结晶 ④萃取 ⑤过滤 ⑥红外光谱,其中用于确定分子结构的有 (填序号)
(2)下列物质中,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吸收峰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3)某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甲,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13.51%。
①如图是该有机物甲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分子式为 。

②确定甲的官能团:通过实验可知甲中一定含有羟基,写出羟基的电子式 ;甲可能的结构有 种。
③确定甲的结构简式:经测定有机物甲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则甲的结构简式为 。

28.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摩尔A水解得到1摩尔B和1摩尔醋酸。A、B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且B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2%。A的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
(1)A、B的分子量之差为
(2)A的分子式是
(3)B可能的三种结构简式是 、 、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乙醇与水互溶,溴苯与水混合分层,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
B.苯和环己烷都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且环己烷和苯密度都小于水,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B符合题意;
C.丙醛和1-丙醇中化学键不同、官能团不同,则可利用红外光谱鉴别丙醛和1-丙醇,故C不符合题意;
D.正戊烷中含有3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异戊烷中含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两者核磁共振氢谱不同,可利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两者,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2.A
【详解】①乙烷和乙烯可以用通入溴水的方法除去,即选择洗气法;②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乙酸钠溶液,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③乙醇和己醇可以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④碘化钠和单质碘用萃取的方法分离;⑤粗苯甲酸可以利用溶解度采用钟结晶的方法分离。故选A。
3.B
【详解】甲醛为CH2O,乙酸为C2H4O2,乙酸乙酯为C4H8O2,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数目之比为1:2,故混合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2=6:1,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54%,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9%-54%=37%,故答案选B。
4.C
【详解】A.分子式为C3H7NO的酰胺结构简式可能为HCONHCH2CH3、CH3CONHCH3、HCON(CH3)2、CH3CH2CONH2,共4种,故A正确;
B. C3H7NO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的酰胺的结构简式为HCON(CH3)2,该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正确;
C. HCONHCH2CH3、CH3CONHCH3、HCON(CH3)2、CH3CH2CONH2中只有CH3CH2CONH2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氨气,其它三种酰胺在碱性条件下不能生成氨气,故C错误;
D. 酰胺在强酸条件下可水解生成羧酸,因此HCONHCH2CH3、CH3CONHCH3、HCON(CH3)2、CH3CH2CONH2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均有酸生成,故D正确;
答案选C。
5.B
【详解】按照化学研究实验的流程,所以顺序为研究的缘起、提取有效成分、获得晶体、确定组成、测定结构、合成与修饰、广泛应用 ;
故答案为:B。
6.C
【详解】A.质谱仪常用来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故A错误;
B.在核磁共振氢谱中,环己醇有5种吸收峰即,故B错误;
C.晶体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法确定,故C正确;
D.丙氨酸()中连羧基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因此该分子有两种对映异构体,但二者红外光谱图相同,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7.C
【详解】A.液态有机混合物互溶,但沸点不同,则利用蒸馏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故A正确;
B.烃及含氧衍生物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定性、定量分析物质组成,则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故B正确;
C.质谱法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而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中的H的种类及数目,故C错误;
D.红外光谱图可确定有机物中的化学键及官能团,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的结构,故D正确;
故选C。
8.D
【详解】A.质谱法可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确定中常用的方法,A正确;
B.红外光谱图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的结构,B正确;
C.核磁共振氢谱图可获得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及其数目,C正确;
D.燃烧分析法可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不能确定其分子结构,D错误;
答案选D。
9.A
【详解】A. 碳形成3个σ键、0个π键,不符合碳原子成键时其最外层有4个共用电子对的原则,故A选;
B. 碳形成3个σ键、1个π键,符合碳原子成键时其最外层有4个共用电子对的原则,故B不选;
C. 碳形成4个σ键、0个π键,符合碳原子成键时其最外层有4个共用电子对的原则,故C不选;
D. 碳形成3个σ键、1个π键,符合碳原子成键时其最外层有4个共用电子对的原则,故D不选;
故选A。
10.B
【详解】A.CH3OCH3是二甲醚的结构简式,乙醚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A错误;
B.乙二酸分子式为C2H2O4,实验式为CHO2,B正确;
C.此为异丁烷的球棍模型,不是空间填充模型,C错误;
D.羟基是一种电中性的基团,电子式为,D错误;
故答案选B。
11.B
【详解】不同的官能团红外光谱图不同,因此可以用红外光谱法分析分子中的化学键和官能团信息,故合理选项是B。
12.D
【详解】A.乙酸甲酯(CH3COOCH3)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1:1,故A错误;
B.乙醛(CH3CHO)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1,故B错误;
C.2-甲基丙烷结构简式为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9:1,故C错误;
D.对苯二甲酸()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故D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A.质谱法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快速、微量、精确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故A正确;
B.晶体与非晶体的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X射线衍射法;醋酸的晶体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法确定,故B正确;
C.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位置,从而可以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故C正确;
D.质谱仪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而不是分子式,故D错误;
故选D。
14.D
【分析】由,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知碳原子数为3个;,,可知氢原子数为8个;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3.33%-60%=26.67%,同上可求出氧原子数为1个。红外光谱图只有C—C键、C—H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该物质为CH3CH2CH2OH或。
【详解】A.该有机物为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A错误;
B.该有机物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0,即最大质荷比是60,B错误;
C.该有机物为醇,能与金属Na反应,C错误;
D.因无法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峰面积之比无法确定,D正确;
故选D。
15.A
【详解】A.轴对称,其中含有3种类型的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3组峰,故A错误;
B.含有5种类型的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5组峰,故B正确;
C.含有3种类型的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3组峰,故C正确;
D.含有4种类型的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4组峰,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16.C
【详解】①因为如果只有一个碳,必是,如果最简式是,则分子式一定是,故①正确;
②最简式为CH,可以是或(环丁二烯)或(苯乙烯),故②错误;
③任何单烯烃最简式都是,故③错误;
④最简式为,碳原子扩大1倍为是,故④正确;
⑤中碳原子满足4价,为二氯甲烷,故⑤正确;
正确的是:①④⑤;故选C。
17.D
【详解】金刚烷的分子式为,分子中有6个处于相同化学环境的“”和4个处于相同化学环境的“”,其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两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4=3:1,D正确。
18.D
【详解】0.5mol气态烃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得到=0.75molCO2和18g H2O,n(H2O)==1mol,则混合的平均分子式为C1.5H4,则肯定含有C原子数小于1.5的烃,即一定含有甲烷,因甲烷中含有4个氢原子,则另一种烃也含有4个氢原子,可能含有乙烯、丙炔等,一定不含乙烷,故①③④⑤正确,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9.D
【详解】A.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A正确;
B.2,3-二甲基己烷结构简式为: ,共有7种等效氢,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了7个峰,B正确;
C.提纯苯甲酸可采用重结晶的方法,主要步骤有加热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C正确;
D.元素分析只能确定元素种类,而红外光谱确定分子结构,两种方法无法确定分子式,D错误;
故选D。
20.B
【详解】A.HCOOH是甲酸,是甲酸乙酯,因此互不为同系物,故A错误;
B.与,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B正确;
C.与分别是乙二醇和甲醇,含有官能团个数不同,因此互不为同系物,故C错误;
D.选项中两种有机物分别是乙醛和丙酮,含有官能团分别是醛基和酮基,因此互不为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B选项。
21.B
【详解】A.李比希元素分析仪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分数,故A错误;
B.质谱仪测定的最大质荷比为相对分子质量,则利用质谱仪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故B正确;
C.红外光谱分析能测出有机物中的化学键和官能团,故C错误;
D.核磁共振氢谱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故D错误;
选B。
22.C
【详解】A.可以通过质谱法获得的分子碎片的质量信息推测分子的结构,获得分子相对质量,故A错误;
B.NH3、PH3中N、P均有一个孤电子对,N的半径比P小,N的电负性比P大,NH3中N-H斥力大于P-H,即氨分子的键角比磷化氢分子的键角大,故B错误;
C.NH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故C正确;
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1时,其价电子排布可能是4s1、3d54s1和3d104s1,故D错误;
答案为C。
23.B
【详解】A.由图可知,A中至少含有碳氢键、碳氧键、氢氧键三种不同的化学键,A正确;
B.分子中含有碳氢单键、碳氧单键,也可能只含有饱和碳原子,只有杂化,B错误;
C.一般用质谱法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用红外光谱得到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或官能团信息,仅由红外光谱无法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C正确;
D单键均为键,若A的结构简式为,则1个分子中有11个键,D正确;
故选B。
24.B
【分析】将6.2 g该有机物的完全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5.4 g为水,其物质的量为:,则含有H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6mol,质量为:0.6g,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又增重的8.8 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原有机物中含有C的质量为:2.4g,该有机物中含有C、H元素的质量为:0.6g+2.4g=3g<6.2g,所以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6.2g-3g =3.2g,其物质的量为:0.2mol,所以该有机物分子中C、H 、O原子数之比为:0.2mol:0.6mol:0.2mol=1:3:1,其最简式为:CH3O,据此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3O,故A正确;
B.该有机物分子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H原子数只能为偶数,其分子式不可能为CH3O,故 B错误;
C.设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H3O)n,当n=2时,得到的分子式C2H6O2中H原子已经达到饱和,所以该有机物分子式一定为C2H6O2,故C正确;
D.若该有机物结构为乙二醇,乙二醇的分子中含有两种等效H,则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吸收峰,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25.B
【分析】根据有机物燃烧时,有机物中的碳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足量的氢氧化钙完全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碳酸钙,利用生成碳酸钙的质量计算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碱石灰既能吸收燃烧生成的水,又能吸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增重的质量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和,从而求出水的质量,根据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计算出可燃物中C、H元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条件求出分子式。
【详解】设燃烧产物中CO2的质量为x,
, x=6.16g,而碱石灰既能吸收燃烧生成的水,又能吸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增重的质量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和:m(CO2)+m(H2O)=8.68g,m(H2O)=8.68g-6.16g=2.52g,无色可燃气体n(气体)==0.07mol,n(CO2)==0.14mol,则n(C)=0.14mol;n(H2O)==0.14mol,则n(H)=n(H2O)×2=0.28mol,即0.07mol气体中含有0.14molC,0.28molH,所以1mol气体中含有2molC,4molH,可能含有氧元素,所以该气体的分子式是C2H4或C2H4Ox(常温下不是气体),因为为气体,则为C2H4,现为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的混合物,所以在2mol混合气体中,应含有4molC原子,8molH原子,这两种气体可能是C4H6和H2(或“C3H8和CO”或“C3H6和CH2O”等)。
A. 1mol气体中含有2molC,4molH,该气体若是单一气体,则可能为,故A错误;
B. 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的混合物,所以在2mol混合气体中,应含有4molC原子,8molH原子,该气体可能由等物质的量的和组成,故B正确;
C. 1mol气体中含有2molC,4molH,可能含有氧元素,不能确定该气体是否含氧元素,故C错误;
D. 该气体可能由等物质的量的C3H8和CO组成,故D错误;
故选:B。
26. HCHO CO(NH2)2(或HOCH2CHO、HCOOCH3等,只要写出一个即可) C8H8O
【分析】
【详解】(1)A与CH3COOH任意混合,质量一定,燃烧产生的水的质量就一定,则说明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与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且某元素质量分数的物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最简式相同的物质。CH3COOH的分子式为C2H4O2,最简式为CH2O,该系列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CH2O,即甲醛;
(2)与乙酸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物质,最先想到的是同分异构体:甲酸甲酯,还有羟基和醛基的组合,以及尿素;
(3)由于A中C、H元素的质量分数只和为86.67%,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33%,又因为A的分子量小于200,则O的个数小于=1.67,即O原子的个数为1;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由于乙酸分子中H的质量分数为=,所以A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也是,即A中H原子的个数为=8,则A中C原子的个数为=8,所以A的分子式为C8H8O;由于A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则A中含有醛基(-CHO),又因为A含有苯环,则剩下的一个C原子要参与甲基或者亚甲基的构成,所以A的同分异构体有:
27.(1)①⑥
(2)AC
(3) 74 C4H10O 4 C(CH3)3OH
【详解】(1)①核磁共振氢谱能显示其分子中含有几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⑥红外光谱能分析分子中的原子团、化学键,因此用于分子结构确定的有①⑥;
(2)A.C(CH3)4分子中只有一种等效氢,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吸收峰,故选A;
B.CH3COOH分子中有两种等效氢,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个吸收峰,故不选B;
C.CH3OCH3分子中只有一种等效氢,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吸收峰,故选C;
D.CH3COOCH3分子中有两种等效氢,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个吸收峰,故不选D;
选AC。
(3)某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甲,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13.51%,根据质量守恒,氧的质量分数是21.63%,n(C): n(H): n(O)==4:10:1 ,则甲的实验式(最简式)是C4H10O。
①根据该有机物甲的质谱图,最大质荷比为74,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分子式为C4H10O;
②羟基中含有1个孤电子,羟基的电子式为 ;甲可能的结构有CH3CH2CH2CH2OH、CH3CH2CH(OH)CH3、C(CH3)3OH、(CH3)2CHCH2OH,共4种;
③经测定有机物甲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则甲的结构简式为C(CH3)3OH。
28. 42 C9H8O4
【分析】(1)根据“1摩尔A水解得到1摩尔B和1摩尔醋酸”可表示为“A+H2O→B+CH3COOH”,运用质量守恒来解;
(2)根据酯化反应的特点;
(3)根据位置异构体来写结构简式。
【详解】(1) “1摩尔A水解得到1摩尔B和1摩尔醋酸”可表示为“A+H2O→B+CH3COOH”,由质量守恒知:M(A)+18=M(B)+60,得M(A)-M(B)=4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42;
(2)从所给信息推导出A、B有如下特点:①化合物A为醋酸酯且含有羧基(A不是酚类);②化合物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58(200-42),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4.8%,B分子中除有羧基外还有1个羟基(根据A推出),这样B分子至少有3个氧原子(1个羧基和1个羟基)。因B分子中至少有3个氧原子,因此,其可能的最小相对分子质量为Mr(B)=, 如果B分子中含4个氧原子,则Mr(B)==184>158,结果与题意相悖,从而确定B是含有3个氧原子的羟基苯甲酸(C7H8O3),B的羟基与CH3COOH 化合生成酯,即化合物A分子式为C9H8O4,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9H8O4;
(3)由(2)的分析可以知道B应为苯环上连接有-OH和-COOH的结构,则按苯环上两个取代基相对位置为邻、间、对的情况,可写出B的三种结构简式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明确A中含有苯环、羧基、酯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利用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B中的C、O原子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