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4 14:5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年高二12月份联合芳试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
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1.长江下游一古文化遗址显贵阶层的玉器陪葬品非常庞大…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遗址群内经
过发掘的中小型墓葬随葬品明显偏少。这一文化遗址最可能是
A.仰韶文化
B.龙山文化
C.良渚文化
D.河姆渡文化
2.汉初允许盐铁私营,主要由富商、篆强所控制,他们以利为本,价格自由决定,质量参差不齐,百姓
不堪其苦。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贵贱有平而民不疑…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这一变化一定程度上
A.规范了市场交易的秩序
B.削弱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C.保障了盐铁的产品质量
D.不利于官营手工业发展
3.《全唐文》中记载:“乃有新宦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媾,多纳货贿,有如贩鬻。”这一现象
反映了当时
A.传统婚姻观念实现根本变革
B.社会成员身份相对平等
C.门阀制度对婚姻的深刻影响
D.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弛
4.有学者指出,直到18世纪中叶,传教士还在中国继续宣传已过时的天文“地心”体系。据此可知,
这一时期的传教士
A.阻碍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B.以传播基督教为主要目的
C.全面介绍近代科学最新成果
D.服务于西方国家殖民扩张
历史第1页(共8页)
5.有学者指出:“他们引进西方资产阶级法哲学中的权利观念,第一次提出中国民权说,超越了过去
几千年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民本’思想。”这一“民权”说
A.动摇了儒家的地位
B.成为创立民国的指南
C.属于三民主义学说
D.带有思想启蒙的意义
6.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不仅在会党和新军中做了许多工作,并且开展了有力的革命宣传,举行了
多次武装起义,在社会上博得了相当广泛的同情。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B.充分依靠并发动群众
C.缺乏严密的革命组织
D.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
7.1948年12月,中共华北财经委员会设想,新中国成立后“在适当条件下监督资本家,使资本家为国
家服务”的制度是“十分接近于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出租制、加工制、定货制、合
营制等”。这些设想
A,推动了战略反攻的顺利实施
B.新民主主义经济特征明显
C.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8.《山东省实施“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规划》指出,那时农村将是“五谷丰登,牛马
成群,百花满山,果木成林,粮食满仓,鲜鱼满池,棉花成堆”,那时文教、卫生、交通事业也将大大发
展,“小学、中学、医院、托儿所、电灯、电话、铁路、公路应有尽有,农村到处呈现一片幸福繁荣的景
象”。这一规划反映了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愿景
B.农民生活的显著提高
C.“大跃进”运动下的“浮夸风”
D.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9,在印度文化体系中,包含有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成分。如果
从宗教派别区分的话,印度文化可分为婆罗门教文化、佛教文化、印度伊斯兰教文化、者那教文化、
基督教文化、锡克教文化和近代发展起来的巴哈伊教文化。这反映了印度文明
A.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B.推动世界文明的融合
C.具有丰富多彩的特征
D.包含世界所有的文化
历史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