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纸船和风筝 第一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纸船和风筝 第一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3 11:3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目 语文 年级 二 课题 23.纸船和风筝 主备人 课时 2
辅备人
【课标要求】 一、课标内容要求 认识有关人的身体与行为、天地四方、自然万物等方面的常用字; 认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字; 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 二、学业要求 1.愿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 2.在学习课文与生活中,认识 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7个字。
【教材分析】 一、明确教材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个主题编排了《狐假虎威》《纸船和风筝》《风娃娃》三篇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这些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人友好相处。 继第七单元第一次提出“学习默读”的要求后,本单元在《纸船和风筝》一课再次提出“学习默读”的要求,旨在巩固默读的方法,并能将这一方法运用到日常阅读中,促进阅读理解。 二、明确教材的思路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一年级编排连环画课文,引导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运用借助图画、字形特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猜字阅读。在此基础上,本册安排了《纸船和风筝》全文不注音的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把之前学习的方法以及本学期学习的部首查字法等识字方法综合运用到课文的学习中来。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二年级下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的学习作铺垫。
【学情分析】 本课要先让学生尝试着独立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插图、字形特点或者联系上下文与生活经验进行猜读,猜不出来的字,还可以借助字典去认识。 本课通篇没有标注拼音,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主动识字。初读课文时,可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学过的方法猜读。受方言的影响,有的学生猜出的字与生字的读音可能有差异,安排互动交流环节,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对于不认识的字,要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可以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勾连学生的生活经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读。
【学习目标】 1.基础性目标:我能认识“筝、鼠”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折、张”等7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个词语。(重点) 2.拓展性目标:我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重难点)
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错题集锦】
学生“学” (“六学”: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展示、反思) 教师“导” ( “三导”:目标导航,路径导引,问题导学) “祝”的左边是“礻”,不要写成“衤”; “抓”的关键在于右边的“爪”,不要写成“瓜”; “哭”的下边是“犬”,不要写成“大”。
导学 1.我能认识“筝、鼠”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折、张”等7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个词语。 2.我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充满温情的故事,讲的是松鼠和小熊用纸船和风筝给彼此带去问候和祝福,它们因为一点儿小事吵了一架之后,又用纸船和风筝修补“裂缝”,相互谅解的故事。它们用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 初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学过的方法猜读。
自学 1.识字。 (1)运用观察插图,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勾连生活经验等方法大胆猜读。 ①看图猜读“鼠” ②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猜读“抓、枝” ③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猜读“哭、幸” (2)结合课后第二题,交流“是怎么猜出来的”。 (3)结合字形理解字义。 ①结合提手旁,做做动作理解“折、扎、抓”字义 ②观察汉字演变过程图识记“鼠、哭、取” ③辨析字形,区分字义“漂”与“飘”、“愿”与“原” 2.写字。 (1)左右宽窄相当:“扎” (2)左窄右宽:折、张、祝、抓、吵、但 (3)易错字:“祝、抓、哭” 1.识字。 对于不认识的字,要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可以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勾连学生的生活经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读。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结合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是怎么猜出来的”,提炼猜读生字字音的几种方法,发展学生自主识字、阅读的能力。 2.写字。 可联系语文园地一和语文园地五中的书写提示,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左右结构汉字的书写要点。 本课要写的生字中,“祝、抓、哭”易写错,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字义,强调笔画,帮助学生正确书写。
互学 1.尝试着独立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插图、字形特点或者联系上下文与生活经验进行猜读,猜不出来的字,还可以借助字典去认识。 2.朗读课文,根据故事的发展变化,读出不同的感受。 (1)松鼠和小熊相好时的惊喜、快乐,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重归于好时的兴奋、激动。(2)开头部分,速度稍慢,语气比较缓和,读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读到“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这段时,速度稍快,表现出松鼠的惊喜之情。 (4)读到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要强调两处“再也看不到”,突出松鼠和小熊的伤心、孤独,速度稍慢。 (5)读到“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之后,音调较高,速度稍快,表现出松鼠和小熊对和好的渴望和再次和好后的兴奋。 朗读的指导要与文本理解相结合,通过情境创设、联系生活等,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有感而发,流露真情,切忌用生硬的方法指导。 文中松鼠和小熊的表现和情绪始终一一对应,如,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第3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它们句式相似,情感相仿,在朗读指导中可由扶到放,先指导,后迁移。
评学 1.借助简笔画、观察课文插图,理解“山顶”和“山脚”,发现小溪是松鼠和小熊家之间的联系,分别找准它们家的位置。 2.说一说故事中,松鼠和小熊的心情前后出现了几次明确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情变化。 课文的第1自然段介绍了松鼠和小熊居住的位置,这决定了它们之间交往的方式。 故事中,松鼠和小熊的心情前后出现了几次明确的变化,从“乐坏了”到“很难过”,再到“高兴得哭了”。理解故事内容和朗读相结合,避免生硬的分析和讲解。
【板书设计】 23.纸船和风筝 “乐坏了”→“很难过”→“高兴得哭了”
【课后反思】